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韵征文1000字(精选10篇)

乡韵征文1000字(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乡韵征文1000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身居闹市,萦绕耳畔的喧哗和车水马龙的嘈杂,不觉唤起乡里小贩的吆喝和乡间邻里的热情。我想起了家乡雀啼蝉鸣处处蛙,忆起了故乡小桥流水遍人家……

纵观乡村,迂回的石板路曲径通幽,将犹存古韵的青瓦翘角屋串联,再缀以爬满窗棂的绿苔;古典别致的拱桥上,静听流水淙淙,观望河畔悠悠,心头款款乡情潮水般涌来……

黄昏咬破昼的朱唇,将那抹血渍留于天际。暮色苍茫,时间搁浅在暮鼓晨钟;最爱在晚霞中数点归雁的日落时分,看脉脉余晖与悠悠绯红交织的乡景。男人们停止了劳作,妇女们开始呼唤贪玩的孩子们回家:

“狗子—回家呀!”

“阿强—吃饭啦!”

此起彼伏的呼喊,不如行云流水却连绵悠长,胜过戏剧唱腔;带着泥土的质朴,挟着晚风的清爽,似美酒佳酿抱怨嗔怪,如五线民曲宠溺疼爱。

细雨打破寂静的乡村,一串一层渗进老巷青石板的裂缝里。缝隙中的苔藓轻轻浮动,淡淡的绿韵时隐时现,巷子的倩影似有似无地沉淀在绿韵的纤柔中。铜色的墙,龟裂的缝,厚实的石板,溅起的水花,揉碎了孩子爽朗的笑声。小鬼们早已撑起从田间摘来的芭蕉叶,三四人一伙挤在墨绿的叶下。清脆的欢笑不知何时插上一对翅膀,不经意间留出芭蕉叶下的小天地,荡漾在雨雾弥漫的乡间。

夕阳逝去,夜色阑珊,星辰又于瀚宇中瞪亮了双眼。素月将灵辉融入黛青色的夜幕,将皎洁的身子浸入乡河凝脂般的碧波。每当这时,邻家大姐姐总是抱着我荡在秋千上,娓娓地讲故事给我听。“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她仿佛是守护夜的使者,用婉转的韵律去亲吻村人熟睡的面庞。“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牛郎织女”的故事总是领着我酣然入梦。树影的呢喃,叶笛的幽响,宛如熟睡者在夜曲下的梦语,向人们讲述古老又遥远的故事……

当我再次走进故乡,青石板铺成了水泥路,青瓦粉墙筑成了高顶楼房,小桥流水凿成了人工湖泊……故乡的老村民逐渐被城市的小伙子替代,村庄新鲜的空气逐步被汽车公交的尾气取代。仿佛早已听不见乡路边卖糕人的车铃,只留下水泥板洒水车的音乐……

韶华流转,几度梦回。故乡变了,从一幅灵动清秀的水墨画变成了一张油彩未干的画布。但乡韵仍旧不变,它不会随岁月变迁而老去,不会因物是人非而消失,因为乡韵永驻心田,永葆色彩,逐渐酝酿成这样一份情绪——乡情。

第二篇

“家乡有支歌,一支甜蜜的歌,他唱过我也唱过……”是谁?是谁唱起了家乡的歌,勾起了我思念家乡的情调……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舞步迎面而来,他为家乡带来了绿色的希望,带来了盎然的生机,带来了和谐的微笑。家乡的春就像钢琴演奏的乐曲般祥和而让人沉醉。我来到静寂的小径上,远眺前方,葱绿的树木形成一片片林海,一缕缕轻纱般的薄雾笼罩在林中。在微微的春风拂动下,小草儿点点头,向我招手,凝视着周围的一切。突然“咩咩”的声音传来耳畔,原来是羊群和牛,为平静的家乡添加了几分活力。我爱家乡,因为家乡的平静让我沉稳!

夏虫悄悄到来,它给家乡的夏带来了彩色的画图,带来了活跃的气氛,带来了热烈的激情。家乡的夏就像表演击鼓似的铿锵有力,给人一种心奋的快感。我又来到田间小道上,看到遍野的鲜花,都展现出了它们动人姿态。还有劳动人民正在辛勤在劳作,偶尔,小鸟会从池塘旁涧掠过,留下荡漾的波纹在水上涌动……知了在不停地蝉叫着,它在暗示我别在愁眉哭苦脸了!我会意的笑了,我爱家乡,因为家乡的活跃让我快乐!

