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边的游荡经典读后感有感

无边的游荡经典读后感有感

《无边的游荡》是一本由张炜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454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边的游荡》读后感(一):最后的妥协

终于读完了《你在高原》的最后一本——《无边的游荡》。在这最后一本书里,张炜终于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三两句话不够,我先用三两段话把这个故事概括一下——

战争时期,邱凯平的父亲于畔冒死救下了战友丘贞黎。丘贞黎把邱凯平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他长大。宁伽的岳父是丘贞黎的同事,因为这层关系,宁伽结识了邱凯平。丘贞黎望子成龙,但邱凯平却总是不愿服从养父对人生道路的安排,甚至爱上了家中的保姆帆帆。丘贞黎极力反对这桩恋情,于是邱凯平试图和帆帆离家出走,但在最后关头遭到了帆帆的拒绝。帆帆的理由是自己已经怀上了家中厨师田连连的孩子。伤心绝望的邱凯平远走去到东部平原,为一个神秘堡主工作。过了半年,帆帆和田连连离婚,带着孩子来到东部平原,经营起了丘贞黎为她置备的一处农场。宁伽作为旁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这段经历。

故事的另一条线则是从神秘堡主那儿扯出。堡主深居简出,研读各类书籍,丰富的产业则交由手下经营。这其中有两处海岛,是专供全世界的有钱人消费的场所。一个叫荷荷的乡下女子被相中,辅佐项目经理操持这两处堕落的产业。后来经理卷款逃跑,那些平时遭受经理与荷荷欺压的工作人员试图从她口中获得有关经理的消息终不可得,却把荷荷逼成了精神病。宁伽在平原上行走时遇到了荷荷丈夫的庆连,为了挽救荷荷、弄清真相,他去了帆帆的农场,试图与邱凯平取得联系。

就此,两个故事连在了一起,帆帆的农场成了故事的焦点。丘贞黎得知邱凯平数次出现在农场之后,强行要求帆帆搬离。在压力之下,帆帆向宁伽吐露实情,孩子不是田连连的,而是邱凯平的父亲丘贞黎的。邱凯平得知之后,向堡主求救,得以顶住来自丘贞黎的压力,最终保住了农场。丘贞黎随后病死。

另一方面,被堡主辞退的那些员工另又组建了新的娱乐产业,荷荷再此被拐去出卖色相。宁伽和庆连几经搜寻终于找到了帆帆,正要准备营救之时,娱乐城却被大火烧去了一大半。事后得知,这把火是荷荷烧的,她本人也葬身火海。

改了名的于凯平与帆帆最终因不能忍受开发商的滋扰,奔赴高原,在那地广人稀的地方开辟了自己的新农场。

这是一个还算流畅的故事,整体看下来,似乎凡善可陈,但总算没有太多沙石。当然,事情很可能是反面,那就是,整个故事就是一块板结的沙石。毕竟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已猜到孩子是那个老头的,但宁伽和邱凯平,一个奔走半生、一个爱恋至深,愣是到了结尾都没有琢磨出门道来。

花了一个月,我老老实实地读完了这十本书。伟大?还就只是大?我有自己的答案。绝对算不上伟大,但说大又刻薄了——毕竟有许多散落的片段,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但从总体上看,这次阅读对我仍旧是一场折磨,到了最后,我更像是一页一页地考验自己的耐性——从个人意志力的角度去获得快感。我不赞同里面的许多东西,但张炜就这样一路写下去,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本书讲述人是男主人公宁伽,这个五十年代生人。所有的一切,对事物看法的理想主义倾向也好,对人物(尤其是对女性人物)的大男子主义刻画也好,都是这个五十年代生人本身所有的局限——我以这种方式谅解了这本书几乎所有的缺点(当然,之前提到的写法上、情节上的总总缺陷除外)。打个比方,薛蟠做的诗就是薛蟠做的诗。正如我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说的那样——

