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瓦尔登湖(博物图鉴版)》读后感摘抄

《瓦尔登湖(博物图鉴版)》读后感摘抄

《瓦尔登湖(博物图鉴版)》是一本由亨利·戴维·梭罗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8,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瓦尔登湖(博物图鉴版)》读后感(一):再读,还是放弃

又读了一遍,又是只读了一小半放弃了。读书很奇怪,你不懂作者想表达什么,你读不进去;你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你又不用读了。 前面放弃,是我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这次放弃,是我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不知道放弃,知道还是放弃,只是说作者描述的生活,没有让我产生共鸣。 我们身处喧闹和焦虑之中,渴望寻找到一种解药。作者的药太猛了,直接离群索居,逃离现代生活,不要被社会游戏规则所累,不要一辈子都去工作,不得闲。也许这是治本之策,可是这不又是倒退吗,重新回到农耕时代? 我们寻找解药,是因为我们“既要…又要…还要…” 当我们“不要…也不要…都不要…”我还寻找解药干什么呢? 我是读了《三联生活周刊》里讲述观树、观云、观鸟等生活解压方式,又按图索骥跟本书相遇,可惜只是对视一下,又匆匆分开。可能是我的肤浅,也可能是我还在寻觅,总之跟这本书缘份又止住了。

《瓦尔登湖(博物图鉴版)》读后感(二):从容不迫,宁静祥和

当外界越是躁动不安喧嚣,我们越需要寻觅一处极为宁静的去处,那个宁静的去处便是—《瓦尔登湖》

梭罗这次瓦尔登湖旁的“隐居”,是一次刻意而为之的超验主义实践。他亲自把自己放进“独处”的境地中,以便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更好地去感知与思考、阅读与写作。

梭罗肆意地挥洒着瓦尔登湖旁的宁静时光。瓦尔登湖平静澄澈的湖面,周围数不胜数的动植物,无一不吸引着梭罗去探寻,像个出生的婴儿,仅是如此单纯地去感受这个世界,不带丝毫功利之心,不带丝毫目的。只是存于这个世界便足够让人热泪盈眶了。一次次地懵懂的感知让梭罗的内心充满了欣喜与感动,用他尽管略有琐碎但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下来,似一道不添加任何杂质的清新美食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

在梭罗看来精神上的探求远高于一切,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

他认为“读得好书,就是说,在实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的确,一本优秀的书籍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充盈与满足感。独处生活在瓦尔登湖旁的生活必然会感到寂寞的,但梭罗认为“宁静不是绝对的”,相比于他所获得的寂寞只是附属品罢了。

有人说,好的生活是在每年夏天去马尔代夫,每个冬天去北欧看极光,用餐都在米其林餐厅。

我也时常会幻想内心中的理想生活,有一幢自己的小木屋,有一个爱人或是独处也好,种花种菜,天气晴朗的时候坐在屋外的秋千上晒太阳,下雨了在屋中听钢琴曲,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和自己对话,了解内心中的那个本我。去看太阳起起落落,去观察大自然细致入微的景观。

梭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思考方向,尽管时代是在不断向前的,但是我们所需要的是否真的有必要像提供的那么多,我们拥有的是否真的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向往的又是否是可值得追求的。当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恐慌,不要忘记自然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去提醒你从容不迫,缓慢而又坚定地走着自己的道路。

我仍然记得结尾中的一段话:我走进丛林,因为我想从容的活着,我要活得充实,吸取人生所有的精华,抛开身外之物的所有烦恼,才不会在我临终时发现我虚度此生。

《瓦尔登湖(博物图鉴版)》读后感(三):书摘

有的时候我感到无论是怎样的人,在大自然中,他都能找到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心的伴侣,即使是对愤世嫉俗的人或悲观主义者来说,也是如此。只要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中去,阴郁的忧思与厌世悲观之感总能一扫而去,对于健康无邪的耳朵来说,听闻暴风雨就如同听闻伊奥勒斯的音乐一般,勇敢而单纯的人不会轻易伤春悲秋。当我沉溺于美好的四季生活时,我相信,没有什么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耗费生命中最珍贵的时间去挣钱,竟是为了在最不珍贵的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

我并不希望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模仿我的生活方式,因为,或许他还没学会我的这一种生活方式时,我又换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世上的人,生活的方式越多越好,而且,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慎重地找到并坚持他独有的生活方式。 我们或许不能在预期之日抵达目标港口,但我们仍然可以保持正确的航向。

让我们犹如大自然一般纯朴而祥和吧,驱散我们眉宇间的乌云,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注入一点点生命的气息吧。请别傲然伫立在那儿充当穷苦人的赈济人,努力去做一个值得活在世上的人。

