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魔术师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魔术师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魔术师的秘密》是一本由[美]丹尼尔·华莱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术师的秘密》读后感(一):一个结构精巧的故事,与魔幻无关。

读书真是一件有趣儿的事,读多了回头看看你就会发现,有的书,一整本几百来页,其实只讲了几句话,而另一些书,句句话展开来都可以再写一本。学识的渊博与驾驭文字的功力,由此可见高下。

读《魔术师的秘密》纯粹是受了那个“魔”字的蛊惑。近年来,哈里波特的盛行,将魔幻风刮遍了全球,凡是带个“魔”字的貌似都比较好卖,于是乎,我就看到了那个“魔”字,而没看到紧跟那个魔字后面的是个“术”而不是“法”,虽然“法”“术”似乎相去不远,但分别跟在魔字的后面,出来的词意义可很不一样。

“秘密”是在“魔”之后的另外一个卖点,虽说整本书根本与魔幻无关,但是说作者其实是在透露一个构思精巧的秘密,还是比较恰如其分的。不看完,你不会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可是看完了,你会发现这个秘密对书中的每个角色来说根本无解。真相究竟是什么,读这本书的每个读者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不错,这本书的优点就在这里,通过不同人物独立的讲述同一个故事,来渐渐的把谜团揭开,然而揭开后,真相究竟是什么并无定论,你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去相信某个答案。作者想说的,其实只有两句话:1. “我们可能常常以为自己做了什么事,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2. 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往往取决于我们想要去相信什么。

290页的文字,就是为了这样两句话。

剩下就只有种族歧视的幌子,不幸的家庭遭遇,无果的爱情,惨淡的人生......还有就是翻译上的某些疑问,比如32页“有时间祷告的,随时都有时间”,我很怀疑这个“祷告”是不是英文“prey”的误翻,因为根据上下文,忽然来说“祷告”是很没理由的。

这本书不适合微观读法,字句琐碎,文采并无动人之处,像在喝白开水,多了就腻。这个是否是翻译的原因,很难讲。所以宏观读法是个很好的选择,这样你能看清楚作者用了怎样的结构来把他想表达的意思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不算失望,却也不是很惊喜,零碎花了2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仅此而已。

《魔术师的秘密》读后感(二):魔术师的秘密:一部演绎爱情、身份与命运的亦幻亦真之作

《魔术师的秘密》(Mr. Sebastian and the Negro Magician),美国作家丹尼尔•华莱士(Daniel Wallace)奉献给读者的一部迷幻之作。小说以“黑人”魔术师亨利•沃克的命运遭逢为脉络,用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贯穿其间波澜起伏的辛酸世事为颜料,以明素雅致的笔触,以魔术的手法,为读者演绎出一幅爱与失却、身份与臆想、命运与挣扎的画卷。亦幻亦真,精彩纷呈。

“黑人”魔术师亨利•沃克在杰莫中华杂技团参加魔术表演,被人绑架神秘失踪。杂技团里猜测纷纭。同时,通过杂技团老板以及亨利几位好友之口,亨利谜一样的人生历程,也谜一样地向读者铺展开来——

亨利童年曾有过一段快乐无忧的时光,但经济大萧条,父亲生意挫折,母亲去世,自己至亲至爱的妹妹汉娜被从身边夺走,这一切的变故,将幼小的亨利抛进了命运的一个又一个激流深渊。尤其是妹妹汉娜的失踪,成了亨利终其一生刻骨铭心的无限温情之痛,成为寻仇并支撑自己活下去的根本动力。

亨利与父亲流落街头,甚至玩过骗人的扑克赌博。十二岁时,亨利的父亲不得不将小亨利悄悄“转让”给魔术剧团的汤姆•海利,得了一笔钱后从此音信杳无。自此,小亨利也从一个白人,乔装打扮摇身变成一个身份迥异于时下其他魔术师的“黑人”魔术师,并随同汤姆•海利走南闯北,到处演出。

