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一

农历初五是端午节,也叫做“端五”或“重五”。“端”是开始的意思。

有一些学者闻一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许多人在过端午节时喜欢在门上插艾叶。原来,人们是辟邪用的,现在,一般都是用来防止毒虫进入屋内。端午节还要吃粽子、赛龙舟, 很多人认为赛龙舟是因为人们想打捞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吃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北方要吃:鸡蛋、大蒜、麻叶。还要用雄黄在儿童头上写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有元宵节、有中秋节、还有七夕节……但是,我最爱过的还是马上就要到的节日——端午节。

为什么喜欢过端午呢?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我最爱吃的粽子了,外婆包的粽子最好吃了。外婆先准备好干净的粽叶,然后把糯米弄好,加一点点盐和酱油搅拌均匀,拿出提前腌制好的鲜肉就可以开始包了。先拿出两张大小不一的叶片重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形状,再舀一勺米放进去,放上一块鲜肉,然后再用米填满,接着折呀折,三两下就把它包裹的紧紧的,最后用绳子把它捆起来,就成了一个粽子。照这样反复的做着,一盆粽子就完成了。煮熟后的粽子又糯又香,美味极了!

端午节,我们村还有一个自己的习俗:小朋友们要穿新衣服。外婆说,这是她小时候就传承下来的,寓意着让小朋友们健康平安长大。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有插艾草、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包。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啊!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必大家都想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源吧!我呢!就给大家讲讲。粽子的悠久历史,春秋时期,用菇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在战国时代,楚国三闾大夫及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百姓为了防止鱼类破坏屈原的尸体,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让鱼儿们去吃米饭而不去咬屈原的遗体。这正是吃粽子的原因,了解了吗?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其实赛龙舟也是为了驱赶江中的鱼儿,不让它们去咬屈原的尸体才有的习俗。

今天的天气一般好,就是有点闷热。我们早早地回到老家,买了一口袋甜香可口的粽子。回到家,就看见门上挂着艾草,这只是我们家乡的习俗之一呢!中午的时候,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是喷香的,代表着甜蜜幸福。粽子不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一个家庭难以割舍的幸福;粽子不仅是一种香甜,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粽子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是一个中国不能忘怀的历史故事。

粽子沾上那无数颗晶莹剔透的白糖,简直就是绝配,白糖像一颗颗细腻的水晶,沾在粽子上就觉得它镶了一身的水晶,可美了!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四

今天是我最盼望的节日——端午节。早上我和妈妈从市上买来一些艾草和菖蒲,还有许多菜,回来就开始准备过节了。

上午外婆在包粽子,她一边包一边说:“小猴子,也过来帮帮忙呀!”“好吧!好吧!以后别再叫我小猴子了,我可是一个人呀!”全家人听了我俩的对话,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拿了一个椅子坐下来,毛手毛脚地包了起来。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先拿出用开水浸泡好的粽叶,接着又把糯米放入粽叶中,然后把红枣或猪肉放入米中,包裹严紧,咬住绳子的一端开始缠绕,最后打一个结,就大功告成了!婆婆包的粽子小巧玲珑,像一个个百看不厌的艺术品。可我包的粽子像一个“大肚子将军”一样,无法形容。

到了中午,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外婆和妈妈在厨房里烧饭,我给客人倒水,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今天的饭菜可真丰富呀!有鸡有鸭,还有龙虾、鱼……里面还有我和外婆包的粽子。我二话不说,快速地把饭吃了个精光,那吃饭的样子让人哭笑不得。再说说粽子吧!婆婆的粽子都被别人拿走了,只剩下我的“大胖将军”由我自己处理。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五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赛龙舟、饮酒,但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喷喷的大粽子,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现在想起来还要流口水呢!妈妈有时还会用五颜六色的线编在一起,栓在手腕上或脚脖子上,非常好看。也有时候妈妈会在家门上挂上一些艾草。

我们家一般都会在端午节的上午包粽子。大清早的时候我就已经看见妈妈在厨房忙来忙去的身影了。我也想包便进去,让妈妈教我包粽子。开始动手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花生,再放入已经清洗过的大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的意地笑了笑,原来包粽子这么简单呐!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粽叶像一个顽皮的爆竹一下子爆开了,一粒粒糯米像雨点似的掉落在地上,发出动听的声音。幸好妈妈替我“解了围”,帮我重新示范了一遍,我认真的看着每一个步骤并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我又重新包了一个。步骤跟前面的一样,还好这次糯米没有落地,而是听话的在里面呆着,我手忙脚乱的折腾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我拿出粽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自认为还扎的很好。妈妈看了看我的粽子,又皱着眉头拿过我的粽子,一拉线粽绳就开了,并又给我重新绑了一遍,几个小时以后。终于包完了,妈妈说最低要煮四个小时。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掀开盖子察看。

