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這是愛读后感摘抄

這是愛读后感摘抄

《這是愛》是一本由謝立文 / 麥家碧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這是愛》读后感(一):“愿有情人终成扣肉”

薄薄的几页纸,翻起来没什么阻力。只花了这个夏日午后安静凉爽的十分钟,便读完了这本充满温情的小册子。我始终不明白麦兜小盆友究竟是在利用他的天真善良充分装傻,还是真的傻得天真可爱。当我放下手中的书时,心中又流过淡淡的一股温暖。

套用福音战士的标题阐述卯卯同学的观点:我的幸福与你无(有)关

“--春天花花同学会(一)

你露出你小时的蠢笑

我想象你老了的傻样”

《這是愛》读后感(二):温柔的纸

温柔的纸

灯光下

是我写的

很乖样的一个字

微微笑着

她说

这温柔的纸

这温柔的纸

她说

这温柔的纸

是我夜里的草原

这是典型的麦兜&麦唛诗句,再配上一头温柔的猪披着羊皮,安息青草溪水边,觉得所有的劳累都远去了。

一些小故事,就是香港人的现实生活,有些怀旧。提到结业的三越百货,我天天经过那里。我的广东话又提高了。

忍不住翻拍了几张

http://maggiemr2000.spaces.live.com/blog/cns!8E0BCB6DC19EB99F!2529.entry

《這是愛》读后感(三):有你便暖

拿到《这是爱》,粉色的麦兜傻傻地看着呆呆的我,微微一笑,翻开这本暖色调的童话。

在应该读童话的年龄,我似乎在学拼音算24点。记忆中唯一的童话书也就是哥哥看旧了扔给我的《格林童话》,读了却也无甚感觉。这样的我,完全没有想到过完第二个本命年之后居然会爱上一只童话里的猪。

麦兜的故事,无论是书还是电影,都带着俏皮的楞楞的温暖的还有几分深刻的气息,这本最新的《这是爱》也没有例外。满纸的心心,太阳下一排彩色的袜子,天星小轮上两张笑脸,挑起的眉毛,执著的猪兜兰,牵在一起的手……每一段小小的文字都让我忍不住反复地读,每一个小小的插画细节都让我舍不得移开视线。

一个个小故事翻过,封底是麦兜粉红的背影,心底却突然怅然了,眼眶却突然发热了,于是在我的豆瓣里,它从四星变成了五星。

你的记忆,没有失去

你的记忆,都存在我心里

我的记忆,没有失去

我的记忆,都存在你心里

P.S. 感谢花了两个月时间从香港第一时间买回这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的末末。

《這是愛》读后感(四):满满的都是爱

7月底去了厦门,晚上闲逛,逛到了一家新开的光合作用书房。买了书签到若干,以及花生笑脸的橡皮擦。没有找到合适的书,结果在最后买单时,看到了这本粉色封面的《这是爱》,想都没想就伸手一起付了账。

真的是满满的都是爱

如此简单,细碎,却又温暧,感动。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定都住着一个单纯又没啥头脑的小孩子。有时你觉得他愚蠢,懒惰,但终究你还是会为他的善良,可爱,孝顺,懂事,而折服。

不管它是否真的是所谓的成人童话。

但在炎夏的夜间,我靠着床头,手里握着它,读着读着总会眼睛酸涩,想要流泪。

满满的,都是爱。

《這是愛》读后感(五):「落紅不是無情物,花作污染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花作污染更護花。」

─或者跟謝立文《這是愛》有關

原本我單單想寫《這是愛》,然後總是在不同記憶裡左穿右插,不著邊際,原來麥嘜麥兜謝立文,於我,已然成為一個糾結成網的記憶,不容易隨便抽出一篇兩篇來評說,而是一陣夾雜青蔥歲月種種濕熱的濃霧。

沒有了最初的感動,大概是同齡的、從二千年前就看麥嘜的朋友都會說得出的評語,看見書店裡鋪開的一片粉紅書陣,我猶豫了足足一個月才將這本被稱「回歸愛」的新作買下來,在入睡前、在火車上、在咖啡店裡很慢很慢的才讀完,仍然「沒有了最初的感動」,這種感覺完全出於對謝立文的說故事方式已經沒太多驚喜,對那種在嘆息與傻笑之間的感動習以為常,於是,我才發現,謝立文寫得淺白多了,重覆的不少,而作為讀者的我其實也改變太多,是我已經對很多生活的細節習以為常,漸漸為丁點溫柔而感動的能力。

