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一

年味作文600字 浓浓年味扑面来

十二月廿十三是农历的小年,那天我随舟报小记者团一起去南岙社区寻找乡村年味。

走进南岙文化礼堂,这里早已沸腾,各种民间过年活动齐刷刷映入我们的眼帘。

我们先来到了结绳区,一位阿姨教我们编船绳结。一开始,我还能照着阿姨的讲解编一点,可越到后面,我就越不会编。尽管阿姨手把手地给我示范,但我仍然不会,真是遗憾!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真是奥妙无穷啊!

来到书法区,三位来自定海的书法大师正忙着写春联呢!只见他们大笔一挥,一幅幅春联就飘洒出浓浓的年味!我搓搓小手,跃跃欲试。一位阿公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把毛笔递给我。我用双手轻轻接过笔,蘸上墨汁,开始写了起来。上联“好日子舒心如意”,下联“美生活幸福平安”,横批是“鸡年吉祥”。这可是我新学的春联,写起来特别顺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啧啧称赞!写完春联,一位记者阿姨还采访了我。虽然我没有骄傲,但心里还是很得意的呢!

滚烫的年糕终于在大家焦急的期盼中出炉了。我们伸出小手,迫不及待地扯来一团,跟着老师傅们学做起了各种年糕小动物。我捏了一只大恐龙,其他小伙伴捏出了小鸟、小鸡、元宝……做年糕真是太好玩了!

木偶戏我可是第一次看到。站在台前,看着两个小木偶演戏,我好奇极了。这小木偶的动作、说话声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了弄个明白,我跑到后台,呀,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坐在幕布后面,双手持着两个小木偶,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台词,全是我们舟山话。旁边还有一位年纪稍轻点的女助手,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另外还有两个师傅敲锣打鼓,模拟各种声音,好不热闹!这木偶戏可真让我长了见识。

2017年,辞旧迎新,我在南岙度过了个快乐而又难忘的小年!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二

过年了,但我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甚至都不期待过年。我不禁想到再过个几十年,我们会不会就没有过年这个概念了。

除夕睡到半上午,醒来才反应过来,今天居然是个大节日。这要放到我小时候,前半个月就开始激动,除夕前一天晚上更是兴奋的睡不着。起床后面对贴春联的活儿也是一推再推,随便贴完了就赶紧回到家里面暖和,毕竟除夕那天是真的很冷。下午全家人一起出动来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往年都是去奶奶家吃的,不过今年奶奶老了,做不动了,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我们家身上。爸爸掌勺,我和姐姐负责打下手。菜的品种是很丰富,但是都是平时能吃到的菜,只不过是把几顿聚到一顿来吃罢了。妈妈则是去执行春节当中一个重要的仪式——敬老爷。忙碌了一下午,吃到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但饭后再也没有精彩的放烟花爆竹的活动了,架年火更不说了。估计除夕最有乐子的活动还是抢红包,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春晚没有几个精彩的节目,就是走个形式放在那里,没几个人认真看。从前整个除夕都是和邻居姐姐一起过的,一会儿窜到她家,一会儿来我家,但今年甚至从放假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见过一面。大年初一的相聚活动也是愈发潦草。

关于年味儿变淡这个事情我想了很多天,渐渐从中悟出了社会和时代的影子。其实年味变淡并不是一件根本的坏事,从另一方面想它甚至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从前我们期待过年是因为过年可以吃上一顿比平时吃食更好的年夜饭,可以名正言顺的穿上自己期待已久的新衣裳,可以借着过年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而现在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可以经常吃好菜好饭,经常买新衣服穿。所以过年没有那么值得期待了。而春晚没有那么好看呢,是因为我们对娱乐项目质量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平时都可以看综艺,刷抖音,可以看到各种有意思的节目,一对比春晚就没那么有意思了。

