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000字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000字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由菲茨杰拉德 (F.Scott Fitzgerald)著作,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一):名符其实

故事短小,情节充满张力,无论翻到哪一页,都很容易被作者抓住。意外的结局,也许又在印证,深刻只存在于悲剧。作者的文笔实在绝妙,尤其对于细节的描述,常有让人拍案叫绝的冲动。精巧的结构,生动的笔触,配得上人们对它的赞誉。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二):对于美国梦的一出悲壮挽歌

从始至终我一直觉得戴西是个美丽的很粗俗浅陋的女人,但为什么盖茨比那么坚定的爱着这个自私的女人?也许,新进贵族在老牌贵族跟前总是有点腰杆挺不直的感觉,而那些富了好几代的「正统」有钱人也有点钱钱相护的感觉,所以与其说是戴西以她特有的女性魅力吸引着盖茨比,到不如说盖茨比只将戴西看作是一条被老牌贵族迅速接纳认可的捷径。我最欣赏的一段,是盖茨比死后没有人来参加他的葬礼,这与之前一批一批的人争先恐后乘车到盖茨比的别墅来参加party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对比,人走茶凉的悲剧被戴西推向了高潮,公正的讲盖茨比差不多是代替戴西受过了,然而这么大的牺牲却换不来戴西的一束鲜花,甚至是一句吊唁。在威尔逊太太和盖茨比双双过世之后,汤姆和戴西竟然能心安理得的搬家继续过日子。他们的道德感有没有被自己质疑过无从得知,但最起码他们还能在一起就是道德感淡漠的一个侧面。所谓麻木比无知更可怕。所以悲观的想想,有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呢?朋友是买不来的,真挚的爱情更是买不来的。菲茨杰拉德这出悲剧唱的很成功也很精彩。或许在可惜可叹之下我们该思索思索,怎样才能不让自己过的表面雍容华贵但实际却愚蠢可怜可笑。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三):第一次读盖茨比

在我人生最迷茫的这几年,一直试图通过方式去找到一个答案,一个我很笃定的答案,就像盖茨比追寻的那道绿光,我以为我找到了,我的人生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看了一些up主的读后感后,不可否认,确实是带着想化解我心中一些疑惑的目的去,我打开了一年没开机的Kindle。

所以在看前面和中间的部分,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心情是复杂的,总是有一些不自觉的对标或代入,一方面,很羡慕盖茨比,对人生的目标这么坚定,或者说这么深刻的理想主义;一方面,又觉得在盖茨比身上看到自己,那个总想抓住命运机会,那个假装云淡风轻却自卑敏感,那个隐约感知人生的虚无却又无法摆脱名利情爱牵绊的自己。

但是看到盖茨比的死亡,还是难免不唏嘘,感叹那道绿光,让他的人生换发出耀眼的光芒,也让他的命运如烟花般,过眼云烟昙花一现。但是呢,如果没有这道光,开个玩笑,可能盖茨比也在经历着和我一样的中年危机呢。所以我大胆做了一个假设,如果盖茨比知道最终的命运,他是否还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我的答案是应该还是会,因为这可能是他活着的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四):凤凰男与美国梦

我觉得The Great Gatsby就是一本讲“美国梦”如何破灭的书。

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不是移民梦,也不是富国强军梦、民族复兴梦,美国梦是指,一个贫民区的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迈入中上层。 比如, 一个叫Rey Ramos的人,西班牙人后裔,生于纽约南布朗克斯区,他家周围的年轻人进监狱的比上高中的还多。但是他通过努力学习,进入了哈佛医学院,毕业后在纽约成为了一名医生(年薪几十万美元),与他中学时的恋人Maiysha结了婚。他的个人经历被NBS、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这是10-20年刚刚发生的很真实的事情,这就是最最典型的“美国梦”。Gatsby的故事同样发生在纽约,他从交不起学费的穷光蛋到天天摆流水席的亿万富翁,他就是那个年代的美国梦的代表。

为什么说Gatsby了不起(Great)?有人评论说,Gatsby's power to transform his dreams into reality is what makes him "great"。比如,最后一章中Gatsby的那个每日清单,让很多人竞相模仿。

Rise from bed … … … … …. 6.00 A.M.

Dumbbell exercise and wall-scaling … … 6.15-6.30 A.M.

Study electricity, etc … … … … 7.15-8.15 A.M.

Work … … … … … … … 8.30-4.30 P.M.