丑的不可能是美的,痛苦的不可能是舒服的,肤浅的不可能是深刻的——当其他人都在美化和粉饰的时候,张炜只是把本来面貌展示出来。

这就是我和这套书达成的妥协,也是我的结论。

《无边的游荡》读后感(二):这个人属于过去

他所说的那种“毁坏者”、“敌人”,我并不陌生,这一类人好像都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他们只属于眼前,一切都从眼前利益出发,是极端的实用主义者——理所当然也就是这个世界的毁坏者。这是张炜在小说中说的那种只追求物质不注重社会利益和自然环境的人,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这样的人到处都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往往伴随着压榨、剥削、残酷,甚至是血腥,这些人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儿孙,更对不起处在的这个时代。

属于未来的人,或者对生活充满的希望,或者对将来充满了奢望,或者对以后多了很多的盼望。属于过去的人,或者对所处的社会充满了欢喜,认为现在比过去强多了,物质极大的丰富,社会不断在进步;或者是对过去的时光无限的怀念,对过去的事过去的人都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而对现实的世界是深深的不满与厌恶,对未来充满深深的绝望。小说主人公属于怀念过去中的后者,或者说作者是这样属于过去的人。

小说主人公老宁辞退了城市里面优越的工作,离开了那个温馨的家庭,与那个拥有权势岳父交恶,先是在东部苦苦经营园子,失去园子后在东部平原游荡,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成为一个流浪者,向往着在朋友的农场里当一个工人的生活。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工业不断壮大的社会,这样的人是有着小农意识的人,向往着田园生活,厌恶城市的喧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是多么淳朴而又简单的愿望,可是在这个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台台机器嗡嗡作响的,每个人都在不停的追名逐利的年代,这样简单的愿望也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么简单的生活也不出所容,所以老宁选择流浪,无边的流浪。作者说的是,失去了支点,因此我不得不四处游荡。

这个社会充满了罪恶,成就越大的人,往往罪恶也越来;越富有的人,罪孽也就越深重。一些人借着国家发展的东风富了起来,国家的政策是一些人富裕起来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但是现实是一些人踩着穷人的肩膀富裕了起来,反过去却把穷人一脚从通往富裕的梯子上踹了下去,穷人跌倒了暗无天日的深渊中,从此穷人一生都与苦难相伴。富人剥削穷人方法很多,几十年间甚至几年间,贫富差距拉大。“不患寡而患不均”,富人为富不仁,穷人或者想法设法变富人,通过剥削更穷的人,结果人人不是在成为富人,就是想成为更富有的人,或者是想成为富人的路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忘了道德,忘了理想,忘了社会,忘了自然,丢了思想,丢了灵魂。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社会的浩劫,却正在经历一场自然的浩劫。那些年犯过的错没有彻底得纠正,那些年的历史一直被深深的隐藏,没有人为那些错事承担错误,这些年只有几个人为那些错事道歉,而那个席卷全国的事件做错事的远远不止那几个人,而其他人在明知道做错了事却低下头昧着良心的做人。而国家却一直在捂着这段历史伤疤,“墨写的书永远掩盖不了血写的历史”,而没有反思错误怎么能保证同样的错误不在范呢?那个社会的浩劫虽然没有被完全纠正,毕竟已经过去,而现在自然浩劫却越来越近了。作者在小说中已经介绍了,地面塌陷,资源乱采,树木乱伐,工业不断发展,自然遭到了极端的破坏,全国的水系污染,湖泊的面积减少,北京每年都要遭受的沙尘天气,快要席卷全国的雾霾,自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警告那些破坏它的人,当年的泰晤士河的事情要在中国很多地方上演,十年污染要几十年的时间恢复,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将来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一年的雾霾起码说明了,自然浩劫已经开始“酝酿”了。

要在这样的社会独善其身很难。人们思想极度空虚,追名逐利的风气几乎遍布每个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主人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然而身边的人,甚至包括经历了战争的功勋卓著的老人,都经不住诱惑,在风大浪大的社会风气中翻了船,在一个人人都追逐名利,人人都空虚的年代,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反而成了异类,不受欢迎的人,同社会主流一致多么容易,做到特列独行,独善其身多么难。

