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惘然記》读后感精选

《惘然記》读后感精选

《惘然記》是一本由張愛玲著作,皇冠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 16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惘然記》读后感(一):其中的<不了情>

结局应征了它的名字,情未了,缘以断。世上的不了情数不胜数,张爱玲给它们做了个总结,仅此而已,她没有多谢一个字,没有多给读者一点幻想,生生的就这么结束了,够恨,够真实。美丽的邂逅,令人回味三分的传情话语,都悄悄的藏在了不了情里面。

也许这就是故事,这就是一些爱情的命运。

《惘然記》读后感(二):其中的<情场如战场>

还是最喜欢曹禺的戏剧。

单说我对爱玲此文的看法吧。我觉得里面三个男人是重点,他们的愚蠢,证明了一个事实,因为他们的存在,争强好胜,虚荣无趣的女人可以屡屡得手,不过他们这只能代表一部人,但这部人纵容了浮夸的女人,也许是对这种女人的厌恶吧,她们制造出来的风云,我只能嗤之以鼻。

爱玲把这个怪圈表达出来,也许不想给太多美丽的描述,所以选择了戏剧的方式,好像后来也被拍成了喜剧电影。

《惘然記》读后感(三):“平淡且近自然”

借着午后沙沙的暴雨声和昨日沉溺在张爱小说里的情绪,我忍不住翻至这仅存的小说结局,想要寻个究竟。昨天下午在图书馆一口气看了大半的小说——<多少恨>,还真的如张爱写给胡适先生的信中所说的,“平淡且自然”。

因为读张爱的同时也在看胡适,总是八卦地想要找寻两人间的种种蛛丝马迹,才不免找来张爱的小说看看。说是借口,其实张爱的小说才是真的喜欢,但凡小资情绪的现代女性都会喜欢的小说类型,我也不例外。但是读了这么多日,才发觉这“平淡且近自然”的风格才是真的不易。

<多少恨>是看到张爱自己在小说集自序中的推荐才翻出来读的,据说原本是电影剧本<不了情>,后来因为遗失了剧本,就索性改编成小说收录起来,还改了名字,因为又有同名的电影在香港上映。依我看还是不改得好,因为在这部“平淡且自然”作品中,读者几乎看不到大悲大喜、大爱大恨的场面,主人公的命运就在平淡的叙述中慢慢展开,即使结局也是寥寥几笔,让人无奈地回味。

小说的故事背景还是定格在那个永远阴郁且带有遗憾的年代。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家庭女教师与男主人恋爱再分开的故事。想来情节虽是落入俗套,因为这部小说一路读下去,我真的不由自主地想起英国夏绿蒂•博朗特的名篇<简爱>来。但平心而论两部小说的结局,我更偏爱张爱的给男女主人公那决绝的而又不失风度的离别。那将深情隐藏的手法是张爱小说的惯用伎俩,“暗写、白描,又都轻描淡写,不落痕迹,织成一般人的生活质地,……”洽是这部小说给我的感觉。故事对于女主人公房间对象摆设的描写完全是美术家的油画手法,几次我都忍不住想象那昏黄的烛光下男女主角互视的镜头,那一种欲言又止的痛楚似乎也是浓得化不开了。

最喜欢还是这一句,“立在黄昏的窗前”,想必这里亦是省略去了许许多多描写人物内心的句子,因为读者读到这里已难免移情于主人公的身上,想起自己曾经立于黄昏的窗前那些个所思所想,也就明白小说家那许多未道明的感情了。

《惘然記》读后感(四):六克拉,没归她,也没归他

那夜因为D&G的关系,在深夜听《色,戒》原声。努力回忆那部细腻的电影,自然是高潮部分最清晰。想到王佳芝在最后关头说:“快走!”将易先生放了。想到她出门,仓皇世界仿佛已经换了一个天地,她坐在那个快乐车夫的三轮车上,车轮飞快,风车滴溜溜的转个不停……我好想去演这个车夫,整部电影中最轻松最真实的一个角色。就怕汤唯太胖了,李安要求又那么高,NG几次我就蹬不动她……

昨夜,又因为D&G,在深夜将这个故事重看一遍。夏夏从台湾带回的《惘然记》,竖版繁体,看着居然也不累,反而很平静。仔细看了前言,找到那句“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色,戒》的故事其实就写了那一个下午,一场牌局还没有散呢,爱情就来了,把爱人放跑了,然后自己死了。怪不得看第一遍,至今故事已经模糊,却永远记得白炽灯下紧绷桌布的麻将桌,桌上是涂满蔻丹的手,一只只火油钻。

