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大全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大全

《傅雷家书》是一本由傅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1998-10-1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一):chaconne 夏空与秋水 傅雷家书

这是一本和适合年轻人读的书,特别是爱好文化、艺术、音乐等等的年轻人看的书。傅雷对大儿子傅聪的谆谆教导,那种倾毕生才力而授予儿子以及中国当代年轻人的良苦用心,流淌在每一封信中。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瓶颈期,写不出任何的文章,而刚好,有一篇文章要在4月29之前写完,心中的挣扎难以言喻,而在傅雷的文字里,我得到了救赎,心平静了。就像他对傅聪说的,人的一生都在矛盾中,有矛盾才有解决,解决了人生才会不断前进,没有矛盾了,其实也无法前进了。

最后,附上傅雷及妻子的遗书,他们在1966年9月2日深夜含恨弃世。只因在家中被搜查出一面镜子,后面带有蒋与宋的照片,而那面镜子是友人寄放之。遗书的内容那样简单,像一个家庭购物清单,请儿子要上交的本月房租,帮友人代修需交换的表等等,没有任何一句人生警句。但就是这样的一封遗书,在我一整本书看下来后,酸了眼眶。

这样一个文学大家,就这样含恨弃世,这样的对学问对做人的对真理无上追求的人。《家书》里只有一封梅馥的信,但从傅雷的信中,足以让我们对这样以为女性表示最深的敬意。

最后的最后,夫妻一齐离世,留下后人无限感慨。而他们,也只是十年开始时,苍茫悲海中的一个小小缩阴。在66年含恨离世,对他们,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不过,傅雷留下的文字,对我们这些对知识对未来充满渴望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幸运。

《傅雷家书》读后感(二):重读傅雷家书后的新体会

最近重新阅读了傅雷家书,上一次读是在十多年前了,那一次读的时候在书上划了不少线,不过有些地方例如谈艺术和儿童教育方面的--略过了。这一次读,印象更加深刻,因为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让我对这些内容更加敏感,认识得更深一些。

看到写给弥拉的信:

-----------------

亲爱的孩子,有没有想过我在E-NO.17信中所引用的孟德思鸠的名言:"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假如你想听取孟德思鸠的忠言,成为一棵"枝叶茂盛"的植物,那么这就是开始自我修养的时候了。开始时也许在聪忙于演出的日子,你可以有闲暇读些正经书…

------------

这口吻亲切温和,这设问循循善诱,这态度如沐春风,读了之后哪有不欣欣然、动心读书的?

现在自己做了父母,才深深理解了傅雷的良苦用心。读起来体会更加深刻,只有发自肺腑才能写出如此文字,如何能学得来。文字本身已不重要,唯能感受到一颗热烈的心在跳动。

傅雷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的育儿方法和理念,误人误己,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人,需要不断反思,不断自我批判,才能有所进步。止步于所谓的完人,就是完人的终止。完人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儿子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无从得知,只有艳羡不已。因为信任,所以无话不谈;因为无话不谈,所以海阔天空;因为海阔天空,所以无所不包,因为无所不包,所以丰富如盛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而这,不就是人生的真味吗?

《傅雷家书》读后感(三):赤子都去哪儿了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傅雷家书》

当然的,我感到了孤独,甚至有种寂寥的感觉。有时会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听歌、一个人看电影。众生喧哗,敌不过片刻的安静。

傅雷说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用心去体会,创造出心灵的朋友。如此说,赤子也是会感到孤独的。赤子首先感到了孤独,然后才会去思考、去琢磨,去用心的克服因孤独造成的诸多内心的不安分。

只是,由此说,我竟是离赤子之怀愈发遥远了。我对孤独的一番感受,更像是一种对寂寞的悲怀,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于尘世间。如以赤子的标准,寂寞与孤独是有异的。寂寞的感觉是空荡荡的,偌大的房子里只有一个孤单的身影,没有伙伴、没有伴侣,看到和美情景时总会有些艳羡的眼神。寂寞的解决方式是找到一个圈子并融入进去,找到一个理想伴侣并携手走下去。而孤独则不同,即便有着诸多好友,有完美的情人,孤独都是存在的。这种孤独感受如同寒雪中的江翁,遗世而独立。孤独的人对世态和人生总是不满足,反求诸己,逐渐回到内心,在心灵中寻觅知己。

