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史记笺证读后感100字

史记笺证读后感100字

《史记笺证》是一本由韩兆琦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420.00元,页数:6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记笺证》读后感(一):此书水平非常一般

此书卷帙浩大,价格昂贵,前人无注的地方,此书多有,这些算是优点吧。但是注释水平非常一般,在有前人注释的地方尚可,没有前人注释的地方,基本上是不足据信。目前最好的还是日本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史记一直没有很好的本子,可以作为国人一个学术目标。《左传》在杨伯俊《春秋左传注》之前,最好的应当是竹添光鸿的《左氏会笺》,也是日本人的。杨先生算是把这个脸找回来了,史记的脸还丢在外边。超越日本不仅仅是GDP,《史记》的工作尚需努力啊!

《史记笺证》读后感(二):从荆轲形象看《史记》阅读水平

太史公是春秋笔法。他写的刺客发展史呈抛物线状,荆轲是落点,这个落点很低。

曹沫是起点,豫让是高峰。

1、是否职务行为(曹沫是职务行为,是身为将军的职务行为,刺客精神的起源。荆轲也是职务行为,是身为刺客的职务行为,刺客精神完全丧失);

2、待遇;

3、人格;

4、任务完成情况;

5、他人死亡情况;

6、态度;

7、恩主与刺客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

8、技术;

……

几位刺客,司马迁几乎都写到了这些方面的内容。荆轲都是最差的。

还有,其他几位刺客行事机密,甚至不惜吞碳为哑,自皮其面,唯独荆轲要来个高调的、唯恐世人不知的、盛大的送别场面,“风萧萧兮易水寒”,这样的作秀实在让人不齿。刺客根本不能有对生命的留恋这种情感,看到这样强打精神的送别场面,其实就已经能知道其事不济了。

荆轲目不识人,选秦武阳同行,几误大事。

其他几个刺客行刺谁也没带人,也从来没搭上别人的性命。就荆轲又杀人又带人,结果还行刺不成。

图穷匕见和藏兵鱼腹有点儿像。人家专诸可是一剑贯甲,王僚登时毙命,同为刺客,荆轲根本不能比。

史记记载很详细,荆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一个手无寸铁、而且没人帮忙的人搏斗(除了一个扑面而来的药囊),居然连碰都没碰到人家,这简直是笑话。秦王一拔剑,他就“被八创”了。

荆轲行刺失败还找理由,而且一听就是理由:“老师,我作业作完了没带,昨晚忘家里了!”

与豫让赢得了赵无恤的尊重不同,秦王一点也看不上荆轲,就好比唐玄宗说李白:“此人固穷相。”

我看人谈史记的水平,首先就看他怎么谈刺客列传。不能解刺客列传,即不能解史记。

他日我或将结合史记文本,详解刺客列传。

《史记笺证》读后感(三):定价偏高,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这套书真心贵啊。但是单就书的装帧来看,有点不符合这价格。从书的侧面看,好几本的胶都涂得溢出书脊或是干脆空了一块。每篇后的图片大多很鸡肋,有不少图片的分辨率还很低。。。总的来说,如果不是活动期间打折,不建议出手。

再说说内容,这套书在亚马逊的评价有的很低,有的还可以,比较极端。我前前后后读了差不多3个月,然后确实稍稍理解了那些评价一星和二星人的想法。

(限于自身水平,下面只是我自己的肤浅理解,也许有欠妥之处)

主要原因在于其实这套书并不适合那些专门研究历史的或是本身基础已经非常好的人买来作为史记的研究资料。因为书内的不少涉及到讨论的注释并没有详细列出三家注,史记会注考证或是其他一些历史文献的一些原文。况且书中的很多见解可能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新鲜。注释虽然详细,但是有很多字句上的疏通在这些人眼里就会觉得太简单了。于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可以从这套书的注释当中收获到的东西就会相当少。

但话说回来,像我这种水平尚处于入门阶段的,这套书从内容来看确是非常不错的版本了。集评,注释都非常详细,里面每章的集评虽然只是摘取历代名家的一些点评,但是可以让本身阅读量不多的读者从多角度切入来品读,省去了大量翻阅其他资料的时间,也从一方面提供了进一步研读的一批书目,对于我来说真是收获很大。

《史记笺证》读后感(四):《史记笺证》——此书著者和读者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史记》问世之初,备受冷落,从汉晋至隋末的四百多年里“传者甚微”。入唐以后,才为史学家和文学家所看重和推崇。此后,注家蜂起,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史记》研究渐成显学。据统计,《史记》自存世两千余年来,为《史记》全书作注释的人不下数十家。但至今为治《史记》者所器重的只有“三家注”,就是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然而这些著作毕竟都是一千多年以前编就的经典,已远不能适合今人阅读、使用和研究《史记》的需要。因此在20世纪,一些名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为《史记》作新的注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学者泷川资言于上世纪30年代编著的《史记会注考证》,集此前《史记》研究成果于一书,代表了一个时期《史记》研究的水平。泷川氏是书一出,即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史记》的必读本,中国学者要研究《史记》也离不开此书。这曾令中国学人备感羞惭。

