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楼梦辨读后感1000字

红楼梦辨读后感1000字

《红楼梦辨》是一本由俞平伯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辨》读后感(一):简评(字多了短评放不下)

我是读完了蔡元培的《索引》和胡适的《考证》以后来读《红楼梦辨》的。 我的基本感觉是胡适考证作者生平并非只为了了解作者,而是为了在知人论事的基础上理解《红楼梦》的内容,这当然是为了回应蔡元培等人。正因为《红楼梦》的情节与曹雪芹的家世相仿,所以《红楼梦》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而不是蔡元培和更往前的索隐派所说的影射历史事件。 但写《红楼梦辨》时的俞平伯一方面继承了胡适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他当时在“自传”和“自传体小说”的问题上还很模糊,他一开始把《红楼梦》当作严格符合曹雪芹生平的“信史”,但随着考证的深入,他自己推翻了这个结论,这一点且看《红楼梦辨》前后的矛盾即可知了。 《红楼梦辨》有一些很重要的章节,在我看来开篇的《论续书底不可能》是一篇极好的文学理论作品,结合本篇后续从影响的角度称程高为“功大于过”是很中肯的评价,这些话看着浅显,其实是意义深刻的。 《态度》和《风格》两篇文章也是从全本小说的角度定调子,其实是《红楼梦辨》中比较精彩,不会过时的篇目,只可惜后来这两篇文章给俞平伯带来了恐怖的批斗,呜呼哀哉! 《红楼梦辨》中从前八十回攻后四十回的部分都写得很好,这是俞平伯擅长的事情。不过反过来说,这项工作虽然琐碎,却并不困难,写作难度远低于胡适的史料考证,不过胡、俞两人并不必分高下,只是他们贡献的方面不同而已。

《红楼梦辨》读后感(二):腰斩红楼梦,有罪;保全红楼梦,有功

初中高中那会迷《红楼梦》,很大一部分原因但不是这部小说吸引了我,而是它有太多的迷,解迷的学问,就叫“红学”。

带我入红学之门的,是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而俞平伯的这本《红楼梦辨》,是我了解红学的基础之作。

受这些红学家们的影响,我对八十回后的续书没有好感,以至于到现在八十回后的故事我才读过一遍,只知道个大概。甚至像周汝昌这样的红学家,对续书更是一顿贬低,说要把续书扔进垃圾桶。张爱玲也差不多。

可八十回后真的如此不堪吗?不一定。续书不仅让《红楼梦》得以保全,从而更有利于流通,还保持了悲剧结尾。而且,其中也不乏神来之笔,比如黛玉焚稿、鸳鸯之死。

依我看,对前八十回和八十回后,要客观地看。前八十回,不是回回精彩,没有败笔;八十回后,更不是一无是处,全部败笔。一部《红楼梦》,没了八十回后的故事,断然是不行的。

所以,哪怕考证出续书不是高鹗所写,出版《红楼梦》也必定是出版一百二十回的全本,并把无名氏列为作者之一。因为,这个无名氏实在太了不起了。只出版前八十回的,多半是因为有脂砚斋的批语。

俞平伯临终前,写了一张纸条——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还说,“千秋功罪,难于辞达。”俞平伯先生有这种认错态度,难能可贵。

对于谁功谁罪,谁是谁非,的确很难说请。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要全然否定续书,也不要把前八十回捧上天。

《红楼梦辨》读后感(三):元日探《红楼梦辩》小记

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读此书。一者,这书是新红学的奠基之作,上个世纪学术范式转换中的杰作。二者,此书乃太祖整顿士林的靶子,俞平伯先生因此书而得名,三十年后又因此书而得罪。然而,我读它的目的全不在此,我只想弄懂《红楼梦》 是什么书。因看了有什么不明了的,便需要看看别人怎么说.