秋香缓缓前进,它给家乡的秋带来了金色的果实,带来了喜悦的笑容,带来了萧瑟的回忆,家乡的秋就像小提琴拉出的旋律,它代表着一点一滴的付出积累。悠悠着流露出成功的不容易的心情。徘徊在空旷的马路上,一阵风拂向脸庞,不知为何这般落寞,落叶随风飘落,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但我还是爱我的家乡,因为家乡的萧瑟让我庄重!

雪天使神秘的降临在家乡的冬,她给家乡的冬带来了纯洁,带来了美丽的景象,带来了单调的情意。家乡的冬就像人们内心发出的那种自然,纯洁的声音。虽然在白色的世界里有点悲伤,可也是这点纯洁让我们才能体会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等的乐趣。我爱家乡,因为家乡的美丽让我自信!

家乡的美是无法用文字描绘的,我对家乡的爱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只有内心的触动能懂,家乡是一种浓浓的情。

我爱你,家乡!

第三篇

风,轻轻地吹,梦,静静地摇,云儿悄悄地把凉爽带到,树儿风摇,如痴迷般在山中狂舞着……

一切如此美妙,一切如此迷人,如另一个人间仙境一般。那座山,像一个大自然的神话,有些神秘,有些幽深,那是我的家乡,我美丽可爱的家乡。远远看着它,会有一丝一缕,说不清的惆怅,它俨然耸立在人们的眼帘之中,如一位慈祥、仁爱的老者,又是一位威严、雄壮的将军,令人肃然起敬。茵茵的伫立山下,只见满目苍翠,跃撞着进入你的眼帘。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美丽,那绿绿油油的小草像一块碧绿的地毯,又软又嫩,那花如繁星一般,零星的小点,麻麻的缀在这绿色的草地中。草地旁边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水绿茵茵的,如一块珍贵,无瑕的翡翠。风微微拂起,水面泛起一圈圈漪涟,像一面支离破碎的镜子。山下的大树一棵棵一排排如卫兵守护在路的两旁,走过去,你会感到世界如此之大,而你自己是多么渺小啊。

沿着羊肠小道继续走,山腰上的橘树像军训似的排列整齐有序,橘树后面便是成群的水彩画。树上不时有几只麻雀飞过,它们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飞到那边,一眨眼的功夫又飞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它就好像一剑光影,当你刚看清,它就似影子一样,消失在你的视线里,蹿到了更远的竹林去了。曲折的山路逶迤在前方,似一条长蛇盘旋在天边,踏上山路,走着走着就到了山顶,顿时凉风习习,山上怪石嶙峋,它们如星斗般分布在山顶,山的西面有炊烟袅袅回旋上升,风一吹,又在空中慢慢聚成雾,有时你还会听到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声,让你带着对大山无尽的遐想进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景,俯视山下,只见一座座山环绕着,像在说悄悄话,又像赶集似的奔扑而来……

一切美极了,一切妙极了,我一直沉醉,沉醉在这山韵之中。

第四篇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天空横浸到地上,晶莹地四处射。晴天的天空像一张蓝色的纸,你看,薄薄的几片白云像被太阳晒化了似的,在春风的步伐里,慢慢地飘着。

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借着春风的煦暖,我和同学一起来到了乡韵花湾踏青赏花,享受着初春的气息。

刚走进大门,我们就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只见,一树又树的樱花开得很灿烂,有的象小朋友的笑脸,向我们频频点头微笑,有的象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摆着各种姿势,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看一朵,有独特的美,看一树,有开放的美。这樱花烂漫似天霞,这花香四溢天涯,人们常把沉鱼落雁,闭目羞花献给古代的四大美女,而我更想把它献给眼前的繁花这万身宠爱集一身的樱花。

你瞧,这边的樱花正开得轰轰烈烈,另一边荷花也开得娇艳而繁盛。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个个穿着华丽衣的少女,头上戴着嫩黄的小莲蓬,开心地在水中嬉戏着。我们激动地跑过去,只见那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妩媚动人了,微风吹来,荷花象波浪一样连绵起伏,又象一片荷花海,正在翻滚奔腾,真是让人美不胜收!

穿过荷花林,我们看见四大美女站立在茫茫的花海之中,像仙女下凡。风吹过,花枝微微晃动,暗得袭来,花瓣落满她们的衣裙。只看一眼,此后我再也忘记不了,顾盼之间,这四大美女已是倾城倾国。正当我们沉浸在这花海的乐趣中时,一条像龙一样的羊肠小道呈现在我们面前。再往前走,道路两旁的小风车正伴随着春风快乐地转动着,红的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黄的像一片金灿灿的田野,美极了!