而该《考证》也有诸多局限,且又过去了七十多年,其间新文献、新文物陆续出土,新资料陆续发现,新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因而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史记》作出新的注释。

在此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韩兆琦历时12年编撰成《史记笺证》,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5月出版。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安平秋认为,《史记笺证》有六大长处:“一,全书约580万字,而《史记》一书的原文为五十多万字,新作的注释为原文的10倍,可见注释之详尽、收集资料之宏富;二,该书对当前通行本(包括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史记》原文的字句讹误和一些重要的标点失当做了校正,多达两百多处;三,在有依据地尊重传统解释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百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对传统解释中的不当之处做出辩正,对过去解释模糊不清之处提出了有见地的新说;四,运用王国维所倡导的治学‘二重证据法’来为《史记》做注,该书注重运用百余年来在中国新发现、新出土的文献和文物为《史记》做注释,以考订、验证《史记》原文所叙述的史实;五、收集、引证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对《史记》中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论,使注释更坚实、更鲜活;六,该注释非常重视《史记》的文学性,充分收集、引证有关资料证实《史记》的文学性。此书堪称《史记》注释新经典。”

《史记笺证》与一般古籍书最大不同是,版式为横排,简体字,不过字号很大,看着不累。

《史记笺证》读后感(五):十年辛苦不寻常

十年辛苦不寻常

——读韩兆琦《史记笺证》

文/徐强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史记》既是不朽的史学名著,也是不朽的文学名著。历史上为《史记》作注解的人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史称“三家注”。

1934年,日人泷川资言以日本所藏《史记》旧抄本为底本,搜集“三家注”以后研究《史记》的资料,编成《史记会注考证》。由于这个版本较多地保存了北宋以前刊行的《史记》和“三家注”的真实面貌,加上搜罗甚广,考证甚勤,学术价值甚高,一时无人能出其右。钱钟书《管锥编》涉及《史记》的部分,就是读《史记会注考证》有感而发的。

虽然学术无国界,但《史记》研究被日本人专美于前,中国的读书人在颜面上似乎不太说得过去。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兆琦夙兴夜寐,呕心沥血,编著《史记笺证》,全书合计550多万字,6500多页,堪称《史记》注释的集大成之作。

粗略地浏览了《史记笺证》的部分内容后,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部书不但注解详尽,而且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对专业研究者固然大有裨益,就是普通读者读了,也会觉得很有趣,不会像阅读一般的学术著作那样,味同嚼蜡。试举几个官职的注解为例:“行人——官名,掌朝觐聘问之事,约当今之外交部长”(《伍子胥列传》);“廷尉——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相当于今之最高法院院长”(《张耳陈余列传》);“中司马——《集解》引如淳曰:中尉之司马。《索隐》曰:《汉书》作‘中尉司马’。中尉是掌管京城治安的长官,有如今之首都公安局长;中尉司马在中尉属下主管司法”(《季布栾布列传》)。这几条注解有释义,还有和现行官职的类比,简洁明白,涉笔成趣。又如秦朝的“咸阳令”,在字面上很容易误解为相当于今天北京市市长的角色,但编著者指出,咸阳令“只管咸阳周围之农村,不管咸阳京城”(《李斯列传》),使人对这个官职有了准确的认识。

注解除了释义,还有对人物和事件的评论。这些评论大多引自历代以来的文献,论者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经济学家,很有说服力。也有部分点评以编著者按语的形式出现,是编著者的读史心得。比如起兵反秦的魏咎被秦将章邯打败后,为了保全群众生命,先是请求投降,然后自焚身亡(《魏豹彭越列传》),编著者就此写了一段按语:“订约请降,为使百姓不随己同灭;而后自杀,以示宁死不屈,魏咎由来深得人心,非偶然。”接着又征引凌稚隆《史记评林》、郭嵩涛《史记札记》的有关评论相参证,体现了编著者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

《史记笺证》每卷均有“集评”。注解中的评论是零散的,“集评”则为评论汇编,是编著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打捞出来的珍宝。比如《孔子世家》的“集评”,就收录了赵翼、蒋伯潜、梁漱溟、钱穆、李大钊、黑格尔、伏尔泰、费正清等30多人对孔子的评价,既有肯定,也有批判。这表明编著者并不拘泥于一家之见,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陈独秀说:“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了冷宫,把建立礼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中国人活该倒霉。”读完《孔子世家》,再读陈独秀的评论,使人掩卷而思,感叹不已。

钱钟书先生曾称赞《史记会注考证》“荟蕞之功不小”,如果天假以年,让他看到《史记笺证》的出版,我相信他会把更高的评价给予这部心血力作。韩兆琦教授说,他编著《史记笺证》整整耗费了十年时间。因此,脂砚斋写给《红楼梦》的评语“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想,用来评价《史记笺证》无疑也是恰如其分的。一千个教授“速成”的等身“著作”加起来,在这部巨著面前,也会相形见绌,微不足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