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光逝经典读后感有感

光逝经典读后感有感

《光逝》是一本由(美)乔治·R·R·马丁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逝》读后感(一):光逝

首先名字就很美!马胖子所有小说里最爱的一本。卡瓦娜高原的固执,一个高阶铁玉的坚守与崩溃,德克的一厢情愿。真诚善良虚伪,最后铸成一部完美的小说。最后德克也许会牺牲,也许成功退出决斗,什么也回不去了,但他不枉此行。记忆送抵,我即前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这颗被遗弃的星球上,每个人都在坚守自己的法则,孤独地走向孤独,最后与这颗星球的光明一同逝去。

muddy一年以前看的了,可能很多地方说的不对,但是啊,只想吐槽一点。记得里面有段写卡瓦娜高原上婴儿的诞生过程,写的是撕裂母体子宫钻出来,《热夜之梦》里吸血鬼一族子代也是这么写的。( ºΔº )〣马胖怎么这么重口。

《光逝》读后感(二):这是一段历史

很多时候,去看待一部作品——无论是壮观的外衣,还是曲折的情节,抑或纷杂的人物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我评价的《光逝》的标准。

这是一段历史。

没错,就情节和人物来说,我简直恨死格温的轻浮、德克的懦弱还有那帮不正常的卡瓦娜人了……顺便一提,幕后黑手更是恨得我牙痒痒。至于设定……真的是又多又乱,几欲让我摔书。

但——

没错,当全部看完,就会发现:跳出一切,它只是客观地用了德克这个外来者的角度,记录了一段历史,描绘了一颗马上就坠入永夜的星星,一群试图违抗传统却又被某些条例吸引的人,一段有始无终的恋情……一切如题,光逝,从开头就注定的结尾。

所以无论是否喜爱,都不可否认此书的价值。大马爷爷从来就擅长冷静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此书不愧为其代表作,终归,我还是很喜欢它的。因为它调动了我所有的情感去爱恨。

《光逝》读后感(三):被背弃的与被欺骗的...

这本书的世界背景与图夫航行记相同,应该属于马丁所创造的“一千个世界”系列。故事的内容我不想说太多,这个故事并不如同马丁其他科幻或奇幻那样壮丽或宏大。这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迷失在爱里而走上悲剧道路的挽歌。男主角或许自作自受,但自从女主角在多年前背弃誓言的时候,他便该抛弃关于她的一切,但这个傻子还是因她的召唤而来了,尽管那并不真的是她的召唤,所以他是个傻子。他一直幻想在这个即将沉睡于无尽黑暗的星球上把他曾经爱过的她解救出来,而她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暧昧而左右摇摆不定,最终她将他卷了进来。故事写到这里,我所想的却是故事发生前的那一切。既然不是真正的爱,干吗还要发誓,干吗还要制作呢喃宝石,然后再背弃它,如同丢掉一张废纸。虚伪的卡瓦娜人有无数虚伪的誓言,他们似乎专为誓言而活,却几乎鲜有不背誓者。女主角青春,有活力,光彩照人,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感情践踏者。先后跟各种人上床,或许爱,或许不爱,一切都等到上完再说,这样的人就该死。我设想的结局是,最后一班星际航班来临,带走傻子,或者再好运一点,把这个贝瑟恩婊子和她的白痴特恩一起带走,然后丢下那个死胖子在这个将死的星球上等死。然而马丁没这么做,他太擅长悲剧了,不,应该是太擅长折磨他笔下的每一个受欢迎的角色了。傻子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好结局,而那些见鬼的混蛋们却可以继续逍遥下去。我得说,从最开始的七年前傻子就错了。可傻子要是不犯错,他就不是傻子了。

《光逝》读后感(四):光会逝去,但爱留下来了——再评光逝

十二年光阴荏苒,再评光逝。

记忆送抵,我即前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跨越星河只为了一句根本没有人在意的承诺。可是德克还是为了承诺来到了这个连光都要逝去的星球,这样的名字,这样的背景,注定了故事悲剧的结局。然而悲剧之所以动人,不在于它将残酷的人生悲喜展现于人前,而是面对人生的残酷中,依然执着的那份真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有为国的英雄如此,有为友谊的兄弟如此,爱情之中,也有这样傻的纯粹的爱人。在这个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的世界里,正是这份纯粹和孤勇,留给人们太多感动。