到了中午,看到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地面上,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晌午的光蔼花气在变幻着。快乐的旅行结束了,不过我们兴奋的心情还一直沉浸在花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第五篇

了解秋风的韵味,你能读懂落叶的情怀;

了解寒冬的韵味,你能读懂大地的怜惜;

了解家乡的韵味,你能读懂过去与未来。

———题记

家乡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南的一角。

这里没有名胜古迹,却有山清水秀;这里没有高大的建筑,却有朴素乡情;这里没有奇珍异宝,却…...过去,现在,未来,不遥远。

几年以前,舅舅打铁炉,舅母弹花絮。舅舅打的铁炉好似飞龙,穿越神州大地。舅母弹花絮宛如雪花飞扬,飘落大地。每日做完农活,回到家里,一个个都显得精神萎靡,我问表姐这是为什么?表姐说“家里太穷了,人口多,粮食不多……”

从那以后,第一次我懂得了苦,来到小河边,细浪打湿了我的衣裳,倾听着小河的悲伤。

今日不同往日,随着风雨的侵蚀,大地都改变了,一切都是焕然一新,一栋栋小楼突破了茅草屋,一阶阶石梯代替了小木梯。

“叮叮叮……”舅舅打铁炉有节奏了,脸上露出了笑意。“吱吱吱…...”舅母弹花絮有乐符了,嘴里哼着小调儿。

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我们这些莘莘学子被老师教诲,和蔼可亲的师长温柔体贴的同学,让生活更加精彩。

家乡无数的建设者,老师,医生,农民……都创建了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央财政在云南家乡一带提供了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天每个学生三元,全年在校学生为200天计算,资金都为23亿元。

解乡,读乡,忆乡……多年后,乡韵不变,永是那颗执着的心。

第六篇

明月升起,星子入夜。一日的劳碌或是闲暇,都已流逝。五光十色的彩灯映照着天空,夕阳落地,邂逅了一座小城。

千年盐都,南国灯城。自贡,是一座南方的小城。它终年湿暖,冬不见雪。它不似江南水乡般绵软细腻,又不似东北平原有冰雪为伴;不似北方大漠常风沙四起,也不似东南沿海终年阳光和煦。但是,它却有着奇绝天下的彩灯,点亮于冬季的夜晚,在微风中翩翩款款,摇曳生姿。每每新春前,整座城市都会挂上各型各色的彩灯,还会举办闻名遐迩的恐龙灯会。一到那时,这座平日里宁静的小城就会变得热闹非凡。即使不去灯会现场,城市里满目也都是绚丽璀璨的灯光,让人如若置身光的海洋、灯的天堂。这,便是家乡的冬韵。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谁又曾想到,这座看来不起眼的五线小城,多年前,竟然是全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呢?史书工笔中,自贡依托着发达的盐业,曾经盛极一时。许多盐商在这里扎根,渐渐孕育出独特的文化,特色的饮食。比如盐帮菜,精致而又厚重,如同自贡的过去。世间的阴差阳错从未停息,都是寻常。如今,繁华落幕,徒留一座博物馆还在讲述着曾经的辉煌,略显落寞。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上街走走,人们并不像大城市里那么行色匆匆,很多地方也并不拥挤。慢节奏的生活,走走停停,呼朋引伴。有年轻人提着购物袋,拿着奶茶,东逛逛,西看看,与朋友共享闲暇;有老人拿着蒲扇一边摇着,一边在街上闲耍,脸上尽是悠闲;有孩子吵吵闹闹,跑来跑去,家长在后面追着……尽管小城的人们并不是人人都住着高楼大厦,拿着高额工资,孩子们的教室也并不一定都是宽敞明亮,条件优越。但是,就是这样平淡而简单的生活,依稀可见:霞光四溢,满城铺锦。

一晌闲午,一尾荫庇,一陈藤瓜椅,浮生,小憩片刻。坐在阳台,久违地泡了一盏来自荣县的茉莉花茶。茶波荡漾,乳白色的茉莉花在水中起伏。举头望月,我浑然不觉这已不是曾经的明月了。假若一年后,我离开这里,是否还会忆起家乡的这丝韵味,是否还会想起当初的学校,当年的人们?

