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经典读后感有感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经典读后感有感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是一本由[英]P.D.詹姆斯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元,页数:6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读后感(一):欲望下的罪恶谋杀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写于1986年,是PD詹姆斯中期的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国内新星出版社曾以《教堂谋杀案》为名出版过.PD詹姆斯是欧美推理小说的名家,获得过许许多多的奖项,还被英国皇室受勋封为女男爵。很高兴这位英国推理小说名家的作品能受到更多出版社的支持和更多读者的欢迎。全书共608页,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部头侦探小说。

相对于早期的《谋杀之心》而言,PD詹姆斯的人物描写一如既往的细腻,但在叙事上确有很大的突破,让人感觉读者没有早期的那么啰嗦了。不知是作者的文笔和叙事方式改变了,还是翻译的问题。虽然全书600多页是《谋杀之心》的三倍,但阅读体验感比《谋杀之心》好很多,我的阅读时间几乎是差不多的。加上吸取了教训,边看书边做了笔记,画了人物关系图,省去了忘记内容翻看前面的时间,读起来更顺畅了。

开头写了在伦敦郊外的一座教堂里,前议员保罗•博洛尼惨遭割喉身亡,现场却没有任何打斗痕迹。这宗无法定为自杀的死亡案件,随着对保罗•博洛尼的人际关系调查,发现死者生前发生的多起事件,暗藏着一个表面光鲜、实则破碎的大家族的秘密:争名夺利的亲人、心怀鬼胎的佣人和冷漠无情的身边人,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而显得更不寻常。每个人都被欲望左右,很容易迷失自己,想在欲望中找到自己不容易。然后一点一点的找出了嫌疑人,通过对嫌疑人及相关人员的问话,一点一点的找出案件的线索,找出真凶。 除了对案件的描写外,书中穿插的许多对英国的自然风景,社会阶层等方面的描写,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些描写与案件无关,是有些多余的。但我觉得看小说抛去看本身的故事,能多增长的知识,了解些异国他乡的文化历史背景也是不错的。况且在文中这些描写并不突兀,一起看下来也没什么困难的。

从推理上来讲,依旧推理性不强,这也是PD詹姆斯的一贯特点了。PD詹姆斯擅长的是人物刻画描写,不是惊人的诡计和逆转的解答。在推理小说爱好者中评价也是比较两极的。喜欢古典侦探小说的人接受程度对高些,看惯了日系推理作品和现在欧美悬疑作品的人就有些看不下去去了。读书本就是个主观的事情,按自己的喜欢去看就好,反正推理小说多了去了也看不完。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读后感(二):探究魔术背后的秘密

对推理故事的喜爱最早缘于一部电影《东方列车谋杀案》,我读推理小说最大的感受就如同在欣赏一场魔术表演,一方面被魔术师的演技所吸引,另一方面又极端渴望能知道魔术的真相是什么。我喜欢看日本推理小说和英国推理小说,日本推理小说这几年看的最多的是东野圭吾的作品,他的小说在推理时,更注重人性的剖析,以《白夜行》为代表;相比之下,英国推理小说更注重本格推理,用纯粹的推理来考验智商,更注重语言和对话,对心里描写往往一带而过,以《尼罗河的惨案》为代表。以前一度对中国的推理小说无感,但今年读了雷米的《心理罪》和周浩晖的《暗黑者》两部系列作品,对中国推理小说也激起了极大的兴趣。

