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己本人所写的文字300字

自己本人所写的文字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自己本人所写的文字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民国时期,山东某县的一个县长,以“倡导文明,改良风化”为名,在县城里新建了五座漂亮的公共厕所。新厕建成时,县长还要逐个剪彩,不但要鸣锣放炮,还要在每座厕所两边贴上大红对联。

按说县府都是耍笔杆儿的文人,写几副对子不是啥难事儿,可一听说是为茅厕写对子,一个个摇头叹息,表示不能胜任。县长又许下重赏,可还是无人响应。

县府的郭秘书见县长为了难,想到他一个在县中学当校长的朋友郑明之是清华学府的高才生,善写对联,便向县长主动请命。

晚上,郭秘书提了瓶好酒和一包猪头肉来到县中学,找到他那朋友。两人边喝边聊,当郑校长得知郭秘书的来意后,脸色陡变:“郭老弟,写几副对子本不是啥难事儿,可从没听过有为茅厕写对子的,这要是传了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不行,恕愚兄不能从命。”

郭秘书急了,连忙拉住郑校长恳求说:“郑兄,小弟在县府当差,此事对县长大人许了保票。若是郑兄不肯帮忙,恐怕小弟的差事就悬乎了。”

郑校长推不掉了,说:“罢,罢,为了你我友情,愚兄就豁出去了。”

第二天,郑校长一晚上没睡觉,苦思冥想熬到天亮,终于写好了五副从来都没写过的对联:

从来日夜不闭户

过往未见人拾遗。

进门须鞠躬,

过路先捂鼻。

既来想得大解脱(大便),

进站定有小便宜(小便)。

进来时个个紧张,

出去后人人从容。

来人不蹲就站,

去者非男即女。

郭秘书不负县长重望,将对联送到县长手里。县长看后大加赞赏,连夸郑校长是个人才。

第二篇

小时候,还没有上学,妈妈就教我背诵一些古诗词,就算是妈妈给我讲解过这些诗词的大意,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背这些,权当“任务”去完成。

一年级暑假的一个傍晚,全家去露天泳池游泳,天渐渐黑下来,泳池边的路灯突然亮了,就在那一瞬,看着池中的光影,我不禁吟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身旁的爸爸妈妈被我惊呆了,都表扬我引用得很贴切,桔红色的灯光确实像夕阳的余晖,池面一半是灯光照出的“晚霞”,一半是初升的月亮映出的朦胧。这该就是爸爸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三年级,爸爸送我一套蔡志忠先生的国学漫画,我最喜欢其中的《论语》,经常拿出来翻看。后来去南京旅游参观夫子庙时,我对妈妈感慨道:“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现在我想对孔子说,吾现见刚者。”妈妈问我从何得知此语,我说是《论语》,妈妈问我可以写出来吗,我真就一字不差地写出来了。妈妈告诉我,这段话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无欲则刚”,妈妈说她看到的是“无欲”,而我看到的是“刚”,妈妈的话我还不太懂,但我觉得有趣,记在了心里。

这时我发觉,以前,我把背诗当成任务,后来,我把背诗当成兴趣;以前,我觉得这些诗书都无用,而如今,我看过的、背过的诗书,早已是我言行、身体的一部分。

南京归来,妈妈送我一本杨伯峻先生注解的《论语》,妈妈说,每个人对《论语》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我看过蔡志忠先生理解的《论语》,现在可以再看看杨伯峻先生所理解的《论语》,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论语》。我认为,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论语》,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的《论语》会不断的被修订。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诗书,纵使我达不到才华横溢、出口成章,至少也可以引经据典,落得个语言优美。

第三篇

记得我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才两岁多,我和妹妹就被送到了邵阳老家!从此,我们的口音就有一股浓厚的山门味儿,还夹杂着一些山门方言!

我四岁的时候,回到长沙才知道,原来还有“普通话”。那时,妈妈把我和妹妹带回长沙上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们:“以后都要说普通话哦!”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懂,直到我遇上了一些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口渴了,我对老师说:“老师,我要恰茶!”老师根本听不懂我的意思,当然,我也没有喝到水。回家后,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宝贝,到了长沙,你要说普通话,不然老师就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比如“恰茶”要表述为“喝水”,“恰饭”要表述为“吃饭”,“快行(hang)”要表述为“快走”,“鳄(e)梨”要表述为“梨子”……妈妈说了很久,我才慢慢理解了普通话和山门话的不同,也才明白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现在,我七岁了,我的普通话水平在渐渐地提高了!现在的我不仅能说普通话了,还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讲故事!我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随着我们的学习,我们能够用普通话交谈。

让我们一起来学好普通话吧!加油!

