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方方自选集的读后感大全

方方自选集的读后感大全

《方方自选集》是一本由方方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6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方方自选集》读后感(一):性格的泥潭

方方的中篇小说读时让人沉沦,读后仿佛解脱。风景,白雾,暗示,万箭穿心,几乎所有中篇,主人公都难以挣脱性格的泥潭,难以逃脱命运的束缚。性格决定论,写来可以由性格铺开,技术上更易操作;但若每篇的主人公全是如此便失却了许多的色彩。

《方方自选集》读后感(二):也谈生命的韧性

洋洋洒洒写了几大段一不小心弄没了,又没心情重新再写一遍,心情详情参见写了八百字的一篇作文,老师却说跑题了。。。捡几个主要的想法写写。

李宝莉太平凡太真实了,没有文化,世俗,无知,短见,唠叨。真实的像是街头巷尾每天磕着瓜子儿谈论别人家长里短的中年妇女,她们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不看书不看电影不听音乐,踏踏实实的扎进生活里。以为家庭做家务,做饭,嘲讽无能的丈夫,唠叨不上进的孩子为主要日常活动。她们嘴里仿佛沁了毒液,说出来的话句句往人心里扎,爱攀比,喜欢比房子比孩子比珠宝。看前半段对这个女人简直满满的厌恶,这样的女人不懂什么叫相敬如宾,不知道什么才叫幸福的家庭,甚至想到了“一个女人可以毁了一个家”这句话。 说这是联想到了自家奶奶,她和李是差不多的人,每日里嘴里不停的唠叨嘟囔,吵孩子,吵自己懦弱无能的丈夫。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足感,所有人都听之任之才能让她有征服欲。这样的一个人想起来都是噩梦,真的足以毁了一个家,而她自己也在自己不停的数落中收获了所有人对她的嫌弃和厌恶。

看到最后我便作诛心之论几乎可以肯定的认为李宝莉应该是去自杀了,像她的丈夫一样一死了之,抛却身后事,生与死,烦恼与痛苦一并抛到脑后。以死来向命运示威,来让儿子醒悟,让伤害过她的人后悔惋惜,也以死救赎自己,偿还自己的债。这是我以强烈的代入感以自己的角度去揣测,都这样儿了还有什么活头?肯定是一个悲剧,李自杀,全剧终。可没让我料到的是煎熬到四十八岁的李宝莉却依旧挑起自己的扁担,继续像每一个平凡的人一样去生活,悲怆的故事基调有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可它不代表什么乐观积极向上,这些词儿绝不适合再用到李的身上去了,我看到的是麻木,侵入骨子的心死如灰,又或者像李宝莉这样的人脑神经粗糙,根本不会感叹什么命运的不公,自己的遭遇有多痛苦。

也感叹生命的韧性,街头巷尾每一个平凡的人身上不知背负了几多故事和酸楚。时代的巨轮轰隆隆向前,嘈杂又吵闹,每个人都是裹在生活的洪流中向前走,在自己看来再悲怆不过的事情被缩小,被淹没,变得不值一提。

也感叹人这一生到底要经历多少痛苦,才能成为一个人。

《方方自选集》读后感(三):为了万箭穿心找来这本书

为了看《万箭穿心》去图书馆借来这本书,读万箭穿心读到鼻子酸了N次,作为在武汉读了这么多年书的我,看到写武汉写得如此接地气,如此赤裸裸,反而感觉更加喜欢这座城市。虽然书里写的无论是武汉人还是武汉的文化都算不上可爱,却让人徒增了一份归属感。扯远了,回到正题,谈谈万箭穿心。。。

电影还没来得及去看就下线了,据说颜丙燕演得很好,读小说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有画面感,汉正街,汉口的码头,龙王庙的批发市场,每次回家坐公交都会经过这一带。