不觉间,茶盏已空,黑星照常升起。人已去。

第七篇

乡韵

回想,去年我们全家一起回外婆家过春节,才几天的功夫,我竟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朴实无华的小山村。

一路上,美丽的景物吸引着我。大树、小河、青山、白云都是那样美丽。来到了外婆家,看着远处的青山,形状各异,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小孩、还有的还像将军......青山顶蓝天,蓝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羽毛蓬松的白头翁,一会儿像一只奔跑的骏马......。

下午,我和一群小伙伴到田间玩耍,青蛙“呱呱”的叫声不时地传入耳际,听起来非常亲切,小伙伴们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我们在田埂上追逐着、奔跑着、打闹着......

外婆家虽然不像大城市哪样繁华热闹,可它独有的寂静,美丽的青山绿水,一点也不比大城市逊色,总是勾起我甜蜜的回忆和无限遐想。

第八篇

印象中,故乡小村迷人的乡韵总是令我陶醉。

我怀念家乡的乌啼蝉鸣青蛙唱,我怀念家乡的溪甜雨美人和善,我怀念家乡的一切。

故乡多雨,那雨细长、缠绵、恬静、朦胧,它们一丝丝、一线线地密织着,似乎在编织着美,编织着淳朴。我们这些小鬼,最爱透过这雨珠子看世界了。因为那雨珠子里的世界,永远是那么宁静,那么清纯,那么快乐。每每看到这样的世界,我们心中的不安和不悦都会消失。我们的思绪都会飘得很远,很远,远到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

夕阳渐落,一切事物都成了金色的。金的人,金的草,金的河,金的狗。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妇人们的呼喊声在村子里回荡,“二娃——回家吃饭啦!”“狗子——快回家帮妈干活!”此起彼伏,颤颤悠悠,转着弯,捏着调,像一支民俗小曲儿,充满着疼爱,也含着些许嗔怪和抱怨的味道。

小村偏僻,少有电影,更无娱乐场所,可村民们自有消遣之法。晚饭过后,许多人围在一张桌旁,享受着习习凉风,谈《三国》说《水浒》,搓麻将打扑克,品香茗论庄稼,好不惬意。

这时,若谁家丢了东西,便会提起嗓门大声吆喝,“喂——”,这一嗓子,底气十足,能从村东传到村西。“谁拿了我家锄头?”“我那把犁……”不一会儿,便有人应答,“大妈,我拿了,正不知谁家的呢。”发问的声音如行云流水,应答的声音似小溪潺潺,远远胜过戏剧唱腔。

故乡之美,极具韵味,我以它为骄傲。

第九篇

茂林修竹,苍松翠柏,清流急湍,云环雾绕,绚丽多姿……当我用生命中最华丽的语言来描绘我的家乡——云霄,这座古朴而又清丽的海滨小城时,心中是怎样的一番激情澎湃!我爱漳州,我爱云霄,我爱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怀抱一份挚爱与热诚,听一曲乡音,唱一首乡韵,品一杯香茗,把家乡迷人的四季尽收眼底,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心底。

春江图

清流千转,柔波荡漾,那常年不息的漳江水在这春风拂面的时节,流淌着一番别样的风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沿着江滨的林径小道缓缓而上,你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也不过如此。漫步林荫树下,透过树缝放眼望去,那条云霄人民的母亲河——漳江,正闪着粼粼波光,春风拂过,清澈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让你心中总有着一丝化不开的感动。

都说“吹面不寒杨柳风”。站在大桥上,让那阵阵清风抚过面颊,掠动发梢,风中夹着春天所特有的气息,淡淡的,但却能让你的心灵为之一振。抬头望去,远的是山,近的是水,蔚蓝的苍穹,清冽的剪影,似乎比那江南更加委婉动人,更加的生机勃发,恰似一幅雅致的山水画。

夏日图

年华似水,韶华流转,光阴在晴空中舞蹈,在那一排排旧式的老房子里刻下斑斓的色彩。当夏天踏着轻盈的脚步,降临在这座小城镇,我走在这几条在云霄已为数不多的古街道上,它没有公路上的车水马龙,汽笛声声;没有商业街上的人潮涌东动,闹声阵阵,有的只是几株上了年纪的老槐树,树下有位敞胸露怀的老大爷,摇着大蒲扇,嘴里正咬着刚买来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鲜红的大西瓜,偶尔会有一位老奶奶提来一桶凉水,向小街中间泼洒着,为过往的行人送去一份清凉。小街中间不时地闪动着几个调皮的小身影,突然“倏”地一声,一个小朋友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从背后抓住另一个小朋友的衣襟,于是,小街里荡漾着朗朗的笑声……

