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的壮阔》读后感精选

《生命的壮阔》读后感精选

《生命的壮阔》是一本由史蒂芬·杰·古尔德著作,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188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9-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壮阔》读后感(一):讨论生命而不是人类

感谢古尔德给予这样快活的阅读体验。从序言开始卖关子,马的进化、0.400消失的迷思、再到对于细菌与进化观念的探讨,似乎都有同样的味道弥漫其中--以偏概全、自我中心的思考。直到最后,古尔德提及其人类史观,一位伟大科学家对于人性、自然、人类发展宏达的思考呈现于眼前。重视自己身边的事情、高估对于自我的评价等等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被多次探讨的议题以另一种方式、更为宏大的视角得以展现--让我们去讨论生命吧,而不仅仅是人类。

庄严、壮阔、平静。

《生命的壮阔》读后感(二):人类被自负蒙蔽了眼睛

科学把支撑人类自大的巨柱逐一推翻。哥白尼、伽利略否定了地心说;达尔文把我们贬成“动物出身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说人类“无意识”。(P11)

自负的人类总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习惯的说法是,生命从简单的单细胞逐渐“进化”到最高级的物种——人类。这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演化”而不是“进化”,演化的方向是随机的,因为环境的变化是随机的。如果生命的历史重新再来一遍,再次出现人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再次出现智能生物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人类的出现,只是因为一些幸运的偶然。

最后作者总结,人类文化受“右墙“影响的三个方面:

科技:知识的内涵越多,外沿就越大,就会发现更多未知,所以科技不受影响;艺术表演永远都有观众;艺术创作因为很难出现新的风格而越来越难。

《生命的壮阔》读后感(三):差异是主要的事实

读完此书,心理特别激动,思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人类在规范统一的金字塔里带的太久,忘了原来差异才是世界主要的事实,忘了世界上还有细菌微生物的存在,(换言之,细菌在地球上,可能不只是在重量方面居于统治地位;可能还是宇宙之间惟一生命模式的代表P156)忘了随机性的强大。墙的概念很好,有最初的起点也有极限的存在,人类在奋斗接近极限。但是生命的进化并不是有预设,而是有很多的不可预测,只是众多可能性的一种,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全部生命都是从左墙开始,因此只有一个可能扩张的方向。所以生命整体不是验证进步原动力的标准,因为平均数向上移动,部分是反映左墙受到抑制,而不是潜在的驱动力。P162) 对于投资而言我们要认识到市场有强大的随机性,认识到统计学的巨大意义。既不能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代替对个体的认识,也不能用意外特殊代替对于整体的认识,尾巴摇动身体的事情不可为之,更不能自以为是的认为已经认识到事情的全部。 可以作为学习统计学基本知识的读物。

《生命的壮阔》读后感(四):另类的生命史和文化史观

古尔德的这本书虽然不长,但开篇提出的观点就振聋发聩。虽然翻译到后来越来越不知所云,但依然无法掩盖作者一夫当关挑战学术界传统观点的非凡气度。

首先作者开宗明义,怒怼学界大牛和行业大咖,气势恢宏。他认为,进化不是进步的代名词,进化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定向演化,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本身就是以人出发的狭隘而自私的偏见。“所谓人类立于‘进步之梯’的顶端,其实是建立在社会偏见和心理上的一厢情愿的谬见。”

作者认为“80%的多细胞动物——节肢动物门,进化相当成功,但并没有发展出复杂的神经系统;而所谓万物之灵的我们,却有可能在我们朝所谓的‘更高级’的状态前进时,被神经系统的运作摧毁”。复杂的神经系统极有可能不仅仅是优势,更是劣势。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当今社会复杂神经系统崩溃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可见一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广场/幽闭恐惧症、etc。

