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聊与兴趣读后感精选

无聊与兴趣读后感精选

《无聊与兴趣》是一本由卡斯特 (KastVerena)著作,第1版 (2003年1月1日)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页数: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聊与兴趣》读后感(一):虚无与意义

一、形式上:

本书作者维雷娜·卡斯特,她是国际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协会的主席,算是心理学界的权威人物。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心理自助的书,它更严谨,基于作者的丰富的案例经验和理论研究;也不是一本纯粹的学术著作,而是介于学术和随笔之间的书,读起来并不困难。

作者的表述逻辑大体上是按照What——Why——How的思路进行的。

What就是对“无聊”和“兴趣”的表面上的分析,主要通过哲学家的思想、文学作品和人们的日常用语来入手;Why借助词语联想、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和作者自己的案例来分析综合;How就是方法,怎样处理(不仅是摆脱)无聊的体验,怎样产生、维持和发展兴趣。

二、内涵上:

就像作者说的,“无聊与兴趣”没有引起多少哲学家们思考,他们思考的是更为严肃的话题——虚无与意义。

豆瓣哲学人小组里,关于虚无主义和生命意义的讨论都是经久不息的话题。我也曾经严肃的思考过这些话题,但总觉得最终多是变成了文字游戏,也没有一种普遍性的结论,多是一些私人化的体验。

这本书可能间接给出了一个确定性的答案。虽然作者可能无意去探讨生命是否虚无、是否有意义,只是在研究两种心理现象,但有些只言片语还是比较有启发的。

活着就是经历和体验。

如果某人说生命无意义,这并不是在说生命本身如何,而是在表达一种个人的生命体验: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这种虚无的体验,用作者的话说是“本质性的无聊”,与之伴随的体验是绝望、自我价值感低、沮丧、没有未来、无奈等等。而“本质性的无聊”却是从一般的无聊开始。

如果某人说生命有意义,这也不是说生命本身如何,这是在表达一种情感体验: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感,这种情感体验源自兴趣(不是一般的兴趣爱好,内涵更为宽泛)。人沉浸在兴趣里的时候,客观世界就会和内心深处的自己(荣格所说的自己,非弗洛伊德的“自我”)发生本质性的联系,这时人的情感体验是自己与客观世界融为一体、自我肯定、满足等等。有了这些良好的体验,人就愿意活着,对生命产生眷恋,即使要忍受一些痛苦。

三、感想

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人已经不再完全笃信上帝,去相信生命伴随着神圣的使命并且有终极的目的。就像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说的: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

现代化浪潮席卷着的中国,无论是儒家的修齐治平,还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都通通失去了市场,活着的意义何在?

我觉得,现在流行的虚无主义并不能归咎于科学或现代化或商品社会。宗教、传统和旧的意识形态的瓦解恰好把我们的视线从外界转向了自己:没有万能的上帝来指引,没有旧教条的束缚,也没有意识形态的压迫,人回归了自己,变得孤独,需要向自己要答案。

从理性上或者从科学上来说,人的生命并没有多么高贵,也没有多么崇高的价值,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组成差不多。生命的诞生出于偶然,而终止时都化为尘土。

但是,关键的一点是,人并不是纯粹理性的动物,更多的是情感生物。在对生命的体验中、在关系的互动中、在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探索中,人们因为体会到了一些美好的感觉而对生命产生了眷恋,感受到了活着的意义,因而肯定生命、赞美生命(这就是本书所说的兴趣和体验)。

