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环境批评的未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环境批评的未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环境批评的未来》是一本由劳伦斯·布伊尔著作,26.00元出版的2010-5图书,本书定价:18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环境批评的未来》读后感(一):自然 · 环境

在buell的书中,他不愿意过多使用“自然”(nature)。我们通常意义的“自然”,是和文明诗和造物分开的。比如,山水是自然,城市是文明的造物。然而,如何理解城市里的一小片绿地?如何理解人们在小区里种下的一棵棵树?它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之所以存在,是经过人们的景观规划。它们的存在,既是自然,也非自然。而且,关于“自然”这个概念也从来都不自然。它总是脱不了文化的界定。

因此,buell提出的词汇是环境(environment)。山川河岳是环境。塞满了汽车的高速公路是环境。连办公室里的氛围也是环境。环境的范围更广。人们如果真的想要和世界和谐地相处,环境是我们更需要考察的对象。

不过,有批评家认为,buell的主张,有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迹象。环境的中心是人类,因为环境的词源学本意就是“环绕”,它是环绕人类之境。

《环境批评的未来》读后感(二):笔记

1. 在美国研究领域,是Leo Marx的《花园中的机器: 美国的技术与田园理想》(The Machine in the Garden: Technology and the Pastoral Ideal in America, 1964)。 对于英国研究领域来说,则是Raymond Williams所著的《乡村与城市》(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1973)。马克斯和威廉姆斯都集中研究了文化史和文学作品实例,从中发现人类历来以什么样的复杂态度来对待自然—一是与城市化相对应的自然,二是与工业技术相对应的自然。

2. 把注意力集中在等同于“自然”的“环境”、把自然写作看做最具代表性的环境文类,都是过于局限的;一种成熟的环境美学(环境伦理学或环境政治)一定要考虑到:无论是繁华都市和偏远内地之间,还是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的关注之间,都是互有渗透的。(25)

3. 文本被阅读的时候,至少有一个位于某个空间的孤独心灵/身体正在投入其中;这种经验通过一个阅读小组或者正式的班级又变成了共享的经验;这些阅读语境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55)

4.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想象一个看似可信的彼岸世界或者未来世界是多么艰难。科幻小说不断提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证实我们在现存世界的困境有多严重。(66)

5. 生态难民:依靠土地生存的人,迁离故土后要么享受福利,要么一贫如洗(Gadgil and Guha, 1995: esp.4, 32-33)[Gadgil, Madbav and Ramachandra Guha 1995. Ecology and Equity: The Use and Abuse of Nature in Contemporary India. London: Routledge]

6. 布依尔选择环境批评而不是生态批评作为本书题目有其深层涵义。首先,在一些地区,生态批评引发的依然只是一群知识浅薄的自然崇拜者的僵硬形象,这种形象是在环境运动早期发展过程中塑造的,今天已经过时;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布依尔相信“环境的”比“生态的”更能体现环境问题的杂乱状态。所有“环境”既包含自然的和人工的因素,也包括环境运动对日益异质的关注,尤其是对大都市、风景毒化和环境公正的日益重视,这超越了早期生态批评者只关注自然的文学想象和只看重环境保护的局限性;第三,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批评更好地捕捉到了文学-环境研究的跨学科焦点,这种研究近年来倾向关注人类和自然科学。

布依尔在本著作中阐述了地方(place)和“非地方”(non-place)等重要概念,藉此说明存在与物理背景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同时又是不确定和不断变化的,这种特殊关系界定了环境的重要性。地方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对地方归属感的过分强调易陷入环境决定论中。“非地方”体现了现时代的根本特征,即人类是天生的局外人,没有固定栖居地,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非地方”理论消解了“地方”概念,使之走出自我的狭小领域和对地方的无止境占有欲望。布依尔所称之 “地方意识”(place consciousness)已由传统的地方同心圆状延伸为岛屿模样的辐射状,折射出人一生积累的空间经历。可以说,“地方意识” 就是一系列的 “地方经历”,涵盖着一个人对地方体验的积累。但地方本身也在变化,一些我们熟知的地方正在遭受破坏或已经消失,因此对地方的想象需要了解其整个历史。这种时空的相互交融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环境文本的方法。