更多的理由和证据来自于看似不起眼的细菌。我们目之所及的宏观世界诚然被高等哺乳动物统治,而人类处于其中之巅。但在微观的世界里,无论是细菌的种类还是数量,还是从演化时间、存在历史、到生态功能上,细菌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许多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正是败于细菌等微生物之手,抗生素耐药的历史,也正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完美体现。生物在35亿多年前出现时就有细菌,现在还有,将来必定也还有,而且用任何标准衡量,永远都会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有机体。即便人类在未来自我毁灭于无法用道德约束的强大科技之下,并顺便带走千万种脊椎动物,但我们对种类繁多的细菌,应当说完全无法影响其根本。可以说,"生命史上最特殊的特色就是几十亿年的细菌模式所展现的稳定性”。细菌模式是地球上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成功的生命模式。我们常常对细菌模式视而不见,部分是因为自大所招致的盲目,但更重要的是“规模效应”:我们与细菌不在一个生命尺度,无论是大小、寿命还是生存环境,细菌都与人类相差甚远。

且越来越多的地底细菌的发现,证明大量细菌并不依赖太阳能存活,而仅仅凭少量液态水和化学能源就能世代繁荣。“地表生物依赖光合作用获得全部的能源,很可能只是生物中怪异的一支,是对于表面环境特别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所做的调适而已。发生的机会非常难得:适合的大气层、与发光的恒星距离适当、水和岩石在星球表面混合存在。然而,地底深处由化学物质支持的生命,在宇宙中,可能非常普遍。”因此细菌模式可能是地外宇宙中唯一的生命模式。

而复杂的人类的出现,绝对不是进化史上进步的必然,相反,进化甚至谈不上是进步的。事实上,演化生物学告诉我们,进化是随机的,只有自然选择可以是有方向的,并朝向适应环境的方向选择物种,但这种方向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复杂的生命并不总能在天择中脱颖而出。单细胞和多细胞,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差距,从来不是一个沿特定方向进化的结果,而仅仅只是生命在经历几十亿年的演化之后所展现的整个生命系统内的巨大差异,即便生命史中产生了人类这样的复杂生物,但生命的绝大部分仍然保持细菌模式和单细胞生物模式。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站在生命之巅,却不过只是生命统计图钟形曲线最右的末梢。

至此,作者彻底粉碎了人类的骄傲,人类从来不是上帝所指定的统治者,充其量不过是拥有了生命史上最多的幸运,是个彻底的意外。如果允许生命从海洋中从太古汤中再重新演变,绝大多数的生命重演,在地球有生之年,都不能产生有自我意识的生物,也就是说人类再次出现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科学史上的重大革命,例如地心说的摧毁,进化论的发现等,“虽然性质万殊,却有共同之点,就是把支撑人类自大的巨柱,一根又一根地逐一推翻”。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压抑人类的自大,是科学革命的真正成就。”

最后,作者带领被颠覆了生命史观的我们来到了人类文化史中。相对于生命史的遗传机制带来的改变是通过天择实现的,因此间接且效率不高,而文化的机制却是符合后天性的传承机制(即拉马克主义)。文化可以通过世代的教育而累积,因此人类的文化史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进步的,且展现为指数的进步,使得我们在有文字以来的一万多年时间里,进步神速,从洞穴住进了高楼大厦。文化史的这种特性带给我们文化的偏见,可能正是使得我们认为生命史的进化一定也是进步的原因,从而完全忽视最基本的细菌模式的存在。

无论遗传上的差异还是文化上的差异,都给我们带来了壮阔的生命世界和丰硕的文明成果。然而如今席卷全球的所谓“政治正确”被几乎所有社会当做行为教条,譬如资本主义,譬如所谓的民主和自由甚至平权(关于民主我另有一篇文进行了探讨,“关于民主的一点思考”)。大家死守一切固有的主流的文化,因而扼杀了所有的区分、判断和分析,这是文化史的灾难。