舊歡如夢

這個年紀,還要看麥嘜嗎?然後我記起去年看了一個以立體故事書(Pop-up book)為形式的戲劇,說的是一個關於風先生在城市裡失蹤的故事,沒有用力地說城市化的社會問題,也無借題環保一下,沒有取悅過頭的扮蠢,不過是一次用心的分享。朋友問我有什麼感覺?我說:在這樣的生活裡,其實很需要成年人的童話。不單是成年人需要看童話,大學生也需要童話,在這樣的一個年頭。

好多生活中幾近窒息的地步,閱讀或許是其中一種解救方法,可是讀卡夫卡嗎?卡爾維諾?還是魯迅?原來終究要在書櫃的暗角拔出一本舊的麥嘜故事,然後讀到簡基能在超人大會裡徬徨地哭了起來,然後在滿田的草莓裡看見有笑臉的草莓,翻開泥濘,最後尋回那條丟失了的夾萬鎖匙,這是我最喜歡的《麥嘜舊歡如夢》;那時候,超人已不再被視為萬能,但人們仍相信只要有夢就有改變現狀的可能,理想主義的正義聯盟演唱會,雖然不及終日唱著「心窩戀心窩」的流行歌手受到大眾歡迎,但也會有一些單純的小豬嘜,小貓三四隻的幫忙在田裡施肥,向那些過氣的超人們送上一人一卷廁紙。那時,我才大學畢業,工作不到兩年,「落紅不是無情物,花作污染更護花。」我曾經相信。

卑微的另一端

僅僅作為一個新讀者來讀《這是愛》,感動不困難,一貫從微小的生活細節、小人物的可愛,說簡單的卻容易被遺忘的道理,刻意不小心地流露著本土情懷,裝作若無其事地滲入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慳得一文得一文」是大型連鎖超市將自己變成廉價瓜菜市場,將士多與街市一併打壓的口號,謝立文卻用重覆輕緩的節奏,訴說麥太帶麥兜每日到街市買菜的慳錢故事,麥兜學媽媽的話說「慳得一文得一文」為的不過是不一定要成真的微小心願。沒有口號,溫柔地與大企業的橫行霸道對著幹。然後,一個家傳焗爐,在要新又要快的主流意識下,幾十年後仍然不知不覺地留在不顯眼的地方,沒有刻意的被保存下來,最終它竟在資源最不足,最邊緣的生活環境找回它的認同與價值。無可否認,「這是愛」較過去的麥嘜故事顯得淺白太多,七八年前的《微小小說》後記中,作者說:「卑微的另一端是同情、是慈悲,是愛。要是你還嫌剛才的句子太長,那麼你保存最後的一個字便可。」果然,他自己就保存了最後的那一個字。不及舊作感動的故事,卻始終讓人感動他仍然相信一些自己執著的生活態度。

有,一定有

或者,仍然會有人說這樣的故事,小朋友根本沒法看得懂,然而,我們小時候根本就從來沒有讀明過「小紅帽」之類或者王爾德,故事有時不是要馬上看得明白的。那年我已經大學畢業了,我讀到《寧靜聲音》裡的<中秋月亮>,那個月亮始終沒出來的中秋夜,那時我讀不懂,現在是愈來愈懂,麥嘜問媽媽:「到底有沒有些東西,是這樣便這樣,不會可是但是反而,沒有不過其實不一定」?媽媽說「有,一定有。」但沒說那是什麼。今天我身邊有很多人,尤其見識多人面廣的大學生,都學得一種百戰百勝的處世之道,面對問題(尤其不公義的事情)時,總會教你:「要用不同角度看事物」,「可能」、「或者」什麼呢,有時候「其實不一定」什麼的,好世故,根本不需要任何是非判斷與價值,態度只會往不需要煩惱、不需要辛苦的終極目標任意轉移,這陣子我好像突然讀懂了<中秋月亮>,好想聽麥嘜跟我說「有,一定有。」不管那是什麼。

原載澳門日報,新園地,眾藝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