小说故事很简单,但是里面掺杂了作者的见闻,经历与认知,涵盖的信息却非常多,可以看出这部小说凝聚了作者非常多的心血。

《无边的游荡》读后感(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行走之路

这是一个欲望燃烧、身心浮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倾尽一生做某件事的人太少了。张炜,一位山东的写作者,用22年的时间,写成长达39卷,450万字的纯文学作品《你在高原》。我由衷地佩服张炜的这种坚持和勇敢。

这是一个读图时代,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读者看一千字以上的文字就嫌眼累,读一万字就觉心慌,如果是纯文学则会感觉头晕目眩。我用两个月的时间,不舍昼夜,也算是心力交瘁,终于看完了这10本450万字的纯文学作品《你在高原》。我在豆瓣上只找到一个读过全书的人,我是第二个。我也真心地佩服我的勇敢和坚持。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的时代。理想,这个词太文艺了。知道现在文艺是指什么不?学究、酸腐、落后。知道大家怎么看文艺青年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家伙,不知柴米油盐的家伙,不识时务的家伙。张炜却胆敢在这个时代,逆其道而行之,用450万字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故事。这可不是一般的理想主义者。首先,他没有因为追寻理想而获得成功,当然这里指的是世俗观念里默认的成功;其次,他不是像那个跑到岛上的高更一样具有非凡的才华,喷火的激情;第三,他不是去从事伟大的事业。主人公宁伽,是一个热衷于做流浪汉的理想主义者。流浪汉,是什么概念,这个人抛开了舒适的城市的家庭生活,离开了著名的地质研究所,在桥洞下野地里寻找同伴,到海滨平原追寻自己的归属地。

我刚刚在百度里面搜索了一下,什么样的人是理想主义者,我怕对这个词有点偏差,错怪了主人公。在百度里,我了解到理想主义者的特质如下:1.“理想主义者”型的人感兴趣的是事物的意义、关系和可能性,并基于其个人的价值观念做出决定。这是一类关心个人成长和如何理解他人与自我的人。2.“理想主义者”做人的原则是:“真实地面对自己”,是精神上最具哲理性的人。3.“理想主义者”好像永远在寻找生存的意义。他们非常崇尚人与人之间和各种关系中的真实和正直,容易将别人理想化。4.他们天生能够理解别人的情感,关心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人们(如同事、病人或客户、雇员)的需要。

这些特质与宁伽的个性是相符的。十部书,十个主题,主要部分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家族》讲述宁伽的父亲家族和母亲家族的故事,其目的是通过这个故事表述自己的根,为后面的追寻埋下伏笔;《橡树路》讲述宁伽妻子娘家所在的橡树路的故事,官二代庄周离家出走寻找生命的解脱,糖果姑娘和一帮朋友通过开放的性行为感受生命的存在;《海客谈瀛洲》讲述宁伽和杂志社的故事,这个杂志社是一个务虚的单位,每天忙着为金钱权力做嫁衣,其中他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追寻秦国方士徐福踪迹的故事。欺骗秦始皇有长生不老药的徐福本来就是一个大骗子,可是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希望与徐福拉上关系,希望以此为地方带来旅游发展机遇,这怎么都让人觉得是一件反讽的事情,可是在张炜的笔下,却有那么多的知名文人位高权重者都正儿八经地在为徐福忙着;《鹿眼》讲述宁伽朋友孩子廖若的故事,这是一个因嫉妒而过错害死好朋友,最终导致自己疯癫的孩子,还有那个见死不救的女医生,是宁伽的初恋女友,本是心思纯净的女孩,却在成长过程中历尽磨难后褪变成无情冷血医生;《忆阿雅》讲述的是宁伽小时候的好友动物阿雅,怎样忠于主人的故事,以及后来遇到的一些类似于阿雅的人;《我的田园》则讲述的是宁伽在平原上开辟了一个葡萄园,这个平原是他小时居住的茅屋所在地,正是在这个葡萄园里,宁伽与拐子四哥几个人一起,感受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这是整套书中读得最轻松最惬意最温暖的一本,我羡慕着他们美丽的田园,辛勤的劳作,可信赖的朋友;《人的杂志》则是围绕宁伽创办一本纯文学杂志展开的故事,还有那个疯狂的天才酿酒师武早,他只爱妻子象兰一人,可是象兰却有博爱之心,武早终于不能忍受,导致疯狂;《曙光与暮色》讲述宁伽怎样到了一个极无聊的营养学会,然后又经历挣扎与迷茫,最后还是出走;《荒原纪事》讲述葡萄园被工厂占地,从平原上消失的全过程,主要讲述的是宁伽和朋友无力的坚守、反抗,工厂的野蛮与嚣张。这本书我觉得是全套书中写得最差的一本,占地强拆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从弱势群体群起反抗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写得很有深度,可是张炜在故事驾驭方面明显感到能力不足,龙头蛇尾,浩浩荡荡的一个开始,却落得一个轻飘飘的结局;《无边的游荡》讲述一个位高权重的老者与一个无力的少女间的故事,这位老者拆散养子与保姆的爱情,却长期霸占并控制保姆……