再继续一想,年味变淡不全是生活变好了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而弄丢的。过年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当然也有很多的传统习惯。用现代词儿来说就是仪式感。比如扫房子、贴对联、敬老爷,但是现在的我们却把这些仪式感认为成繁琐的事情而不愿意去做,自然丢失了过年的氛围,随之丢掉了年味。

过年,也是全家团聚的时刻,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年味儿需要我们的传承,年味儿不应该从我们这儿丢失。

所以,走出房门和家里人一起嗑着瓜子,唠着嗑,吃顿饺子,过个年。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三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福字,挂起了酱鸭,酱鱼,酱肉……我家也挂起了香肠!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子了!春节这几天,我跟着大人去亲戚家里拜年,不但能吃到各种好吃的,还能拿到好多压岁钱呢!奶奶家那边的习惯是过年无论在谁家都要吃个大馒头!

初一,我们到了舅公家,他们买了许多爆竹,我和他们家的孩子成成玩起了爆竹。这种爆竹叫“大红鹰”,是我最爱玩的爆竹。一开始,我和他是一个一个扔的,接着几个一起扔,一扔就是三,四个,这玩法玩腻了,我们就摆起了阵法:我把爆竹摆成和太阳一样的形状,在把一个大红鹰拆了,把火药撒在中间,然后点火,我们提醒旁观的人离远点,免得伤到他们。我点了一个大红鹰扔在中间,过了一会儿,中间的炸了,并且引爆了其它的,它们被炸到四周,多像五行阵啊!它们最后一个接一个地炸了。玩着,玩着,我想出了个好点子:“不如我们把大红鹰插在雪里炸?”好奇心告诉我着一定很好玩!我马上把大红鹰插入雪中,然后一点火就立刻跑到屋里,只听得“嗖”的一声,爆竹就像火箭一样飞了出来,并把雪堆炸开了,变成雪花飘了下来真美!

因为烟花爆竹十分危险,而且污染空气,我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玩一会儿。年味还有血多地方,我还在继续搜索……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四

没有年味的年 现在的年,已经没有什么年味了。 小时候,羡慕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描述的过年样子,腊八的蒜,除夕的饺子,孩子的麦芽糖,漂亮的年画,从腊月到正月的忙活,觉得那才是年。可是,现在倒对自己小时候的年,颇为满意了。在老舍先生的文章里,新社会的年,已经不那么热闹了,可是,在现在的年里,似乎都谈不上热闹了。 现在过年,不说贴春联,贴倒福字,挂灯放烟火,大家都在做都在劝的,就是“别光顾着玩手机”。很多过年时候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奇葩”问题,都成为了网络上的笑料。

过年,这种问候,咱都觉得不痛快了,相比之下,玩手机,比和真人交谈,要轻松多了。也许从前也有这些烦恼,爸妈那些过年的压力,是不是也只是为了我们开开心心而扛了过来。 年味是怎么没的,我真说不明白,可是,我觉得年,还是在的。 在我爸妈眼里,过年还是件大事,买年货从不心疼,比平时大方,也很重视,比其他节日都看重许多。在爷爷奶奶辈,他们也依旧盼着过年,盼着我们回家。过年不能回家,似乎在我们眼里,是一件越来越平常的事,可是在老人眼里,似乎还是一件值得失落好几天的日子。可是,他们也不能怨,因为过年,就要开开心心的,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扫地,不能打碎碗碟,打碎了也要马上说一句“碎碎平安”。 我小时候的年,虽然不像老舍先生在文章里的那般热闹,可爱,但是也很快乐。穿一身新衣都不用求着爸妈,买贵点也没有关系。