先来看看本书的作者,P.D. 詹姆斯,她在英文世界享有盛誉,被誉为"当代推理小说女王"。P.D. 詹姆斯自创作以来获奖无数,其中包括推理小说界的两大重磅奖项--"钻石匕首奖"和"大师奖"。她是为数不多的同时拿下这两项大奖的作家之一。此外,她也是继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第三位被请进"世界推理小说名人堂"的作家。在网上百度了关于PD.詹姆斯的作品的评价,相较于其他的推理小说作家,PD.詹姆斯在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刻画、对于人性的体察把握和对英国社会各阶层的状态的观察认识上更细致入微。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全书洋洋洒洒将近700页,与一般的侦探小说相比,堪称推理小说的巨无霸。刚开始阅读有些吃力,主要是受制于两方面,一是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加上外国人名字生涩,读着读着会混淆,会出现不断的回头翻找人物出处的状况。二对英国本土文化的欠缺,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为解决这两个影响阅读质量的问题,首先恶补了小说的人文背景,二是将出场的人物画了一个简单的人物图谱。非常有效,做足了功课后再读起来感觉流畅很多。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 长篇小说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令人惊叹。小说由伦敦郊外的一座教堂里,前议员保罗·博洛尼惨遭割喉身亡,现场没有任何打斗痕迹,而更为离奇的是一个流浪汉与他同时死亡。这宗无法定为自杀的死亡案件,因死者生前发生的多起事件,而显得更不寻常。总警司达格利什警长随着调查深入,发掘出在这位男爵议员的身后,暗藏着一个表面光鲜、实则破碎的大家族的秘密:争名夺利的亲人、心怀鬼胎的佣人和冷漠无情的身边人,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部小说只读了一少半,在看的过程中多次强忍着翻看结局的冲动,想在众多出场的人物中提前确定出真凶,但推理小说就是一个魔术,总想知道答案,但早早的知道答案也就失去了探究的乐趣,到底是结局如何,希望读者和我一起去探究吧。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读后感(三):一具尸体背后的故事之《第五个死者的告白》

Blue编辑

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从出生到承认这辈子的轨迹基本上都是确定了的。大部分人的生活注定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拥有一份稳定或不那么稳定的工作,然后找一个人成家云云。在我们的平淡生活中如何找一些有趣的事来做,其实是体现我们生活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外出旅游,可以爬爬山打打球,也可以看看书之类。其中阅读是一个非常快捷地通往不同次元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不同种类的书我们可以收获许多我们平常生活工作中不曾遇见的精彩。而其中的犯罪推理小说更能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一丝刺激,满足我们天生的好奇心。

提起推理小说,一般而言都是针对破案侦探类小说。其中的经典代表作品相当多,有名的推理小说家也是一代又一代。今天带来的这部推理小说大作是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英国当代最著名的推理小说女作家P.D.詹姆斯编著,译者周媛翻译的《第五个死者的告白》。书中与其他破案类的推销小说相比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独到之处。

本书一开始为读者勾勒的故事主要就是一宗在教堂里发生的命案。虽然在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已经指明了故事中出现了尸体“尸体是在9月18日周三上午8点45分,由65岁的艾米莉·沃顿小姐和10岁的达伦·威尔克斯发现的”。本来以为紧接着在读者的眼前就会展现出这起牵扯命案的现场描述,但是作者却没有这么做。相反却饶有兴趣地开始对沃顿小姐和威尔克斯这两位当事人进行了介绍。

在这个介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在描写这些人物以及周围环境所采用的大量细节描写,例如这两位年龄相差悬殊的当事人沃顿小姐和威尔克斯相识的过程描写就相当地详细,详细到当时的场景都能够通过文字进行生动地再现。一个发现尸体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就用了16页的篇幅来进行铺垫叙述,这里面所蕴含的信息量可想而知。

当第二章开始步入正题之后,我们会发现两位当事人发现的两具尸体的身份的选属性,一位是流浪汉,另一位却是前国会议员保罗·博洛尼。而且两位死者的死因看起来就不像是单纯的自杀,这起看似谋杀的命案受到警方的高度重视并对此展开调查。如果眼前正在阅读本书的你也以为作者想要讲述的也是关于这起命案的侦破那就可能步入误区了,因为在接下来的大量章节中你会发现作者对已经身亡的前议员博洛尼的家庭成员进行梳理的时候,你会发现博洛尼这具已经冰冷的尸体背后还潜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所在的大家族中为了掩盖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而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从而造成接踵而来的一个有一个的悲剧。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关于前议员博洛尼的死亡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博洛尼家族成员的现实态更加值得我们去关注。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你对于作者出神入化的构思会感到由衷地佩服!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读后感(四):自我寻找

