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或许是因为被列在世界名著之中,在少年时代就在书店翻看过,但被里面的过于暴露的性描写给震撼住了。怎么都很怀疑这本书的价值。现在又翻开了这本书,觉得它写的挺好的,最起码他很会说故事,虽然不能引起人的崇高思想,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的匠心独到。

第二篇

在成长的过程,有诸多乐趣一直伴随着我的读书生活,在读书的时候,我好像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想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在书中畅饮生活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我道:有书自书店来,不亦说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人有愉悦的心情,让人忘掉忧愁,享受快乐。

有一次,我闲来无事,便拿起了《冒险小虎队》来看,我被里面的情形陶醉,跟着主人公的神情而变化,当他们发现了可以点时,我也有疑问,想着事情的来龙去脉,想不明白时,只能请教冒险小虎队了。想明白时,那是多么快乐呀,可伙伴突然跑来找我去烤地瓜,我想《冒险小虎队》中不就有烤地瓜这一案吗?漫游在书中烤地瓜情形就可以知足了,何必这么累,跑到远处的土坡上呢,我的书中有许多伙伴烤地瓜,还有问题可以思考,还是和小虎队一起烤地瓜,伙伴们说:“快走啊,咱们一人一个地瓜刚好,我们准备了一个大号的地瓜给你。”我说:“不去。”伙伴说:“真不够朋友,你在家干嘛呀?在外面野餐,总比一直闷在家好。”我吓道:“谁说的,在家看书,可以在书中自由翱翔,游到海角天涯。”伙伴们气愤地说:“那你就在书中慢慢游吧,我们走了。”其中有一小声怨道:“看你的书吧,真不够哥们儿,没义气。”我又想了想,还是决定和他们一起去,这时,欲望已经占了上风,冲上心头,可刚合上书本,风一吹,书翻开了几页,看到一个案子,很有趣,但疑惑重重,这下可来劲儿了,欲望刚威风了一会儿,就被镇住在心底,我继续静下心来,思绪飘到了作案现场。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如果书是无边无际的蓝天,那我就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如果书是肥沃的泥土,那我就是一株快乐的小草。

书是人的开心果,是身边不可缺少的伙伴。

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快乐、憧憬、烦恼、总是与我们形影不离。如何成长,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长大。

第三篇

人们常说,读书要读透:把书挖掘的很深。读精:把书中的好东西都取出来,提炼出来。读杂;什么都得读。这样,知识才能博大精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考不倒之人。可今天我读了老舍的书,颇有另感,说来与君共享。

先谈读什么书,有人喜欢文学类,有人喜欢科普类,等等各不相同。他们都与很多书有深厚的交情,可老舍不同,他说和自己有交情的书不多。他不喜欢三字经一类的书,也讨厌公式类的死板书。说起来还真有一番道理,为什么要读不喜欢的书呢?书就是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可书也得对症下药。就说我吧,平常拿起些言谈轶事的讽刺小说,便爱不释手,读得孜孜不倦,可以看见那些枯燥的文字,顿时两眼无光。一篇文章多时才读进一些,就是因为心不在焉。所以选书读也不能拿来就读,要懂得选择,但也不能太挑剔,也要学会尝试,也许某类书慢慢地就会和你的味口了。有一次我无意中借了一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以前觉得这类书索然无趣,可用心读了大半,却也有那么些味道。便把这类书都翻了一遍,才心满意足。

接着,谈谈怎样读书,我经常读到一段特别好的文章会与别人共同欣赏品味一下。老舍说他读书没系统:有什么读什么,不要看的别读,读得快,也不要刻意去记,让书记住自己,读完了,别去评论······我也觉得读书得自由,要随心所欲,书中的精华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灌入我们的大脑,滋润我们的心田,强行塞下去的反而没有用,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老舍先生喜欢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读书,这一点倒还真与我心有灵犀呢。

第四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五一班的田梓霖,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古人云:“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德国著名的剧作家歌德也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在对话”所以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就需要走进浩瀚书海,呼吸那淡淡书香,寻找到人生的真善美。

我们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成为文明古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中国——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每天都在不断更新,知识每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不会被社会无情淘汰。同学们,也许你们会抱怨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阅读更多的书籍。但鲁迅先生这样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的。”只要你热爱读书,重视读书,处理好读书与学习的关系,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们的生活都会显得格外精彩。

