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坐火车游盛唐》读后感100字

《坐火车游盛唐》读后感100字

《坐火车游盛唐》是一本由赖瑞和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坐火车游盛唐》读后感(一):坐火车游盛唐

沿着火车线,从故都长安出发,去西北体会当初高适、岑参眼前西北疆土的荒凉与悲壮。到西南感受诗人眼中的异域风情、异族文化的独特与神秘。一路上看尽山水变换,看尽古今的物是人非。

但是看完这本书更觉得是一本旅游攻略,自己内心有很强烈的沿着这条线将祖国走一遍的冲动。也许只有在旅途上时亲眼见证了历经沧桑的故地,才能体会到当时诗人的内心悸动才会有共鸣。再来读与这些地相关的古诗会有会觉得豪迈,但更多的是莫名的失落。

《坐火车游盛唐》读后感(二):无论何时,行走总是好的

不到两个小时就看完了这本书,绝对不夸张,超过三个小时看完这书的人肯定阅读有障碍。

第一眼的感觉其实是上当了,所谓“盛唐”只是作者或者说当初繁体字版编辑的一种感觉,全书跟所谓盛唐有关的内容很少。坐火车到是真的,很佩服这位老兄坐火车的功力,四百多公里,11个小时的火车,他都坐的甘之如饴,全书没有一句对大陆8,90年代火车的速度,服务等抱怨的话。书中对所有城市、建筑、景致的描写都觉多走马观花,绝对点到为止,一般不超过300字,而且既不写景,也不抒情,更多的一种私人体验。

看过之后的回甘其实还不错。书其实是写给台湾人看的,繁体字版是2002年,描写的大陆景致是90年代,甚至80年代末,西安市内还有马车,桂林的公交还都是木头座椅,老百姓都还淳朴善良,天还是蓝的,水还是绿的,各地火车站的建筑都还是很有特色的。

总的来说,还是推荐一下,反正我看完书最大收获就是,我终于通过一本台湾人的书知道原来我也去过的那些地方都曾经美好过,曾经值得坐那么长时间的火车去看看!

《坐火车游盛唐》读后感(三):随笔

1.《坐火车游盛唐》里边,赖瑞和教授途径新疆,讲起往事安史之乱。新疆维吾尔人士唐代回纥后裔,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大唐平定了动乱。但后来,回鹘却借机向大唐倾销马匹,令大唐国库不堪重负。

知乎里边有一则故事可以互文。

作者读《资治通鉴》,:“安史之乱时政府请了回纥兵,代价是收复长安后城里的百姓和财富任回纥随意抢劫。 后来果然打下了长安,回纥大兵就要求兑现诺言,关键时刻太子站出来了,说服回纥大兵改到洛阳去抢掠。”

然后书中没了下文,知道作者游历白马寺偶然发现一处遗迹木牌上写着:“史载 唐安史之乱后,公元756年回纥兵至洛阳,士女惧之,皆登圣善寺及白马寺二阁以避之,回纥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余,累旬火不止。”

可怜唐朝也算盛世,百姓仍像牲口一样被贱卖。

2.赖瑞和教授还去过我桃源!

桃源在我们那儿小有名气,攀附上“桃花源”之名,每年桃花盛开之际,游人如织,他们也喜欢讲这里,青山绿水,逼人眼目。但最有趣的,还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桃源,他不讲山水,写 桃源“后江”,写桃源的水手。

后江这地方在桃源似乎没有了,据说,这里有无数公私不分的妓女住下,或在江中的空船里,或在江边的菜园平房里。还听说,当时“风雅”的人们,从桃花源中揽胜归来后,有机会一定会去后江走一走。沈从文先生知道得真多。

同样还有洒脱的水手,刚从沅州交易回来,就径直窜入后江。有熟人问起他:家里的不用,用别人的还花钱,这都划算吗?水手耿直地拍拍麂皮腰包,却又狡黠地说:这钱不是我桃源人的钱上算的。

3.书中说,中国地面上古建筑少之又少,只有石头雕成的东西,才不会轻易化为尘土。

读到这儿,我有点跑了题,脑子中,蹦出刘慈欣的《三体3》。末日将临,科学家在做最后的挣扎,他们想,至少要人类的文明在人类毁灭后保存下来。而实验后,硬盘保质五千年、光盘十万年、纸墨二十万年,而这个实际时间尺度以亿来计算,人类一片绝望。这个时候,德高望重的罗辑顿着冥王星的土地说,把它们刻在石头上!

想到这里真是又荒诞又真实。

《坐火车游盛唐》读后感(四):唐代帝陵——昭陵

讀完《坐火車游盛唐》,就如同自己親身去遊覽追溯一般,跟隨自己的心去探索去發現。也許風景不會使人驚歎,可慢慢走近,你就會發現一條古拙陳舊的街巷,遇見一位親近卻又陌生的人,都會使人有自己探索發現到新奇事物的滿足感和愉快感。作者就是用著平實而極簡文風,和相簿里张张帶有註解的照片,來記錄著那段盛唐的歷史余光。

