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月城的惨剧读后感100字

双月城的惨剧读后感100字

《双月城的惨剧》是一本由[日]加贺美雅之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月城的惨剧》读后感(一):卡尔皮,横沟骨,优秀的日式新本格代表作。

中秋节当天用一天时间读完了加贺美雅之的《双月城的惨剧》,豆瓣评价为“《占星术杀人魔法》级别的诡计”,事实上出版社也是如此营销的。 在本身就有一定推理阅读量的前提下,凶手并不难“猜”,不过仍被本书中机械密室惊到了,可以说算我看过最精彩的机械密室诡计,无论谜面还是解答,都十分吸引人,很难想象到居然是作者的出道作。 按本书后记说法,侦探本来是卡尔笔下的亨利班克林而创作的同人作品,但出于著作权考虑才改成了原创人物,光看故事开头的话,明显有模仿卡尔《骷髅城堡》的痕迹。 虽然选择了欧洲背景,但就人物行为及叙述方式的日式漫画风格还是很明显。以及对同一个事件的多次重复上:当事人叙述-旁观者议论-叙述者脑补再分析-当事人各种自问自答,然后各种否定-众人各种讨论,相隔很多页之后的再次回想,都是典型的日式推理叙述风格。而且除了人物的行为逻辑以外,日本人写小说习惯于在“xx说/道:”以后另起一段再写说话内容。其实显得有些拖沓。 而且,除了卡尔以外,看完本书的读者无疑会想到横沟正史的一部代表作。

明显感觉是卡尔皮,横沟骨的味道。 综上,虽然作为卡尔的同人,则因为其日式风格要扣分。但只作为一部日式推理小说,它无疑能进入我个人评分的前十甚至前五。8.5-9。

《双月城的惨剧》读后感(二):不可能犯罪、密室、童谣杀人、双生子诡计!你喜欢的样子它都有

先帮大家排雷的排雷,种草的种草一下。

1、这不是一个暴风雪山庄,但是有着两个非常严密的密室杀人案,非常惊艳且正统的本格推理!

2、虽没有形式上的挑战读者,但是可以自行进行挑战!逻辑链清晰+闭环完整。

3、结尾有个阿婆式的结尾!让我对这个作者好感度upupup!

诡计集合了阿加莎x奎因x卡尔之大成!故事又有人狼城既视感,气氛恐怖玄幻。

欧美背景,略有记忆难度,建议阅读前熟悉登场人员表。

故事发生在在中世纪古堡双月城,双胞胎世代继承这座古堡,并且在古堡流传着诡异的血腥传说:骑黑马的幽灵骑士出现在塔中,用佩剑对恶人进行斩首!

密室之一是个完全密室,双胞胎之一被发现死在双重密室中,不仅反锁还被上了门闩,头颅和双手被砍下后焚烧,凶手不见踪影。

密室之二死者仍然被砍下头颅,且房间的钥匙就在死者的口中!他的身体则被塞进铠甲中。

两起案子都与古堡传说所述一模一样!死亡并没有到此为止,还有人一个接一个死去……到底谁是凶手?

这本毫无疑问会进入我的年度TOP10!

一共四起案件,两桩密室杀人无疑是重中之重,作者的解答绝对的神来之笔,尤其是第一个密室的解答,将双胞胎诡计运用的淋漓尽。这本和西村的双曲线绝对是双胞胎诡计的顶点了。而后续即将要出版的《贪婪之羊》《暗黑只羊》系列有明显的模仿双月城病娇姐妹花设定的感觉。

缺点也比较明显,作者为了填坑埋了不少伏笔,又为了伏笔不突兀叙述流畅(这是值得鼓励的!)导致前半部分过于冗长,冲淡了不可能犯罪出现时大家的惊喜感。而且对于故事的结局是否完美,我觉得有待商榷。

——————————————泄底——————————————————

看完之后我有下面三个疑惑,前两个我还能勉强接受,第三个想的我头秃。

1、第一个密室中,摇椅和窗口为何没有斩首后的血迹?

当日风雨大作,窗口和墙壁的血迹可能真的被雨水冲刷掉了,但是摇椅被回弹后离开了窗户,且摇椅的材质+断头的大量血迹喷射,怎么会不在摇椅上留下大量的血呢,一旦有血迹就足以被发现死者是在摇椅中被斩首。而且尸体被反弹至地面的过程中,血一定会再次向前溅射,尸体断头处应该会留下不正常的溅血。

2、第二个密室 死者口中的钥匙为何不掉?

投石机扔过来,而且额头还有撞击的情况下,一个死人脑袋还能咬住那个钥匙???别忘了帕特可是在钥匙孔就看见他嘴里有钥匙的,证明死者没闭嘴。

而且你给人头包个毯子,是包紧还是没包紧?包紧的话为什么扔进来毯子就自动散开;没包紧万一没扔进来的时候就展开了,毯子掉了怎么办?

好吧,你的诡计太好看了,上面两个算是鸡蛋里挑骨头的问题,下面这个问题请认真回答

3、第二个密室 既然管家是同谋,为什么不能把死者杀了,穿好铠甲放在房间里,带着头和钥匙走,锁好门,去对面,投石机把脑袋+钥匙扔过来!