饭桌上有许多喜欢的饭菜齐聚一堂,和亲戚的孩子一起玩,无忧无虑。就算被大人们比成绩,我们也不会受影响,能够玩的很愉快。一起背着大人先拿仙女棒出去边玩边跳,学着《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小燕子,在漆黑的夜里享受火光中的笑声,一起欢乐一起团圆。在新年的到来,许下新年的愿望,坚定的相信一切都会成真,开始对新一年充满期待。 也不能说年味会回来,在我们跳出那些迷信,我们就会失去挺多快乐的。在我们知道那些愿望不是一定会实现的时候,我们许下愿望的那一刻,不是美好的想象,而是想着今年也要好好努力。我们对现实看得越来越清楚,我们对春节,不像是节日,就是个日子。 其实,过个年,也许也没那么难,重要的是开心。不热闹没关系,也别委屈,逃避。

尽量的放松下来,开心起来,不说让年味回来,至少让自己的年,过得快乐些。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五

“啪啦啪啦”,“啪啦啪啦”!

妈妈一放完鞭炮,就呼唤着:“吃年夜饭啰!”。一家人围坐下来。奶奶夹了一根冰菜放在我碗里。“萍儿,来,多吃点蔬菜,补补维生素。”我惊奇地赞道:“哇,奶奶懂得挺多的嘛!”奶奶笑眯着眼,说:“奶奶虽然不识字,听多了,自然也懂了!”爸爸夹了一块鸭肉,放进奶奶碗里,说:“妈,来,补补蛋白质!”妈妈端起自制的百香果汁,一一斟满酒杯,说:“来,以汁代酒,干杯!”爷爷喝完,乐呵呵地说:“新生活,新讲究!好!”我舔舔嘴唇上的果汁,不禁称赞:“赞,赞!”,刚两岁的弟弟听了,鹦鹉学舌:“赞赞,赞赞。”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吃完年夜饭,我加入抢红包的行列。“叮咚!”“耶,红包来了!”我一点一按,唉,手慢了!“萍儿,快进咱家族群!还有六包!”爸爸笑着说。我急急忙忙一搜,点击“拆红包”。“Yes!3。52元!手气最佳!”我兴奋得大叫起来。“萍儿,你也发个红包,给上海的表姐表弟们送个祝福!”妈妈说。“好,马上发!”填好金额,写上新年祝语,点击“塞钱进红包”,二十个红包马上被我送出。爷爷探过头来,说:“萍儿,来,教爷爷发红包!”爷爷戴上老花镜,一手捧着手机,一手用他那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点击着手机屏幕。爷爷专心致志地听着我的解说。红包终于送出,爷爷露出胜利的喜悦。“叮咚!”“叮咚”!爷爷收到了表姐表弟们的信息:谢谢大伯公!谢谢大舅公!新年好!……爷爷仔仔细细地看着,咧着嘴乐着,连连说:“这手机挺管用!”“科技时代嘛!”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应道。爷爷连连点头,说:“我老了,赶不上新时代的步伐了!”

抢红包的大潮渐渐停歇,一家人坐在客厅观看春晚。一首《赞赞新时代》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弟弟跟着节拍点着头、扭着腰。我跟着节奏唱起来:“赞赞新时代……”

“啪啦啪啦”,“啪啦啪啦”!满天烟花点亮了夜空。我们迎来了2018年的钟声。望着窗外绚丽的烟花,我情不自禁地欢呼:“新时代的年,就是这个味儿!”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六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春节,人们会贴春联、窗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 超市里摆满年货,放着拜年的歌曲;街道的两旁也会挂起红灯笼,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年味。

我们家是北方人。一过了小年,就会开始采购年货,为年夜饭做准备。同时,我们会大扫除,擦窗、擦地、换上新床单……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早早起来贴春联和“福”字,我上学期开始学写毛笔字,爸爸说希望明年的春联可以由我来写。接下来是我们家的拜年时刻,我先去给外公外婆拜年,他们开心的摸着我的头,给了我一个厚厚的大红包;接着,我们通过视频给爷爷奶奶拜年,虽然他们不在上海,但看着屏幕上他们的笑脸,感觉就像在身边一样,外公外婆感叹着现在科技发达,“拜年”真方便!