老师们、同学们,人生因读书而美丽,民族因读书而兴旺,国家因读书而富强。在此,我想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1。崇尚读书、终身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在读书中健全人格。

2。品读经典。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从经典文化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

3。学以致用。如今,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从书中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认清真理,以扎实的知识构建我们的美好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天,此刻——就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书为伴,用朗朗的读书声来震颤我们生命的琴弦,用渊博的知识来丰满我们人生的羽翼,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飘逸着浓郁书香!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指导老师:梁海云

第五篇

2017年3月初中国旗下讲话稿: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八(1)班的严倩雯,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书中,记载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书中,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朋友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文明与和谐;读书,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慧与睿智。

老师们,同学们,打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我们至少要达到四个目的:一是唤醒大家的读书意识;二是探讨读书方法;三是交流读书成果;四是提升大家的综合素质。同时,读书必须要明确三点: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通过读书,定会形成“四气”:倡导读书风气;形成学习正气;增加工作的才气;涵养处世的大气。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读书活动,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学会选择,多读好书。培根不是说吗!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书海泛舟,学会选择,对有效读书是很有帮助的。

2.寻找时间,主动读书。读书,对人对己都大有裨益的。与书为友,方能给养不止;与书为伴,方能行者无疆。希望同学们挤时间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什么时间读书呢?比如,晚上睡觉前读书半小时;周末见缝插针地来读书,长假中更是读书的大好时光。涓涓细流,必将汇成奔腾的大河。

3.做好摘记,有效读书。在读书时,我们要把好词、好句、好段落摘下来,从而记在心里,让知识慢慢堆积成一座巍峨的大山,这将成为你一生的宝贵财富。如果能够经常在日记中写下读书心得和读后感,就更好了。掌握这门“读写结合”的艺术,不仅可以充实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心灵快乐的散步,而且到了写作或考试时,就能笔走龙蛇,游刃有余了。

4.彼此激励,及时展示。班级中可以制定读书计划,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沙龙活动。我们深信:一个书香班级的创建,必定会促进班级全面和谐的发展。很多班级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班级同学沐浴着书香,健康快乐的成长。

同学们,“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是春天一树一树的花瓣;书,是沁人心脾的美丽诗篇;书,是永远无法读透却又赏心悦目的画盏;书就是我们心中永不陨落的春天……

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第六篇

对于我来说:书籍是我最好的朋友,阅读也是我心中最美妙的事。

还记得三岁时,我爱上了听故事,每天都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时间久了,我也能讲出一两句了。慢慢地,我上小学了。听故事已经满足不了我对文字的渴望了。我开始拿起一本本小小的、鲜艳的书籍,美美地看起来。

“哇!图画好美!”我忍不住惊叹道。翻着图画,我猜测可能发生的故事,指着一些简单的字读起来。刚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个词一个词地读,慢慢地连成一句话,连成几句话……认读的过程非常辛苦,但每每读完一小节,就特别有成就感。我喜欢《凿壁偷光》《坐井观天》等有趣的成语故事,也喜欢情节曲折的《柳林风声》《夏洛的网》等儿童小说,还喜欢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在我的世界里,书就可以“当饭吃”。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揣上一本书,方便空闲时阅读。阅读时间也从开始的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到两小时,再到停不下来的节奏。每到周末,我都会和我的伙伴——书,泡上一整天。

广泛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愉悦了我的身心,增长了我的知识,还让我爱阅读习作中出类拔萃。

我爱阅读,我要与书为伴!

第七篇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700字篇一_以书为友,与书为伴

“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还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养料,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当我还在跌跌撞撞地学走路时,妈妈就经常带我去书店,读书给我听。书中无穷无尽的故事让我感到十分好奇,“咦?书里怎么有那么多讲不完的故事呀?”受到脑袋里小问号的驱使,我每天都拉着妈妈去书店,刚跨进书店就搬来一叠书,让妈妈读给我听。渐渐地,我上幼儿园了,每当老师提问时,别的小朋友还在冥思苦想,我却早已骄傲地举起小手。为了得到更多更漂亮的贴贴纸和老师的表扬,我每天放学后都要泡在书店里看书,睡觉前还要泡在床上看一会,像《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它们像一位位良师益友,让我从中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每当我翻开一本好书时,便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书和我,其他的一切都化为虚无。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书柜旁看书,妈妈叫我把煤气关了,可我当时正看到精彩处呢,头连抬都没抬一下,便随口“嗯”了一声又埋到书里了。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厨房一看,天哪!煤气还开着呢!赶忙揭开锅盖,好端端的水饺已经变成了一锅面皮肉末汤。结果可想而知,不仅美味的水饺泡汤了,还挨了妈妈一顿批。不过,只要拿起书,我还是“死不悔改”,而且“罪状”越来越深,因为书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啦!