用一些文字作结尾(选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渴望生活,所以我就生活着,尽管它是违反逻辑的。尽管我不信宇宙间的秩序,然而我珍重到春天萌芽的带着滋浆的嫩叶,我珍重蔚蓝的天,珍重一些人,对于他们,你信不信,有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热爱,还珍重一些人类的业绩,对于这,你也许早就不再相信,但到底由于旧印象,还是要从心中产生敬意。我想到欧洲去一趟,我就从这里动身;我也知道我这不过是走向坟墓,只不过这是走向极其极其珍贵的坟墓,如此而已!在那里躺着些珍贵的死人,每块碑石上都写着那过去的、灿烂的生命,那对于自己的业绩、自己的真理、自己的奋斗、自己的科学所抱的狂热的信仰。我早就知道,我会匍匐在地,吻那些碑石,哭它们,但同时我的心里却深知这一切早已成为坟墓,仅仅不过是坟墓而已。我哭泣并不是由于绝望,而只是因为能从自己的泪水中得到快乐,为自己的伤感所沉醉。我爱春天带着滋浆的嫩叶,我爱蔚蓝的天,如此而已!这不是理智,不是逻辑,这是出于心底、发自肺腑的爱,爱自己青春的活力。”

“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是这样么?”

“一定要这样。应该首先去爱,而不去管什么逻辑,象你刚才所说的那样,一定要首先不管它什么逻辑,那时候才能明了它的意义。我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你爱生活,伊凡,这样你的事情就已经做了一半,得到了一半。现在你应该努力你的后一半,那样你就得救了。”

P.S.估计本书在孔夫子旧书网还有卖。

《无聊与兴趣》读后感(二):无聊的本质也许是缺爱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无聊和兴趣的书,初读起来都是觉得有被共情和理解到,但后来也都渐渐滑向有些失去方向的趋势,最后读完的时候有种:那么,解决方案究竟是什么呢——的感觉。试着通过这篇读书笔记捋一捋思路…… 首先第一点,两本书都让我对于无聊以及空虚等类似的状态有了更详细的了解:那是一种想做什么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好的困境,也是一种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失联”的状态。其效果就跟对情绪的识别是相似的,当你体验到某种情绪时,光是对其识别和命名,便实现了对该种情绪的初步管理。实际上,无聊也可以作为一种情绪状态来被理解。 那无聊和兴趣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两本书都给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分析,并且某种程度上挺互补的。我们为何无聊从内外两大方面进行了剖析,有画面感的情景性文字以及用相关研究作为论据,读起来很“干货”。外因包括约束、单调、无目的、技能与当下任务不匹配等,内因则涉及情绪、生理、认知、动机、意志力以及自控力。在这里外因看起来是比较好辨别以及去应对的,内因则涉及到个体的方方面面,似乎并不好改变。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感觉看不到一个根源性的东西,也就是那些很容易感到无聊,乃至对其生活甚至周围环境产生较大消极影响的人,究竟为什么会形成一种感到无聊的惯性——这种状态,时常让我联想到“空心病”。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无聊与兴趣这本书里面看到了让我很感兴趣的观点。无聊与兴趣这本书读起来更倾向于把无聊和兴趣与个体的关系模式以及自我的发展联系起来,个人认为这里触及到了问题的根源。试着用我自己对本书的理解把主要的观点串一下:若个体早年体验到的是比较健康和安全的依恋关系,那意味着养育着能够给予个体足够好的关注和兴趣,个体因而也能发展出对自己的健康的兴趣,并有能力将兴趣的作用圈扩展到外部世界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间联系的正向循环——这个过程对于个体自我的发展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建立息息相关,而拥有足够强壮的自我以及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个体,显然(大概)会更少受到无聊的侵扰。试想一下相反的情形,假如个体是在一个有条件的兴趣、乃至常被忽视的环境中长大,TA基于自己真实兴趣的探索或反应总是得不到养育者的积极关注或反馈,甚至可能被否定、谩骂、打压、控制,试问一个真实且强壮的自我能否发展出来呢?和他人的关系模式是不是也极有可能朝着要么讨好、要么回避的方向发展——而这两种关系模式,一种表现为缺乏对关系的兴趣,另一种则是“虚假的”兴趣,两者都无法引发兴趣作用圈的正向循环。由此推断,感到无聊和空虚就很可能成为其生活的常态。 其实两本书里都还提到了社会层面的因素,这个层面太大了,斗胆谈一些个人感想吧。众所周知当下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个人感觉还是一个物质大于精神的时代。反观自身,从小到大,身边人的“信仰”似乎都和好成绩、好工作、好对象、好的物质条件有关——关于什么是成功、足够好的人生,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的有着一个统一的标准。个体的兴趣在我这一代的童年,至少在我身边来说,大概是囿于经济条件,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在我们之后的新一代们,肉眼可见的有了更丰富的娱乐资源还有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但……里面有多少功利性的因素,如人饮水,这很难评。在我有机会停下来反观自己的人生之前,过去的自己就好像时代洪流中的一颗石子,一度就这么和其他石子一起随波逐流,被一种高度一致的价值观所裹挟着前进,只要没碰到什么大的阻碍,那就这样被卷着往前走吧。毕竟靠惯性的力量往前,要比逆流而上容易的多……关于社会层面,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的,碍于能力有限,发散开了又没办法兼顾深度和条理,所以献丑就到此为止吧。推荐阅读北大徐凯文教授关于“空心病”的相关演讲和文章,里面有很多结合现实的深度观察和见解。总之,想要表达的是,对于无聊和兴趣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 最后来到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该如何应对无聊呢?在我们为何无聊这本书中给出了几个方向的建议:心流、兴趣、好奇、以及正念——它们都可以说是无聊的反面状态。但……有一说一,这有点像是告诉不会游泳的人“你学会游泳就好了”,多少有点鸡肋。不过,关于用正念来应对无聊,确实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无聊与兴趣里也有类似的观点:即无聊产生时,静静地感受它、体验它、接纳它,也许到了某个点,你就会灵光一现,生出某种探索的兴趣,它可能是探索无聊本身,也可能是探索其他有趣的东西。我的理解是,当你能够接纳这种状态时,你才能够跟潜在的真实自我连接上,而当真实的自我浮现时,一定会有你想要的某个答案。另外,无聊与兴趣这本书好像没有给出特别多关于解决方案的具体建议(可能有但我忘了),结合记忆点和个人体会总结一下吧~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还是关系,即你是否在关系中获得足够多健康而真实的关注和兴趣。实际上,这真的很不容易,否则心理疾病就不会越发成为当下时代的主要问题之一了。从社会、家庭、环境等层面来讨论都太宏大了,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如先从自己入手吧,即从培养自己对自己的真实兴趣开始,以健康的自爱重新进行自我养育……