可笑的是,在生命史的史书上,人类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试图打破天择这种效率低下的遗传限制,一再突破伦理底线试图一步登天创造超级生命,我相信此时此刻正有不少的同行正在充满激情地创造历史。而在文化史上,人类拼尽全力求同排异。虽然人类历史上充满了“先进”文明吞并“落后”文明的例子,但当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打击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扫荡。人类已经无可避免地站在了命运的奇点,未来人类将去向何处,也许无声的宇宙会给我们启示。

“拥有进行星际旅行的文明,一定已经经历过毁灭危机。因为科技能力超越社会道德拘束力量,很少有,甚至没有社会能够度过危机安然无恙。”

《生命的壮阔》读后感(五):斯蒂芬·古尔德的《生命的壮阔》——用统计的视角理解世界

“有个古老的故事: 船长一向不喜欢大副,所以在大副仅有的一次酒醉时,在航海日志记下:‘大副本日酒醉。’大副辩称以前从未酒醉,而且这个记录会影响他的前程,所以恳求船长销去记录,但是船长不肯。第二天由大副记载航海日志时,他记下:

船长本日清醒。”

作者在开篇讲了这个笑话,直到读完这本书,然后又过了几天,我才明白笑话的内涵所在。——作者用一本书的厚度诠释了一个笑话。

这本书是作者的另一本书——《奇妙的生命》的姊妹篇。书的主旨,还是纠正偏见——关于人类对于我们自身在生物演化中所处地位的偏见。作者在开篇就指出,“偏见常常凌驾我们有限的知识。这些偏见古老得深受敬重、本能得几乎是我们的第二天性”,——振聋发聩,读到这句话,就有平地起惊雷的触动。在《奇妙的生命》一书中,基于布尔吉斯页岩的重新理解,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触阐述了进化事件的不可预测和偶然性,由此得出的一个崭新的观点,人类的出现,并非自然演化的必然,更可能是随机的产物,应该看作无法重复的特殊事件,换句话说,如果历史重来,极大的可能不会出现人类。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使用了另外一种方式,不似《奇妙的生命》中使用了大量古生物学专业知识,本书通过统计学的方式,用相对更加通俗的方式,或者说更加宏观的、更加具有普遍性的方式阐述了生命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作者指出,“只有当我们摧毁了自大的基石、承认生物进化的不可预测;只有当我们承认,人类只是生命之树的小枝桠,刚在昨天冒出时,达尔文的革命才算完成”。

全书重点阐述的内容有两部分。其一,作者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职业棒球联盟比赛0.400命中率的消失。传统观念下的说法是,这是球员技术的退步——人们总是喜欢想象今不如昔,把逝去的过去想象为一厢情愿的黄金时代。从数据来看,0.26的平均命中率没有变化,然而0.400的命中率消失了,很容易解释为运动水平的倒退。作者则用统计方法告诉我们,其实恰恰相反,是技术进步导致的差异减少。

作者进行了大量分析,首先是规则的不断调整,保证平均命中率的稳定,另外,命中率只是一个相对指标,相对的另一项指标——防守率在提升,也就意味着平均命中率的提升。然后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当棒球运动整体进步时,统计的钟形曲线右移,由于人类身体极限的限制、导致提升空间存在右墙,所以曲线右端必然压缩,差异的减少,导致了0.400命中率的消失。而从曲线左端的压缩,可以看出棒球运动的整体进步。

接着,从这个似乎与生物进化没有关系的案例分析,作者通过统计学的视角,却将两者归纳到了相似的问题。

生物的复杂度,同样可以绘制一个钟形曲线,就是上面这张图。由于生物的复杂度存在最小极限——这个最小其实是人类观察限制意义上的极限,所以曲线存在左墙,从而统计曲线随着时间在复杂度方面必然不断的右倾,经过千万年的生物演化,人类出现在了曲线的右倾末端。

