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年维特的烦恼 赫尔曼和多罗泰读后感摘抄

少年维特的烦恼 赫尔曼和多罗泰读后感摘抄

《少年维特的烦恼 赫尔曼和多罗泰》是一本由(德)歌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2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维特的烦恼 赫尔曼和多罗泰》读后感(一):闪婚的经典代表之作——《赫尔曼和多罗泰》

读了《赫尔曼和多罗泰》,惊异的发现:闪婚,原来自古有之,而非当代社会的特产。从相识,相恋,到见父母,订婚,在一天之内全部实现,赫尔曼和多罗泰的爱情故事实在令人咂舌!

摘抄两段:

“决定人的一生以及他的整个的命运,只在于一瞬之间;尽管商量得很久,但任何决定,只是瞬间的产物,只有明智者能掌握分寸。在进行选择之时,如果顾此顾彼,弄得思绪混乱,这总是比较危险。”

“死亡的伤心的情景,贤士不当做恐怖,信士不当做结束。死亡把贤士推回生路,教他去行动,使信士在哀愁之中增强未来的希望;对二者死即是生。”

《少年维特的烦恼 赫尔曼和多罗泰》读后感(二):诗人、剧作家、杰出思想家歌德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甚至对于云彩也有研究。2005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名列第7位。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少年维特的烦恼 赫尔曼和多罗泰》读后感(三):少年•绿蒂•孩子

——读《少年维特的烦恼》

很多年很多年没有再读这本书了,很多年以后因为校选课的缘故,要去写一篇关于少年维特的读书笔记。然后,也根本没有重读;当自己想到这本书时,存在一种深深地厌恶和羞耻。

少年

初中时,自己也不过是维特的年龄。数学课时在抽屉里读完这本书,译林版的,和《亲和力》合订的那一种。这本神奇地符合了自己少年时节过分做作和自欺欺人的书,流下眼泪,换来了一点(廉价的?)感动(我现在反感这个词)。之后若干年,这本书始终是这个少年眼中最好的书之一。高一时读人文版的,又是和《赫尔曼和多罗泰》合订的,还是觉得好,为孩子们想要在圣诞节送给决意的维特一份礼物而流泪。于是不理解,认为歌德是一个保守而庸俗的小布尔乔亚,他居然不喜欢自己这本早年的作品,甚至耻于谈及。对歌德,我的当时的理解是,仅仅因为小说的“非教化”,又过分“人性”。

我错了。

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再喜欢这么一本书了。留在记忆的彼岸,偶尔回忆起有那么一个少年,可笑而多情,爱着自己脑海里的一个影像,努力使自己显得像自己脑海里的另一个影像,美得足以和前一个影像相爱,然后为之付出牺牲。可是,可是,其实什么都不存在。当我不再是少年,我开始急于擦去自己可笑的过去(如同一个少年为他孩提时的过去感到羞耻),开始羞于向他人谈论文学,羞于说自己是文学院的,更羞于在墙角发现那个无病呻吟的少年维特,就像晚年的歌德一样。

绿蒂

第一次看见她,她是坐在钢琴前的女孩;第一次看见绿蒂,绿蒂在给孩子们分面包。几年前的我在某篇小说的开篇——或是在现实生活中,只是又一次的羞于承认吧(我考虑着删掉这个“吧”字)——犯了一个和歌德同样的错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绿蒂,被少年爱过的绿蒂,太过于华丽地如歌剧般的出场就告诉了我们她的不真实。

少年爱过绿蒂吗?爱过?当然。可绿蒂是谁?我不知道。不对,我应该是知道的,很多年里我也陷入了这种癫狂,难道不是喜欢着同一个绿蒂?或者说真实的绿蒂存在与否其实不重要,绿蒂是否同样爱着维特其实不重要,绿蒂是否已经订婚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少年需要去无缘无故的(据我们美学老师说,“无缘无故”这个词其实突出了相貌在这类选择中的重要)爱一个人,需要去让自己显得和平凡的世界不同;而这样的爱人必须是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否则根本不值得爱。

遥不可及,这意味着绿蒂可以是所有人,意味着柏拉图式的恋爱可以继续(爱情必须是柏拉图式的。——海涅)。所有东西不过是脑海中的影像罢了。为脑海中的影像?这可能吗?因为是少年。多少年以后我不再信任思想,不再信任语言,也不再信任爱情和绿蒂,突然悲哀地发现,自己已不是一个少年。

孩子

生活,就是不断地自己欺骗自己。

少年时,我们用绿蒂完成了一次崇高的伟大的欺骗。少年时,我们会为嘲笑一对恋人,会为自己的被嘲笑而感伤,有的人也会为其他少年辩护。少年,一个过分夸大自己的眼泪的年龄,仿佛广博的海洋就出自于此。可是,还有孩子。

别忘了,他们的爱情从孩子开始,到孩子结束。绿蒂被爱,可以归因于那个分面包的动作;而孩子们的天真留给了维特除绿蒂以外的最后一份美。只在这一点上,我看到晚年的歌德,我了解了浮士德博士的模糊不清结尾。为了世界的未来,浮士德唯一一次满足了(我不这么认为),上帝是否出手相救其实已经无光紧要。他已经用自己的灵魂自赎了。是时候了,下地狱也无妨的。可是,还有孩子。

这是一个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