一个人勇于放弃的东西越多,他便越富足。

对时间我毫不怀疑,时间是能甄别出好与坏的;我最终播下种子时,我想收成是不至于让我失望的。 但我要向我的朋友叮嘱,下不为例地叮嘱,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自由地生活下去,尽可能远离约束,生活得不那么执着才好。

我们必须学会重新苏醒过来,学会保持清醒,寄托于心灵对黎明的无限向往,即使在最深沉的睡眠中,黎明对我们也会不离不弃。

我幽居在森林中,是因为我希望小心谨慎地生活,仅仅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自己能否学会生活必定会传授于我的东西,以免死到临头,才发现自己白活了一场。我不希望过不能称之为生活的生活。生活是如此的珍贵。我要深深地根植于生活之中,吸取所有的人生精髓,要生活得强健稳当,像斯巴达人(Spartan)一样,以便排除一切生活必须弃绝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在琐碎之中被耗费掉了。

我们试着如大自然一样从容地过上一天吧,让我们天刚亮即起身吧,吃早餐与否别太在意,但求身心从容无忧;任人去人来,让晨钟敲响,让孩子们娇啼吧,——下决心,我们要过好每一天。我们为什么要屈从,随波逐流呢?

读书的绝妙之处在于,坐着便可在精神世界里纵横驰骋。当我畅饮着深奥学说的甘露玉浆时,我便体验了一醉方休的快感。

好好读书,也就是说,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阅读真实的书,这是一种高尚的历练。阅读者的劳神费力,已超过了世俗公认的任何历练。 书是务必要谨慎而又安静的阅读的,写作也需要同一种态度。

我认为猫头鹰的出现是可喜的,让它们为世人发出沉迷于狂人似的长啸,这声音最适宜于滋生白昼无光的沼泽地和阴气沉沉的莽莽森林。让世人明白人类还有一个广阔无垠而并未开化的本能世界。它象征着混沌迷蒙的原始和狂野不羁的原欲。整天,日光照耀在这些荒野的沼泽边缘和上空,一棵欧洲 冷杉,其树皮上长满了苔藓,幼鹰在空中翱翔,山雀在披挂的常春藤中嗫嚅。披肩榛鸡、野免藏匿在树根丛中。一个更加阴郁、更合适的白天来临了,自然界中另一类生命适时而起了,这是大自然的意义。

你大可不必视生活为差事,你应该游戏人生。享用大地,但勿将它占有。因为缺乏进取心和信心,世人便在买卖中。如同奴隶一般地过活。

我逐渐明白,哪儿来的那么多家务,哪儿出现的那些非做不可的事:每天要注意仪表,每天要穿戴整洁而可敬,每天要将房屋管理的洁净美观。要做这些,代价很大。

我抵制长时间拼命干活的理由是它会反过来迫使我不得不拼命地大吃大喝。可是,说实话,在这些方面,近来我似乎也不再那么挑剔了。我极少将宗教礼仪带上饭桌,我也不祈祷,这倒不是因为我比以往更聪明,而是我不得不承认,不论多么遗憾,我也一年年地变得越来越粗俗了,心境也愈加淡漠了。

你,我,怎能过这种卑贱如禽兽的生活,整天只知吃吃喝喝?

款待人,不款待人的兽性。

他大约是头脑最清醒的人,他也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不会勾心斗角的人;昨天和明天,对他都一样。昔日,我们一起闲游漫谈,把世界全然抛在脑后;因为他不属于世上的任何机构,他生来自由、智巧异常、胸襟坦荡。不论我们转向哪一条路,天和地似乎都连成一体,因为他,山水辉煌灿烂。一个穿蓝袍的人,他最合适的屋顶便是天空,星空映照着他的晴朗,反映着他的澄清。我不相信他会死,大自然是舍不得他走的。

一阵春雨过后,草儿更加青翠了。当更美好的思想注入人的灵魂之后,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光明。假如我们永远地生活在当下,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如同小草不放过滴落在它身上的每一滴细小的雨露一般;我们未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中,极尽我们应尽的责任,那么我们便是有福之人。春已至,我们还停留在冬天。在一个无比愉悦的春晨,人间所有的罪过都获得了宽恕。在这个日子里,一切人类的罪恶都当消融。阳光如此温暖,邪恶的罪犯也会迷途知返。

不管你的生命如何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对它;不要逃避,更不要用恶语咒骂它。它并不像你认为的那么坏。当你最富有时,即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在天堂他也能找到那里的缺点。你纵然贫穷,也要喜爱你的生活。即使你身处寒舍,依然会拥有喜悦、开心、荣耀。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与照在富人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门前那早春的积雪已消融。我看到一个安心知足的人在济贫院的生活宛若在皇宫一样,他生活得如此开心又如此满足。 不要对发展太焦虑,不要屈服于外界的够响,这些都是身外物。

以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