俞平伯先生关于小说《红楼梦》评论在中卷,最重要的部分有“作者的态度”、“《红楼梦》的风格”、“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论秦可卿之死”四篇。原有“年表”和“地点问题”两篇也在书中,但随着后来红学考证的深入,这两篇错漏出来了,俞先生编拿掉了这两篇。

总的定位,俞先生认为此书乃我国文学中之一流而世界文学中是二流。对此,国粹派肯定是要旗帜鲜明反对的了。就是学者们的意见也未必一致。譬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只评价《红楼梦》为世情说部之冠,以为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空前绝后,并未捧到世界文学的道场里去推销。而刘再复的《红楼梦悟》中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曹公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俄国两托等人排成一路,仿佛《红楼梦》也要国际范儿才受用。新文学家如张爱玲和白先勇也在鼓吹,说《红楼梦》是“天下第一等的书”。东来还没通比较文学,不敢专断独裁,只有付之阙如了。 然则,俞先生为何有此结论呢?答案似乎在他为“作者的态度”解释之处:《红楼梦》为何而作?曰,感叹身世,为情场忏悔录,再为十二钗作本传也。此处用归纳法,从文中(主要是前五回)找到话语,然后得出此结论。东来以为这里把《红楼梦》的层次说浅了。宝玉一人呆呆傻傻,其实有赤子之心,“欲以释迦基督之慈悲”担尽人类之痛苦,故此书“虽作艳语,终有品格”。不是连鲁迅也说了吗?“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独呼吸而领受者,宝玉一人而已”。

《红楼梦》的风格一篇,实在是火眼金睛。俞先生以小说是作者的自传,故有写生的倾向。

(1)“作者的态度只是一面镜子,到了面前便须眉毕现。妍媸虽必从镜子里看出,但所以妍所以媸的缘故,镜子却不能负责。细细看去,凡写书中人没有一个不适如其人,没有一个过大的。写事写景亦然。我第一句《红楼梦》赞:好一面公平的镜子”。

(2)“作者对十二钗,一半是他的恋人,他却爱而直其恶。所以秦氏的淫乱,凤姐的权诈,探春的凉薄,迎春的柔糯,妙玉的矫情,皆不讳言······即钗黛是意中人,但钗则写其城府极深,黛则写其口尖量小。”

(3)“《红楼梦》的篇章结构,因拘束于事实,所以不能称心的好······中国自古的小说,都是俳优小说,所以只知道讨看客的喜欢。我们的民众自来以团圆为美,悲剧因此不能发达。无论哪种戏剧小说,莫不以大团圆为全篇精彩之处。”

(4)其风格,在于不谩骂。“怨而不怒”,故而高于《水浒》、《广陵潮》。“所谓百读不厌的文章,大抵有真挚的感情,深隐而含蓄,非与作者有童心的人不能知其妙处的所在”。

寥寥数语,直击要害,真是精彩。其中固然有“自传说”之问题,但其时现代文学理论基本原理还没有在学术界被确立,故而不能说是大问题。这书风行海内时,王静安和吴雨僧的评论还不为人熟知,鲁迅的《史略》还没出现,是独步于海内也。

红学二百年,索隐而评论,考证而批评,鉴赏而批判,“纷总总其离合兮 ,忽纬繣其难迁”。普通人偷个懒,把这书看成“人书”(聂绀弩语)不就挺好吗?东来在上课时告诉学生,看小说就是看生活,看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时候,眼光就养成了。同样,中国古典小说写到红楼梦这里,写实的本领炉火纯青,曹公之笔墨真是一块巧妙庄严的琉璃板啊!然而,这书是否完全做到完全写实了呢?我常常将《金瓶梅》和《红楼梦》比较起来,思考两部作品谁更真实。有人告诉我两者都是真实,但前者粗俗,后者细腻。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但也进一步假如:如果生活只有一个 ,又哪有粗俗与细腻之说呢?

本书考证之精要,世所共见,不须多赞。然为何二十二岁的俞平伯先生就能写出者惊世之作?顾颉刚在《序言》里面将之归因于“历史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但没说明白,又给民国粉和小文青们留下了一把消费民国的机会。东来以为,道理戳穿了还是很简单的。胡适之先生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对小说的成书和版本进行了考察,这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产生机制探查。这是方向的启示,但是不够,还需要更实际深入的文本内部探查。而俞平伯先生家学精要,乃乾嘉学派考证注释的法门正宗,刚好足以承担以上任务。正确的方法和实际的考察,做出来当然差不到哪里去的。何必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呢?可见小文青们骨子里还是不通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