下午了,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粽子香喷喷、软软糯糯,太好吃了。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的风俗――包粽子。

端午节是中国千年来文化历史的结晶,我们要把自己家乡的端午节的风俗永远传承下去,留于后人。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我传承——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茶被古人当做饮品,每年清明节新茶初上时,古人还要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名流雅士、街坊邻居争相围观,就像如今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古人爱喝茶,茶的品种也很多,有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当然,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西湖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可算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杭州有许多茶楼,大家可以随处品到各色茶,还可以欣赏到典雅的茶艺表演。

作为杭州人,我也初学了龙井茶的茶艺。龙井茶的冲泡一般使用透明的玻璃杯,先用热水冲烫茶杯,讲究的是一尘不染,至清至洁。再往杯中放入上好的龙井茶,倒入少许80度左右的热水,讲究的是润茶。最后是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泡茶叶,一方面是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经过三次高低冲泻,使杯中茶叶上下翻滚,茶的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这个三点头还如同行鞠躬礼,蕴含着对宾客的敬意。一杯好茶冲泡完成的同时,还学到了谦恭的道理。

除了龙井茶的茶艺,我还欣赏过用长嘴铜壶背身冲泡茶叶的茶艺表演等等,更激发了我学不同茶叶冲泡方法的兴趣。中国的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将它好好地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七

身在中国,心在中国,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中国,这个熟悉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的一切,当然,包括那份经典,那部历史,我也无比地崇敬和喜爱。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时候,爷爷总喜欢教我念唐诗,我也乐此不彼地学着,总觉得这个东西读起来很好玩,《咏鹅》就是我第一次接触的诗,再大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一首首唐诗,一直伴随着我。等上了小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我已能背诵地朗朗上口了,到现在,我仍是那么喜爱唐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等诗是多么优美,多么传神啊。

我有时也会问:我为什么喜欢唐诗呢?可能是因为这是我最先接触的经典?现在我觉得唐诗比宋词元曲更押韵,更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能体现文言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唐朝诗人中,我最喜欢杜甫,是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很真实,很准确,而不像浪漫主义,总是夸张地表现理想。我喜欢杜甫的诗的语言,沉郁顿挫;我喜欢杜甫的诗的风格,淡雅真挚;我喜欢杜甫的诗的内容,寓意深远。

杜甫的诗,首首是精华,句句是精髓所在,杜甫的诗,大多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三吏”“三别”就是他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在乱世之中飘零的孤独,所以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眷怀家人,忧国伤民,念家悲己的人。

虽然杜甫仕途不顺,被皇帝贬諦,在战乱流离中生活,但是杜甫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雄心壮志的人,这都表现在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首诗《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透露了作者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敢于攀登人生顶峰,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一种乐观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学习杜甫的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在成长的道路上要调整好心态纵使结果不那么完美,但拥有过、努力过就足够了。

唐诗教给我很多,这仿佛是那一位位诗人跨时代想要跟我们说的话;唐诗,是中国的经典,我们有义务继承它们,把伟人的话传递给中华的子子孙孙,这就是一个梦想,一个中国梦。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这些经典,都是国家的精髓所在。我崇敬和喜爱中华经典,因为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我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跟随着时代在奔跑,我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中传递、在血液中流淌……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端午节10篇篇八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祖国传统文化——拉洋片

拉洋片又叫拉大片,是清末时期传入北京的,它由“琉镜”、“推片”、“西湖景”、“水箱子”、“大洋船”等组成的,今天我就看了拉洋片。

拉洋片十分神奇,演员只需要用手电筒照一下,戏台上就会出现十分有趣的团,有的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赵州桥的情景,有的画着三打白骨精的情节,还有的画着考状元的情节,那个身穿火袍,头顶帽子的就是状元。

拉大片不但神奇,而且有趣。听说从前有一个叫大金牙的演员,他的演技特别好,成为了天桥八大怪之一呢!他分成“形象怪”和“声音怪”两种。“形象怪”是因为无论眼神、口型、图案都非常滑稽,而“声音怪“是因为演员的唱腔为由河北民间小曲传入北京后与北京语音结合而成,所以声音怪。

随着祖国事业的发展,拉洋片也走进了书香迷人的学校,走进了芬芳迷人的公园。小学生们也可以在若干张纸上画上了许多手绘“漫画”。

拉洋片可真是祖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