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母与子》读后感精选

《母与子》读后感精选

《母与子》是一本由(爱尔兰)科尔姆·托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与子》读后感(一):这就是所谓心理小说流派?

在忙碌中抽空抓紧读完了。

指出个很低级的错误,译后记里提到一篇文章叫《旅途》,但实际采用的题目是《路上》。

“尖锐”这个形容词反复出现用来形容感受,频率高得让我好奇原文里用的是哪个词。

托宾没让我失望,文章值得反复品味。

他不写奇特的情节,吸引人的是往往篇幅很大可以说是啰嗦的心理描写,平庸的作家会把这写得十分乏味,幸好他没有。主角们的感受相当真实确切,好像他写作时代入很深,于是不会俗套空洞。洗练的文笔像耐咀嚼的牛肉干或者余味长的橄榄,而不是艳丽蓬松的棉花糖,可能啃得有那么一点累,但不会腻。把文字(形式)和内容这样完美的结合起来就是作家的天赋啊。

母与子中表达的情感有的太隐晦,有些文章几乎像散文而非小说,不像空家那么外露和激烈,因此我更喜欢。

(手机版不能保存“读过”所以只有记录在这里。)

《母与子》读后感(二):长冬

在读最后一篇《长冬》之前,我一直抱持着一种失望的情绪。即便《关键所在》《著名的蓝雨衣》《暑假工作》这几篇给我留下了还算深刻的印象,但相对于之前读的几本短经典来说,故事情节还是相对平淡了。第一篇《借口》,我尤其不喜欢,故事仿佛在一团迷雾中,让人摸不着边界。 但《长冬》这篇故事让人觉得悲伤又沉静,是我觉得作者写得最好,自己也最喜欢的一篇。中篇小说的篇幅让情节得到了舒展,配合着作者所擅长的细腻情感的把握与描写,读起来会更加自然。就像译者在后记里所说“其中暗藏的情绪,隐在洗练的字里行间,令小说质感沉厚,如长河冰封,冰层下暗流涌动。” 托宾笔下的主人公不论男女老少,好像性格都格外的敏感细腻,又或者不论什么人其内心都有这样的一面,而托宾就擅长抓住这微妙的心理、复杂的感情。将这些甚至自己都未曾察觉,未能明确表述的矛盾、纠缠、失落、渴望……清晰又细腻地描绘出来。读这样的作品,需要很强的感受力。

同时,托宾所擅长的主题也是我很少阅读的“亲情”,每次想跟我妈吵架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读读冷静反思下。

《母与子》读后感(三):《著名的蓝雨衣》这一篇

就是说曾经有一个只出过两三张唱片(尚未CD化)的70年代爱尔兰民谣乐队,主唱是一对姐妹,外加两个博采众长的男乐手,一个记得很多传统民谣擅长改编,另一个声称爱的是蓝调和爵士还通古典乐(所以是那种编曲比较前卫比较fusion的民谣吧orz) 进入英国乐坛后受到一定好评,红的程度大概是可以给Martin Carthy暖场的程度吧……他们翻唱Cohen的这首歌制作成长达7分钟的单曲,尽管爱蓝调爵士的那位很讨厌这种讨好大众的做法,但编曲给力,结果单曲得到了John Peel的好评,在英国出了小名。随后队内对乐队走向产生分歧,姐姐和追她的美国记者结成小派别,强行加入那个记者自己写的通俗歌曲、进行了标配型band编曲的尝试而不怎么成功。后来姐姐去美国沦落到默默无名病死他乡,妹妹转行当乐队和现场摄影师出了名。故事开端就是妹妹的儿子发现了母亲当年乐队的黑胶唱片,嚷嚷着要不要帮她CD化云云……

YY摇滚乐坛的小说还是有一些的,不过以60-70年代英国民谣圈为背景不怎么看到,这篇特别推荐给喜欢70年代英国民谣的人。应该是编出来的乐队吧?但说得煞有其事XD 那个鄙视Cohen、Tim Hardin这类感伤歌曲的男乐手颇有趣,还改编亨德尔呢,写得叫人好想听一听啊。