动人的不是德克孤身前往这颗即将陷入永夜的星球,而是他在明知爱情已经逝去,却依然为了昔日的感情,用生命换取爱人的自由。

在这个星球上,每个人都在寻找关于爱的定义,他们纠结于自我的爱,和无私的爱。他们放不下自己的羁绊,以爱之名令所爱之人身陷囹圄。最后只有德克,和盖瑟,超越了自我的桎梏,展现了最纯粹的爱。德克,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爱人离开的机会,而盖瑟,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兄弟,甚至是生命。

也许用自私一词来评价格温和加恩两人太过于沉重,可两人的爱,除了逃避,便是对亲密之人的伤害,逃避自己的责任,为了所谓的爱情,将本不应该的痛苦和责任强加在爱他们的人身上,加恩让格温承受野蛮的习俗,让自己的兄弟受尽煎熬,格温,想要将爱人从他的兄弟身边带走,为了自由,不顾德克和盖瑟的痛苦。他们也许也会爱其他人,但更多的还是爱着自己,哪怕有那么多的理由。所以他们能够逃离了这个星球,留下了最爱自己的昔日恋人和最爱自己的兄弟。

光在这个星球上已然逝去,爱留了下来,虽然已经没有意义。

《光逝》读后感(五):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我曾经问一位同学:什么是誓言?那位同学答:誓言就是打了折的语言。我悚然一惊,接着竟生出了些释然的感觉——原来我曾经无比执著的东西,并不像听起来那样纯粹与绝对。世事艰难,何必要给自己下套呢?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为了一句誓言而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中,也看到了其他人因为各种誓言陷入各自的麻烦中。

其实,在读完故事后,我对于卡瓦那人的残忍嗜杀和奇姆迪斯人的狡猾奸诈始终抱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情,并不是说我不痛恨那样的行为,而只是我发现他们所信奉的理念和所钟爱的行为都曾在人类的历史上出现过,甚至还在出现着,也就是说他们其实跟我们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在虚构的时间、虚构的场景中出现的虚构人物,而我们是现实的时间、现实的场景中的现实存在而有什么不同。他们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他们。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即使时间已经流逝了几千几万年,距离已经拉长到宇宙的边缘,人类已经衍化出无数的种族,地球已经变成一个传说时,人性中最原始的善与恶依然如影随形、纠缠不清。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但却很可能是一件事实。从现今人类的历史来看,技术日新月异,观念翻天覆地,只是曾经上演过的人类悲喜剧,还在反复地上演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就如书里的加恩托尼似乎接受了新的观念,开明而温和,而其实在他内心依旧深植着作为卡瓦那人的那些传统理念,甚至比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些开明思想更容易控制他的身心,新旧交战,永无宁日。所以才有他最后的那些疯狂举动,所以在书中这个人物总也显得阴郁复杂沉重,反倒不如那个固守传统、桀骜无礼的加纳塞克来得干净明快,只不过那些固守的理念与传统是错误的。

传统这件事情其实是有很强大的力量的,若想改变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只是若有恶行借传统之名而为,或者有些传统本身即为恶行,那么应该毫不犹豫地清除恶行,因为踯躅越久回头越难,伤害也就越大,比如书中的卡瓦那人狩猎“伪人”,而我们的现实之中与之相似的事情也不知能有多少,比如日本猎杀鲸鱼海豚。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啊!

乔治•马丁是我很喜欢的作者,他讲故事的功力毋庸置疑,尤其是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本书与其说是一部科幻小说,不如说是一本用科幻元素布景的奇幻小说,异世界、传说与历史、狂欢与遗迹、刀与剑的冒险,科幻只是它的一件外衣。其实我也更喜欢他的那些奇幻小说,比如《热夜之梦》,特别是那部《冰与火之歌》——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都让我爱不释手,我只是希望他能快些完成《冰火》,不要让它成为一个填不满的大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