(结尾太匆匆,先挖个坑,以后再来完善……)

《无聊与兴趣》读后感(三):一本很好的心理学科普书

《无聊与兴趣》这本书读了一个星期左右,本来想组织个主题文章的,但是书中总共15章的观点太杂太乱太碎片化,我将之视为一本科普书,借它来认识自己。但书中缺少深奥的论证和数据分析,阅读起来也没什么挑战性,所以总结这本书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了,下面是一些我从个人价值观的角度归纳的一些观点。

兴趣的阻碍

1、一是过度依赖的人际关系,依恋理论也提出,依恋体系和探索体系是两个起着对抗作用的动力系统,一个系统的激活意味着另一个系统的关闭。

2、缺乏投入的时间,兴趣不仅是一个强度问题,也是一个时间问题,人们专注于某个对象付出的时间越多,就会出现越多有趣的联系。这件事就变得越神秘,同时人们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能力。

3、不会和失望打交道。兴趣作为一种情绪,不仅启动了能使人有活力的兴趣作用圈,还培养出了一种对于结果的期待。在期望中预见失望。

为什么要满足兴趣

1、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在于我们能够满足自己的兴趣。如果我们长期不满足自己真正的兴趣,我们自己也会不熟悉自己,我们觉得自己很陌生。我们会感到一种很强烈的自我异化。而一个兴趣是否是真正的兴趣,也可以表现在我们对感兴趣的东西的研究是否给我们带来活力,

2、兴趣是一种唯一的自始至终被积极评价的情绪。快乐有时都还不是,快乐会失去一定程度的批判性。过一种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生活。兴趣本身是一种持久的平静的内在的感觉,兴趣建立各种关联,它可以导致持续性的活动。