《母与子》读后感(四):一个朋友

托宾的热潮算是在今年开始掀起来。

首先是周嘉宁在看了托宾后大力赞赏,从周嘉宁的作品中后来也可以看见与托宾相似的细碎而准确的温情以及孤独。周嘉宁曾三番五次提到一篇文章《三个朋友》,这也是我认为《母与子》里边故事讲得最跌宕的一篇,高潮出现海滩的暧昧,两个男生朋友在磕了药之后身体的接触与反应。结局也同样不失众望给了读者惊喜。

后来周嘉宁赶赴爱尔兰亲自去看小说中的那片海,现实与小说总是有差距,有时候不如感谢那些写故事的人,给我们塑造了更好的世界,以来治愈每一个受伤的心灵。

后来托宾好像来过上海,反正上海其实是个文艺之城,在全国所有地区上海是最受重视自己文学发展的,译者柏栎也与周嘉宁有过一次记者见面会,就托宾的作品两个人交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其他被提到最多的短篇是《著名的蓝雨衣》和《长冬》,一个与音乐有关,一个在写亲情以及对同性的萌发,托宾本人是一名同性恋者,这一点在其第二本小说集《空荡荡的家》里边表现得很彻底。而抛开性取向的因素我最喜欢其中一篇《关键所在》,矛盾其实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这一篇也是最切中“母与子”这个主题的,爆破力十足。

托宾的文字迷人,节奏舒缓却让人不得不提紧呼吸,他巧妙地捕捉住了那些渴望、失落的时刻。

是一位值得阅读者从中感受爱与孤独的作家,是一位写作者值得借鉴学习的作家。

如果你对同性故事感兴趣,那么介绍你去读《空荡荡的家》,这简直是一部为同性故事者量身打造的小说集,一段绵密的文字带给你一段绵密的呼吸。

《母与子》读后感(五):寻找精神的边疆

科尔姆•托宾刚刚来中国,参加上海国际图书节,这样大师的到来,应属文坛盛事,可惜读过他著作的中国读者,实在太少。

这本《母与子》是“短经典”中的一本,收录了作者的9个故事,都以母子为背景。

科尔姆•托宾叙述节奏很缓慢,他不是一位靠故事赢人的作家,甚至有些不屑于编造离奇的情节。然而,他的写法又是写实主义的,在没有扭曲现实表面的前提下,如何用平淡的叙事来把握读者呢?如何战胜乏味感呢?

科尔姆•托宾的不同,在于它设置了一个全新的矛盾,即现代化背景下,人们对世界解释的巨大落差。母亲有自己的解释,孩子则有他们的解释。这其中,有的人希望超越,有的人希望融入,于是,不同的梦想站在了相互敌对的立场上,可偏偏又有一份血缘关系束缚着彼此。

这种深刻的纠结构成了小说的吸引力,毕竟,生活太平淡了,我们需要梦想来稀释它的伤感与滞涩,可哪个梦想不会失败呢?当梦想之船也渐渐沉没时,谁来救赎我们?

在科尔姆•托宾的叙述中,总少不了时间的维度,随着光阴的流逝,我们从每对母子的矛盾中,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悲悯——毕竟,我们都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他们不是景观,而是我们孤独而无望的人性。

用传统的写作手法,写出了现代小说努力表达的主题,这是科尔姆•托宾最令人震惊之处,他的笔下一切都很具象,没有神迹,没有心理铺陈,没有充满寓意的场景,然而,他也没有风物描写、人物外貌描写、环境描写。他营造的这个世界很“秃”,所以能随时安放到每个人的经验中。他写的不是爱尔兰的某座小镇,而是我们身边的城市。

于是,科尔姆•托宾在不知觉间,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困境中,它一直都存在,只是我们没能体察到。他淡淡地说:这,就是我们精神的边疆。

好小说都会冷酷,它重视地记录着一个时代不安的内心。可以这样看,科尔姆•托宾是在用小说写历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