五年之后,汤姆•海利因为情色,意外死亡。当时正巧碰上二战,失去依赖的亨利于是从戎去了欧洲,在战场上度过了一段战火纷飞的快乐日子。二战结束,海利回到美国,因为在二战中的种种魔术神迹而声名远扬,刚一下轮船,埃德加•卡斯滕鲍姆就追着与他合作。因为这一合作,亨利际遇了一眼便让自己联想起妹妹汉娜的玛丽安•拉•弗勒,一个幽灵般的女子,并执意选她做自己的助手。然后,他俩联袂上演了一场起死回生的魔术表演,一台举世皆惊的魔术绝唱。但因他的表演太过阴森可怖,各演出商家纷纷弃约,他的表演生涯至此风云突变。合伙人埃德加恼恨交加,诱杀了他为之倾心的恋人玛丽安。

最后故事回到原点,失去魔力的亨利再次流离失所,并加入杰里迈亚•莫斯格罗夫主持的杰莫中华杂技团。一天夜里,蹩脚的魔术表演完毕,亨利被几个误当他真是黑人的白人小青年绑架殴打,最后死亡。

然而,故事似乎又并非全然如是。我们这里看到的,主要是亨利在杰莫中华杂技团的几个朋友平日听亨利自己讲述后,然后加以追忆转述的故事。因为故事接近尾声,卡森•马尔瓦尼,小说中的私家侦探,经过调查发现,汉娜并非被魔鬼掳走,而是父亲迫于生活将她过继给了一位叫詹姆斯•卡拉汉的好心人;也没有一个名叫塞巴斯蒂安先生的魔鬼教授他魔术,赋予他魔力;亨利本人更不曾有杀死“掳走”他至亲至爱的妹妹汉娜的所谓魔鬼塞巴斯蒂安先生……

至此,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一直在听故事。先是亨利讲给杂技团的揽客员JJ、对亨利情有所钟的骨化症女孩珍妮、杂技团团长杰里迈亚•莫斯格罗夫等听,然后他们在缅怀追忆中将那些故事转述给我们;接着我们却听到私家侦探卡森•马尔瓦尼通过调查发现的另一番说辞。但,这还不够。小说的最前面还有一段引子,是一个名叫“詹姆斯”的人写给自己“宝贝”(英文“dear”)的。说是安埋了“宝贝”心爱的亨利之后,自己去某某地方,寻访了某某谁,终于了解到自己所希望知晓的一些关于亨利的事情。纵观全局,我们这才明白,这位“詹姆斯”即是收养汉娜的詹姆斯•卡拉汉;他口中的“宝贝”即是自己收养的宝贝女儿汉娜;整个故事原来是出自詹姆斯•卡拉汉先生之口。

然而,尽管如此,小说主人公亨利的爱恨情仇却又是那么真实,那么痛彻心扉。如骨化症女孩珍妮所说,亨利是“一个有着两个故事的男人:一个故事是关于复仇,另一个故事是关于爱。”他生命中钟爱的三个女性:他早逝的妈妈、突然失踪的至亲至爱的妹妹、爱而不得的玛丽安,无不如昙花一现,任其如何却无力抓住;他生命中刻骨铭心的恨,时刻不忘的寻仇,一心要引出那个夺走自己妹妹的魔鬼,并将他杀死,到头来亦无非虚幻一场。

一个男人,或曰一个人,当爱无以爱,恨无处恨,甚至连同自我身份也真假黑白难辨,那是何等的无奈与尴尬,亦何其让人唏嘘感叹!

《魔术师的秘密》读后感(三):魔术世界,现实人生

略萨在随笔集《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用了一章的篇幅去探讨“中国套盒”:即那种我们常见的民间工艺品,大套盒里面容纳形状相似但体积较小的一系列套盒,大玩偶里套着小玩偶,从逻辑上来说,这个系列可以发展到无限小。这种无穷递归的形式后来被作家运用了小说的创作中,就变成了一种极为奇妙的叙事方式:一个主要故事生发出另外一个或者几个派生出来的故事,越来越多的故事层层叠叠,缠绕共生,相互诠释和发生互动,这个时候这个原本简单线性的叙述手法就有了魔术一样的效果。