场景很多,地质研究所,杂志社,橡树路,荒山旷野,葡萄园,矿山,旅游岛,农场……人物也很多,红军、地下工作者、背叛者、当权者、矿工、渔民、流浪汉、庄稼汉、看山人、被改造者、精神病患者、色情工作者……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话说,“面对《你在高原》时,我不禁想到了宋人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就局部细节上,哪怕是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又都纤毫毕现。这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众多的人物,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一地域的面貌,而在具体的细节刻画和人物摹写上,又细致入微、生动感人。”

我觉得这套书,最成功的部分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张炜写起人性的冷漠,强者的霸道,弱者的无力方面,是入木三分的。读后,我对那些强者有十万分的憎恨,对弱者有十万分的同情。张炜的经历也是丰富的,不管是城里的繁华,矿上的黑暗,还是岛上的荒诞,都写得详尽细致。就像铁凝说的,如一副《清明上河图》,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是细致的,对每一个场景的描写都是清楚的。我想起我们学跳舞时,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把细节交待清楚”,她说这是一个高雅的舞者必须学会的。张炜基本上交待清楚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尤其是对一个个地方的地质特征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张炜22年的功夫不是白费的,在序言中他写道“我想沿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指故事发生地)全部实勘一遍,并且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必要落实的、严密的计划:抵达那个广大区域内的每一个城镇与村庄,要无一遗漏,并同时记下它们的自然与人文,包括民间传说等等。”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虽然这个实勘行走计划最后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却用掉了作者二十多年的时间,依然是伟大的。对这样严肃的写作者,我除了献上无穷的敬意,不知道再说什么。前段时间在《人民政协报》上看到张炜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写作是一件静下心来做的事情。我觉得他真有资格说这句话,是我目前所了解的作家中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作家。提到作家,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作家这个词真是被滥用了,用身体写作的人也叫作家,写过三言两语的也叫作家,只在市级报纸上发表过三两篇风花雪月文章的也叫作家,如果这些人都叫作家,那该怎么称呼张炜这样严肃的写作者呢。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张炜这部荣获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巨著,曾经获得了这样的授奖词“《你在高原》是‘长长的行走之书’,在广袤大地上,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诚挚凝视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懈求索理想的‘高原’。张炜沉静、坚韧的写作,以巨大的规模和整体性视野展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长达十部的篇幅中,他保持着饱满的诗情和充沛的叙事力量,为理想主义者绘制了气象万千的精神图谱。《你在高原》恢宏壮阔的浪漫品格,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追问,有力地彰显了文学对人生崇高境界的信念和向往。”

细细品味这其中的每一个关键性词语,“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诚挚凝视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懈求索理想的‘高原’”。我觉得,现实、历史、诚挚、不懈求索、理想、高原这些词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中国人”这三个字。怎么说呢?中国人这三个字囊括的范围太广,怎么可能用450万字的纯文学作品写尽十几亿中国人呢?张炜写的只是一部分人而已,而且是少部分,他笔下的人物,并不是芸芸众生,他写的是一些如他一样追寻理想的人,一些有苦难经历的人,一些在权力顶端的人,他们都有非同一般的思想,至于这思想会产生好的还是坏的结果另当别论。这使我觉得,这怎么都不是一部描写“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的书。”