而当代的生态本土主义倾向于从外部关注那些对整个社会和人类造成威胁的问题,只有对自己所处的大地方有充足的认知,并建立对它的忠诚感,地方才不会被漠视,甚至被毁灭。

布依尔指出,关于城市生物区域的想象是支离破碎的,而且仅仅是作为背景存在,生态批评家抓住的也只是叙事、散文、诗歌等文本对城市中个别自然符号的意外发现,而缺乏对整个城市和整个有机世界环境尺度和维度的观照。通过对理查德·鲍尔斯的 《赢利》(Gain,1998)结构和叙事策略探究,布依尔指出,现代区域主义的脆弱性和波动性决定了要理解受社会大力量决定的小地方的种种问题,必须将视野延伸到当地之外,甚至跨越国家界限。

布依尔提出的最后一个方面,是环境批评的伦理和政治。他指出不能忽略人在建构环境伦理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要关注环境与人之间的环境公正,更要关注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广泛而非狭隘的环境公正。生态中心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脱离美学追求,只注重文本,将人类形象从想象的世界完全驱逐,将人类与环境对立。生态女性主义在这方面弥补了缺陷,跨越了性别对立和二元论。对环境的新意识,不仅意味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而且要重新审视环境的文学想象,从中汲取倡导环境公正的力量。对环境造成的疾病的表述、对少数种族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戕害的陈述、对贫困化的移民生活的描述等等,都是环境公正的写作主题,这在历史与当代文本、在英语国家和全世界环境写作中都有体现。

《环境批评的未来》读后感(三):《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读书报告

一、原著梳理

《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共分为五个章节,在第一章(环境批评初露头角)中,作者回顾了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当代环境批评的出现。在第二章(世界、文本与生态批评家)、第三章(空间、地方与想象:从本地到全球)和第四章(环境批评的伦理与政治)中,作者对生态批评研究领域、范围进行重新思考,集中讨论了环境批评中最具特色的三个关注点,分别是对环境想象和再现问题的探索、对于作为艺术和生活经验中一个基本维度的地方的接受兴趣、强烈的伦理和/或政治责任感。在第五章(环境批评的未来)中,作者则针对目前生态批评的现状和现存问题,从“组织”、“职业合法性”、“界定批评研究的特有模式”以及“在学院以外确立其重要地位”四个方面,对说明了环境批评未来将面临的挑战;作者也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相应机构的建立与合法化、构建原创性的批评范式等,对环境批评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第二至四章是作者重点探讨的部分,各章节主要问题及核心观点归纳如下:

艺术作品的关键就是“召唤想象世界”。第二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文学文本如何通过不同途径召唤和详写虚构的环境性”。该章节分为两个部分,作者首先讨论的是“环境批评如何包含并理论地表述词语世界与实在世界的关系”这一普遍问题,其次“集中而深入地研究感知这种关系的三种互补关系”。正如作者所言,所有关于如何艺术化处理物质环境的研究,都必须考虑一个元问题,即“如何揭示文本世界与历史或现实的经验世界之间的关系”。作者从修辞、行为和建构世界三个方面探讨了文本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 修辞不仅“再现世界”,而且还“将我们置于与世界其他部分的关系之中”。语言则具有呈现意象意义和倡导意义的双重能力,是一种我们藉此获取环境知识并改变对环境态度的工具。环境诗、环境戏剧和环境科幻小说这三种文学样式,体现了修辞与语言行为、文本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

环境批评的兴起从属于人类修改地球空间的历史,也依赖于这种历史。第三章考察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想象如何记录、判断并设法影响上述过程;在此过程中,环境性的重要意义被一种关于存在与其物质语境之间不可避免又不确定的转变性关系的自觉意识所界定。这一考察则是通过集中研究“地方”的概念进行的。在作者看来,世界历史是“空间”转变为“地方”的历史,当今世界越来越多人所生活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超越地方(最终是全球化)的力量所塑造的;传统认识中的“地方”承载着超越这种地方的意义;地方的概念至少同时指向三个方向,包括环境的物质性、社会的感知或者建构、个人的影响或者约束;地方因此变成了环境批评中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舞台。在本章节的论述中,作者首先对“空间”、“地方”与“非地方”的概念进行阐释,认为“地方意识”就是一系列的“地方经历”,它涵盖着一个人对地方体验的积累,折射出人一生积累的空间经历;但地方本身也在变化,因此对地方的想象需要了解其整个历史。作者进而提出,环境写作与批评对地方的再想象,是通过挑战关于边界和规模的设想完成的,其中包括三个重要的工作,分别是:本地化地方的再想象;通过批判本地和国家边界的设置,在“生物区域”层面上为地方制定新概念;想象地球所属物的实验。新的环境批评为地方规模分类所作的最突出贡献,就是生物区域的概念。通过对理查德·帕沃斯《收获》叙事模式的探究,作者认为,要界定一个生物区域的各种因素,需要跨国甚至是涵盖全球的视野。作者又以《欧姆洛斯》为例,证实了在多范围意义上想象地方性的可能性,说明了在既有根基又具有拓展性的全球性范围里重建地方想象的实在行动正在发生。