第四篇

我叫石锦依,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性格活泼,乐于肋人,成绩也算不错,但是我有一个缺点,特别喜欢写错别字。就说我的名字吧,有一次老师在点名时喊:“石棉衣同学来了吗?”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不过我自己还不以为然,我想,不就是有时候写错了偏旁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可是,一次奇特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

一个夏天的午后,我刚吃过饭,正迷迷糊糊地犯困,突然,我发现身边站着一只白色的小兔子,更神奇的是,这只小兔子居然会说话。它对我说:“别睡了,快跟我来,我带你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我突然觉得好兴奋,难道是《爱利思梦游仙境》里面的兔子先生吗?我迫不及待跟着小白兔走出家门,奇怪,为什么这只兔子没有尾巴呢?我刚想问,小白兔用埋怨的眼神看着我说:“你是不是觉得好奇怪,这都怪你啊。”“啊?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嘀咕道,突然我想起有一次写作文,我把小兔子写成了小“免”子,难道……

不过我已经来不及多想,小白兔带我来到了一个山洞前。进入山洞后,里面是一条条长长的通道,第一个通道的两边,写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号,来不及细想这些符号的意思,我就来到了第二条通道,这条走道旁边写的甲骨文,我好像认得几个字,第三条通道,写的是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而这简直就是记录我们中华文字变迁过程的通道啊!到了通道的尽头,面前出现一座城墙,上面写着:另字王国。小白兔对我神秘一笑,然后就消失不见了。进入城门,发现这里像古代的商业街。我高兴极了,难道我穿越了吗?

很快我就高兴不起来了,我发现这里的人一个个无精打采,愁眉苦脸的,虽然是商业街,却没有一点欢乐的气氛。这时候,我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走进了一家饭店准备吃点东西,服务员漫不经心地拿来了菜单,我一看,上面全是错别字,蛋炒饭写成了“旦抄饭”,而菠菜则写成了“波菜”,哎呀!这些不都是我平时写下的错别字吗?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也不想吃东西了,就走出了饭店。到了街上我仔细一看,天哪,到处都是错别字,不是偏旁错了,就是少了或是多了笔画,而有的则是直接写成了别的字。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似曾相识。路旁有一个小女孩在不停地哭泣着,我走过去,问她:“小妹妹,你怎么了?”她哭着说:“都是该死的错别字,我原名叫刘漫,可是登记的时候变成了刘慢,我恨死这个名字了,现在改也改不回来,姐姐,你带我离开错别字王国吧,这里的错别字会害苦好多人呢!”

我羞愧地说:“对不起,小妹妹,这些错别字都是我造成的,‘漫’字我也写错过,这里所有的错别字,我都写过,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个文字,再也不敢写错别字了。”小女孩大叫起来:“大家快来,都是她害了我们,快把她关起来。”我吓得拔腿就跑,一不小心,绊倒在一个石头上,我痛得大叫,“石锦依,快起来,要去上学了。”突然听到老妈的声音,原来,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我轻轻地跟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写错别字了。”

是啊,从古至今,文字能彰显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字又作为时代文化演变的一种媒介,更是不容置疑的一种凭据。今天,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内心的一种诉说,是情感的一种表述。我们小学生,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更应有敬畏之心,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我们写出的每一个字。

第五篇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它可以用优美的书面文字来表达,也可以用感情充沛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走进它的世界,我感到无限美妙。

当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声情并茂地给我讲故事,教我认汉字。那时候,汉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它就是一团黑乎乎的线条。后来,我慢慢地学会了写字,比如上、下、左、右、人、口、手……真想不到简单的横竖撇捺能构成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文字。我一直以为文字是“死”的,直到看了《朗读者》我才明白,原来文字是“活”的,而且还很美丽。

