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稻草人作文的素材10篇

关于稻草人作文的素材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稻草人作文的素材10篇。

第一篇

稻草人阿洛捡到一粒玉米种子。

“太好了,想不到我阿洛今天交好运气了。”阿洛一拍手,叫起来。

“一粒玉米就能结出一个大玉米棒子,一个玉米棒子少说也有上百粒玉米。明年就能种上百棵,接一大筐一大筐的玉米呢,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变成个大富翁了。哈哈哈……”阿洛高兴得两眼放光。

他小心地把玉米种子放进破旧的衣兜里。阿洛把泥土刨好,用木头篱笆围了一块土地,写上“阿洛的庄园。”这才放心地把玉米种子种进去,浇上水。静静的等着种子发芽。

“咳休,咳休……”一队蚯蚓一扭一扭地来到阿洛庄园,一扭一扭地给玉米松松土。

“站住,你们想干什么?这是稻草人阿洛的庄园?”阿洛恶狠狠地说。

“我们只是想给地松……啊吆!”蚯蚓还没说完,就被阿得扔得老远。

过了几天,玉米发牙了,小小的,瘦瘦的,牙儿一直往上冒,阿洛乐呵呵地笑。

忽忽忽,飞来一只背着星星的瓢虫,停在玉米苗上面。她在玉米苗上面寻找着什么。

“喂!你想做什么,那是我的玉米。”阿洛大声吼叫着。

“我……我只想给他看看有没有蚜虫。”背星星的瓢虫被吓得从玉米叶子上滚了下来。

玉米越长越高,黄黄的,瘦瘦的。叶子底下好不容易吐出了须。

嗡嗡嗡,飞来一群提着小桶的小蜜蜂,围着玉米转悠,“可怜的玉米,你一定是生病了。”

“去去去,哪来的蜜蜂,提着小桶,你一定是想打我玉米的主意。”

“我……我只是想采……!”

“砰——砰”蜜蜂还没有说完,阿洛就举起弹弓向他射过来。蜜蜂赶紧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玉米越长越高,高高的玉米杆上好象结出了玉米棒子,阿洛乐得合不笼嘴巴。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阿洛把玉米棒子掰下来,却发现他的玉米棒子上一颗玉米籽也不长,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篇

这一天,我到地里找奶奶,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奇怪的人。走近一看,它的手是用线织成的,身体是用稻草编成的,它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工人帽。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奶奶告诉我,它是稻草人,是用来赶鸟的。因为如果鸟飞过来吃稻谷,稻草人随风摇来摇去,像一个真人似的。鸟儿还以为是农民伯伯在劳动呢,鸟儿会被吓跑了。

稻草人也会帮人们做事,你知道吗?

指导老师:杨义艳

第三篇

海蓝海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一条乡间小路通往着远处的小山坡。小路的两边长着金灿灿的谷物,丰满硕大。在谷田中央的稻草人欣喜地看着这一切,咧着嘴笑了。因为这全是它的功劳,它赶走了鸟儿和兽类,保护了这块田地。

一天,它的主人来了,看到了硕大的谷物,开心极了。他开着收割机,收走了谷物,到市场上卖。回来后,主人没有拔掉稻梗,而是沿着乡村小路,到小山坡后面重新开辟一块地。他忘记了稻草人,忘记了以前那块田地。可是那尽职尽责、痴心等待主人归来的稻草人,仍然等待着他的归来……

稻草人开始经历风雨的洗刷,破旧不堪。原来的稻田也成为了一片荒野……

如今,这里成为一大片野地,长满了无数花花草草。只是,有谁知道,这里以前是一大片田地,还有谁记得那个尽职尽责的稻草人呢?

第四篇

黑夜里弥漫着抽泣的声音

那是谁

一片金黄的麦田里

一个稻草人在抽泣着

也许你会问它为什么哭泣得如此伤心

是寂寞,是孤独

它没有朋友

唯一陪它的——是啄食的鸟儿

白天,它微笑着面对每个人

只有漫漫的长夜

寂寞让它无法窒息

只有黑夜陪伴它

它辛辛苦苦,不顾狂风暴雨

为人们工作着,但它的努力被谁证明过,被谁知道过

这个世界里,有多少个像稻草人一样的

有多少个“稻草人”被忽略

他们都是那么卑微

这就是稻草人的宿命

第五篇

稻草人

我是一个驻守在麦田的稻草人

麦田在那头

我在这头

那边的世界很精彩

这边的世界却很无奈

我是一个寂寞的稻草人

热闹在那头

寂寞在这头

那边的世界很热闹

这边的世界却很寂寞

我是一个寒冷的稻草人

春天在那头

冬天在这头

那边的世界布满欢快

这边的世界萧瑟凄凉

我是一个自卑的稻草人

心在那头

身在这头

那边的世界很明亮

这边的世界却很阴暗

第六篇

稻草人痛心的哭了,泪水一滴滴的流下。突然地上尘土,地上好像有什么东西钻出来,“哎呀,今天都没下雨,怎么还有那么咸的水?”烟雾散去,稻草人定眼一看,原来是土地公公。