李安果然忠实原著,还原得用心。王佳芝等易先生时的擦香水,易先生炮弹似的直射出去,乃至那个三轮车,原来原著中也有,甚至连车头上的风车都有。还有那些熟悉的台词,比如“我傻,反正就是我傻。”难的是那些心理转换的影像体现,王佳芝在最后一刻的动摇和决定,一瞬间,只是一瞬间。

“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太晚了。”

爱,就这样突然领悟,却早已悄然来临。发觉的时候它早就来了,对自己说他爱自己,其实自己早就爱上他了。他逃掉了,于是,她逃不掉了。

张爱玲也真的写得用心,在那样一个高潮戏下,也不紧不慢事无巨细交待清楚,还不忘写首饰店老板检查东西没有被调包,才安心收了起来。

对,这跟电影是不同的。电影里,他们是去取已经做好的戒指,她戴上了它,最后又归于他处。而小说中,她才不过试戴,他才不过写了张单子,她就把他放走了。最后戒指还给店里,她什么都没有,一身轻松的走了。

原来李安也不相信她这样傻。

不知道再隔三十年光阴,回望当时的月亮,他会不会修改这个细节,坚持这个结局……

《惘然記》读后感(五):只是当时已惘然

1. 上一次阅读张爱玲,已是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不知愁的少年,看那细细写来的衣物、首饰、家具,只觉得热闹纷繁,心下欢喜;小说中的男女,鲜衣亮杉,花团锦簇,盖过生活中许多苍凉 。暌阔多年,再读张的小说,读罢毫无喜悦,却觉辛苦。《惘然记》收录的作品中,有一半都是冷调子,阅读成本高,需要调动大情绪,拖着力气才能完成。

拿起头的一篇《色戒》来说,虽然主笔写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感情,却处处透着政治运动的严酷。王佳芝的“美人计”危险重重,时刻有性命之虞。为了“远大”的政治理想,她几乎被同学们诱逼着,牺牲了贞洁。看似高洁的同志情谊,实际上却凉薄。眼看运动失败,大家“也都躲着她,在一起商量的时候都不正眼看她”。电影里的王佳芝,带着汤唯的个人魅力,柔中有刚,虽不强势,却称得上烈性和决绝。小说里的王佳芝,则更像一个糊里糊涂的青年人,性格也不够强硬。说到底,对那些抽象、远大、理想主义的说辞,总有隔阂, 难辨黑白;而生活中具象的东西,总能触动她的神经。和时刻提防自己的地下工作者相比,“微凉有棱”的香水,一缕淡淡栀子香,易先生温柔怜惜的微笑,蛾翅般的睫毛,都算生命里的暖色。关键时刻放走易先生,很难说是爱,不过是回馈生活里的最后一丝柔情。

2. 对张爱玲的印象曾一度停留在老照片里的冷傲面孔,深知她的爱情传奇。虽也读她的文章,却总觉得她的人是大于作品的。《惘然记》却改变了这个印象,让我终于能够正视她身为作家的严肃。当中很多篇章都沿袭她旧有的风格,只有张爱玲称作“实在太坏”的《殷宝滟送花楼会》,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这篇奇特的小说,虚实交错,也可作散文读。故事很简单,一个自称“爱玲”的小说家,应校花朋友的请求,把她的一段师生恋写进小说。这段关系似乎只是单纯高尚的学问关系,校花小姐聪明热情,有戏剧天赋;“方正齐楚”的罗老师,对文艺热烈,对女性冷漠,志在编一部完美的音乐史。可惜张爱玲心里清楚,“我总觉得写小说的人太是个绅士淑女,不会好的。”所以下笔无避讳,直来直去,把一个看似郎才女貌的爱情故事,写的又灰又暗。罗教授神经质且自视甚高,因为物质的穷困,又寒缩自卑。自己的失望和孤独无处派遣,便把一切归结于“娶了苦命的穷亲戚”。省下几分上课费而偷偷开心的校花同学,艺术对她来说不过是装点门面,通向某种高尚生活的抠门砖。作家把近身之人写进小说,一般都不留情面,特别如张爱玲般冷眼的作家,更是要防不胜防。 当然,张爱玲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小说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只有小说可以不尊重隐私权。”

3.《天才梦》的开头,成年后的张爱玲说:“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时,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这话听来像女人撒娇,实际上却是深知写作甘苦的自省之语。《惘然记》中的作品,写于四五十年代。从初稿到成集,花费三十年,一遍遍改写、校对。三十年间的踌躇不决,是天才的“侧剖面”,当中有学究般的谨严、绵密。普通人倘若花费了这样大的功夫,定当以此为例佐证写作不易。可张爱玲说,“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期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