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别雅山谷的父子》读后感1000字

《别雅山谷的父子》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雅山谷的父子》读后感(一):[2023-06] 别雅山谷的父子

这本书收录了几篇小说,读的时候有两篇令人入神,踏着月光的行板,和别雅山谷的父子,这两篇是截然不同的味道。

踏着月光的行板,讲的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在城里打工的故事,质朴极了,笑起来一口黄黄的牙齿,眼睛里盛满笑容和羞涩的爱意,但当他们对望的时候,爱意就化成了雾,融化在空气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在其中。

别雅山谷的父子跨越了更长的时间线。这是一个用故事串起来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摸黑在讲故事,父亲讲了一个故事,父亲讲故事时发生的事情又被弟弟讲的故事接了起来。描写很是身临其境,都有些恍惚是不是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经历,黑暗中听故事和讲故事,有种返祖的感觉,当人类刚获得火焰的时候,洞外漆黑,山洞里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场景。描写的另一个妙处是它的比喻,毫无酸腐之气,读起来很是舒畅,如清风拂山岗:

《别雅山谷的父子》读后感(二):温暖的别雅山谷

近来读到的最好的小说,没想到迟子健老师写的这么好,之前对东北产生这么好的好感,还是从《熊出没》的光头强、熊大熊二那儿来的。读迟老师这几篇中短篇小说的时候,真的就感觉回到了狗熊岭那种温暖的环境之中。

第一篇《亲亲的土豆》中一下子就感觉到了秦山,李爱杰,粉萍一家的温馨,虽然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依靠着土豆作为收入,但是作为单身狗,看着秦山与李爱杰之间的感情真的很甜,可惜秦山得了肺癌,后来去世,为之叹息。既使是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整体温暖的元调使生活又有了希望。

第二篇《采浆果的人》刚开始是一个很宁愿和谐的村庄,后来来了一个以车为家用空坛子收浆果的人,人们都放下秋收,去采摘浆果,只有智商有点障碍的大鲁二鲁冥顽不灵地遵循父母的遗言,只顾着秋收,而不去采浆果,所以最后大雪覆盖世界,全村只有大鲁二鲁完成了秋收。还是那个爱吃都柿的苍苍婆。

《踏着月光的行板》故事主要讲叙了一对夫妻,丈夫在哈尔滨工地打工,妻子在让湖路纺织厂打工,逢假就搭火车去看望对方,这天八月十五中秋,两个人都被老板破例放假了,那个时候他们只能通过电话亭来通语,彼此不知,所以两个人来来回回,都没碰上的故事。以及他俩在这来来回回途中遇到的故事。这篇文章单身狗会吃到一嘴柠檬,还原了新婚小夫妇的生活吧。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紧湊而感人,只是很可惜刘志对断指鲁莽的处理,费主任的咄咄逼人,顺吉一气之下的折断猎枪,以后猎狗嘎乌的死,那对夫妇抱着红色鲤鱼凤喜准备去威海给已逝的儿子举办阴婚,那间小小的客店,老齐,老刘,云娘,刘泉,顺吉,刘志,豆瓣,一碗又一碗狍子肉做的腊八粥,粥气氤氲中映现着一张张浮生中有情有义的面容。

《别雅山谷的父子》,别雅在鄂伦春语中是“月亮神”的意思,故事分为上中下三部,中部为空白,上部是父亲讲给老鄂伦春人放电影的故事,下部讲儿子重逢鄂伦春人后代的故事,两代的故事,表现了迟子健老师对鄂伦春族的关心,鄂伦春人在迟子健老师的小说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个人感觉迟老师开郎豁达的性格就是鄂伦春族的反映。

非常喜欢迟老师,书单安排上了,东北也成为有生之年吧。回来太晚,草草而言。以记一个温暖的梦,梦中那月亮照耀着的别雅山谷。

《别雅山谷的父子》读后感(三):读《别雅山谷的父子》

读《别雅山谷的父子》

(一)