“咦?你怎么哭了?哦,我知道了,你很想让这片田野恢复原来的生机,对吗?”土地公公拍拍身上的尘土。

“当然当然。”稻草人毫不犹豫的回应了。“但保护住田也必须牺牲,你你愿意吗?”土地公公问。“我愿意我愿意,只要守护住这片田地,让老太太开心,我干什么都愿意。”稻草人说。

土地公公在稻草人身上撒了一点香粉,肉虫们居然纷纷爬到稻草人身上。可怜的稻草人被肉虫包围了。只听见肉虫们咬嚼稻草发出的响声。可是五分钟后,肉虫全掉下来死了,田地又恢复了,一片片浓绿的稻子似乎比曾经更绿更大了。再看看稻草人已经被咬的不成样了,破烂不堪。

这时,老太太柱着拐杖出来了。他看见了绿油油的稻草,惊讶极了,一会儿又露出了笑容。老太太看见破烂不堪的稻草人,便什么都明白了。她激动得流下泪水,那泪水是甜的,是幸福的。

第七篇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了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她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光杆儿。

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又过了几天,到了收割的季节,老太太拿着镰刀去收割稻子,可当走到稻田里,发现前几天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了光杆儿,老太太心如刀割,泪如雨下,一想到今年的辛苦又白费了,当场晕倒了,当她醒来的时候看见了她死去的丈夫和儿子在向她招手,而且越走越远,他追上去,说:“别走!请别丢下我!”“啊!”老太太醒了过来,低着头流着眼泪,一个人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八篇

技巧一在细节中挖掘亲情

亲情类作文,往往离不开生活细节。这种细节,或许是妈妈的一个笑脸,或许是爸爸的一个动作,亦或是奶奶的一句话语。这些内容,看似细小而寻常,可当你调动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手段,进行栩栩如生的刻画时,文章也就有了平中见奇、滴水生辉的效果。下面的这个生活细节,便是格外的美好:

我记事起,爸爸的呼噜声就像打雷一般,吵得我经常睡不着觉。很多次,我只好把他蹬醒。他安静了一会儿,一转身,响雷般的呼噜声又在你耳畔响起。今晚要是睡不好觉,晕乎乎的,明天怎么考试啊?可这么热的天,爸爸这样的大胖子,要在蒸笼一般的外屋去睡,又不知会热成啥样?爸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上前来摸了摸我的头,说:“别看我胖,热一点,就当洗桑拿!”说完,衬衣一脱,悄悄地走了出去。(节选自《爸爸的呼噜也美好》)

简评:这段文字,先通过心理描写交代自己的担心,再通过爸爸一“看”一“摸”一“脱”等一连串的动作,细腻而含蓄地表达出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沉而美好的爱。

技巧二用景物来衬托亲情

景物描写,是记叙出彩的捷径。尤其是亲情类记叙文,若能自然地融入一些景物描写,不仅可以巧妙地美化语言,让文字平添生色,往往可以收到情随景到、景因情生的良好效果。这种景物描写,可以是细腻的刻画,也可以是简要的衬托;可以在开篇或结尾等关键处出现,也可以在文章中反复穿插。下面这个片断,便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

母亲蹒跚的身影,一下子消失在雨中。空阔的街道上,只留下雨水砸下来的一片巨响。我开始担心起来。母亲那么瘦小,那么单薄,她能抵挡得住这暴雨狂风么?她能够在这茫茫雨海中买到雨衣吗?她能够平安地回来吧?脑海里,不断地闪现着母亲冲进雨中的那个镜头。雨啊,小点,小点,再小一点吧,我在心里不断地祈求着。(节选自《风雨中的母爱》)

简评:文章下笔在猛烈的大雨中引出,主体部分的这个段落,又在大雨中引出母亲买雨衣的细节。作者以景为主线,引出情节,情感格外真挚而动人。

技巧三在抑扬中渲染亲情

情感类作文,最让人害怕的是只知一味地赞美,不懂得情节的构思。要知道,再幸福的家庭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行文时,要学会在情节上做文章,如巧用抑扬,从误会与埋怨中引出,到一定程度时再笔锋一转,用出人意料的结局吸引读者;如下笔设置悬念,到山穷水尽之时猛然揭开谜底。内容扣人心弦,情感才会波澜起伏。正如下面这个片断:

又到了传达室门口。不过她觉得挺奇怪的,那老爹爹似乎有打不完的电话。自己刚到门口,他又在接电话。女孩禁不住蹑手蹑脚地走到值班室门边,侧起了耳朵。“放心吧,朵朵回来了!”女孩一惊,差点叫出了声音,原来是爸爸的声音。猛然,一股温暖流涌上心头。走进家门,女孩没有直接走进房间,而是笑着给爸爸削了一个苹果,并且第一次喝下了妈妈早已泡好的牛奶。(节选自《就这样幸福着》)

