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是一本由(日)本川达雄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174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0年4月,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读后感(一):《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

的确是一本视角独特的科普作品,从小就喜欢科普书,我是从科普开始读书的,可是却很久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精彩并有独到见解的科普作品了。可惜作者是个日本人。

从动物的体重、表面积、体积、时间等等入手来研究动物,而且是动用了比较先进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测量,用科学的手段,去论证,这些都是一个科学家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科普中最应该传达的东西。科普并不是猎奇,科普也并不是幻想,科普应该告诉大家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读后感(二):全新视角了解动物

全新视角了解动物,如:

1、不同体型的动物,心跳数几乎一样,但寿命不一样

2、动物的体型与进化的关系

3、动物的体型和能量消耗(这居然都可以用公式算的呀)

4、动物的体型和栖息密度:

其中说到一点,说若想快点长肉,就养小动物。若想以少量的食物让动物长出大量的肉,就养变温动物,可以得到10倍于恒温动物的肉量。

由哺乳动物的栖息密度和体重的公式,如果体重60KG,就可以求出与人体重相似的动物的密度是每平方千米1.4只,而现在。。。

5、动物的体型和行动方式

各种动物选择以消耗能量最小的方式行动。

6、为什么动物不用轮子

这居然也能证明!!!

7、细胞的大小和结构

告诉了我们细胞构造原理,动植物细胞构造有什么不同,他们各有什么优点

8、昆虫的秘密

主要是昆虫壳的作用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读后感(三):赛先生的力量,让每个人为之动容

小学的时候,每个班里都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要当科学家,三分之一的小朋友要当老师,还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要从事消防员、飞行员等等的职业。可是长大以后,小朋友们发现原来的梦想是这么不靠谱,现实和理想又有着巨大的差别,于是百分之一的小朋友当了消防员、飞行员之类,千分之一小朋友当了老师,万分之一的小朋友真做了科学家。科学家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好多人是滥竽充数,靠着抄论文花钱发表争个科学家的头衔;好多人处心积虑抢贪别人的研究成果让自己名利双收。还有那么一些少的可怜的科学家,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怀揣着单纯的对科学的热爱在研究科学。正是因为后者,科学才真正得以进步,也正是因为后者,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本表趣横生的《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

尽管自己的专业和自然科学相差甚远,但平时倒是很喜欢看一些科普方面的书籍。不过读完能让我有这么多想法的,似乎还只有这本薄薄的小书。“蚯蚓能像蛇一样粗吗”“海胆和海星为什么能动”“为什么动物不用轮子”,这些基本到无足轻重的问题,在书中却全部以最科学的态度予以回答。终于明白,蚯蚓的粗细不是由吃得多少决定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食量不同也绝不仅仅因为肉有营养,草没营养。看过这本书,你会明白,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已经悄悄造就了完美的状态,这一切都不是简单的“本应如此”或“上帝造物”。

人类对于身边的世界认识太少,而研究未知又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继而皈依迷信,把一切归结为“神秘力量”所为。然而当科学解开了这些谜题,你却发现原来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可以严丝合缝地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原来没有神秘力量,原来身边的未知是可知的,甚至是简单的。原来在科学面前,迷信和神学变得这么幼稚可笑。

补充两点:

1、作者在每一章的结尾都有自己的点评,主要是对自身、对社会的反思,还穿插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日本人的爱国心可见一斑。

2、中国永远没有一个作家能写出这样朴素有趣而严谨的科学书籍,即使写出来也会被群起而攻之。可悲。

《大象的时间,老鼠的时间》读后感(四):抄书:养牛是奢侈的

“若想快点长肉,就养小动物。若想以少量的食物让动物长出大量的肉,就养变温动物,可以得到10倍于恒温动物的肉量……”

SO,养小朋友比养大朋友有成就感?一个是一个月长长2.5厘米、一个是10年长长0。

SO,为了对得起粮食,没法再长的大朋友应该长长灵魂?

SO,不想养小朋友也不想养大朋友,为了吃进去的食物,我要长灵魂?

“在伊索寓言里,狮子想要抓老鼠吃,而现实中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因为:“需找猎物耗费的能量和从猎物那儿得到能量之间需要平衡。”

既然,捕获一只猎物的时间,和猎物大小无关;既然,都要花相应的工夫;既然,大猎物能量大;既然,小猎物吃不饱……

SO,我们这些大型动物,就应该捕获一些体型比较大的猎物?好像可以联想到很多“门当户对”的事情,难道只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有点残酷。

“200克左右的老鼠,4天就可以吃下和自己体重一样重的食物。”

“体重450千克的公牛一天只需要12.3千克的饲料,也就是要吃完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得花一个多月的时间。”

SO,还是养大朋友比养小朋友便宜?

SO,穷人果然不适合养小朋友?

SO,穷人终将是达尔文理论的失败者?

SO,若干年后会于地层找到一种化石叫“穷人”?

“动物栖息密度×行动圈=行动圈中动物数量”

科学家说,哺乳动物的栖息密度和体重有关。

科学家还说,与人体重相似的动物密度是每平方米1.4只。

SO,南宁700万人建城区面积170多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竟然有41176人每平方米也有41人竟然是1.4的29倍?

SO,南宁的人们即便不是生活在蚂蚁窝也是生活在老鼠窝……?

“当体重=60千克,哺乳动物的行动圈的面积为12平方千米,大约半径2千米的圆那么大。2千米,走路大约需要30分钟。”

SO,步行上班吧,这是人的生理决定的。想少走点?减肥吧,体重越轻行动圈子越小,但估计少不了多少。可是,即便少那么一点点,也要花时间去健身房挥汗吧?要不,不吃饭?真是天才,动物的行动圈子还真和食物有关。科学家说了,哺乳动物除了吃以外不去其他地方闲逛的,这就是它们的生活态度!

SO,既然不吃饭,根本不用走。其实,也走不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