常说,享受孤独。究其言,感受寂寞的人很多,真正感受到孤独的人反倒是凤毛麟角。就像我阅读时感到尼采是孤独的、茨威格是孤独、马尔克斯是孤独的一样,孤独是可以从言谈举止中感受到的。一个人的孤独传染到一群人,一群人的孤独传染到各自生活的圈子,逐渐地形成一个孤独的共同体。

现如今的状况是孤独太少、寂寞太多。向外在世界寻求满足的人远远多于关于自己内在小孩的人。可以有一夜惊喜,但冬夜旅人的阅读时光不常有。赤子会感到寂寞,但不害怕孤独,太多的孤独袭来才给了赤子关怀内心的时间和空间。

然而,孤独不存,赤子何在?

《傅雷家书》读后感(四):亦师亦友

书分2个部分来看。

1、作为一位翻译家,一位艺术家,他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从信中就可以看出,语句优美,严谨,条理清晰,且极其自律。与儿子探讨艺术,老练沉着,中西贯通,是一级棒的良师益友。

2、但作为父亲,我只想说管得实在太多了,而且全部都是我为你好,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你。打着这样的旗号剥夺了小孩自己对生活探索的乐趣。

连初恋这样的思绪,也要清晰详细的写信来说。当成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来给予父亲的经验与忠告。自己不去经历,光听经验有用吗?

越往后看,1961年开始的通信,感觉傅雷已经开始不仅仅把傅聪当成儿子了。也将他当做看世界的窗口。

与儿子交流艺术的感想,分享艺术品,包括音乐,书,建筑,画。。。

身体的健康每况愈下,但思想还是想要寻求进步。活到老学到老。书信里傅雷对生命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吧。淡泊的生活,物质匮乏不要紧,但精神生活一定要充实。好的书向儿子推荐,好的画买下来寄给儿子。不光自己享受这些精神食粮,也带领着亲密的家人,朋友一起享受。

傅聪婚后,对傅聪的理财建议也非常棒。不是那种只读圣贤书的人,对生活也是一样的敏略。

知道最后的结局,所以看到信上的日期月接近那个黑色岁月,越不敢往下读,越是无法理解十年浩劫。

加之现在一些老年人的行为。

不是说现在老人变坏了,那些坏人都年纪大了。真心觉得难受。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不只是拳拳父爱--《傅雷家书》随感

不止是拳拳父爱

--《傅雷家书》随感

从图书馆借了本《傅雷家书》,看的时候还做了抄写、写了点零碎的随感。几月过去,整理出来,并加上后来生发的感受,扯得有点远。因为这本书流露出的不止是拳拳父爱。

1、关于父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可是不敢说。”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

“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不敢说”、“ 不用怕羞”,好可爱、好害羞的爸爸。 序上说傅雷对傅聪教导很严,想会不会太严肃、沉重。却没想到傅雷给孩子诉说思念之时,用失恋的感受来比拟,有意思。算了下,这时傅聪才20岁,不算是大人。感觉长久以来,中国大陆家庭的长晚辈关系中,家长权威制一直占主导,也不善用言语文字表达爱意,家长不会以蹲下的姿态与孩子对话,不会向孩子道歉,不会这么“肉麻”地表达爱意,更不会向孩子提及自己的恋情。看看人家傅雷,那可是又红又专的50年代呢。小惊傅雷表达爱意的直露、热切,对儿子声声“亲爱的”,及信中的粘腻。

幸好,这些年,社会舆论与很多家长渐渐认识到亲子关系,知道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兴趣与梦想,引导而不是命令、横加干涉,不再单以智商、学习成绩、大学知名度和工作的地位薪资量化。爱得细腻却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虽然不这么想、这么做的家长更多。

还是说父亲。这几天看绘本《爸爸的木朵》时,想到一般都是父亲给女儿写书,周国平的《妞妞》、《宝贝,宝贝》,王朔《致女儿书》、杨照《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好不容易有本《爸爸爱喜禾》是父亲写给儿子的,还是因为喜禾是自闭症小孩,需要更多的爱和保护。要不然以喜禾他爸的性情,也有可能像冯骥才那样粗心,看冯骥才这段: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喜禾他爸在知道儿子患病前,也是不守不护不理不会的。

