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喜寶读后感摘抄

喜寶读后感摘抄

《喜寶》是一本由亦舒著作,天地圖書出版的精裝图书,本书定价:hk 68.00,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喜寶》读后感(一):好好写个小言情不好吗?!非要装深刻!

这是我看过亦舒的第二本书,但由衷地不喜欢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这本书的故事非常简单。女主角姜喜宝出身微贱,父亲消失,被母亲养大后也不管她了。还好她自立自强,考上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贫贱之家的成长经历让她用金钱丈量世界,用冷眼看待人生。坐飞机回家的途中认识了勖家的大小姐勖聪慧,被她带回家做客,被富可敌国的老爷勖存姿一眼相中。短暂纠结之后喜宝同意被勖存姿包养。谁知道勖家少爷聪恕真心爱上了喜宝,勖家小姐聪慧的未婚夫宋家明也爱上了喜宝,曾经算计勖家财产的他居然想要跟她私奔。喜宝一一拒绝,却安于跟老爷子的保养欢喜,先后勾搭了一个剑桥学生和德国小哥。老爷子终于怒了,以打猎为由开枪打死了德国小哥,却因为金钱逃过法律的制裁。德国小哥的死让女主角生无可恋,最初是为了交学费,后来连学都不上了,觉得人生彻底没意义了。老爷子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喜宝终于良心发现,对他动了感情。后来聪慧抛弃了所有去小学教书,之前精明算计的未婚夫宋家明看破红尘当了神父,大姐聪憩患癌症死亡还遭遇老公背叛。之前她拒绝的聪恕得了精神病见人就打,女主角良心发现天天去精神病院跟他说话,好不容易清醒了,老爷子也油尽灯枯了。老爷子修改了遗嘱,给女主角留下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一大笔钱。女主角26岁年龄变成了富婆,内心却一片苍茫。

这故事简直让我厌恶到极点。

第一,里面的有钱人,没一个下场好的,似乎金钱是罪恶的,没钱才能幸福。书中传递出一个价值观,有钱人的生活都特惨,里头都腐烂了。只有没钱才能幸福。最后女主角拿着几个亿感慨平淡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简直有病。有钱有错吗?我要是有那么多钱想做的事不要 太多好吗?

第二,女主角玛丽苏到了极点。剧中出现的雄性动物个个为她倾倒,有为她得精神病的,有看破红尘当神父的,有为她被打死的,简直了,喜欢女主角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在剧中男性的眼光中,她如此迷人,如此不同,赤裸裸的势利在男人眼中变成了坦诚!窝特?被包养就要有职业道德好嘛!居然拿着老头的钱还要很别的男人一夜情!居然还要跟别的男人调情害得人家丢了命。这个女人简直自私自利冷血无情到可怕,就好像水蛭一样。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因为里面有一句名言: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的话,我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还没有,那么至少我还健康。

初听有道理,仔细想想,却现实而精明,一味索取,没有付出。的确可以作为这本书最好的注脚。

看了这本书,突然觉得以往那些傻白甜小言情可爱了。起码里面的女主角还会爱黯然神伤,真心为男主角伤心,而不是为他的钱。有钱人自己已经很累了好嘛?怎么会爱上女主角这种心理阴暗,自私自利的小人?有钱人又不傻!

或者说亦舒想要写一个深刻的故事?拜托了,还是肤浅一点吧!

以后亦舒的书不会再看了。

《喜寶》读后感(二):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喜宝

《喜宝》看完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想喜宝把灵魂出卖给金钱到底值不值得?一方面又想喜宝爱不爱那勖老头,那老头又爱不爱喜宝?一方面想喜宝以后能不能得到幸福?另一方面又想勖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喜宝给我留下太多思考的空间,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喜宝都占据了我的整个脑袋。

喜宝有句名言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我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也没有,那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好的。我想想自己的思维可能也是这样吧。再深层次点想,可能每个女人都是这样吧。有爱的女人往往从不计较金钱的多少,只有爱得不够才会计较物质。一旦没有爱了,往往都会用金钱去衡量自己的得失。而没爱没钱的女人又顽强的女人往往都很注重身体的保养。

我从24岁开始关注养生知识,历任中里巴人、张悟本、杨奕、单桂敏、徐文兵、陈允斌等等养生名人,可谓纳百家之长,虽然仍然徘徊在中医的门外,但是我想想当初为什么要学养生的初衷,还真是一个喜宝名言的退而求其次。

我很少生病,往往每次发烧都会感觉整个人都虚脱。尤其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大病一场,每次都感觉无比孤单和难受。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大学毕业开始关注养生。

为什么在大学关注养生,我想是我大学一直没有谈恋爱吧,所以生个病身边都没有一个问寒问暖的人。读大一的时候,我中暑在校医院打吊针,我同学碰到当时追我的一个人,说我病了。他不但没有来看我,反而发了一个长长的信息说出门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就因为这个短信,我就把他彻底pass了。

钱就更不用说了。农村出生的孩子,家里两兄妹都读大学,父母无一技之长……

无爱、无钱,于是只能寄希望于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了。有人说富人的健康是0前面的1,如果没有那个1,后面的0再多也没用。而对于穷人来说,健康就是唯一,失去健康就意味着一无所有。我想,这就是我的潜意识里的东西吧。