怎样才能把普普通通的文字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呢?这也成了我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最美中国话》朗读比赛,我参赛的作品是《丑小鸭》,它讲述了一只长得很丑的鸭子后来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在书本上,《丑小鸭》的文字是沉默的、冰冷的,是没有生命的。爸爸教我,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演绎把书面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抒发出来。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把自己当成了丑小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它的喜怒哀乐。通过我的朗诵,冰冷的文字变得鲜活了,就像温暖的阳光、流淌的小溪、和煦的春风……

文字是无声的,语言是有声的,没想到汉字和普通话结合后会产生这么神奇的反应。这次朗读比赛我取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这次比赛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

第六篇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当作响,您不是雕塑家,却在塑造者我们的灵魂。

——题记

升入高三,重新分了班,老师是陌生的,同学是陌生的,唯一熟悉的是身边人们伏案时的奋笔疾书,上课时的全神贯注。这让我惶恐不安,焦躁难耐。

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我惊诧,因为在我心里,高三的班主任,不是有爷爷般的严肃,也该有奶奶般的慈祥把,可眼前这位,一个看似很老练的老师,我突然感觉我的高三将是不靠谱的高三。

可后来我知道,资本不是年纪有多大,而在于是否蕙质兰心。

我的班主任正是一位蕙质兰心的班主任,她让空白的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让我知道其实我很优秀,她在我想家的时候,让我知道10-4班也很温暖,更重要的是,她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老师,她付出了多少......

老班生病了,嘶哑着声音给我们讲课,有时声音上不去,那种声带不震动发出来的声音,会深深刺痛我的心。我看到她有时眉头稍皱,我知道,她一定难受极了。可是她的声音依旧激昂,顿时,我的心被愧疚包围,整个身体背负着罪恶感。当天晚上,我路过办公室,看见我的老师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我的心里莫名的感动和温暖。

老班不是机器人,但她有机器人一般强大的动力,那动力不是区区不饱囊的工资,是她真真切切地把我们视为希望,实实在在的把我们当成她的需要成长的孩子。

这一切,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渐渐地,我觉得我的高三很幸福,很美好。因为,我有这样一个班主任。在她的教导下,我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老班在我心里很重要——不可缺失。

在中秋节前一天,我们师生全体聆听了佐文老师的“让生命与爱同行”感恩演讲。在我们向老班喊出“老班,我们爱你,你辛苦了”的时候,老班流下了幸福的眼泪。看吧,付出这么多的老班仅仅因为一句话就感动的哭了,知足的笑了。那天下午,我深深的被触动着,感动着,抱住老班的那一刻,我泪如泉涌:“老师,您辛苦了!”

今天是中秋节,老板不在我的身边,我和家人坐在一起,脑中也时不时地闪现着有关老班的一点一滴。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莫名的想要深深地对老班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与我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第七篇

语言就像一盏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听起来语言不过是“平仄”变化,实则却蕴含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字,说起来就两个字。可里面却藏着成千上万种样式;从甲骨文演变成楷体,每一个文字都展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

语言文字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工作上的一部分,还是学习上的“必备品”。

回想起小时候的事,真是上人苦笑不得。小时候,我很爱看儿童书,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有一次,我正在看一本课外读物,发现有两个字不认识,于是,让人笑掉大牙的故事开始了。我跑到正坐在椅子上看报纸的爸爸面前问:“爸爸,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爸爸放下报纸,对我说:“这个词呀,就是有烦恼、不开心的意思。”于是,我又继续看了起来。晚上时,我发现自己找不到心爱的玩具,都快急哭了。爸爸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嘟着小嘴说:“我很周长,我找不到东西了。”爸爸没反应过来,问:“周长?你要找什么周长?是要尺子吗?”我更急了:“我不要尺子,我找不到玩具了。”爸爸说:“哦!玩具哦!那你要什么周长?”我不慌不忙地回答:“就是今天我问你的那个词呀!”爸爸恍然大悟,笑着说:“那个词呀读chou chang。”爸爸转头便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我尴尬地跑到书桌旁,拿起笔,在书上工工整整地标上了拼音。就算现在我五年级了,爸爸都还在拿这个事情笑话我。直到现在,我只要遇到不会读的字,总会标上拼音。从那时候起,我已深深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呀,它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第八篇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使用礼貌用语,亲昵地与他人打招呼,并告诫我不能使用语言讥笑和伤害别人。因为我友好文明地使用语言文字,所以我成了小区里最受欢迎的小朋友,和我玩耍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妈妈还告诉我,中国的语言文字,自甲骨文演变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后来,我有了人生第一本关于文字的书籍——《文字的奥秘》。这本书中记载着每个字的演变、引申出的典故、在中国以及国际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它就像一块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渐渐地,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汉字。

