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玩具读后感1000字

玩具读后感1000字

《玩具》是一本由卫斯理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具》读后感(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卫斯理的书看来不太适合我

悬疑的部分很吊胃口

但结论不是外星人就是超自然力量

太没劲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人类是上帝的万物

费了好大的劲叙述的是一个老掉牙的哲学思想

并且没有把道理讲生动讲透

卫老师的书宽而广但缺乏更深层次的内涵

《玩具》读后感(二):发人深省

看了很多本卫斯理, 我一向以为这套书不仅仅是一套冠着冒险,奇幻头衔的娱乐小说,其实很多时候它能给我们一个更新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也更宽阔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本玩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看这本书还是在两三年前了,其实具体的一些故事细节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它的核心我依旧记忆犹新,他只不过是创造了一种超现实的经历来影射我们最现实的生活.其实现实中的我们也许并没有被所谓的外星高级操控着,但是其实我们早就被更加近在咫尺的环境,周围人甚至自己操控着.我们可能难以发现那些我们被操控的痕迹,但它确实实在的存在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它给我们的影响.

想想生活中那些墨守的陈规与既定的原则吧,在这些东西的控制之下,我们真的自由过吗?

《玩具》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命运的玩具

“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种种式式的社会会道德,求生的本能和欲望,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负担,犹如一重又一重的桎梏,加在每一个人的头上,而人们还努力使桎梏变得更多,每一个人早已是名与利的奴隶与玩具,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些人的玩具,为另一些人活着。”

《玩具》算是卫斯理系列构思比较独特的一本,科幻与思考结合得比较自然与融洽。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自由的,殊不知只是命运的玩具,人们总以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但那只是命运的另外的玩法。这一点甚少人能看透。可即便如陶格一家般看透了又怎样?糊涂可能更快乐。

小说还引出了这样一个思考:人类若过度依赖电脑,脑子必然退化,到完全没有思考能力的时候,反被电脑统治。诚然,现在的人是越来越依赖电脑了,很多人没有了电脑便不知干什么,无法工作,无法生活,甚至连写字都不会。但是如果说人类的思考能力会因此退化,我认为还是杞人忧天了。人类还是不断地在思考的,有了电脑之后,只是将其中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交给电脑,好使人类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更多的问题。不过,都市人的“电脑依赖症”还是不容忽视的。

《玩具》读后感(四):读《玩具》有感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离不开各种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工作伙伴的关系等,这些复杂的关系让人无法脱离其中而独自活着,不然他会被社会淘汰!

可是,正因为这些复杂的关系,很多人没有了自我,他们只是维系这些关系的齿轮,随时影响着别人,或者被别人影响,而有的人是身不由己,有的人却是乐在其中。

《玩具》是卫斯理的冒险系列的故事之一,说的是卫斯理遇见了一个患有“玩具恐惧症”的家庭,他们对人见人爱的玩具竟会感到异常的害怕,而且接连发生的案件都与他们有关。

卫斯理对这个奇怪的家庭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家庭中的一对孩子是长不大的,越来越多的怪事陆续发生,而不知不觉间,卫斯理也陷入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斗争中!

原来,这个家庭是来自未来的世界,但那是一个由玩具机器人统治一切的未来,他们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才逃了出来,但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的所有行动仍在玩具机器人的掌握之中,这一连串的怪事只不过是玩具机器人的游戏罢了!

卫斯理不禁感叹,这样的未来是何等的悲惨,人类竟然成为了机器人的奴隶,被任意戏弄,但事实是,这样的残酷未来在现今社会已是普遍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宛如是玩具般。

确实,我们无法摆脱社会上的各种关系,而且必须维系着这些关系才能活下去,但可以相信的是,人与人之间除了相互利用外,还是有感情的存在的,只要记住在复杂的关系下,还有一丝人情值得我们依恋,就不怕会沦为玩具的悲惨结局。

《玩具》读后感(五):爱你一点点

在倪匡的书里当然也有爱情。

前世是一种褪色回眸

卫斯理的《老猫》一般被看做是一个恐怖故事,倪匡本人也非常得意很多人瞠目结舌于那场“猫狗大战”,可是其中有那么句话颇为值得寻味:“那时候这些东西不是很值钱。”淡淡的一句话,千年时光就这么脉脉而逝。轮回对于这对外星人情侣而言,是猫也好,是人也罢,天地间就这么扶持走过,最后老张说:“我们应该不会再回来。”星转斗移不过,是临去那秋波一转。