有钱后的喜宝有一段时间无比挥霍,直到她看到另外一个勖老头的女人,赌光了老头给她的巨资,像乞丐一样回到喜宝的公寓才停止挥霍。我现实生活中也遇到这样一个人。家里是富二代,很有钱,父母为其安稳,让他当兵然后转业进了公务员队伍。每天除了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没有别的追求。我想不明白他为何这样。看完《喜宝》以后我就明白了。他的钱来得太容易,别人倾一生努力可能都没有他有钱。由于职业的原因,他必须安安稳稳,他找不到人生的任何一点乐趣。有一天我对他说,你是不是特别空虚。我说别人旅游,哪怕背个包穷游,但是心里特别开心。因为人家喜欢旅游。人家喝茶,一壶一杯,清茶寡淡无味,人家喝得很开心,因为他喜欢。但是你却没有喜欢的东西。所以你做任何事情都不开心。他说是。

我想他作为一个男人,其实也是一个喜宝。

《喜寶》读后感(三):也读亦舒

亦舒也被人称作师太,是倪匡先生的妹妹,著名作家。师太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了荧幕,比如《流金岁月》、《我的前半生》。也曾听很多人提及师太的小说,仿佛青春里没有读过师太的言情小说,就是不完整的。而我就是那其中一个没有完整青春的人。

昨夜莫名失眠,翻出来了师太的《喜宝》读了一宿。白天在睡梦之间把它读完,赞叹师太的女主角都过分理性冷静智慧。即便是作人情妇,也不是个傻白甜。当然,我也有了一些别的感悟。

《喜宝》的女主角就叫“喜宝”。至理名言是“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小说里的她得到了富豪的爱,也得到了富豪的钱,应该还活得很健康。自然是梦想成真。但这毕竟是小说,像一场幻觉,比童话还美好。但也像阳光下的泡泡,梦幻到不碰都会碎。所以,在很久之前,有个读过所有亦舒作品的姐姐跟我说,趁年轻还能读亦舒的时候,读一读吧。免得日后读不进。如今想来,的确是这样。就像被社会毒打过的人,一开始就不可能相信师太小说的前奏——平日里大街上就能遇见大金主,大富豪,并与之产生爱恨纠葛。然而我仍然想说一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小感受:

1、女主剑桥大学法学科学生的身份以及人见人爱的漂亮脸蛋。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奶茶妹妹”。所以无论自己的出身如何,女孩子在做这种美梦的时候,手里至少要有这两张入富豪法眼的王牌。一个代表着智商超群,一个代表着性价值数一数二。缺了哪一个,都无法吸引富豪眼球。毕竟顶级学府每年都招人,而顶流的美女不是都有脑子和学识。从喜宝问男主角要礼物--苏格兰的古堡,就可见其见识非同一般。像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女生,到现在能想象的天花板, 也不过是价值不菲的别墅、豪宅。至于顶级学府的文凭,我想让我重新投胎,再回炉重造,祖坟上冒青烟,我也拿不到。

综上,照照镜子,你还敢做这种春秋大梦?师太开篇就已经把我等女孩子摇醒,顶配的人生要有顶配的先决条件。

2、在很多的爱和很多的钱之间,她其实一直坚定的选择钱。整部小说,男人们似乎都围着她转,就没有一个不爱她的。有人对她一见钟情,有人愿意为她牺牲既有的机会和财富,带她私奔,有人愿意为她赴死。但她永远清醒的认识到,她的老板只有男主角一个。她清清楚楚的知道,她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者。也挣脱不了情妇的身份带来的桎梏。所以,从来没有被身边的“艳遇”敲昏过脑袋。

她也说“假使有人说他爱我,我并不会多一丝欢欣,除非他的爱可以折现。”她的母亲从小也教导她,在生活面前,一点点自尊算不得什么。所以她可以为了学费和生活费,委身于任何一个愿意为她买单的男人。 她说她十三岁开始就懂得如何讨男人欢心,并且叫对方替她买单。这不是一个”有情饮水饱“的“好”女孩会有的价值观。也不是羞于伸手问男人要钱的“独立”女孩能低下的头。却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扎的人心血淋淋。人们不禁想问,那些嫁给“爱情”的女孩子们,都幸福吗?

3、诚然钱不是万能的。小说里的每个人都不快乐。最后女二号选择支教,男二号选择做了一名神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在拥有锦衣玉食之后仍然不快乐才有的选择。而对我们普通的大众来说,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带来很多快乐。没有钱的穷开心,或许,只是自我安慰。请不要在追求精神富足的时候,鄙夷金钱。事实上,追求金钱,正是我们追求快乐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努力工作,换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没有同等的金钱回报,快乐也会打折。我们向往的生活,自由的代价,都需要金钱开路。不过,我认为,健康也就不可或缺。健康是一切的基石。

所以,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我把喜宝的座右铭改了:我想要健康,其次要很多爱和很多钱。三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健康,那么,我要有能够穷开心的心,活下去的勇气,追求梦想的能力。那么,一点点钱,一点点爱,我也能苟活于世,不枉在人世走一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