上学后,老师教会了我新的字、词语、诗词、名言警句和优美段落,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精美绝伦和博大精深。

但是,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常常会有用错语言文字的现象。为了让我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校为此开展了很多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啄木鸟”纠错活动。记得那天,我和妈妈在街上才转悠了半小时,就找出了十几个广告和招牌上有用字不当的现象。比如:汽车修理店把“充气”写成了“冲气”,停车场把“停车”写成了“仃车”等等。我找到了老板,诚恳地给他们指出了错误,并告诉他们滥用语言文字会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也会扭曲汉字的真正含义。老板们承认了错误,并答应改正。一阵醉人的欢乐浸透我的心,能为语言文字贡献出微弱的力量使我感到无比快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扎实学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把我们华夏儿女紧紧串联在一起。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是每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让我们一起维护它、传承它,将语言文字发扬光大!

第九篇

从我们在妈妈的怀抱里牙牙学语时,我们就已经接触文字了。我们渐渐长大了,对文字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多。

小学里,老师在课堂上指着黑板上的文字教我们组词、笔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始终对中国文字的历史感到震撼。以形象表达意思的甲骨文,苍劲有力的金体、婀娜多姿的篆书,正正方方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见证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后,会有更多的文字等待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学习汉字,为什么呢?

为了交流,为了把它们组织成语言,像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各种有名的书籍、小说都是由千千万万个文字组合而来的,但每个人在欣赏一段文字时,脑海里所浮现出的场景却是不同的,这可能就是文字的奇妙之处吧!

我读三四年级的时候,我总把“幸福”的“幸”写成“辛”,把“辛苦的”“辛”写成“幸”,因此闹了一个大笔话,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用“只要……就”造句。我是这样造句的:“只要你不怕幸苦,就可以成功。”我还美美地欣赏了一番,嗯,不错!结果第二天,就被老师当众批评,说我这个字错了很多遍了,就是改不过来。哎呀!还真是!回家后,妈妈也说了我:“搞什么啊,快点,这个字错了好多遍了,快点,给我更正后抄一百遍,还要组词!”现在我也没有写错过了,还是要谢谢妈妈的良苦用心啊!

随着互联网的飞快发展,现在网上掀起一股“火星文”的热潮,虽然这种东西可以一笑带过,但是这对我们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汉字却是极大的不尊重,作为少年的我们,更应该自觉维护我们祖国的汉字,不让她受到污染!

弘扬传统中华文化,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第十篇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共同的结晶。

语言文字是一种神奇而又奇妙的东西,它能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唤醒那些本不该沉寂的东西!世界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各式各样,各有色彩。汉文化尤为博大精深、豪迈深情。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悦耳、动听的语言教我唱歌、吟诗、学习普通话。“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想绑在板凳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啊!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就像一条紧紧缠绕的中国结一样,把五十六个民族牢牢的结合在一起。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又教我学汉字,每当我写一个字的时候,我都会轻轻的感叹汉字的神奇力量。“横”、“竖”、“撇”、“捺”简简单单的笔画,却组成了成千上万的文字。一个“喜”字,便让我们笑灼颜开,一个“怒”字,便让我们斐然作色,一个“哀”字便让我们黯然失色,伤心不已,一个“乐”字便让我们开怀大笑,快乐无比……!生活中的文字用处也不小,比如:家人分离,难免会彼此思念,我们便会用文字来表达思念之情。用文字来表达情感,与人沟通,让别人更懂你,还可以和别人进一步做朋友,彼此了解更多一点。我们还能成文字中体会到抗日战争的困苦、成文字中了解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大海的波涛汹涌、锦秀山河的重峦叠嶂……!文字给我生活抹上了五颜六色、画出我的心灵轨迹,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美丽且不可缺。

语言文字带给我快乐,让我的情感得以抒发,让我们的心灵净如清泉,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我愿在语言文字里遨游,越陷越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