Baseball and sports … … … …. 4.30-5.00 P.M.

Practice elocution, poise and how to attain it 5.00-6.00 P.M.

Study needed inventions … … …. . 7.00-9.00 P.M.

No wasting time at Shafters or ..

No more smoking or chewing

Bath every other day

Read one improving book or magazine per week

Save $ 5. 00 [crossed out] $ 3. 00 per week

Be better to parents

但我认为标题中的great是带有保留和讽刺意味的。他最终依然是很失败的,被Nike和我们同情的。他的失败不是指Daisy拒绝他,而是他想要修改过去但却不能。

昨天我和一个美国人聊起这本书,他说你可能不知道,美国人对the old days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就这本小说来说,Gatsby在成功之后,他想尽一切努力去抓回他年少贫穷时之前得不到的东西。这欲望之强烈甚至会淹没Daisy本身。它具体在小说中的表现就是多次出现的绿灯(The Green Light):坐落在Daisy的East Egg码头上一盏灯光,站在Gatsby的West Egg的家的草坪上恰好可以看见这盏绿光。绿灯代表的是过去对未来的梦想。

绿灯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章。夜晚,Gatsby一个人站在自家的草坪上,拥抱这盏绿光。他的希望看起来是如此的近,似乎他一定就会得到它,不会有什么闪失。

绿灯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五章,Gatsby家中。Gatsby给Daisy说,如果没有雾站在我家草坪上就能看见你家码头上的绿灯。“You always have a green light that burns all night at the end of your dock.”(翻译: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 他以为Daisy就是他不灭且永久不变的梦想。然后Daisy拥抱了他。然后小说里写道,"Now it was again a green light on a dock. His(Gatsby的) count of enchanted objects had diminished by one"。(翻译:现在它又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令他痴狂心醉的对象已减少了一个。) 所以绿灯并不是Daisy。Daisy只是它的一个具化。拿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富豪对当年的爱慕,若能得到,多半是先玩再弃。

绿灯第三次出现是在小说的结尾最后3段。此处作者再一次明确,绿灯代表的就是Gatsby的梦想。但是,当他再来到Daisy附近,即小说的开头部分绿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梦想已在身后。

“his dream must have seemed so close that he could hardly fail to grasp it. He did not know that it was already behind him ...” (翻译:他的梦一定就像是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

站在Gatsby的角度来说,他认为要赢得Daisy的芳心,必须先成为美国的现代贵族。他认为他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他已经做到了,他能给Daisy想要的生活。但是站在客观来看,Daisy已经嫁人了,已经是孩子了,Daisy对他的迷恋已是过去,不可能再重燃。这就是所说的"The dream was already behind him"。Gatsby始终给自己捏造身份,但是注定失败。他只有保持神秘,才能掩盖他的财富的不正当来源。所以他给他自己捏造的身份是十分脆弱。最关键的是,Daisy不信,也不接受。

小说的最后一句,被所有人视为经典:"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翻译: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这句话带有很大的人生指导意味。当你努力奋斗的时候,如果你所想要的不过是过去某种本应得到但是没有得到的东西,那么你注定会被它绊住。

如果把Gatsby放在今天的北京来看,“美国梦”代表的就是时下最流行的“凤凰男”。要中产家庭的女儿嫁给他,首先他得父母双亡、亲戚死绝。然后再是生活习惯怎么磨合的问题。过年千万不要回男方老家。最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谈及童年以及在学校的经历,不要展示自己真实的过去。有一天他问姑娘:“如果老天让我们再早一些,在我刚毕业的时候遇见你,你会和我相爱吗?” 她答:“你们男人怎么老爱问这些傻乎乎的问题。谁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谁非要放着楼房不住偏去住地下室?谁不是要过的更舒适的生活?不要去想这些根本不存在的问题,过去已是过去。”

90年过去了,当你翻开纽约时报,它依然还在讲述Rey Ramos那样的美国梦。它不断的激励美国人,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能得到任何你想要的。New England没有贵族,没有世袭的爵位。美国的《经济学原理》课本上写着“富不过三代”。你可以查查最近100年的美国的法律变迁。它不仅废止了大部分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法案,而且它一直在致力于让所有人都能受到几乎平等的义务教育。美国的大学因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之高而著称。每家大公司都特地注明自己是equal opportunity。Gatsby的故事被列入了中学必读。所以大萧条过后,美国梦并没有灭。至于北京,呵呵……别跟我提买房这件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