在第四章中,作者主要从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和环境正义三个方面,探讨了环境批评的伦理、政治问题。作者认为,不能忽略人在建构环境伦理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要关注环境与人之间的环境公正,更要关注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广泛意义的环境公正。对环境的新意识,不仅意味着要保护环境,还要重新审视环境的文学想象,从中汲取倡导环境公正的力量。

二、个人反思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兴趣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文学作品对“地方”的想象与构建。在《环境批评的未来》中,作者第二章立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就是文学作品对物理环境的艺术化处理。这让我联想到古代小说中“被想象”和“被建构”的区域景观。对某一地域空间的文学想象,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等地理因素息息相关,也受到作家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而一个地方的形象建构,往往是被超越这一地方的力量所塑造的。以王韬小说创作中的地方想象为例。在王韬的文言小说集《淞隐漫录》中,“汉皋”是作者反复书写的地区,但从王韬的行旅经历来看,本人并没有出游此地的记录,小说对“汉皋”的呈现,实质上是作者以现实中的汉口为依托,选择性地利用多种地域元素、在想象中所创设的地域空间。在小说中,“汉皋”作为地理层面的南北通衢,虽享有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但却行将衰落;作为经济上的商业重镇,虽有贸易繁昌之外衣,但日益沦为卑鄙龌龊之人的集聚地,内里已日渐空虚。作为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王韬在游历西方后创作了《淞隐漫录》,借小说表达了“汉皋”不如上海的观点,实际上也是在表达河运不如海运的主张,以及对远距离的海外贸易的倡导。王韬留下了自己对“汉皋”的地方想象和预言: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的晚清时期,处于中华腹地的“汉皋”或再难承担起交通运输的重任,必将走向衰落。可以说,“汉皋”的地方形象是在与“上海”的比较之下被建构的,也是在作者“开眼看世界”后,在维新思想影响之下所塑造的。在为小说叙事服务的同时,“汉皋”也成为了作者表达社会思考和政治主张的特殊载体,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与作者的理想寄托。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虽然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属于当代文学批评的范畴,但生态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都是从文学角度唤醒人类对自然的关注与尊重,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因此,凡是蕴藏着生态资源、对当今全球性生态救赎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学书写,都值得被纳入关注范围。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大量关注生态问题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今的生态救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古代小说也可成为生态批评的关注对象。目前,学界已经出现了一批针对四大名著、“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明清小说的生态批评研究成果,如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一文,便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七部明清章回小说作为考察对象,挖掘了小说生态描写的主题、生态表达的方式与生态思想的价值,其论述则突破了以往生态批评界所遵循的“自然中心”原则,将小说的生态主题分为“人与自然相辅相生”、“人与社会密切联系”、“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三个方面,拓展了古代小说的生态批评视野。除明清两代涉及生态书写的经典作品外,明代以前的小说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如《玄怪录·柳归舜》描绘的君山胜境、《传奇·孙恪》叙述的袁氏化猿归山“而复反视”的故事,都是时人对质朴自然的向往和人性认知的反映。又如《太平广记》、《夷坚志》等唐宋小说中,鬼神精怪等异类往往是自然物的化身,其中人与异类婚恋遇合的叙事母题,实质上反映了古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既展示了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差异性,也呈现了中国传统“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这些涉及生态环境的神异书写,折射出了传统的生态伦理。总之,关注古代小说中的环境书写内容,对其中的叙事母题、人物形象、情节类型等进行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观照,可以解读出其所潜藏的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层意蕴,既有助于拓展古代小说研究的视野,也是对生态批评理论建构本身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