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者在说话读后感1000字

死者在说话读后感1000字

《死者在说话》是一本由威廉姆.R.美普斯 / 麦克.C.布朗宁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者在说话》读后感(一):好酒值得品

好酒值得品!看过英文原版,虽然本身流畅好读,但翻译成中文能有如此酣畅淋漓的表达还是非常需要功夫的,它的“魂”在中文版中“焕发了光彩”。本书有图,但原版里有一些图片在这本书里没有了,不知是不是版本不同的缘故?

《死者在说话》读后感(二):威廉·梅普斯在说话

CSI的探员喜欢说“尸体不说谎”,而这本书的题目则是“死者在说话”,其实,真实的法医探案远比电视剧里复杂。比如:电视剧里警察常用人的206块骨头进行分析,而本书的作者则告诉你,人体的骨头其实并非206块这么绝对。这不是一本奇案集锦,而是一个法医人类学家对他职业生涯的回顾,不仅有各种惊险或奇特的案例,也有他对法医人类学、对技术断案,对刑事法律乃至整个司法体系的思考。

《死者在说话》读后感(三):断续读完后的一点印象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后半部分的故事涉及历史,读来有些吃力,有个以爱情为借口的杀人案让我心情败坏,让人愉快的可能就是作者威廉姆.R.美普斯那近乎狂妄的自信和常常冒头的幽默感,身为记者的麦克.C.布朗宁的寄语“东方不亮西方亮”也让我开怀,我猜这个人肯定是不得志的,但毫不沮丧,反而满怀希望,多么可爱的人啊!我刻意记下两个外国人名,因为曾经记错一个非常喜欢的作者的名字拼写,要引以为戒。 在医生本人专业学习期间的奇妙经历、数之不尽等待被确认身份的年代久远的骨骼、骇人听闻的谋杀虐杀之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自杀。作者命名该章节为“当你病入灵魂”,他不惜笔墨地强调相当数量年轻人选择自杀是多么冲动草率的决定,他对此又多么遗憾与不认同。自杀的手法应该不算高明,我想,因为我在另外一个部分找到了几乎毫无痛苦的死法“氰化钾&巴比妥”,这是给死刑犯准备的,我很费解,值得死刑的人应受到地狱洗礼才是,居然让他们毫无痛苦地迅速死去。

如果读第二遍的话再详写各章节梗概。

《死者在说话》读后感(四):人人都有甲骨文

《Dead Men Do Tell Tales》,翻译得相当好。一个法医人类学家,用充满哲思与幽默的语言,把面目全非的骨头甚至骨灰,还原为生动的关于死的故事。残存碎骨包含的信息量,是非专业毁尸灭迹人员难以估量的,一小块也许就能暴露出死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以及死亡时间。被砍头的人,因为过于紧张导致大脑充血,延长了等死的痛苦。被枪杀的人,因为枪法差异、射击角度以及子弹口径的不同,造成干脆或尴尬的结果。被注射的人,因药品类型、剂量大小特别是注射部位及流速不同,形成风格迥异的死状。电刑就畅快多了,瞬间完成时空之旅。腐烂,在生态丰富的地表环境下不用多久就变成一堆白骨,以及生前植入的活蹦乱跳而Q弹淘气的丰胸硅胶。而有棺材保护的地下就长久许多了,至于干燥而又没啥生态的环境,木乃伊会是永垂不朽的成就。火化,一个彻底毁灭DNA证据的环节,却无法摧毁他身上的假牙、人造器官、心脏起搏器,甚至是一起放进棺材的金银珠宝。从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是对法医人类学被引起重视的期望,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米国派自豪。

《死者在说话》读后感(五):一个法医骨骼学家的责任,去捕捉他们无声的呼喊和细语,去解读他们,为了活着的人,直到生命尽头。

我本人对于法医学还是有一些兴趣的,奈何这方面的著作并不多,这本《死者在说话》算是比较优秀的代表。看完之后我觉得更像是作者的自传,而非我认知中的对法医学领域的故事讲述。不过作者的专业程度是相当高的,他有时仅凭一小块儿碎骨就可以确定被害人的性别、年龄、死因,真的令人佩服,也正是有了法医学专家的存在,使得被害人有机会用遗骨去诉说自己所遭受到的非人待遇,让坏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整本书中让我有点扣印象分的是第15章所有俄国人的沙皇,作者站在什么角度去写的这一章我不想去管,但他居然形容这是20世纪最黑暗的屠杀,恕我实在不能苟同,他是忘了二战集中营了吗?美国人是不是不管怎样都要嘴一句前苏联和俄罗斯才会善罢甘休呢?美国人给别的国家造成的伤害为何只字不提呢?是不喜欢吗?除此以外,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我最喜欢全书中最后一段:他们有故事要讲述给我们,即使他们已经死去。那是我,一个法医骨骼学家的责任,去捕捉他们无声的呼喊和细语,去解读他们,为了活着的人,直到生命尽头。而那句纽约市验尸官办公室门楣上的铭文更加振聋发聩:让空话缄口,让笑声消失,这里是死亡换发光彩,救赎生命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