虽然这是个学文学史时,经常会听到的名字。

但这是我第一次读迟子建。

(二)

我不了解迟子建的人生经历,不知道她写出这些文字之前,有过什么样的过往。

但我总是觉得,她的字里行间,有那么一股子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的对神意的敬畏。

不管是《亲亲土豆》里那颗咕嘟嘟掉下来追着李爱杰走的土豆。

还是《别雅山谷的父子》里那充满象征意义的“白袍子”,那些与自然和乡土走得近的人,往往比居于城市中的人,对那些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的神更加的敬畏。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那位老师,自称邓家川山民军海的他,会讲他母亲来到城市之后,觉得城市里没有神。

(三)

迟子建的小说无疑写得都是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事情,但冥冥中似乎都有那么一种奇幻色彩。

《采浆果的人》和《别雅山谷的父子》里所描绘的那个小小的区域,像极了《魔戒》里的夏尔。

那里的人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该播种就播种,该去采浆果就去采浆果。

那个在森林里因为吃自己采的都柿二醉倒的苍苍婆,一直念叨着想要抱小鲁的苍苍婆,又多么像一个童话里的人物啊。

(三)

《采浆果的人》就是写了一个像夏尔一样的小村子,这里的人曾经过得是靠天吃饭的耕种生活,后来因为浆果和都柿一下子好卖起来,能够换到现钱,他们就集体去采。

一开始只有女人和孩子去,男人都矜持着,大概是天生觉得只有耕种才是男人的本分吧。

这个村子里,有一堆傻了的兄妹,大鲁和小鲁,他们的父亲临死前交代了两件事,秋霜过了就下种,不准一起睡觉。

他们,一直坚持到了故事结束。

还有一个孩子的父亲,最善于做巴掌大的小衣服,而他的儿子最擅长画画,这在村子里,都是不受人重视的玩意,但父子两个采起浆果来,却又比谁都快。

这些人,就那么有忧有虑的在村子里生活着。

靠近自然的他们,被情欲所缠绕,被生活所逼迫,但他们没把悲哀写在脸上,依然一年一年的这样生活下去。

《魔戒》里,佛罗多要历尽艰险的去将魔戒焚毁,为的就是夏尔能够一直保有青翠,山姆走了那么远的路,最终和比尔博一样,不过就是为了回家。

苍苍婆、大鲁小鲁他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家,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但他们觉得家是最好的。

这,就是世外桃源了吧。

(四)

《别雅山谷的父子》其实写了两个家庭。

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运动时受了些委屈,不被自己的爹待见,但他却见多识广,在夜晚里为着炉子给妻子和孩子讲他在山谷里的见闻。

奇幻生活中的父亲,是个猎人,他生活在别雅山谷里,他枪法极准,生擒过日本鬼子,打猎从不用第二枪,他如此充满传奇性,但他也会善良的放走黑熊,在食物足够的情况下,不贸然杀生。

虽然以猎杀为生,但却懂得克制。

现实生活中的儿子,是个聪明捣蛋,不怎么讨姐姐喜欢的家伙,他长大后,也到了别雅山谷,再有一次的围炉夜话中,给新的家庭成员讲那远方的奇幻故事。

奇幻生活中的儿子,没有父亲那么传奇,他养了一只被谷民敬为神的白狍子,用过父亲曾经得到奖赏的子弹,误伤了一个演员。他自恃没有打准是对不起父亲。

山谷里的人,热情、好客、爱喝酒,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信仰,但是敬畏自然。

山谷外的一家,温情、懂理、明世俗,虽然没什么传奇的故事,但是过得踏实。

两个互为对照的家庭,分别又都孕育了新的希望。

几十年的历程,就在两个讲故事的场景里,淡淡溜了过去。

这不禁使我想到,对于长生不死的精灵来说,人的一生不过就是匆匆一瞬。

如果别雅山谷有精灵的话,他一定会祝福那里的人。

(五)

愿我们,依然有所敬畏。

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