長安承載著盛唐的繁榮,也向世界展現著中華文明。唐代的帝王把畢生的精力都融入滲透在了這座城市里,讓它才可以在歷史長河中有如此恢宏的一筆延綿至今,久不退縮色。唐代帝陵都在離長安很遠的高山上。依山為陵,彰顯著唐代帝王氣派,生前站在了萬人之上,死後也應該站在山陵之巅與天最近的地方。他們所做出的功績,也足夠做到讓後世的人們敬仰的地位,杜甫就說“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大義滅親,但的卻又很有作為的帝王,從初唐到盛唐的發展做了很多很多努力,所以飽受後世人的稱讚。在當時唐代的後人看來,肯定就向我們一直崇拜的新中國偉大領袖毛爺爺一樣。杜甫經常走的就是憂國憂民路線,心情大多都是以與沉重,有心報國卻又無力,糾結又迷茫。在如此的心境下,一想到唐太宗為伟大辉煌的盛唐奠定了的强盛基业,心情就如沐浴著陽海浪沙灘,也就是給了他美好生活的希望。太宗的陵墓被杜甫形容成,陵寢盤空曲,我就覺得很有意思,陵寢,哇好高端。肯定不是現在的小盒子啦。不但要在風景秀美的高山上住下,而且寢室要有的,宮殿要有的,人也要有的。生前要有的死後都要有的。除了他沒有了。盤空曲,也是,在山上想住宮殿,不管是繞多少座山峰,造多少條路,也得把陵寢搞出來啊。空曲廖曠,想想也是很壯美的。昭陵並不同於秦始皇陵,規模可能沒有那麼宏偉,也沒有挖出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經的文化古物兵馬俑。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百科全書中的埃及金字塔那頁古墓講解圖仔仔細細的研究了一周,連看動畫片的興趣都沒了,因為就想知道那迷宮怎麼走出去。現在也還是對陵墓感興趣,可是我就又喜歡昭陵了,秀就要把中國的大好河山秀出來啊,國土多麼的遼闊,多麼的有氣勢,我也是沉醉了。翻看相簿裡的其他的唐代帝陵照片,雖然有些精美的石碑和石刻,但不免感到荒涼和淒清。昭陵的那張照片拍的是在高聳俊秀的山峰上,清新的綠色帶給人無限生機,就好像永遠不會消亡一樣,也許太宗的形象就如山峰般高大,在廣闊的藍天下,永久的注釋著我們。此景雖然寂靜,但永不不荒涼。

《坐火车游盛唐》读后感(五):因循此书入长安

翻完这本“私相册”,再见到封底的文字,庆幸没有在和此书“相遇”之前知晓它的隐含读者是深度旅游者、铁道迷和中国文史爱好者,因我只是被此书名吸引怀着极轻松愉悦的心态在翻页,没带着阅读的“压力”去深究。

这本图文并茂的个人化相册,全是让作者心动的风景以及奔向这些风景地的见闻、所牵想起的盛唐因素。从“欲望城南望城北”的古都西安铺开记忆,曲江、大小雁塔、乐游原、大明宫遗址、终南山、兴教寺借由作者的瞬间定格和情思笔触走出唐诗,走到读者眼前。杜甫的诗就是很好的西安“导游诗”,《曲江三章》、《九日曲江》、《丽人行》导引作者在西安的行路。作者游曲江,游完更感《丽人行》写出了长安城的范围之大。“杜甫是个很细心的诗人,他当然知道唐代的宫殿位于城北的龙首原,而曲江却在城南,两地其实隔得很远,约有十公里之遥。所以他写宫中的太监和御厨给杨家兄妹送来山珍海味时,就有下面两句精确的描写:‘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十公里的距离,当然得骑马送菜了,而且得出动快马(飞鞚)‘络绎’而来,可以想见唐代长安城南北之遥了。”这样时空置换交错地读诗、游城,把诗融进了城,也为城增添了韵。这样的盛唐因素在作者的心眼所到之处无不溢于言表,渗透在图文之间:北线览古都西安、唐代帝陵,再入西域,经兰州、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看“杜甫的五城”(银川、五城、呼和浩特、武川、内蒙草原),叹北朝隋唐余光,接着就转向南下,探南诏遗事、藏族风韵,入楚万里寻碑,开启文史之旅了。作者像是行吟诗人,一路走来一路歌,将眼前美景壮景用相机定格远远不够,必得以诗相和、以史相结、以典相应才肯干休。

这本9年前的私家相册,其中的照片在摄影技术飞跃的今天看来,无论是构图、角度、色彩、艺术性等方面都平平普通,但结合作者珍贵的亲历见闻与诸多盛唐因素,便栩栩如生,鲜活跃动。西安火车站屋顶正脊两段的鸱尾显露盛唐气象、翠华山顶上的高山湖泊与远方终南山的主峰掩映成辉,长满丛丛青草的玄奘墓塔塔顶生发古意……我认为作者是个非常细腻的人,他眼里捕捉到的多是盛唐大气象下的易被忽略的小角落的精彩。清明节我坐火车去了西安,亲临大小雁塔、古城墙、书院门、兵马俑、大明宫……我感到自己的心眼所到处因了此书的导引与赖教授的图文所到处有了重合,这样的重合又让我感喟时空置换交错之间人与人精神上的交互与共鸣,引起这神奇反应的正是绵绵无绝的唐诗风韵。返程的火车上,我倚靠车窗,身走心留,遐思飞远,念——几时携手,再入长安。

荏苒菡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