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国高等教育》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 M.Hutchins)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高等教育》读后感(一):一点小小的感悟

在一个星期内先后看完了《大学不能回避历史》、《美国高等教育》这两本书,感慨颇多,总结一句话也就是——大学不能回避历史,即不能回避之前的传统,也不能回避当下的需求。

赫钦斯对美国大学过度职业化的矫正,感觉有点矫枉过正的嫌疑。

《美国高等教育》读后感(二):书名看似很水,但内容非常棒!

2022年读书打卡第16本 ——《美国高等教育》罗伯特·M·赫利钦(1899——1977) 字数:442 这本书可能是因为在PC上看的,没能触摸到纸质版的书,所以在阅读时略显有些抓不住整体性,以至于在回看的时候没能树立起自己对整本书的逻辑把握,仅仅是一些片面想法的整合,当然,书本身一定是极好的。下面是一两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分享: 学校的资金收入主要靠学生、捐赠者和立法机关。制定政策只要能吸引任何一方,即可获取金钱。而事实上,这种吸引是无劳的。捐赠在很大程度上,学校与其得到,还不如捐赠之前的状况好。比如:学校在资金上得到捐赠,那同样的捐赠者就不会在图书馆设备上再掏腰包;如果他们在设备场所上给予捐赠,那么就不会考虑到伴随折旧而产生的场所维修费;即便捐赠时涉及到维修费,那也不会配备相关的工作负责人员。为此,学校倘若不自己从人员上想方设法支出财政补给岗位,那么到头来,捐赠者的资助是无益的,反倒使得大学情况更糟,甚至失去平衡,走向混乱。为此,大学应该有一个教育政策,并为此努力筹措经费,而不是让财政上的偶然事件影响到教育政策。

《美国高等教育》读后感(三):高等教育的弊端

因为打算考教育学专业,所以被推荐了这本书。刚走上教师岗位的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走书中提到的同样的错路。即所谓的职业主义。上网搜索了一下教育的职业主义,映入眼帘的频频皆是“以职业为契机——大学**专业的改革”等相关题目。在初做老师的时候,我亦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很难撩起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在被动学习。而如何让他们主动学习是关键的地方,去寻找突破口。于是以利益性的目的——教授如何适应以后的工作,面对将来的职场,去迫使他们对教授内容产生兴趣,去“被”主动学习。然后阅读了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之后,即发现踏上的是一条美国高教过去的错误的道路。鄙人也许不能代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但至少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思想。正如书中所说,我不能保证所教授的经验能够契合上现时代的最新经验,我所引用的不过是我毕业后工作前的经验;我亦不能保证我所教授的经验在他们面对自己的职场问题时,能起到作用。那么引起的反思,我在教授一些什么?引起的反思足够细细去思考。赫钦斯在书中明确提出应该教授的是永恒的真理,永恒的原则。这还得慢慢去思量,什么是永恒的真理,什么是永恒的原则。

《美国高等教育》读后感(四):赫钦斯的部分教育思想

写的很是精彩,论证的逻辑性很强,佩服赫老思维的灵活与思路的清晰。

在美国名著阅读运动中简单了解过赫钦斯,但读过其著作后才真正体会其发起阅读经典名著运动的充分理由和初衷。

本书从对高等教育混乱现状的分析,得出职业(专业)教育和理智(通识)教育的矛盾。进而提出普通教育如何对解决矛盾发力和打下基础,最后通过在高等教育中的大类分科来解决矛盾。

教育若要发挥教育真正之作用,需要推行真正的普通(通识)教育,普通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教授人们真理,真理的获得需要永恒的学习,永恒的学习则要阅读经典名著,因此阅读经典名著是普通教育得以实现进而教育功能得以真正发挥的最关键的环节。

高等教育则主要教授真理和普遍性原则。高等学校可以废除系科制度,只开设形而上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个大类的专业。且无论将来从事何种专业,这三类都是基础性的原则性的教授内容。

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基本原则和科学的智慧之后,可以通过研究所的形式进行专门的职业性经验性训练以达到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这样学者间的知识孤立主义的矛盾等矛盾可有效解决。

简单记录一下,等有更深刻和完整的思考后再来补充。

《美国高等教育》读后感(五):值得一看

关于高等教育学,我读书不多,一直也没找到什么深入的感觉。

之前读过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也是名著,但可惜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那个版本翻译的实在让人难过,看完全本后,感觉就是有的地方让你拉稀,有的地方让你便秘,又不得不借来英文版翻翻,实属被迫啊~

这本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就完全不一样。首先当然要感谢译者的辛劳,其次是作者的论述真的很到位。倒不是什么讲的超有理论性让我觉得惊叹,而是相当有现实关怀(总听猪头用这个词,自己今天也觉得确实好用 ^_^)。

只要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稍有思考的人,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定都会感觉到,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美国20世纪30年的日子。高等教育守不住自己的矜持,最终沦为二三流的岗前培训,这也正好迎合了用人单位的口味——招来的员工最好不用再花钱去培训——教育整体的目的演变成了对利益的追逐。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结果是单是高校造成的,多方面多方面的原因纠结在一起,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在原因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其中耐人寻味。

赫钦斯教授最后所给出的治疗方法也许在这里不一定凑效,我们可以暂不作考虑,那是后面的事情。但他在书中提出并予以分析的诸多问题,确实需要当前从事高等教育的大腕们好好思考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