今年我们家年夜饭的大厨是外公,他是我们家做饭最好吃的人,所以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他来做,今年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今年我开始在旁边学习并帮忙。他做了妈妈最爱吃的溜肉段,这是我们东北的传统菜,更是我们家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传统菜;他还做了我最爱吃的烤鸡翅和清蒸桂鱼、佛手白菜、扣肉等。外公不愧是大厨,两个锅加上烤箱同时做三道菜,厨房里香味四溢,我闻到了年味。我们家年夜饭的传统要有鸡和鱼,菜的数量是双数,并且是吉祥的数字,所以今年外公准备了八道菜。餐桌上,爸爸拿起了酒杯,说起了祝酒辞,我也跟着举起了杯子,向大家说了祝福的话,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聊着,品味着年味,热闹极了!吃好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春晚,春晚更像是全国人民的年夜饭。

现在中国人过节的方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大家以聚餐为主,现在很多家庭会选择出游来欢度春节,我们家也不例外,虽然过年的方式在变化,但年味依旧,亲情不变!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七

不知不觉中一年又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在三十的这天晚上,大家齐聚一堂,吃着丰富的团圆饭,聊着在这一年中所发生的大事与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小孩们则兴奋地玩着手机,聊着天时还不忘数着刚悟热就要上交的压岁钱。

不过今年却不一样,大人不再一边吃团圆饭,一边欢声笑语的聊天。只见他们一脸的紧张,吃饭一边用手机翻看着同一条新闻,电视上也不再播着春节联欢会而是一个又一个的新闻节目。在一个个字字腔正的播音员口中时不时的播出“武汉”“病情”“冠状病毒疫苗”“钟南山院士”等一个个关键词,听得人心慌慌。

孩子们也不再大吵大闹,只是一个个缩在沙发之中,默默的打着游戏,再也没有人发着方便的语音,只用着笨拙的双手慢慢的打出一个又一个信息。吃饭前孩子们一改以往从不洗手的习惯,在洗手间拿着肥皂像拼了命一样的搓着手再看他们的神情,仿佛像杀仇人一样愤怒,一个个小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在吃完饭后,人们只待了一会儿就早早各自回家了,不再像以往一样狂欢到清晨再慢慢回家。在返回的路上,大街上冷冷清清,一个人都看不见,见到的车用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公交车上一个人也没有宛如一辆鬼车一般。再看大酒楼与大商场,不再像以往灯光闪耀,人声鼎沸,而是一片黑暗,门窗紧闭,一个人也没有,温州已成为了一座“空城”。

回到家中,本想看看窗外的烟花,结果发现窗外冷冷清清,不再像曾经的“百花斗艳”“万紫千红”,“争奇斗艳”那样百花盛开,只是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抬头一看只是“一枝独秀”,都说“一枝独秀不是春”啊,这样根本不是万民同庆的同庆的春节,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个秀,只好摇摇头回去但一转头,身后就其秘密的声响马上转头心想着“欧亨·利”式结尾也不赖,结果又让我失望了,那只是有人多放了一点点烟花而已。

到了初一一起床,心想三十不热闹,今天出应该热闹了一些吧,因为今天可是走亲戚的好日子,看阳光明媚真是个好天气,结果一看大街上还是冷冷清清,只有一辆呼啸而过的救护车,其余的屁都没有。穿好衣服,准备出门看看,结果刚摸到门把,爸妈的男女双吼就飞了过来“不许出门呆家里看书和写作业”口中一口鲜血被震了上来,好距离的够远,而我有内力深厚于是将鲜血压了下来,一转身发现妈妈忽然不知何时飘到我身后“现在病毒那么流行,你还出去,还要命不要命啊,你这么大了要对自己负责任”。在吼时,还顺便将手中的扫把“送”到了我手中,我只好苦拉着脸开干了。不过我发现有活干的日子实在是太爽了,因为在下面几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无聊”,每天只做四件事“吃、睡、写作业、看书”无聊到只能换着顺序做这四件事,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唉,真希望不再过这样一个毫无年味的大年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八