曾是内阁大臣的保罗·博洛尼被谋杀了。不到两周之前,博洛尼曾致电总警司亚当·达格利什,希望达格利什可以抽出一点时间来会面。两人碰面之后,博洛尼递补给达格利什一张折起来的纸张。展开之后,达格利什浏览到纸上陈述的内容有着对博洛尼明显的恶意,这是一封接近于谋杀指控的信件,不但博洛尼本人收到,信件的内容也被当地的一家报纸刊登了出来。

信件中指出,博洛尼在女性权利的问题上是个出名的自由派。他的第一任妻子死于车祸,而当时是博洛尼开的车子;照看博洛尼母亲的年轻护士在一次流产后自杀身亡,是博洛尼发现的尸体;为博洛尼工作的年轻女孩在博洛尼妻子的生日聚会之后被发现溺水身亡;同时,对于博洛尼的第二次婚姻,报上的文章也是充满了恶意,博洛尼在妻子因车祸身故仅五个月的时候娶了自己阵亡长兄的未婚妻。在文章的最后面,笔者对博洛尼的政治生涯提出了质疑,而这份质疑奏效了。一周后,博洛尼辞去了大臣职务。

现在,博洛尼被发现和流浪汉一起死在了教堂的小礼拜堂。

这是《第五个死者的告白》前三章的内容,或者准确地说,是这本近六百页小说前三十页的内容。

推理大师P.D.詹姆斯以她一贯的简单直接又暗藏伏笔地为我们拉开的又一篇精彩序幕。

“诗人侦探”亚当·达格利什出现在P.D.詹姆斯十余部作品中,是一位与福尔摩斯不分伯仲的睿智侦探。达格利什到达教堂的小礼拜堂,勘查现场得出的表面结论是:博洛尼杀死流浪汉之后自杀了。

博洛尼,曾是别人的死亡的预兆,自己却死掉了。如果把这解释为最后的自我救赎似乎也说得通。达格利什想:不论是自杀还是谋杀,在毁灭一切之前,首先摧毁了一个人的隐私,而他也意识到自己从这一刻开始即将踏上无情侵犯博洛尼秘密的旅途……

整部作品人物众多,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断有新的人物面孔出现在书页之间,这也是在阅读西方作品时的不适之处。每一个新的人物出现,我都用小本本记下来,标注他的身份、写明他的特征,然而,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路人甲。稍稍有些作用的人物即便不是路人甲,两次、三次之后也会不再出现,可怜我啊,小本本上记的全是人名。

但是,仍然会有许多的人物留在了嫌疑人的列表之中,博洛尼妻子的情人、曾由博洛尼经手判处死刑杀人犯的女儿等等,每一个出场人物的身上都带着那么一丝不可明示的隐诲秘密,与博洛尼家族相关的每个人都无法轻松地称为磊落。

推理大师P.D.詹姆斯在英文世界享有盛誉,她笔下的人物以及环境描写都非常的生动细腻。《第五个死者的告白》剧情徐徐推进,在缓慢的剧情发展同时,你会被大师笔下的英国产生浓厚的兴趣——四周充斥着一种不祥寂静的运河小路、纵横交错石砖和高耸的拱形玻璃的圣马修教堂、用波特兰石堆砌的新古典主义爵士宅邸……

故事发展接近尾声的时候,达格利什再一次来到博洛尼家中,这时的他发现了在教堂捐款箱中的纽扣,一个他一直在寻找的证据,终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博洛尼82岁的母亲预知了所有的事情,除了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她无法得知之外,所有的事情都在这位老人的预测中。所以,这一次,她坦承自己之前对警察撒了谎,并要求自己的司机也和她一样说了谎话。

面对达格利什的愤怒,这位妇老人只是平静地说:刚刚去世的人在死之前留下的最后遗愿通常都有一种独特的权威性。这一次,这个遗愿刚好和我本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一段我个人非常受触动。面对儿子的选择,母亲无从挽回只好选择接受,老人的那一句“这个世界上还有别的什么值得我去在乎?”让人读罢欲哭无泪。

整部作品中,这样细腻触动人心的描写还有很多,在阅读过后,为人性的自私冷漠难过,为纯粹直白的情感喝彩。正如封腰上所言:每个人都曾被欲望左右,只有少数人在欲望中找回了自己。

