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读后感摘抄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读后感摘抄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是一本由李明玉著作,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一):创意风暴 头脑运动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藏在名画里的创意思维》

这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

杰作不可复制

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得到创新与创意的启迪

我们总觉得好的创意好的思维已经被前人使用的差不多了

但我们没想到因为前人的创意思维发现的新领域

我们又得到了更大的空白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深入到自己喜欢的领域

用那颗喜爱的心去创造与拯救自己爱的领域

生活需要加点料

用我们最美的创意思维活在最适合的空间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做一下头脑运动

藏在名画里的创意思维

来一场创意风暴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二):从创意思维的角度分析名画

这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藏在名画里的创意思维》,我是在自助图书馆发现的,当时因为自己借书的额度已满,所以等昨天去还完其他的书才借到,有点得来不易的感觉,看后也觉得,挺值得。

名画解析的书,我也看过不少,但通常是从文化、技巧、构图、色彩等角度,偶而会提到创新,但从创意思维的角度,较少,所以这本书本身有新意,又由于作者的艺术造诣颇深,所以分析得很有见地,看后很受启发。

曾经,每个人都是非常有想象力的,尤其在孩童时代,但随着长大,有些人的想象力保持或扩张了,有些人的想象力却萎缩了,但事实上,即使是日常的生活,多一些想象力,也会多些乐趣,书中述及达利自传中所描绘的想象力真是惊人,这是否也说明了艺术家与常人的不同?我们按步就班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日复一日地把自己变成机器,而人与机器之间,有可能只是想象力的差异,《黑客帝国》中对此已经有较好的诠释,那么,人在最终,会连想象力都失去吗?

我近期的阅读主题是“艺术”,所以会关注到这类书籍,而我对于艺术的探究,就是想要了解其中的想象力、与循规蹈矩相反的特立独行的艺术路线,毛皮的茶杯,在生活中可能不能实用,但它会引发人的思考,从天而降的绅士,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发生,但它从另外的角度,揭示了人生的状态和引向更深的命题。

除了对作品的分析,作者也阐述了创造力产生的条件、艺术家成功的根由,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的确缺少那种全力以赴、缺少忍耐和修炼,如果说艺术让人甘于赴死,其实生活本身,又何尝不是可以成为这样的艺术?

谢谢这本书给我的思考。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三):艺术家名人故事

书的介绍是这样写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藏在名画里的创意思维》:从创意的角度看艺术,成功从此有踪迹。沿着大师的成功足迹,开启属于自己的创意人生。除了学习大师的艺术表现手法之外,我们更应该为他们的执着与创新精神感动。

读完整本书累计用了6个小时,查阅了一下大标题相同的书有不少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贝蒂・艾德华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艾德华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Ⅲ:贝蒂的色彩》贝蒂·艾德华

……

看完这本书其实最有印象的只是里面的画和这幅画总所周知的故事而已!!

个人认为书中的创意思维无一不是破旧立新,然而所谓的创意在一开始的时候如同一个没有父母保护的婴儿,需要以常人不能容忍的毅力一个人成长,这过程中甚至会出现动摇、疑惑、失去目标最后或者成功或者消失。虽然大师的成果很辉煌,但其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带过的,保不齐有人看完了觉得如此简单,去尝试,结果栽了,一怒骂娘了!(咳!!有点跑了,拉回来)“从创意的角度看艺术“我认同,能够让人们看到大师身上闪烁的智慧,至于“ 成功从此有踪迹”不敢苟同,满大街都是成功商业人士案例,买回家读读成为第二个商业大亨的人又有几个?“开启属于自己的创意人生”我想有目标的人会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而不会去问我如何打开我的思维?难道说:想打开思维吗?来看我的书吧!沿着大师成功的路打开你的创意人生!!! —_— !

节选片段作为励志的名人故事挺好的!!

好吧,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微法(微小的看法),表喷wo!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读后感(四):大脑的艺术构成

原则上韩国人的书比较少读,但是这本书我只能说做到了非常棒的一个角度结合,过分的是作者分析了100张世界名画后,几乎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都穿插了一到两名的韩国画家,让韩国与世界顶级同步,本书做到了。

撇开每张最后的韩国画家硬性结合不提,书中对于创意的软性分析还是头头是道,从艺术家的角度去看问题,也看的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对于大脑的艺术构成,每个正常人都抱着卑微的心,但是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似乎对于一些艺术名词,一些艺术家都产生了亲切感。

从开篇的奇特技法讲起,对于超现实主义的阐述,分外地道,列举了奥本海姆的《毛皮茶杯》为例,一件让人身心都跟着发痒的艺术作品,让我光盯住作品的照片就长达五分钟,如果看到现实的作品,说不定就无法抽离,似乎这样的作品能最快速的让普通的人从普通事物的看法中意识到了创作的思维魔力。同章节的装置艺术,则以德国的柏林会议大厦为例,来自把保加利亚的克里斯托夫妇一口气把柏林会议大厦包装起来。

接下来,油画开始粉墨登场,章节逐渐精彩纷呈,列举书中的大师为例,对福塞利的《梦噩》进行情感故事分析,作家以梦为内容,画出失恋情伤,画面有强烈的男性性暴力和冲动,导致1781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示后就引发轰动;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进行了数学式的分析,耶稣同志的头处于画的正中央,达芬奇的数学实在太好,懂得对称,更懂得布局,画中隐藏了不少几何图形,由此展开了黄金比例的画面人物构成;对毕加索的《沃尔拉肖像》进行了创意式解读,毕加索开创了多视角绘画,让画中展现第三次元的形象,最后达利的荒谬艺术作法,更是分析的相对完善。

大脑的艺术构成尚且是个大命题,但从100幅画里探索100种艺术家的思想,的确难得,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