天上烟花绽光彩,地上鞭炮显喜庆。过年,过年,家中当然充满了年味。

除夕那天晚上,厨房里蒸汽腾腾,香气弥漫,舅舅、舅妈、爸爸和妈妈在厨房里不停地忙碌着。这个在洗菜,那个就在切菜,这个在炒菜,那个就在桌上摆好碗和筷子。厨房里的菜香犹如一把钩子,钩得心里直发痒,迫不及待地想要开餐。菜终于全部摆上了桌,天气比较寒冷,但屋子里却是热热闹闹的,没有一丝寒意能侵入进来,而且屋里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甜味。

吃完晚饭后,照例将电视打开,静静地等待着春晚的开始。春晚开始时,我跟哥哥和姐姐都放下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春晚中最有亮点的节目当然还是小品,其中最让我忘不了的是那贾玲又当妈又当老师的小品,还有周杰伦的那首《告白气球》,唱出了很多人当年美好的回忆。看到周杰伦的样子,周围的亲戚都不禁感叹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周杰伦现在都这么老、这么胖了……

看着周围的亲戚边看春晚,边讨论着春晚的节目,那种说不出来的甜味又弥漫了出来。

到了十二点,各家都放起了烟花和鞭炮,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一个接着一个的烟花随着“biu”的声音直冲云霄,绽放着光彩,鞭炮带着喜庆的红包在地上爆炸,炸出了新年的声音。

第二天,我和爸妈四处拜访亲戚,每到一个亲戚家,我必会收到红包,这小小的红包间有着几张红票子,这一切的红都寓意着新的一年中过得喜庆、红火。这红包中不仅包含着红票子,还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啊!

年味,这东西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洋溢在过年喜庆的屋子里,感受在我们的心里。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九

年味作文2200字 铭刻心底的年味

“年,就这样过了,隆重而来,悄然而去。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朋友发来这样一条微信,读着,正如我此刻的心境。刻录在记忆里的年味,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变,如陈年老酒般的愈存愈醇,回味无穷。

幼时的年,是在外婆外公的怀抱中度过的天真烂漫。那个缺衣少食的六十年代,因徽商外公茶叶生意做得火红,我幸运地跳过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与外公外婆一起住在湖州练市镇。那里有近三百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北面临街,是外公的商铺;南面倚河,整排的木框玻璃窗使整间屋子显得透亮。紧挨窗口并排放着一张八仙桌和一张小方桌。外公每天清早就在这里读书。邻居朋友们也很喜欢聚集在这里谈天说地,喝茶、下棋、晒晒太阳……外公边做生意边招待朋友,雅兴不凡。小小的我最感兴趣的便是与外婆一起趴在窗前看对岸的人们上上下下地洗衣物,数记市河里过往的大大小小的船只。或与邻居猜谜语,挑花线。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是年。唯一不同的是除夕那天,桌上不再有棋牌,而是外婆陆续将烧好了的鸡、鱼和元宝头端端正正摆上了,还有糖果、年糕之类好吃的东西,然后点上香烛供奉上祖。傍晚时分,外公才将那一串串的鞭炮搬到店门前的街路上,摆成各种不同的图案或字样,如气球、龙、大、发等。此时街坊们早就把街路的两头挤得个水泄不通。外婆把我领到稍远处,选个既看得清又很安全的位置,然后用双手帮我捂住耳朵。一切准备就绪,外公便与几个胆大的朋友一起点燃鞭炮。顿时,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人们的尖叫声、欢呼声混成一片,大家陶醉在一片弥漫的硝烟中,久久不散。大年初一早上,外婆早早地将几十个小碗搬上了桌,然后是我的活:先把碗整整齐齐地排列好,然后在每个碗里依次放一大把爆米花、一大勺红糖、一小勺芝麻,最后再加上个调羹。每当有客人到来,外婆都会首先泡上一碗递上,祝福朋友新的一年甜甜蜜蜜……那年味,是甜甜的开心。