有句话说得好:“当我们找到一本好书时,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好友。”在宁静的夜晚,手里捧着心爱的书,舒舒服服地坐在床头,自由自在地和贝尔一起探险神秘的雨林,与朱自清一起讨论扬州的茶馆,同老舍一起玩弄他家的小猫,陪萧红一起观赏傍晚的火烧云……这,大概就是学习一天之后最幸福的时光吧。同学们,书中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书中的生活是那么的精彩,让我们一起,以书为友、与书相伴,温暖童年、快乐成长吧!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700字篇二_书香伴我一路前行

诗词,丝丝牵挂在心间。文章,段段回放在眼前。——题记

打开书本,淡淡的墨香四周缭绕,形成了一个如梦如幻般的世界。

幼年——初识

不经世事的我,孩子气的望着桌上那叠起好高的书本:哇!这是什么啊!长着么高。

三下五除二的搞定饭菜,摸着自己滚圆滚圆的小肚皮,满意得打了个嗝。往我可爱的小床奔去。爸爸突然从背后抱起我,得意地看着我满是惊慌的小脸,轻而易举的把我扔在床上。他坐在床边,一本正经的说:”宝宝,以后啊,你每天都要听爸爸给你讲个故事“。只见他拿出来一本书,上面印着一个小兔子。缓慢的讲述,脸上带着幸福的表情。就这样,我渐渐迷上了这一个又一个精彩生动的故事······

童年——相识

再见到那一摞书的时候,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红领巾在我胸前尽情地飘扬。

老师踏着干练简洁的步子来到教室。乱成一锅粥的教室立马安静下来,老师看见我们都在学习,满意的笑了笑。老师讲完课后笑着说:”今天同学们表现不错,剩下的时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老师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娓娓动听的故事从她的嘴里流淌出来。我们陶醉地听着,感觉自己的情绪随着故事的起伏波动而飘波不定,整个人都容入在里面……

少年——相知

又回到书桌前,我已经能凝眸直视它了。穿着中学生的校服看着它,它还是那么高,却又是那么低!

书看的多了,也就琢磨出一种独特的读书方法。次日,闲来无事便在书架上寻找书本来解闷。一本《爱的教育》映进我的眼帘,我拿下细细端详。它包装精美,引得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本,去追寻其中的宝藏。书中的故事很贴近生活也很生动,一口气读完了它。我合上书页,回忆着这些简简单单却富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思绪飘向远方……

淡墨的清香依旧缭绕鼻息。书本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知识的来源,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它帮我们解惑答疑。书本,从懵懂稚童到青春少年,一路有你,真好!

第八篇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后的最深感触。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魏书生”是教育界的名人,但在此之前,我从未认真的拜读过他的大作,偶尔透过报纸、电视了解到他的一些成功教育教学经验,资料也很有限,对于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明白的就更少。在担任班主任这一年期间,我抽空静下心来读完《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原以为这类书籍只是“理论+说教”,然后再辅以几个实例的模式,没想到此书却相反。书中资料“通俗、生动、吸引人”,能“让人颔首称赞、津津乐道”,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好处,读完此书使我对魏书生所做的班主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感受有如下三点。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当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

魏书生在书上谈道:“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先想爱,之后也变得不爱了。”不错!很多班主任对学生也有爱,可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爱,学生一犯错,就大声斥责、批评,没有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我自己也如此,对那些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只要他们一违纪,情绪就会激动,不能冷静下来想想,如何去做思想工作,其实这就是不知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让学生明白道理。透过此次读书活动后,我明白应从爱出发,从了解学生感受做起。如有学生在上课讲话,不以简单的罚站、批评、讽刺了事,而是先以目示意,到了下课之后再找他谈心,先跟说话者了解自己讲课的状况,有哪些地方听得不明白,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推荐,然后再分析他言行弊病,让他明白这种做法首先对自己不好,再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说明一个人处于一个环境里,必须要先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今后我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心他们,此刻很多学生父母都在外打工,父爱母爱缺失,更应从关心他们的生活着手,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他们的困惑,跟他们一齐解决难题。