宝丽的性格火辣辣的,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武汉人,本来武汉话就带着几分傲慢,像吵架,但是她得心地其实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说在她内心仍然是个小女人,只是她傲慢惯了,不懂得或者说是忘记了如何示弱,于是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间接害死了老公,忍辱负重做体力活扛起养家的担子,却不被儿子理解,误解越来越深,最终遭到儿子的抛弃,可是就连最后儿子要把她从自己房子里赶出去的时候,她仍然一副强势的样子,丝毫不流露出自己的脆弱。而只有在唯一的好友石小景面前,她才敢吐苦水,才敢放声大哭。可是人生毕竟是自己的,无论石小景怎样掏心掏肺地帮她,自己的生活一样要自己来过,为了不让家散掉,她全副武装把自己的脆弱藏起来,忍住肉体的劳累,忍住亲人的排挤,忍住一个人的寂寞。

当马学武跟宝利提出离婚的时候,她当面跟没事人一样,实际却是濒临崩溃,其实她也只是个女人,表面上对马学武颐指气使甚至拳脚相加,其实她只是不太懂得如何表现对自己男人的爱,而生活中细微的点滴,了解丈夫的口味做他爱吃的饭菜,早起出门又折回给他掩被子,这些细节马学武已经麻木到感觉不到,在他眼里,宝利完全就是个悍妇,没有一点女人味,而他仅仅是这个悍妇随意摆弄的奴隶,完全没有翻身的机会,在这段婚姻里他感觉到的只是压抑,最终当这一切累积到他无法承受又无处可逃的时候,他只有选择自杀。究其原因,作为一个小知识分子他的清高使得他不屑于跟一个小市民没什么文化的宝利去交流,如果他可以试着多了解一些宝利,如果宝利能稍微示一些弱,就不会又这样一场悲剧。

宝利身上有武汉劳动人民的典型特征,忍得住辛苦,事情干得漂亮嘴上却不饶人,被街头小流氓欺负的时候,甚至不顾自己是个女将,跟几个男的大打出手,作为一个女人她承担了太多本不该她承担的东西,而她得好友石小景,一样是女人,一样没有丈夫的疼爱,只是为了丈夫的财产勉强维系婚姻,每个月像领工资一样从丈夫那里拿钱,只能靠穿名牌、度假、去美容院这些来充实自己,她同情宝利,为宝利出招出气,她是宝利唯一的精神家园。

在最后,宝利的儿子小宝说的一段话,才揭开了儿子为何如此憎恶母亲,甚至荒谬地认为自己离开武汉爷爷奶奶就会被妈妈欺负,为了保护他们执意放弃清华而选择武大,殊不知这么多年来一家人的财迷油盐都是宝利辛辛苦苦当扁担赚来的。甚至要把宝利从家里赶出去,说爷爷奶奶由他照顾,宝利呢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不用他养。从最后小宝的独白可以看出,他眼里的妈妈从他小时候起就成了一个恶魔的形象,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儿时父母吵架,甚至母亲打伤父亲,让他内心充满了不安的因素,而母亲表现出来的强势和父亲的忍让,在他解读来直接就是母亲是个坏人,而父亲的死让他直接认定母亲就是那个害死父亲的凶手,加上高中时候的调查,直接就确认了这一点,对母亲给的爱完全从内心屏蔽掉,母亲的恶魔形象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他根本就不愿意承认跟这个女人有血缘关系,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自称为马家的人,而母亲是个外姓不配参与,甚至到最后都不喊宝利妈妈。按武汉人的性格,终归有一天他会后悔的。

期待网上尽快出电影。。。值得一看

另外这本书还有方方的一些短篇,基本都是讲高校里搞研究的人的生活,对我吸引力不大,昨天看了《风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可能是前后的变化差异太大,也可能作者正是想通过这种差异表现时代变迁对人生活的影响,个人感觉这本书其实不是讲的家庭,而是年代更迭的世界的变化。

总之还是不错的,方方的书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