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力使命读后感精选

重力使命读后感精选

《重力使命》是一本由哈尔·克莱蒙特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力使命》读后感(一):太空时代的极地远征

回顾书中元素:航海、高水平与低水平科技的合作、远征、极地、奇遇、贸易、冲突,在地球已无最后秘境的太空时代,作者营造了合适的理由,展开一场激动人心的远征,让我们重新体验人类航海时代远征的光荣与冒险。

《重力使命》读后感(二):我很小,可是我很强大!

典型的硬科幻作品,充满了未知世界的艰辛。估计很多人不喜欢这种小说,作为文学作品而言,恐怕不会得分很高。但我是科幻迷唉,想到看到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至于语言,再好的大师,也只能写出“花园里有把伞”之类的话语吧!

《重力使命》读后感(三):迷失于技术描写中

只能说《重力使命》是我看过的科幻小说中比较不喜欢的一本。在这本书的介绍中强调了它的“硬科幻”的代表之作,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也确实能让读者体会到这种详尽/翔实的技术描写,增长科学知识。但这同时也是整部小说仅有的“好处”,因为除了这个方面小说从情节设置到人物刻画上均乏善可陈。总体来说,作为一本科学普及读物《重力使命》是成功的,要称之为一本优秀的科幻小说则尚欠缺火候。

《重力使命》读后感(四):科幻小说的极致

《重力使命》把“科幻小说”的概念体现到了极致。很“科”、很“幻”、很“小说”。

哈尔·克莱蒙特营造了一个高度重力的世界,构想了这个世界的环境和生命,以及环境和生命之间的关系。这所有的构想,还有着严密的物理学依据。

而这样一部“硬度”非常高的作品,其作为“小说”却毫不逊色。主角伯纳兰的身上,有着作为商人的精明、作为船长的坚毅以及作为探险者的好奇心。这个麦斯科林星球的“麦哲伦”率领着他的船队完成了一次远较麦哲伦伟大的航程。

《重力使命》读后感(五):《重力使命》“Xinty665 免费制作txt版”翻译校注-1~6章

附图: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5299348/

弄了很久还没弄完,挑重要的先放一点,更多细节参考作者后记。

第一章

【氨气迷蒙,凝结成细小的水滴,不断积在筏子上。】

原文里没有这句话,并未表示氨是液体

第二章

【不,漂在近地轨道上,在我们上面只有六百英里。】

“近地轨道”应为“光环内侧”,作者后记里描述了光环,或者翻译成“环”/“行星环”更好吧

第四章

【又逐渐蜿蜒向南】

这半句多余

【“我是指那些在冬季风刮起前仍然是海洋的区域。”他答道,“初春时海平面达到最高,那时冬季风逐渐平息。】

翻译不全,意思是冬季风暴把海填满,所以初春时海面最高。恒海也就是海水最浅时也是海的部分

【但在那些重力正常的区域,水线会纵伸变化,春秋两季,水线的变化范围可达二百到两千英里】

觉得翻译不清楚,意思是海岸线位置会发生两百到两千英里的变化

【你们的海洋以四个我们地球年为周期完成一次循环:先是蒸发,然后在极地上空凝结,以甲烷雪的形式降落,最后在春天到秋天的这段时间内再重新流回大海。我原来还对这些暴风雨感到不解,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

这部分原来的翻译似乎没搞懂。我的理解:先是有相当于4个地球年的时间,甲烷在蒸发,以甲烷冰的形式积聚在北极,当北半球从春季进入夏季的时候甲烷融化,返回海洋,也造成了南半球的暴风雨,这时南半球正好进入冬季,这段时间持续月5个月。从后文和后记来看,一个周期约5个地球年。

【它肯定还能吃,不过从你刚才说的话来看,你消化不了它的肉】

对我们来说还能吃,但是根据你以前说的,你不能吃

【赖克兰推门出来时,车内涌出一股白色的冰雾,那是车内残存的地球空气在遇到麦星空气时冻成的冰雾和二氧化碳】

残存地球空气是不大可能的,这应该是人呼吸出来的

【在麦斯克林的赤道上,人和宇航服加起来约有九百五十磅重,比伯纳兰在麦星赤道处】

翻译错误,极地地区

【能够用作拖绳的植物也远在四分之一英里开外】

个人理解:外星人在赤道体重太轻,不足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来牵引雪橇,他们考虑拉着植物借力,但是植物还很远。所以这里植物的作用是锚定、固定

【只见碧空万里,小太阳和两个月亮高悬空中,照得大地一片明亮,他们已经整整忙活一天一夜了】

这句翻译似乎发挥太多了。小太阳和月亮出现,应该是晚上,所以表明他们工作了一昼夜

第五章

【这些树木的根须强劲有力,在麦斯克林最凶猛的暴风席卷时还能牢牢抓住地面,用做支撑点正合适】

把绳子系在树上,拉着绳子借力?

【水域 的确很窄】

原文range,怀疑这里是指山系

【‘布利’是用很多三英尺长、一点五英尺宽的木筏绑在一起】

布利号的尺寸和结构。翻译成“绑在一起”不好,“连在一起”可能好些

第六章

【在极地附近,迟早要被摔得粉碎】

应该不是摔碎,而是船体无法承受自重

【这时的麦斯克林星正沿着轨道转向下一个春分。当然,到春分不会太久的;在南半球的仲冬,这颗巨大的星球距离自己的太阳最近,因为公转速度极快,秋冬季节的转变也相当快】

这句理解有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也就是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向量半径)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这一定律实际揭示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角动量守恒。麦斯克林南半球冬季时,处在近日点,所以公转角速度大。

【白昼变短了,麦斯克林的春天正式光临】

个人理解:原文这句话是说赤道以南的昼弧渐渐变长,南半球到了春天。所谓白昼变短是错误翻译。或者是说有昼弧的范围向南移动,因为南极地区冬季发生极夜,是没有昼弧的。

以地球为例,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夜半球。昼半球与夜半球的交界线即晨昏线。晨昏线把其所经过的纬线分为两段,位于昼半球上的一段即称昼弧。而位于夜半球上的一段则称夜弧。昼弧越长,此纬度上的白昼就越长

【一是因为麦星极端平坦的地形大大降低了北极冰川在冬季的扩张速度】

翻译错误。愿意是说因为麦斯克林扁平的形状,仲冬之后照射到北极冰盖的辐射迅速减弱。由示意图(或者用一个圆盘模拟)可以看出,仲冬之后太阳在正午的高度角迅速下降。

【丝毫也不担心赤道地区的飓风】

原文的意思大概是指春分时的风暴

【尽管雪橇分量很轻,走起来更是轻快,但火箭还是要跑两次才把它全部运下来】

翻译逻辑不清。个人理解:尽管雪橇很轻,而且使用氢-铁燃料的火箭推力很强,货运火箭还是需要跑两次。氢-铁燃料原理不清楚,或者原文的意思是火箭使用了氢铁合金?

【尽管旁边还有驾驶火箭的飞行员等着帮忙】

火箭组的人在旁边看热闹(满足好奇),并在需要的时候帮忙装货

【剩下的工作麦斯克林人自己就可以完成了】

原文是“人类没帮上忙”,跟上一段最后一句话对应

【当然,每一个船员的后钳都紧紧抓住一根树干】

一组或两组后钳

【现在看来,这些措施有点多余了】

原文是adequate,表示适当的,不是“多余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