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水浒全传读后感精选

水浒全传读后感精选

《水浒全传》是一本由施耐庵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893图书,本书定价:21.50元,页数:200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浒全传》读后感(一):少不看水浒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古人诚不欺也。

此书记录的,乃是一群盗贼、强人、杀人犯、人肉厨子、低等军官和官吏占山为王,为求功名父禄而奋斗终身的故事。

前三十回语言很精彩,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也都好看,往后宋江一出场,就没啥好看的啦!

《水浒全传》读后感(二):圆了儿时的一个梦

断断续续读了两年,招安以前七十回,读来畅快,与其说北宋,不如说明初的市井生活,人物风貌,穿着饮食,说话用词都非常有意思,也是我读着本书的主要出发点。招安以后,真的读不下去,中途放下了一年。征辽得胜,想到后面徽钦二帝被掳金国,更觉得是后人在书里给祖宗好好意淫了一番,但也是能理解的。后面研究了水浒的版本,来源,作者等后,发觉田虎王庆的段落确实不是原作者本人所写,而是明代书商为了出版仿照征方腊仿造手笔,抱着看看好奇的心态去读了,味同嚼蜡。征方腊后梁山好汉死伤惨重,最终结局也是一个悲剧。总之,招安以前是我想读的水浒,招安以后是为了圆儿时的梦,水浒也算是读完了。另外想说一点,施耐庵是不是真有其人还是有人托名还待考,看到现实中几地已经争先立起故居,也是荒唐。

《水浒全传》读后感(三):多层面目的梁山头领——读《水浒全传》有感

在读这本书之前,《水浒全传》的大名早就已经人尽皆知。“好汉”“兄弟”“义气”等众多正面词语成为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可随着我对这本书的进一步了解,真正读起这本书时,“好汉?”“黑社会”这些声音也随之传入我的耳中。拥有多层面目的梁山头领们到底算得上好汉吗? 书中的主角——宋江是一个拥有“黑白两面”的人物。虚伪与忠义都是他的代言词。 当初宋江在清风山之时,活擒秦明,为了让他落草,令清风山上的小喽啰扮作秦明手下在青州城杀人放火,其一家老小也因此断送。宋江在秦明被擒后伪装成一幅“公明大义”的模样,为他设宴又放他回城,让秦明一时肯定宋江的人品。而在背后,宋江却不择手段,用一城人的性命换一个人上山,与他“及时雨”这个绰号背道而行。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让“虚伪”二字紧紧贴在了他的脸上。另一处虚伪,则是在于宋江花了仅仅的十两银子便收获了一个对他死心塌地的小弟李逵。 另外一位,是梁山泊的军师——无用(吴用)。有人说他是“小人”,所谓的计谋都是阴谋,梁山泊第三把交椅的位置值得商榷。 不得不说,吴用“赚”的朱仝、卢俊义,确是冤枉。为了梁山泊能有更多的良将,不惜用计让朱仝上级的儿子死于非命,毁了朱仝的前路;亦让卢俊义带上造反的帽子入狱,经历了与林冲极为相似的艰难路途。拉上无辜的人陷入其中,似乎就是小人的作为,所以只要是“小人”所出的计谋那便是阴谋。这等文不成武不就的人物坐上第三把交椅,还不如鲁智深、武松等一众英雄人物。 在我看来,立场不同,评判的标准亦不同。他们虽有“黑暗”的一面,但并不能够掩盖对他们“好汉”的称呼。 若说宋江虚伪,那他在后期两次为了救落入乔道清手中的李逵,不顾军师的劝告,险些丧命自刎,这等事迹岂不是与之相反?在卢俊义上梁山后打的第一场仗时,宋江“特地叫吴学究、公孙胜帮他,只想要他见阵成功”,让他在众兄弟中立下威望......这些等等的事迹都不能叫之为“虚伪”。真正的虚伪应该是宋江在骗取秦明上山后,不说“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而是将责任推卸他人,甚至自己伪装成不知情的模样。敢作敢当,这是好汉的品质。只是我们作为一名旁观者的立场,于是这种方式让我们对他的形象造成了质疑。 宋江是一位忠、义之人。他的“义”在于,前期给取了生辰纲的晁盖等人通风报信;两次以命救下李逵......他的“忠”在于,即使朝廷腐败,他上梁山的目标依旧明确——为了招安,招安后带领着弟兄们征辽征方腊征田虎,报效朝廷。乃至在朝廷赐了慢性毒酒给他时,他没有起造反之心,而是让比自己还看重的、可能会造反的李逵喝下毒酒。宋江一生事迹因忠义闻名,也最终身死于“忠”,一世美名死于“义”。 同样,吴用的“阴谋”“小人”如果站在梁山的立场来看,可以说他的一切根本目的是为了梁山。为了让梁山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不惜将自己的名声置之身外。那他又是否坐不得第三把交椅?在出谋划策上,“三大祝家庄”“兵打北京城”“智取大名府”“智取润州城”等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他的存在使梁山军队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虽比不上指挥着蜀国千军万马的丞相诸葛亮,他的冷静与谋略却也胜似书中有勇无谋之辈。在书里的结局,吴用过上的日子在其他107位好汉们相比起来已算是安稳,却在得知宋江已死后,为了心中的义,与劝说无用后的花荣选择自缢。这份真情与义气,难道担当不起“好汉”这一称呼? 好汉,是以“义”字作为标准。在危险关头重要时刻,不将个人利益放于首位,而是为了心中的义,付出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许多梁山头领中,会有自己的多层面目,拥有“黑暗”的一面,他们有的杀过人,有的贪图美色,有的吝啬小气,但是这些并不会让“义”字有过遮掩、消失,他们的性格正因此而更加绚丽多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