其实,严格说起来,美国作家丹尼尔·华莱士的小说《魔术师的秘密》并不算是这种叙事手法的代表作。随手写下几个作家,塞万提斯、博尔赫斯、略萨、保罗·奥斯特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实际上,在现代小说的创作中,“中国套盒”式的叙事手法早已司空见惯,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这种讲故事的手法,而且想取得一种陌生化的惊艳效果颇为不易。小说家至少需要在这个基本的叙事原型上进行多种变形和构思,把简单的线性抽离出多层面多角度的叙事,才能产生一种魔术效应。但是华莱士的这本小说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他直接取材于一个魔术师的故事,换句话说,他的故事本身关涉到一个魔法的世界,他讲故事的方式同样涉及到了魔术的效果。用他小说中人物的原话形容就是,那些最好的小说“通常是开始讲一个故事,然后几乎不让你察觉,又笔锋一转讲到另外一件事情。或者作者往往说,我将给你讲某某事情,可接下来讲的却全然是另一件事情”。我们喜欢这样的作品是因为它像生活本身,它具有了一种真实生活的质地,具有了人性的脆弱,因为“意图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我们下个念头会想到什么,也不知道下一秒钟我们会做什么,这种生命的奇妙特征是我们保持旺盛创作的源泉。

还原小说《魔术师的秘密》的故事原型并不复杂,十岁的小男孩亨利因为着迷于魔术的神奇,被骗与魔鬼签下了契约。魔鬼教会了他魔法的同时,却偷走了他亲爱的妹妹汉娜。他耗尽了一生,走遍世界,在表演魔术的同时,一直都在寻找那个魔鬼,想拯救他的妹妹。初读下来,这个故事的原型是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这种神话色彩强烈的故事原本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差距甚远。但等我们遵循亨利的角度,从他一个个朋友的口中拼凑出亨利完整的一生,故事却在最终时刻发生了逆转。早已嫁为人妇的汉娜突然出现,从她的角度讲述了一个贫困时代中几乎每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都可能发生的故事。在汉娜的叙述中,那个亨利口中的魔鬼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当父亲带着亨利和汉娜陷入生活的困境,走投无路时,父亲与商人签订了一个契约,要求把汉娜收养长大。在此过程中,为了不伤害年幼的亨利的感情,父亲才骗了他,并且用学习魔术的诱惑转移亨利的注意。

现在我们能注意到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具有了不同的故事原型:汉娜的故事是现实主义风格的,而亨利的故事是具有魔幻色彩的。至于说读者选择相信哪个层面的解读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当然,华莱士讲述的故事是从亨利的角度,从他的一个个魔术团朋友的回忆中,日记中,亨利自身的叙述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魔幻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就是一个作家如何积极动用他所有的叙事技巧,把这个浮士德的故事尽力讲的可信。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受到了魔鬼的引诱和欺骗,我们相信了魔鬼缔约的存在,我们陷入一种复杂难描的情绪:我们会不会在这种奇特的魔法消失后就会从梦中醒来,然后就忘记了整个离奇的故事呢。这种担忧不单单我们这些作为普通读者的人会有,作为作者的华莱士也会有,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现实与虚构之间存在的界限,他才高明地让汉娜的突然出现扭转了我们原本形成的阅读印象。借用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的所言,通过“中国套盒”我们会发现,小说中真正的主题并不是浮士德的故事,“而是可以由人类经验共同分享的更加广阔的某种东西:对虚构的运用,对想象的运用,以便充实人们的生活和丰富心理虚构故事的方式,而在虚构中则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经验当工作素材使用。虚构不是经历的生活,而是用生活提供的素材加以想象的心理活动,如果没有这种想象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就可能比现在的状况更加污秽和贫乏”。

生活不是魔术世界,相对于魔法世界的神奇和无所不能,现实世界中,我们总会遭遇贫困、饥饿和困窘不堪的绝望。与其说华莱士通过《魔术师的秘密》讲述了一个虚构而精彩的故事,倒不如说华莱士抛给了我们一个严肃的人生议题:你会选择相信亨利的故事还是汉娜的故事?其实答案对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想过的是哪一种人生。

思郁

2011-1-13书

魔术师的秘密,【美】丹尼尔·华莱士著,向洪全 刘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定价:27.00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