绿林网

村上朝日堂 嗨嗬!的读后感大全

村上朝日堂 嗨嗬!的读后感大全

《村上朝日堂 嗨嗬!》是一本由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村上朝日堂 嗨嗬!》读后感(一):村上朝日堂系列里面最不喜欢的一部

也是随笔集,但是感觉这一本有点过于严肃了,看着没有其他的轻松。所以不是很喜欢。

不过我很喜欢CAN YOU SPEAK ENGLISH?讲他因为看戏剧,然后被主持人突然点名要求发言,最后赶鸭子上架不得不用英语演讲的事情。太好笑了。

说来我也是俗人,喜欢看他些这类囧事、趣事,而非其他。

《村上朝日堂 嗨嗬!》读后感(二):夯实幸福

看完全书只记得一句话。“为了迎合大众期盼,而丧失了自我良知。”我会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明知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可不惜放弃自己本该追求的。就像为了博得大家的赞美而穿华丽不适的高跟鞋,硌出水泡,脚趾生疼也依然忍着一样。反观最近大家都关注的动车追尾事件,或许也能用这句话来解释。如此看来,人间的很多错误可能都来自片面地追求他人认可,急于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出色的,领先的,可却忽略了最基础的,最本质的扎扎实实的幸福。由此可见依赖虚名浮誉让人失去最本真的快乐。

《村上朝日堂 嗨嗬!》读后感(三):牛排,牛排

最开始知道这本书,是通过彭浩翔,

他说,带村上春树的散文去旅游,是个愉快的经历。

于是我在熟悉的书店买下了这一本,书不厚,

收入了30篇的随笔,记录的是从1983年至1988年,

从村上34岁写到39岁,此时段从小说创作上来看相当于《寻羊冒险记》到《挪威的森林》那个时期(这是他在后记里自己说的)。

村上在这本书里变成了实体,变成了一个生活在我身边的怪大叔,

他有着自己的思维,身体很棒,梦想与双胞胎女孩交往,

爱生活,爱计划,这些特点其实都能在他小说的男主角中一一找出。

或许他写的时候,多少也在写自己。

记得最深的其中一篇是《牛排,牛排》,在那个最饥饿的晚上,

我发了疯的想吃牛排,全是拜这篇文章所赐,最后梦中吃没吃到这

垂涎已久的牛排,就记不清了。

读这本书,大概用了两次短途火车,五六次来回的公车,

两三个闲散的晚上的时间。

很轻松,很愉快。

《村上朝日堂 嗨嗬!》读后感(四):无题

大学时候看过很多村上春树的书,可以说看书的习惯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第一本当然是看的《挪威的森林》,这本略带黄色的书,一开始看的漓江出版社的,我记得是在一次书展上买的,可惜后来借给别人看被弄坏了,对方过意不去,赔了一本上海译文的。我还是比较怀念漓江出版社的那本,有一种很怀旧的感觉。

整个大学期间都在看村上春树的书,新出的也立马买来看,但是工作以后就再也没看过村上的书,除了纪实类的《地下》和这本随笔集,也都还是这两年才看的。长篇小说里,印象中只有《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1Q84》没有看过,《奇鸟行状录》没有看完。刚工作的时候买了一本《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但是一直没有去看。好像工作之后就不再喜欢看村上的书了,没有了大学时候的那种感觉。那些大学时期看过的小说,除了长篇小说,还有不少短篇集,其实都已经忘掉不少,有的只记得个大概而已,但是当年看书的那种感觉还能够清楚的记得,不知道算不算是青春的感觉。

这本随笔集是2011年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当时在图书馆翻的时候,就读了几篇,觉得看起来很轻松,好像不一会儿就能全部看完似的。后来决定借回家看,但却一直拖到现在才全部读完。印象比较深的几篇倒不是最近看的书的后半部分,而是前年和去年读的几篇。谈广告的那篇和讲出租车司机的那篇都很贴近生活,虽然是不同国家,但是很多方面都很相似。还有那篇关于双胞胎女朋友的,好像在一部小说里写过,应该是《1973年的弹子球》吧,记不清了。《青春心境的终结》以及《不堕情网》读起来很有共鸣。还有一篇《兔子亭主人》,对里面关于肉饼的描述印象颇深。

《村上朝日堂 嗨嗬!》读后感(五):《村上朝日堂 嗨嗬!》:“咕噜咕噜”的现实主义声响

村上再读计划第十八卷。

相比于同类型的《堂》《卷土重来》中的生活趣味,《嗨嗬》难得地表现出某种疲惫感。

在《白子小姐和黑子小姐去了哪里》中,作者忽然间注意到,原来时常出现的一则化妆品动画广告不再播放了,白子和黑子跟着消失了;《青春心境的终结》中,作者则直言“青春完结了……但终归完结了,奈何不得。差不多四十了……是的,中年了,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

一直以来,我都是把村上随笔集当作“平和心情的调味剂”来读的,每当我感到烦恼、焦躁、空虚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又该阅读村上作品了。所以,对于抱着这种阅读期待的我来说,读这部时就几乎得不到什么平和心情的回馈了。

拖拖拉拉,用了半年读完这本“疲惫的随笔集”。要特别谈一下倒数第二篇《“宇宙飞船”号的光与影》,这是一篇类似《1973年的弹子球》创作谈之类的东西,如果说小说原作写得模模糊糊,那这篇小短文就是站在作者本身的角度将其解读了吧。

短文中有一个形容可以说是非常的村上,我将其简化为「“咕噜咕噜”的现实主义声响」,原句是:“咕噜咕噜”带着现实主义声响朝击球蹼缓慢下滑……如果说要总结村上小说的艺术风格,感觉这个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就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来说,比较熟知有“传统现实主义”,如鲁迅、茅盾的小说;又有“魔幻现实主义”,如莫言小说。但村上的作品是很难被强硬地加入这两个类别中的,它是“介于×和○之间的△”,所以属于他自己的这种现实主义才比较好。

以及,这篇中所表现的“对‘过于用力的生活’的不解”、“再想回到当初却回不去”、“原以为重要的东西终究成为负担”的心境,和我现在十分相似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