好庆幸,我打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样古朴的小街中,它是我们云霄乃至漳州又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是漳州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幅散发着闽南风情的民俗画。

秋夜图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总是怀念小时候与奶奶在深秋的夜晚,对着夜空数着星星的情景,我想,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最为惬意的事情吧,在深邃的夜空下,我拿着一张小板凳,紧挨着奶奶坐下,小脸蛋靠在她的大腿上,一边数着星星,一边听奶奶讲故事。每当嘴谗时,就闹着要吃我最爱的枇杷,金秋时节,哪来的鲜枇杷啊,我的奶奶就变魔术似的为我拿出罐装枇杷汁,我一瞧,立刻伸手抢过来,拉开瓶盖,咕噜咕噜一饮而尽,那清凉的水果汁顺着我的喉咙沁入我的心底,冰凉凉的,甜丝丝的,我眯起眼睛,咧嘴大笑。

金秋时节,我收获奶奶对我无尽的爱,那夜幕下祖孙两代人温馨的一幕,是我心灵深处最美的一幅人物故事画。

冬景图

冷风呼啸,寒意袭人,臃肿的棉衣裹着行色匆匆的路人,路边焦黄的树叶难掩冬日里一幅萧条的景象。

我掖掖衣角,扯扯书包带子,缩着脖子,骑着自行车,冲进云霄一中的大门,拾级而上,一踏上操场,两棵百年老榕树映入眼帘,它们虽历尽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即使在这寒气逼人的冬季也仍旧郁郁葱葱,焕发着勃勃生机,远远看去,像是两支绿色的大伞,日日夜夜为我们遮风档雨,为云霄一中这百年老校增添一份绿意,我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流,萌生一种敬意!老榕树,你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充满了睿智的长者,寒来暑往,你用那深邃的绿色笑迎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喜送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你,是云霄一中的象征,是云霄一中的符号,你及其你身后的云霄一中是云霄四十万人民心中最圣洁的殿堂,是冬日里最温暖人心的一幅写意画。

诗人席慕容曾经这样写到:“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故乡——云霄,虽然没有看不完的春柳春花,却有着遮掩不了的青山隐隐,绿水幽幽。当我的耳边回响起这支清远的笛声,心中涌动的是那浓浓的家乡韵,深深的四季情。

第十篇

一个人一张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现在我奇迹般地发现,其实每人都有额外的一张嘴,那就是心灵之窗眼睛。

每天下了第二节课的时候都要做眼保健操,这个大家都知道吧!老师说:做眼保健操,位置要做正确,并且中间不能睁开眼睛。可是,我也有淘气的时候。上次语文课做眼保健操时,全班像炸开了锅,只有两三个同学不理会周围的吵闹,在很认真地做眼保健操。当时我也想让自己的眼睛休息一下。但另一个想法又在我的脑海中产生了,反正大家都这么吵,加上我一个也没什么关系。于是,我就大胆地说起话来。不料,卫生老师来了,我们立刻安静下来,认真地做眼操。但还有几个胆大鬼居然当着老师的面讲话,这结果嘛你懂的!

与视力关系最大的要数写字、看书的姿势了,现在就让我这个事后诸葛亮来告诉你们这些吧!在写字时,我们要注意:脚要平放在地上,头不能太低在看书时,我们要注意:1、不能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2、不在躺在床上看书;3、不要在走路和行进中看书令我吃惊的是,一项网络调查表明运动不仅仅对身体有好处,对视力也有帮助呢!还有一点,在连续看书写字40分钟以后要休息片刻,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视力。

现在,我感受到近视的脚步在悄悄接近我,我的视力在渐渐地,在未来的世界中要受近视的主宰吗?难道我们真的要下降,写作业时常常不能注意正确的坐姿。难道我们这些新一代的主人依赖眼镜生存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赐予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应好好珍惜,爱护它:在学校里,我们应把握住每次眼保健操的机会,认真做好每一节;平时看书,看电视,做作业和玩电脑时注意姿势,距离。

眼睛,能从不言不语中感受到你对视力的了解;眼睛,能从不言不语中感受到你对学习的态度;眼睛,能从不言不语中感受到你对事物的追求所以请爱护我们的第二张嘴,这张无声的嘴巴眼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