阅读,也是一种寻找自己的过程。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读后感(五):挣脱欲望的泥潭 寻回失去的纯真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是P.D.詹姆斯的一部作品,作为可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齐名,并被“誉为当代推理小说女王”,我读过她的《护士学院杀人事件》,记忆中那是一个很平淡的故事,一个很平常的场景中却令人惊悚的故事,记忆更深的是作者那种细腻的写作手法,然而这次的《第五个死者的告白》在一如既往地保持细腻描写的同时,无论从情节还是人物的设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准备去清扫伦敦郊外的圣马修教堂,却意外地发现了两具遭到割喉的尸体,与这恐怖画面相比更难以让人想像的是这两个人的身份,一个刚刚辞去议员职务的男爵保罗.博洛尼,另一个是流浪汉哈利。身份的迥异、没有打斗的平静、没有现场物证的艰难,使得这个案件显得格外离奇。

由总警司达格利什带领着马辛厄姆和凯特组成的侦破小分队在一片迷茫中展开了调查。由于保罗的作为前议员的特殊身份,还有身为王爵的家庭背景,使得这个案件对他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随着对保罗人际关系的调查,了解到他曾经在教堂经历了特殊的体验,同时发现在他身边,也有过不少女人的身影,而在她们身上也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他的前妻遭遇车祸而亡,他母亲的护士堕胎后自杀、他家的保姆也意外溺水……,家庭的财产也让令人唏嘘,是否又有遗产之争呢?保罗之死,究竟是自杀、还是谋杀?每一个人似乎都有杀人动机,但似乎又都没有作案时间,没有人证,现场留下的罪证显得那么虚假,见证真相的物证似乎却很匮乏,所有的窘迫使案件变得扑朔迷离,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个故事人物比较多,为了记住以便更好地跟着案情走,我画了个人物关系图,当然为了不剧透,不能完全标注出来哟~这就算是探案时达警司的线索吧:

简要人物关系

一时间保罗,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身边竞出现了这么多人,利害关系网下一场外行眼里显然的自杀案件,却让达警司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谨慎嗅出了谋杀的味道,然而可以在法庭上出示的物证在哪里?尽管毫无头绪,但是他坚信,没有哪个凶手在离开犯罪现场时不会留下一些犯罪的物证。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一定会有知道真相的人,他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然而世界是残酷的,在走访一个个涉案人时,达格利什感觉到了命运的无情安排,他曾与保罗有过一面之交,也算得上是半个朋友,但一个人无论曾经多么谨慎,无论身后有多么强大的背景,一旦遭遇谋杀,就得调查清楚,那则是使自己及家人、朋友、都陷入失去自由、失去自尊,失去隐私的境地,为此他甚至有了想放弃自己敬仰的职业的想法,当然这只是一闪而过而已。

走遍了保罗身边的一个个亲朋好友、职场同事,案情也逐步抽丝剥茧般地柳暗花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在大格局下发生的“风花雪夜”般的故事,层次感很强。说到大格局,这里充斥着政治色彩,涉及保守党与民主党之争,信奉马克思主义和法西斯的两在阵营的斗争,贵族的腐朽与空虚、中产阶级的虚伪与做作、底层市民的麻木与仇恨,这些都在事件的背后体现得淋漓尽致。说到“风花雪夜”,我不得不佩服詹姆斯文笔的生动细腻,她通过达格利什的眼睛,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甚至居住环境,室内布置的细致描述,将一个个人物的性格、举止等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为故事的发展做好充分的铺垫。

腐蚀纯真是播种罪恶,爱(Love)、欲望(Lust)、恨(Loathing)、贪婪(Lucre),是谋杀里面的4L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贪婪。

故事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曾被欲望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困惑,自己的无奈。只有少数人在欲望中找回了自己。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挣脱欲望的泥潭 寻回失去的纯真!

然而,保罗男爵究竟死于谁之手?第五个死者究竟是谁?这些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究隐藏着什么秘密?想知道吗?还着放下手里的工作,沏上一壶好茶,安安静静地坐下来,随着詹姆斯的笔,跟着达格利什一起寻找真相、探个究竟吧!读过之后,你一定有所启示,回味无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