同理,“以巨大的规模和整体性视野展现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个范围也太大。这样说的话,就感觉这应该是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人与世界的方方面面,从自然到人文到经济到政治……我疑惑了,这只是一部细致的作品,怎么能轻易地用一个这么磅礴的词语。它给我们呈现的只是某一部分人眼中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或扭曲,或正常,都是这些人眼中的世界,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世界。

“有力地彰显了文学对人生崇高境界的信念和向往”,这句话我又不懂了。什么叫文学对人生崇高境界的信念和向往?整本书里好像讲的是宁伽这个主人翁和几个朋友在追求人生的崇高境界,怎么成了文学在追求。难道是因为宁伽喜欢写诗喜欢看书,所以有此一说?也不对啊,那个养蜂人,还有看山人,老妈妈,他们都不是文化人啊,为什么也有崇高的境界呢?百思不得其解。

在当初这本书被评为茅盾文学奖的时侯,引起了很多争议,其中之一是到底有几位评委读完了这本书。以我之力度评委之力,真心实意地说,读完这本书对评委来说也是个很大的考验啊,想想这些评委要看多少书啊,就看这一部作品就要看几个月,也太考验人的身心了吧。我觉得编者好像就没看仔细,第七本和第八本感觉有点顺序颠倒,在第七本里,葡萄园开始遇到了麻烦,第八本已经荒芜了,宁伽开始了营养协会的工作,但是第九本才对葡萄园的衰败进行了交待,并叙述了田园的去处。这一点豆瓣里面那位读者也提到了。

上面说的是茅盾文学奖对这部书的评价。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却又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故事,算是开阔了我的视野。就像宁伽的妻子梅子不能理解那些流浪汉的生活,在那次她和宁伽的出行中总是睁大惊恐的双眼一样,我也觉得这些故事都是恐怖的,可能并不存在。经过张炜的描写,我又觉得这些场景可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矿上的非人生活,血腥的故事,渔港上公共的女人,还有那些岛上的荒淫无度……这些和现代的城市生活相隔太远,那些恶行与恐怖不是梅子所能理解的,也不是我所能理解的。这次对于人性的善与恶,我算是又扩宽了很大的范围。

我觉得这也是一本探索对历史是记忆还是遗忘的书。对于历史,宁伽和那位老校长选择了记忆,淳于云嘉的儿子甘阳却选择了遗忘;宁伽觉得一定要争取,可是父亲却觉得事情已经过去。宁伽为什么一直在行走,是因为父辈的血让他滚烫不安,一方面他厌恶惧怕自己的父亲,另一方面坚韧地寻找父亲当年的故事。因为对父亲记忆的极度不完整,甚至是极度的扭曲,使得他心不能安。他一直在追寻与父亲密切相关的殷弓、老歪、飞脚几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凡事都要问个清楚明白,他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他追求的是明白的价值观。

价值观,生命的意义,是整本书最重要的主题。到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一方面佩服宁伽的固执、淳朴和热血,另一方面却又厌恶他的自私与偏执。我站在梅子的角度来看这个丈夫:总是在不停地走,看不惯城市里的人,不愿做城里的工作,和岳父的关系很僵,追寻理想主义。所有的生活难题都抛给妻子一人,小宁对这个父亲的记忆又有多少,他对这个家庭的责任又有多少。有多少次宁伽在外面惹了麻烦,还不是由那个他讨厌的岳父去摆平。他看不起权力,很多次却还是利用了权力,包括他对帆帆的救助。

世界并不能在宁伽的眼中黑白分明, 正如世界并不能在我的眼中黑白分明,我只是透过宁伽的眼睛,看到有一些人,在追求崇高的精神,我也透过他的眼睛,看到生命的更广泛的意义。也许我不能记住书中的每个故事,但是我想有一些东西会慢慢融进我的血液中,再供给我的大脑与身体,化为我对生命的淡定与从容的一部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