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月异星邪》经典读后感有感

《月异星邪》经典读后感有感

《月异星邪》是一本由古龙著作,珠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异星邪》读后感(一):重读古龙系列

比起第一本《苍穹神剑》,实在是好出很多。虽然剧情也是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但是其中的快意恩仇实在是让人忍不释手。古龙先生对人性的描述在此书中已初露端倪。接下来看第三本《湘妃剑》

《月异星邪》读后感(二):这样的古龙

。。。。。。一个云鬓蓬乱、脂粉已残的妇人,右手挽着发髻,左手扣着右襟,拖着金漆木屐,从一条斜巷中踏着碎步行出,匆忙地走入一家布店,又匆忙地行去,肋下却已多了一方五色鲜艳的花绢,眉开眼笑地跑回小巷,于是小巷中的阴影便又将她的欢笑与身影一起吞没。生活在阴影中的人们,似乎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乐,因为这些堕落的人们,灵魂都已被煎熬得全然麻木,直到一天,年华既去,就不再来,他们麻木的灵魂,才会醒觉,可是——那不是已经太迟了么?。。。。。。

总觉得古大侠心底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倔强少年,爱耍宝、爱现、凭着点小聪明。但另一面,他又是个寂寞的孩子,敏感、孤傲、带着自卑。。。。。。现在还有几个人会读这本书呢,但写出这样文字的古龙,我没法不爱。

《月异星邪》读后感(三):大师前期混乱的江湖

从古龙的作品发表时间开始阅读的,这是大师的第二部作品了。目前已经读完五六本大师的作品,至少目前从前期来看,还没有能从精神内核角度上升到和金庸并列的武侠大家,前期的作品的那种伪装在武侠江湖世界中的狭隘的世界观,有浓浓的报纸连载作品的味道。

本书已经读完好久了,印象薄弱到需要重新回顾故事梗概才能回忆起来,所以本作的推荐度也许比评分还要低。而且在古龙前期的作品中,武侠的套路非常强,大约都是围绕复仇展开的。这种陈述的形态没有太大问题,中规中矩,在一些文字描写和节奏把控之下,也能形成一两部惊艳的作品。但是如果都是这种苦大仇深的人物然后在迷茫中成长的故事,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厌倦感觉。

本书文字和内容都还算古龙早期的正常发挥,而叙事节奏则把控的比较稚嫩,感觉时间节点跨度飘忽不定。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本作不会是古龙最精彩的武侠作品。

《月异星邪》读后感(四):名慑天下之前

本来这是一个极好的中篇底子,当然最后的成书,篇幅的确不错,却仍嫌有太多赘笔,更多时候疑心古龙只是在卖弄。比如温谨和卓长卿一比便是十几页纸,读来令人气闷不已。当然亦可以由这奇气满纸中窥见古龙的惊人才华。虽然古龙日后的随心所欲也看见了,本以为那岑粲,会是男二,甚至反派BOSS般的吃重角色,料不到出山吃了一回瘪,便老实退步认栽,从此消泯于读者视线,那么,他那么隆重的出场,那么嚣张的姿态,那么隆重的较量,都是为了什么?

反观温如玉,用笔似乎总是落不到实处,本来这是一段十分奇异可怜的人生,本应写得妖艳惨烈,动人心魄。古龙却舍不得施展笔墨,相比岑粲的一轻一重,更觉得古龙的太不计较。

最后谈到男女主角,古龙现在还没有日后那般胆气雄壮,男的风流标致,出身名门,性格又持重可靠,女方姿容撩人,都是从古至今可以批发的大路货。

情节上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断片”。只能理解为作者喝高了。

比如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温谨要怂恿温如玉办这莫名其妙的天目山大会?依古龙的设计,温谨不该是一个白痴美人。所以我一直到最后,还以为这是关键伏笔来着。

《月异星邪》读后感(五):笔墨终究未化开

武侠研究者喜欢把金古二人的写作风格做绝对化的比较,而说到风格一事,金庸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晰发现其从“水浒传”到自成一派的发展,其变化也是渐进式,而读早期的古龙小说,则完全不可预测其后来会变成如今大家熟知的模式。

在第一部小说《苍穹神剑》的评论中,“烂尾楼”成了这本书的最大标签,而在第二本《月异星邪》中,应该承认的是古龙的文笔,对于情节的设计和安排都有了相当的提升,在某些伏笔和悬念的构思中已经略有了未来“古龙风”的雏形,但是关于“烂尾”的诟病却依旧不脱,最主要的毛病就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和“草草落幕”两个,前者毛病最大体现在岑璨这个人物上,作为故事主线发展首先出现的人物,一开始甚至会被认为是主人公卓长卿,但是他在云家庄大闹一场之后,就如果在雨中的水墨画人物一样,逐渐褪色而去,在天目山下和温如玉的婢女大战被擒后又设计逃走后便无下文了,仿佛他的目的仅仅是作为万妙真君尹凡出场的引子,却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作用甚至不如后文打酱油出场的铁达人和石平),相比于整个故事中前前后后出现的各类配角,实在对古龙在这个人物身上消耗诸多笔墨理解不能;关于后者的毛病则主要体现在两处,第一当温如玉要求卓长卿战胜众人娶温瑾,而后卓长卿又被尹凡告之温瑾和温如玉有杀亲之仇后,本来围绕着温氏母女和卓长卿三人间应该会有一场错综复杂的发展(如果在金庸笔下,可以想象误解、猜忌、争斗、利用等诸多情节必然会源源不断),而古龙居然用了最简单最低能的办法去化解,白白浪费了可能是这个故事中噱头最足的支线,第二当是故事的结尾,自然想对于《苍穹》又烂又死光光的大惨剧而言,《月异星邪》好歹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尾,但是却依旧和前作一样,还没有等读者回味,就匆匆收笔,就像云中程一下子结果了欲说什么的尹凡一样,古龙难道是生怕自己再多笔又会引出什么自己控制不了的情况吗?

当然去掉了这两个硬伤,这部书还是有所称道的地方,就是塑造了温如玉和尹凡这两个复杂的反面形象,关于温如玉的形象,应该会成为正面评论本书的一个具体证据,一个因为先天伤害而扭曲的魔鬼,依旧有着对于常人情感的追求,,魔鬼亦有追求真善美的意愿;而尹凡的形象则是一个类似《幕后凶手》中诺顿式的教唆者,这样的人洞悉人性和人性的弱点,却利用这种弱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尹凡才是这个故事的终极反派,而这样的人物形象也会一而再三地出现在古龙的故事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