如果说一千年太短,那么两千年够不够?两千年前,卓齿意外地变成了《活俑》。又一个意外,他认识了草原上最美丽的姑娘。旷世陵墓的秘密,生命不灭的真谛,都因为那一瞬间的动心有了破绽。就像大地一如往昔的苍茫,不断的有人对有人动了心,这样的事情不在乎天苍苍野茫茫。

如果要找一句话来形容《寻梦》里的爱情,也许没有比“爱你爱到杀死你”更为合适的,而且还不止一次。杨立群和刘丽玲同样为一个怪梦所纠缠,杨立群甚至为此走入了“梦开始的地方”。书里对刘丽玲和杨立群的迅速如胶似漆交待似乎有些草率,单凭一次飙车就你侬我侬了?但恰恰是这种突兀感让人感觉“命中注定”的可怕。连体人一样的粘稠让人羡煞,于是“杀”便来了。当杨立群第二次被刘丽玲利刃破体的时候,他说他终于明白了。我们理解为他知道的不是前因后果,他仅仅意识到爱是多么浓烈的一种杀意,这种杀意注定穿过无数世代。

今生是见血封喉的邂逅

《极刑》里白奇伟为了再听一下连样子都没有看清的女孩叹息一下,不惜移山填海:高彩虹为了见到《笔友》里的博学男子究竟如何倜傥,视美军军事基地为铜锣湾的大卖场闲庭信步;但最值得提的还是白素。

在遇见白素之前卫斯理的绯闻不算很多:《蛊惑》里看着朋友的女朋友黯然神伤,《妖火》系列里被女魔头情有独钟,真正动心的应该只有在《钻石花》里对黎明玖的青涩倾慕。遇见白素之后更是勘称“灰太狼”级别的忠心耿耿,除了在《开心》里误咬黄婵,《虚像》里再次被朋友的相思对象,另外一个女魔头生生咬下肉来。基本上两人的婚姻达到了“连体婴儿”版的“模范公墓”级别。说起白素和卫斯理浓情蜜意也许算是“罄竹难书”,这里只提三句话:《地底奇人》里白素于重伤垂危之际说:“他走了吗”,《头发》里白素苦等六年后幽幽地道:“你回来了”,《沉船》里绝望的白素平静地说:“你去了那么久”。

卫斯理曾经自述当年遇见白素的情况是:“想当年,爱意一生,如同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被白素报以老大白眼,但想起卫斯理宁愿被七帮十八会斩到七零八落还是要赶回来只为了看她一眼,时至今日低头微微脸红的陶醉又算什么呢?如果说天长地久地相守自然会令人厌烦,那么天长地久的等候呢?而等到的那一刻真能和初见的时候那样肯定:“就是你吗?”爱的盲目有时候可以被读作坚信,很多不幸和幸福都是这么开始的,但幸运的是毕竟还可以以这个作为结束。所以无论是六个小时还是六年,对于白素来说只是刹那,哪怕要无穷无尽地这样轮回下去,白素也会这么等着:因为曾经见过他,去想什么其他。

来生是不用封印的承诺

爱情的威力就如果相爱,那就什么都不会考虑。《木炭》里卫斯理问四嫂凭什么相信这一块木炭至少值同样重量的黄金呢?四嫂淡淡地说:“四哥的话我信一辈子。这算什么?”如果连爱情都变得客观,这世间还有什么乐趣。

关于爱情有些局外人会自信“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惜实际上爱的两个人本身都不理解自己,旁人理解从何谈起。又或者说旁观者清,旁观者也许可以知道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会如何,问题是真的爱的人从来不会去想这样做会如何,这样做不行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了。热恋中的人,都是孙悟空一个跟头就翻出十万八千里般的动念,而一念之中日后都是十万八千的烦恼。生离死别自然和爱情那样善变,但看惯生离死别的人又怎么会在乎那种变化。

《玩具》里浦安夫妇向卫斯理友善地笑着,点着头:“谢谢你,年轻人,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已不会太多了,真不想分开来!”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我们的老话:“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自然是谎话,真正的爱情不会被分开,朝朝暮暮在一起不过是个零头,还有前世,还有来生。破碎也在一起,腐烂也在一起,真正的爱情总是在一起,也只能在一起。

岁月长,衣裳薄,在目前已经出版的三十本小说里,我们翻开衣裳,检点那别人的岁月流长。别人的爱情不是我们的爱情,我们却拿来寻找我们的灰烬,闪光,还有那曾经以为永远不会淡忘的往昔。爱你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