童年时候的年,是母亲亲手织布缝制的新衣服和父亲挑的那担箩。母亲心灵手巧,不仅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会裁缝衣服。每年春节前,她总是通宵达旦地忙。但无论如何,大年初一,我和弟弟总能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在我们穿好新衣的第一时间里,母亲会用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把我姐弟俩前后上下赏个遍,满意的笑容洋溢于脸上。来不及等母亲欣赏够,我和弟弟就兴高采烈,连蹦带跳地出门去跟小伙伴互相炫耀新衣服了。尔后,爬进那早已备好的箩筐,由父亲挑着去做客人,一头是我,一头是弟弟。一路上除了欣赏风景,总还少不了母亲的叮嘱:“见了客人要有礼貌,要问好。”“吃饭时那全鱼和块肉不要去吃。”等等。有一次在姨奶奶家吃午饭,弟弟情不自禁将筷子向鱼儿叉去,母亲情急之下用筷子去挡。随着母亲这一档,弟弟筷头的鱼肉也掉落在桌子上了,顿时大哭起来。全桌的人一时都不知如何是好。姨奶奶急中生智,圆了母亲的尴尬:“没关系,让孩子吃一点好了。我把鱼翻个身,明天还能用的。”弟弟破涕为笑,重新夹起桌子上的鱼肉,美美地吃起来。尽管每次去做客人总是被众多规矩约束着,但我和弟弟还是无比向往,因为多多少少总有点东西吃,更何况母亲说过,那些肉等过了正月半后就可以吃了……那年味,是满满的期待。

青年时代的年,是母亲精心洗晒铺好的温暖床铺。每年学校放寒假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回家的港湾。假期的一切都在母亲的辛勤操持之下,过着饭来张口的舒畅日子,尽享着亲情。这期间最让母亲操心的,就是我懒在温暖的被窝里迟迟不肯起床而凉了早餐。两餐合二为一,是常有的事。即使在我出嫁以后的十余年里,总是要带着三口之家,照样的年前年后在家里住上大半个寒假……那年味,是暖暖的享受。

2010年,母亲离我们而去。从此我也告别了这暖烘烘的享乐,挑起了照料父亲日常生活的担子。每年趁十一假期,就早早地为父亲准备好过冬的衣物,如几件毛衣和羽绒棉衣外套,也必定会翻好两条丝棉被,以随时应对天气的入冬。元旦,将用过的棉被和棉衣洗晒替换一次,至春节前夕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干干净净迎接新春。这些衣物,都相对集中存放于伴随父亲大半辈子的一个“耐橱”,由他自己取用,也由我随时整理。六年来,这样的有条不紊倒已经成了习惯……那年味,是尽孝的满足。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可这个年啊,被父亲萌得够呛。

说来话长:1月8日,趁弟弟家办年酒,又逢久违的晴好,我早早回家。走进父亲的房间,只见床上只有一条破旧的床单裹着一条旧棉絮,“耐橱”的门上也由一把大锁把守着。父亲一反常态,怎么也不让任何人动他的房间。傍晚,亲戚陆续来到,几位长辈随即一个接一个地来“说情”——床上这么一点要冻坏的,赶紧让人添点被子吧。我无言以对,无地自容。第二天,我和弟媳不约而同都为他赶制了一条新棉被。这时,我才舒心许多。十多天后,父亲打来电话说:“钱丢了,没钱了。”我不明就里,下班后赶紧送钱去。

放寒假了,我的第一件要事便是回老家替父亲打理一下房间。但见父亲穿上了一件N年没穿过的旧棉衣,神情也是怪怪的。我茫然不已,再三追问,得到的回答就是“你们不要多管!”在我的极力坚持下,橱门终于打开了,却真让我傻了眼——橱里空空荡荡的,原先翻好的两条蚕丝棉被和数件旧棉衣、新添的羽绒服都不翼而飞了。弟弟悄悄告诉我,老爸最近老是偷偷地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办年酒剩余的蹄髈肉,多数是他拿去送人了。别是父亲年纪大,糊涂了吧?无奈,再买一件新的吧!