“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解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只有按照魏书生这种走进学生心灵的理念去做,才能让学生被我们的情感打动,理解到我们灌输给他们的道理,也才能最终转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礼貌守纪的好学生。要了解学生心灵,要让他们信服你,理解你,必先疏通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心悦诚服地理解教育,这样方可能进到他们的心灵,探索他们的需求,从而到达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以人为本,以规治班,民主自我管理”是管好班级的关键。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越俎代跑,搞一言堂,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潜力。班委会、团支部的组建,不能由班主任说了算,让全班同学自己找代言人,可采用学生推荐、学生自荐的方式,公开演讲、民主选举产生。对班干部的考核,由全体学生评定打分,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不满意,可实施罢免。班级制度的制定,不再由班主任说了算,而让学生自己议定规定,成立“立法会”,先构成草案,再由全班同学审议、修改并表决。至于制度的落实,应放手让学生去监督执行。民主气氛的构成,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群众事务的用心性,自律意识也明显提高。

三、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当好班主任的重要因素

魏书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学习方法法指导,强调教书务必育人。他透过轮流教唱歌,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学潜力等有效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潜力和抗挫折潜力。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仅关心的是班群众的学习状况,更就应成为一个成长过程的细心观察者,在学生迷茫、困惑时,指给他们方向;在学生情绪低落时,给他们加加油、鼓鼓劲。因此,班主任应多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多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在问题出现前给予警示,在出现问题给予帮忙。

如果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那么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他丰富的内涵……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里得到发展,构成自己的特色。不能因为害怕学生出问题就限制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教育是一项能够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让老师享受着教育学生的幸福,而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就是我们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班主任,就要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要能做到这点,就应具备爱学生、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浇灌,让他们的心灵绽放出真诚善良、完美光明、用心向上的花儿。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即使有很多恶习的、心理阴暗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从而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摒弃自己不良行为的强烈愿望,最终被引入一个全新的阳光地带。

透过这本书,自己感觉受益匪浅,以后在工作之余,自己还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好习惯。

第九篇

我从小就喜爱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常常在我脑中回响,这句话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名人名言,或许是因为阅读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才会把这句话记得那么清楚。想到这里,我不禁忆起了往事。

我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待在家里太无聊,妈妈就给我买了绘本。每当放学回家时,我就像找到猎物的豹子一样冲回了家,津津有味地看着那些绘本。如果看到了我喜欢的片段,我总会乐此不疲地看上好几遍。有时我会为自己喜欢的角色编一个故事。虽然那时候,我的文笔很差劲,但我还是会兴致勃勃地去想这个故事,这也提高了我的想象能力。有时心情不好,我会读那些绘本,看完绘本之后,我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所以“书本是心灵的创可贴”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就这样,阅读已悄悄成为我的习惯。

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我搬家了。上了小学,来到陌生的环境,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但这阻止不了我阅读书籍的步伐。有时候,我会在做作业的时候看书,只要有人过来,我就把书藏起来,结果被妈妈发现了,并要求我把这个毛病改掉,后来我花了一年时间才改掉了这个毛病。那一年,可以说是无比艰难了,那段时间我对书籍“恨之入骨”,不过,我偷偷读书的时间过得还是挺开心的。

读四年级的时候,家里的书籍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好地方——新建的长沙市图书馆。我便开始在图书馆读书,妈妈每周都会带我去一次,这个习惯我到现在还保持着呢。

现在,我喜欢上了写名人的书籍,最近看的一本书是舅舅推荐给妈妈看的,是一本写纳兰性德的一生的书籍。我看得如痴如醉,有时为纳兰性德曲折的情感经历而悲叹,有时为纳兰性德的才华而痴迷……我很羡慕作者能把纳兰性德这个人物活生生的描绘在我的眼前,希望有一天我的文笔也能这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合上书,我相信,我的人生,会因为书籍变得令人难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