写着写着,想到唐师曾的《第三个愿望》,写儿子亚述的。两张照片印象很深,一张是亚述像小青蛙一样趴在唐师曾肚皮上,一张是两人坐地板上拿勺直接从锅里喝粥。看书的文字与装帧,与他之前的书相比,出版得有些急迫,来不及打磨。是的,哪来得及。深爱的儿子被前妻带走,不许见面。两三年前翻他博客时,知道他还没得以和儿子见面。一句带过,却是难言的沉痛。不知他身为电视台导演的前妻怎么想的,这么残酷。

想起另一人,不著名演员英某,在夫妻离婚后,儿子小时候想他,他却不理不见,在媒体上抱着小儿子说“只有这一个儿子”。父亲和父亲怎么能差这么远。英某对媒体说,这样(意思是和儿子来往)对他的继父不公平。北大心理学学出来这么个逻辑,你想过这样对你儿子有多大伤害吗?这个世界如此分裂,有人想爱却被剥夺,有人能爱却抛弃。

2、关于修养

傅雷给傅聪平均一月写三封信,一封约三千字。除了思念,还有艺术、音乐、做人。傅聪在家时,因父子争论贝多芬哪支曲子最重要,大吵,倔倔的傅聪离家出走一月。探讨音乐和艺术的部分看不懂,但是佩服,多么不世俗的一家人。傅雷在评判一些音乐时,不是高人一等的故作清高,而是真切聆听后说的自己的感受。把感觉具化地描述出来,在我看来已是很不容易。

还想说的是修养,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傅雷在信中一直强调做人,却又不是死硬说教。觉得之前二三十年,大陆好多家长对孩子在弹琴或跳舞等方面,追求的是级别、奖项,以及进而带来的考学加分、名气、赚钱,甚至教孩子为了所谓的前途不择手段,太过功利。

3、关于痛苦

中学教育里,屈原的自杀值得敬重惋惜,痛恨的应是封建王朝的腐败昏庸。老舍的自杀就是不坚强不乐观。记得曾看到过一道作文题,题目里举个例子,说时有的人自杀,有的人在下乡劳改时干着活还打着节拍,所以过来了。气的不行,凭什么这么说,尊严、身体、理想、事业全被毁掉,这种痛苦你来受受试试。这种情况下,该被怨责的不是自杀者。傅雷夫妇也是自尊心和正义感很强,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选择自杀。

前几年看到过一篇采访,傅聪提到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也是活得沉重痛苦。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内心高贵、善良、正义、纯真的人活得痛苦,老是被自己和他人及社会和人类诸多问题困扰,内心饱受折磨。反观无耻的人,却活得得意洋洋,不知反思和忏悔。现实很多情况根本不符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逻辑。

想起张纯如。

有些痛苦很珍贵,值得我们敬重和珍视。可是又不忍心看到这样灵魂高贵的人受着折磨。谁能帮他们跳脱?

4、关于译作

关于译作,曾看到王小波这么说“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但是不以为然,没放心上,甚至觉得翻译是匠气比较重的技术活。因为那之前也看过几本外国名著,十几岁痴迷看书时看过《飘》《巴黎圣母院》《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外,之后对外国名著几乎本能地抵触。大学时试图让自己去读饱受盛赞的史诗巨作《战争与和平》,借来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借了两三次又放了回去。又找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还是看不进去。除了拗口的长名字外,语言的磕拌也阻碍。当然也有历史文化背景和作家风格的原因。

直到大四时偶然读到《野性的呼唤》、《白牙》,杰克·伦敦的。除了作品本身带来的震撼,最直观的感受是居然能翻译得这么过瘾、带劲、到位。简直是自己写了一遍,译作者不知投入多大心力。后来看到的翻译文笔好的作品有《窗边的小豆豆》、《寻路中国》和正在读的《江城》。

傅雷的译作一点也没看过。但记住了一个书名,《约翰·克利斯朵夫》,应该好好读一读,傅雷的心血之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