大年初二,父亲依然穿着那件旧棉衣。那新的呢?又丢了?我着实是火冒三丈,但又觉得奇怪得很。几经“侦查”,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当我路过从前的老邻居、患老年痴呆症多年的老爷爷家门口时,他正安详地坐着晒太阳。他和父亲年轻时是好哥们,他身上穿着的正是我最近给父亲买的新棉衣。有的疑团在那一刻破解,我心中仿佛打破了五味瓶,一时间酸辣苦甜一齐涌上心头。霎时,对父亲的怨气与疑虑都化成了丝丝的怜惜和浓浓的敬意与爱意!俗话说:“家有一老,如获一宝。”我这个宝啊,真是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今年的年味啊,是杠杠的责任与担当。

的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是生命的驿站,是人生的积淀,是时代的印记,是历史的记载……我的春节我的年,承载着希望与梦想,丰富了生活,滋养了心灵。

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篇十

和爸爸妈妈徒步从府前街往奶奶家走去。

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天色开始显暗了,又是阵风,带着几片云遮盖住了天空,好像这个城市一瞬间沉入了夜。

在春节前拼命赶工的公园路已经具备了通行条件,街道两旁也立起了朱红的灯笼,还十分创新地建起了明清时代的城墙和古楼,颇有一番韵味。本来,这里应是除夕夜里最热闹的地方了,但这次较先前则显得完全不一样。一路走下来,几乎没看见几个行人。路两旁的店面尚未正式投入市场,因此几乎都是大门紧闭,安静到我可以听见冷风吹过我耳边的声音,以及板鞋踩在石头路上有规律的“的的”声。

我带着口罩,拼命地呼吸,却只是吸到自己呼出的水汽,又闷又难受。口罩便是我呼吸新鲜空气的最大障碍。

但也没办法。这是去年十二月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这些由中华菊头蝠开始传播的病毒已经感染了数千人,它们活泼的闯进了我们的中国年,毫无畏惧,它们活在所有人惊恐的对话当中,活在那些只增不减的确诊病例中。而且,它们还极有可能飘散在今天晚上的空气中,饥渴难耐,寻找着新的宿主。所以谁还敢在这个时候出去闲逛,那些没办法的,也都纷纷用口罩遮住了自己的口鼻。

今年,真是最不像过年的一次了。大人们担心自己会被感染上病毒,生死便要交给老天定夺,小孩子们也抱怨着,但毕竟他们终究还是少虑的,他们只是对接连取消的宴会有些许不满。现在最开心的只怕是病毒了。

到了奶奶家,之前所感到的种种冷清与无味,在进门的那一刻被吹散了。亮着的日光灯让之前一路走来,习惯黑暗的我感到有些晃眼,餐桌上已经摆满了温州过年特有的高脚碗,盛满了美味的菜肴,一盘热腾腾的炒年糕,白色的热气在冬夜里显得更加温暖。客厅里传来一阵笑声,听声音的粗犷便知道是两个表哥在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不一会儿,爷爷从厨房里一声喊:“开宴了!”我们都来到餐桌旁就坐,整个房间在那一瞬间,更热闹了起来。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家人们,今天都汇聚在一起,自然有好多话题可以谈,讲得最为热闹的当然是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们最为看重的中国年……

夜深,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指针走向十二点,偶尔响起的鞭炮声,告诉我,新的一年了。

因为病毒,让这次过年成为最没年味的一年,但这种家人的团聚,这种“年”的意识,岂是病毒能冲散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