你搞个滑轮滑来滑去是要怎么样?这个诡计是不错啊,真是不错,但是这个诡计复杂到没意义啊,管家管钥匙,只要撒个谎就可以的事,为什么弄这么复杂。

有人说了,除了新月之屋有锁,新月之塔也有锁呀。

我来分析一下这四重障碍:

新月之屋的钥匙--管家手里

新月之屋的门闩--管家提前弄断了

新月之塔的钥匙--管家手里

新月之塔的门闩--没上闩 可查阅142页

所以这个密室对于凶手来说形同虚设,搞个滑轮毫无意义不是吗。

有人可能会质疑,把房间弄成密室的时候人还没死呢啊!问题就是这啊,凶手为什么人没死的时候就执着于做密室,死了之后再做这个密室有什么问题吗?

大家快帮我看看是不是我看漏了什么点,这个疑惑从我看完书就一直萦绕在我脑中……

当然了,这书的诡计太牛了,我说这些只是看书时的一些随想,无论在双生子诡计的运用上还是密室的形成上,加贺美雅之都贡献了绝妙的一笔。

对于结尾,我觉得跟阿婆《东方快车谋杀案》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没有异曲同工之妙,死者并非那么十恶不赦不是吗,凶手才是恶魔,尤其是他完全没有任何怜悯之心的拉了那么多同谋入伙,盛气凌人的以主人的心态指示这些无辜的人帮他犯罪,他不值得被原谅。

最后,祝大家狩猎愉快。

《双月城的惨剧》读后感(三):莱茵河畔的每一座城堡,都将永远铭记约翰·迪克森·卡尔之名

回想起两年前,笔者第一次阅读本作时,有幸体验到了独属于古典本格的至高华丽与浪漫,如今《双月城的惨剧》在国内终于引进,第一时间拿到书,阅读时也颇有感慨。读者若是读过一些卡尔作品,很容易就能领略到加贺美老师渗透在本作每一处角落里对卡尔的热爱,笔者也是如此。因此籍借此引进机会,笔者想尽可能地挖掘出这部作品中对卡尔的全部致敬要素。尽管今天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捋清前言和第一章的内容,但一想到这是自己所热爱的作品,倒也心甘情愿。

本书评会从今天开始不定期更新。欢迎评论区补充遗漏要素之处。

在卡尔毕生塑造过的众多侦探中,菲尔博士和梅利维尔爵士最为国内读者所熟知。然而在他创作生涯早期,也塑造过一位恶魔般的侦探——亨利·班克林。班克林是巴黎警务总监,后来做了预审法官。

卡尔在他的长篇处女作《夜行》中也详细描述过班克林的特征:

接着你研究这张脸,稍许转向侧面——钩状的眉毛下面是下垂的眼皮,显得古怪而宽容,双眼发出朦胧的深色光芒。鼻子尖尖的,呈鹰钩状,一道深深的线条向下延伸到嘴巴。八字胡和黑色山羊胡里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微笑——黑色的头发开始变得灰白,在中间半分并扭曲着好像角一样。白色的领带和白色衬衫前襟上方,黯淡光线中露出一颗文艺复兴式的头颅。他说话的时候除了耸耸肩之外极少用动作示意,而且他从不提高声音;但是当你和这个男人一起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你会因为引人注目而感觉不舒服。

以及《夜行》的前身《恐怖的活剧》中:

他站起身开始走来走去,双手背在身后,头向前倾。梅菲斯特抽着雪茄,当他走过墙上挂着的镜子的时候,其中反射出他好几个影子;这是一个古怪而可笑的小个子,但却是巴黎那些作奸犯科者的复仇天使。

1931年,卡尔出版了班克林系列第二部作品《骷髅城堡》。这部作品将场景设定在莱茵河边的骷髅城堡中,主要谜面包括城垛上跳舞的火尸、从地底爬出的人以及一个列车车厢监视密室。这部作品同样安排了德法侦探的对决,其中德国侦探名为西格蒙德·冯·阿恩海姆男爵。

《骷髅城堡》第二章开头:

阴沉而昏胀的天空中布满阴云,汽船沿着莱茵河顺流而下。

《骷髅城堡》第二章:

我坐在白色的甲板上,靠着栏杆旁的一张桌子,喝着船上提供的大号啤酒。任凭湿润的微风拂过我的脸颊。

《骷髅城堡》第一章:

“你也知道,他几乎没有朋友。除了我以外,另一位叫麦伦·艾莉森,英国演员——你知道吧?”

《骷髅城堡》第二章:

“我是伦敦《标准晚报》的,知道吗?”

此处情节卡尔同样写过。在H.M.系列第五作《魔术灯谋杀案》开头,H.M.的一封紧急电报将第二天早上就要结婚的布莱克征召去当男仆。而在布莱克登场的H.M.第四作《独角兽谋杀案》中,同样有侦探对决的桥段。

直接点名卡尔(尽管不是姓氏),这样好.jpg

《骷髅城堡》第二章:

甲板上回荡着低沉而悦耳的吟唱声。那声音韵味悠长,在黄昏下游荡;几秒后我才意识到,那是栏杆旁拥挤的游客们正轻声唱着《罗蕾莱之歌》。在互相应和之下,幽灵般的旋律越来越清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