第九篇

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第十篇

姚明——中国男篮的希望(年轻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

如果你问姚明,他的最大愿望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是率领中国男篮拿一回世界冠军,而不是在火箭队拿NBA总冠军。当然,说完了以后,他会再加一句:“我也知道,这就是一个梦想。”姚明年纪轻轻,但在中国男篮里已经是员老将。他在1998年第一次被招进国家集训队的时候,20世纪纵横中国篮坛的那批老将——胡卫东、孙军、李晓勇、巩晓彬、刘玉栋等人还如日中天。现在一转眼,中国男篮里已经没有他们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莫克、朱芳雨、杜锋、龚松林。他们和姚明一样,同生于20世纪80年代。

2004年7月,在北国冰城的夜色里,姚明成了亚洲篮球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霸王,他是亚洲篮球的奥尼尔,是亚洲篮球总决赛里的蒂姆?邓肯。最后的那场中韩之战,当韩国人的三分球像烟花一般绽放,姚明怒吼一声,成了中国男篮照亮希望的灯塔。

希望工程(要为他人点燃希望)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立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累计资助23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援建希望小学8000余所,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

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启动以来,在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及其授权的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施成果和综合效益,赢得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最具社会影响和享有崇高声誉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林德曼博士的挑战(希望可以战胜死亡)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架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准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注视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的冒险。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继驾舟横渡大西洋,结果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博士认为,这些死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阵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恐怖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亲自进行了试验。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觉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生的希望支持着林德曼,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在回顾成功的体会时说:“我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周围的每一个细胞。”他的试验表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对自己充满希望,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存活下来,并取得成功。

美国百货大王的故事(任何处境下都要怀抱希望)

有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一个美国青年想去纽约,妻子便去车站给他买票。车票已售完,妻子无奈地回家对他说:“很抱歉,没能买到票。售票员说有人退票的希望只有万分之一。”青年人听到妻子的话后,马上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出发。面对妻子不解的目光,他说:“我去碰碰运气,如果没有人退票,我就当是提着行李去散步了。”在车站里,他开始等待。开车前三分钟,终于有一位女士因为孩子生病而不能成行,他由此得到了退票,踏上了开往纽约的火车。

这个美国青年就是甘布士,他凭着抓住生命中每一个看似渺茫的希望这个信念,最终成为美国百货业巨子。在谈起自己成功的感悟时他说:“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抓住了万分之一的希望。别人以为我是傻瓜,其实这正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这种等待、这份耐心和勇气。即使希望之后的结果常常是失望,也应该重新鼓起勇气和决心。就像甘布士把失败说成提着行李去散步,那是一种怎样积极的心态啊。如果他在失败之后就去抱怨命运,便不再去争取生命中许许多多的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就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的恰恰是为了万分之一的希望去拼搏、去追求的信心,看似不可能便放弃了。我们也会常常嘲笑身边那些为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痴心奋斗的人们,笑他们的愚蠢和不明智。可是想想因为目标遥远抑或困难重重而放弃希望的我们,到了最后一无所获,不是更应该被嘲笑吗?成功绝非偶然,虽然有时看似简单,但我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却很少想别人曾怎样为了这万分之一的希望而付出辛苦的汗水和智慧。

希望就是力量,有了希望便会有成功的可能。成功和失败之间,其实只隔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张海迪的故事(希望点亮生命之灯)

1974年冬天,张海迪和父母一起从下放地回到济南。返城的年轻伙伴们一个个都有了着落,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参了军,有的上了大学。张海迪不愿让父母养自己一辈子,而且经验告诉她,只有工作才会快乐,她也要去找份工作。她手摇轮椅,四处寻找。可从冬到夏,没有结果。人家还说:“多少好胳膊好腿的都找不到工作,哪有地方安排你!”

张海迪心如死灰。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已经完结,没有必要再这样拖累父母,忍受痛苦活下去了。一天傍晚趁父母不在,她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然后闭着眼睛平静地坐在轮椅上。但平静顷刻即过,海迪的心开始翻腾,她想起了父母亲养育自己十几年的心血,想起了乡亲们给予自己的快乐和厚爱,想起了自己在日记里写下的话语,她发现自己对生活还是有很多希望的……她还想起了保尔的那句名言即使到了生活无法忍受时,也要生活下去!一个坚定的想法出现在她的脑海中:“不!不!我不能死!还有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啊!”“来人啊!救救我……”张海迪扯起自己的头发,大声呼喊。对生的希望把死神吓跑了。张海迪还怕什么呢?从此,以病残之身坐在轮椅上的她又开始了新的奋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