居于钟形曲线主体范围的细菌世界,从时间的角度,在35亿年前,也就是地球诞生后的五亿年就有了细菌,而多细胞生物只是近6亿年前才出现,细菌就这样经历了我们现在所知的多次生物大灭绝一直存在到现在,没有多少变化。从存在的地理范围,细菌生存的广泛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即使在深邃的大洋底部,超出太阳的辐射范围,依靠海底地热和硫矿石等,依然有细菌形成的生态圈;极温、高压、无氧等等各种难以想象的环境中都有细菌的存在,海底、地下、油田、冰川等等地方,细菌存在于地球最广泛的地理范围。——细菌才是生物世界的主体,并且有可能存在于其他星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从这个曲线,作者讲出两个要点。第一,生物世界的主体,是位于平均部分的细菌世界,而非人类,需要摈弃以人类作为生物世界主体的中心思想。第二,从统计的角度,由于左墙的存在,曲线的右倾是必然的,然而,曲线右倾产生具体的变化,却是随机的,如果生命演化历程再次重演,曲线的末端很大概率不会是现代人类。从地球生物的历史来看,生物的演化经历了多次大灭绝,然而每次灭绝,居于曲线平均位置的细菌都没有重大影响,大灭绝以后的每次演化都是从细菌世界重新启动,在生物复杂度的右端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对待统计的曲线,既要看整体、看平均(平均的度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适用于不同的分析目的),也要看末端的差异。

本书的副标题是《从柏拉图到达尔文》,在这里,作者揭示了两种观点。柏拉图式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认为整体促成了事件的发生和进行,而忽视了个体作用。而达尔文的观点,差异才是根本的事实,平均数只是抽象的心智现象,主张事件是由差异界定,换句话说,进化是由差异定义的。作者在书的结尾讲述到,“达尔文不以赞美人类智力的发展或向上演进到命定而复杂的过程,来庆贺这场革命。相反的,他对于生命令人眼花缭乱的差异,表示敬畏”。

作者指出,当系统接近发展极限时,差异必然减少。差异减少是一种进步的模式。类似于棒球运动0.400命中率的消失,内燃机的统一、商业行为的统一化、生命初期多细胞动物的进化减少到少数的几种主要门类,等等等等,都是相同的道理。在《奇妙的生命》一书中,作者详细讲述了,随着生物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了,但是,解剖结构的分异度,大大降低了。我想,行业的内卷、教育的竞争,都可以做类似的统计观察。

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举了两个例子。其中之一,是作者讲述自己罹患某种癌症后的经历。按照统计平均,作者被告知只剩8个月的生命。幸运的是,作者的统计学知识帮助了他,经过分析,作者认为自己处在钟形曲线右侧末段,于是获得精神上镇静与自信,安然度过难关。——理解统计学的重大意义。

再来看看起初的笑话。一个好的笑话,或者说好的故事就是这样,看起来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笑话中,记录了大副的差异,记录了船长的平均——而人类的错觉的偏见,就是非常容易的,将差异看做整体,将整体视为少数。

就像人类对于生物世界的偏见,将作为差异的人类看作生命之树的中心,将主体的细菌世界看作生命之树的枝桠。

站在统计的视角,平均与差异,各自有各自的意义所在。

在网上看到一段话,也是有关统计的眼光理解世界,有异曲同工的相似。摘录如下:

“以下摘自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第10章‘小数定律’: 1、我用统计学理论对此做了解释:相对于大样本,极端的结果(高发病率和低发病率)更容易出现在小样本中。这样的解释不存在因果联系。某县人口稀少既不会引发癌症,也不能避免癌症,只会使癌症的发病率比人口稠密地方的发病率更高或更低。这就是真相,没什么可解释的。2、我们并不期待在一个随机的过程中找到规律。但当探寻到一个可能的规则时,我们就可以抛开这个过程是真正随机的想法。随机过程会产生许多序列,以使人们相信这个过程完全是不随机的。 3、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只是众多错觉中的一种——比起信息的可靠度,我们会更加注重信息本身的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