好奇心的利弊。

1、好奇心中潜藏着一种危险,即跨越不该逾越的边界,然而事实上每一个发展都是一次跨越边界。《无快乐经济学.》中说,真正的进步来自冒险。《人并非生而好奇》其实人并非生而好奇,我们的脑子天生更像是律师,而不是科学家,所以好奇心也是需要保护的。好奇心是一种能抵抗迟钝,无动机的奇妙情绪,没有好奇也许我们会永远停留现状而毫无变化。

2、好奇心的危险,一是,好奇心过度可能会跨越不该跨越的边界,有可能侵犯和攻击别人的私人领域。二是好奇心会导致个人失去依靠,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书中说道,”好奇无处不在,这种“存在于世界中”的方式揭示了平凡的存在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在这种新的形式中,它(指存在于世界中的方式),不断失去依靠。三是,对信息的好奇,容易成为一种贪欲,一种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东西,这种不得满足的成分,会使好奇心变成一种瘾。好奇心一定要一兴趣为补充。

3、好奇心与兴趣的结合在于坚持时间的合理性,。人们必须为一件事情腾出时间,因为我们是有足够时间的,时间是世界上唯一不可贿赂的货币。我们是什么到了我们身边就跟着跑,还是坚持自己的时间合理性。

兴趣的在关系中的位置,关系在兴趣中的位置

1、与人的接触有时会成为兴趣的干扰。依恋体系和探索体系是两个相互对抗的体系,一个体系的激活意味着另一个体系的关闭。《身份焦虑》中引自叔本华的名言,“,然后我们就会明白任何一个过度重视他人的观点正是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这个世界只允许我们在孤独与卑劣之间进行选择”正如文章《应当忽略别人的观点为什么》中说的,听从别人意见过多,有可能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上,偏信别人的观点,我们有可能低估自己,这只能导致失望,因为你不能一直取悦所有人。 按别人观点行动的第二个危险,产生价值冲突,你按别人的价值观行事,会制造价值冲突,最终你会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感到不安,因为那不是自己。伟大的人都明白最要取悦的人是自己。

2、但我们不断有接近别人的需求,有时甚至是与其相融合的需求。也有如保持独立,自主,和界限准则的需求和义务。接近和保持距离是两个人在各个特定时刻进行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激情 对强度的寻找

对强度的寻找

1、在激情与起着控制作用的理性,需要有一种平衡

2、根据弗洛姆的话,激情是人想赋予它的生活一个意义,以及去体验最大的强度和力量。

3、激情是没法学的,要想产生激情,我们必须让自己被冲着我们而来的东西所打动。必须被我们之外的东西俘虏,对情绪的开放也属于激情,。

书外的一些观点:

对激情讲的更好的应该是罗洛梅的《创造的勇气》,激情往往是一种顿悟或者是极度的孤独的副产品。获得这种顿悟往往在某些精力极度集中,与事物进行交会时产生,有时要动用偏执的意志。

激情接近的概念,最优体验,《当下的幸福》米哈里有讲到,马斯洛的提出的“高峰体验”

贴近生活的表述, 我们最恐惧的往往是我们最想要的,突破舒适区往往可以得到很大的快感。回想自己做公共演讲的经历,想象自己表白的经历,自己跑1500米的经历。《要想舒服,就得先不舒服》

个人比较在意的

1、苏珊娜、坚强性,,这个性格特征表现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的能力上,表现在能够影响生活并有所作为的信念上,也表现在敢于迎接一切困难挑战的态度上,“坚强的人”是那些有着稳定身份定位或者有较强自我的人

2、对于生命力和能与生活打交道的能力的自我感觉,赋予了我们理所当然的自信,不必要坚持的重要性,开放性,以及敞开自己的可能性。

3、幻想是未来的空间,给自己三个课实现的愿望和三个不可实现的愿望是很激发人的。

4、创造性情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