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课文里学过的杜甫的《绝句》。钟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我就在想:“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什么样的美景呢?”我决定,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去看一看。星期日,我缠着爸爸,扯着妈妈,驾车来到成都杜甫草堂。下车后,我飞快地向里冲。当我冲到一半时,看见庄严的大门,突然想到:我这次是来拜访伟大的诗人的啊!于是,我放慢了脚步,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了进去。

我们先来到茅草故居,这里曾经是杜甫的家。我们穿过柴门,看见了一个荒凉的景色:房顶上破了几个洞,椅子一边高一边低。墙上也破了几个洞。看到这,我想起了在茅草房前对诗人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说介绍。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位拄拐的老人,站在河边,面对苍天叹息:“老天啊,你卷走了我的茅草,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我心想,杜甫当时真惨啊,我好想帮帮他。即使这样,但杜甫还是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啊!

走出茅草房,一条蜿蜒的小溪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条小溪叫做浣花溪。幽幽流水,清澈见底。杜甫就因为这美丽的环境才临水而居,还为此写了首诗:“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绿草茵茵的小溪旁,杜甫和邻居们饮酒下棋、谈笑风生,黄四娘在一旁酿酒。他们多么幸福啊!想着想着,我明白了,杜甫的诗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他爱观察,从生活中寻找美。看来,我也要学会观察啊!

这次草堂游不仅让我更了解杜甫,还让我知道了习作的好方法。感觉真不错。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2

在那遥远的四川成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杜甫草堂,一直吸引着我。今年春天,我终于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了。

杜甫草堂的美景真是名不虚传。一进们,几棵高大的柳树像士兵似的站在门口,守卫着杜甫草堂。那翠绿翠绿的柳条,像是一道道绿色的飞流直下的瀑布,向下流去。微风一吹,柳条就会摇摆几下,我知道这是它在和我们打招呼呢。那小巧玲珑的柳叶,像是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正好奇地看着我们呢!柳树下有两只黄鹂鸟,黄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中一只身上有着许多黑色的小斑点,像穿了一件花衣裳,变得更神气了。你看!它扬起那高傲的头,不时的往草地远处眺望,好像和我一样也在欣赏风景。另一只黄鹂鸟则悄无声息地飞上树梢,用那优美的歌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黄鹂鸟,唱吧!小河为你伴奏;黄鹂鸟,唱吧!柳树为你指挥;黄鹂鸟,唱吧!全世界为你欢呼!美妙的旋律里只有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一曲《杜甫草堂之歌》荡气回肠。

黄鹂鸟的歌唱完了,我也从歌的世界中惊醒过来,更吸引眼球的景物又出现了:白鹭身体洁白如玉,嘴巴又尖又长,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好像在给我们做列队表演。有人认为美中不足的是它们不会唱歌,可是他们自己本身不就是一首动听的歌吗?天空蔚蓝蔚蓝的,蓝得发亮,就像一个大舞台。白鹭展翅飞上蓝天,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黄鹂在空中歌唱,白鹭在给他们伴舞……多么美好的一幅景象啊!

“深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当我进入杜甫草堂,站在窗前往西岭山望去,哇!西岭山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上的雪为西岭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近看,那雪十分的洁白,像奶油一样,让人不由得想咬口。远看,它就像一位穿着婚纱的美人,在云端若隐若现。

门前那一叶叶小舟,是不是从东吴漂过来的呢?如果是的话,那东吴的人又去哪里了呢?为什么只留下这一叶叶孤单的小舟?

杜甫草堂是杜甫的天堂,是美丽的自然庄园,是黄鹂唱歌,白鹭伴舞的地方。杜甫草堂是一幅天然的画卷,它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3

今天,是我来到四川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坐着小车车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杜甫草堂”。

大家知道杜甫是谁吗?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十分崇拜他。我之所以崇拜他,并不是因为他写了很多诗,而是因为他忧国忧民,上思报效国家,下忧百姓疾苦,即使在屋漏衾寒之际,心心念念的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们这列“小火车”随着人群进入了草堂。依次穿过大廨、诗史堂、柴门和工部祠,便来到了杜甫住的房子——茅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如今的草堂,不见杜甫身影,也不见迎客的繁花,只有一条长满青苔的石子小路,无声地凝视来往的游人。游人如织,或满脸含笑,自拍留念打卡;或一脸凝重,眉头紧锁,轻轻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碑石题字;最惹眼的是我们这些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小学生,静静地立在茅屋前,专注地听老师追溯草堂过往,杜甫晚年人生历程。

据说,安史之乱余波平息后,杜甫一家来到成都后,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住进了茅屋。我不禁仔细端详茅屋。茅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破烂——屋顶上的几块茅草不知飞到了哪去,发黄的墙壁被划破了,露出了条条竹子。屋子里面,也是一片冷清。唯一的优势是,屋子里还是挺大的。

时光倒回到风雨飘摇时的唐朝,在八月的一个深秋,狂风怒号,刮走了屋顶上的几层茅草。茅草到处乱飞,有的掉进了池塘,有的挂上了柳梢。一群儿童将茅草抢走了,杜甫因为年迈了追不上,倚着竹杖独自叹息。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雨,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妻儿又饿又冷,唯一可以御寒的是一床盖了多年的布衾,又冷又硬的被子,早就被孩子蹬破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可真是凄苦啊!可是即使这样,他仍不忘忧心天下寒士,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怪不得人们叫他“诗圣”!

凉风拂面,打断了这场时空穿梭之旅。我心弦微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晨!漫步草堂翠幕荫,鸣蝉尽,群雁绮霞中。

依依不舍地走出草堂,我在心里默默跟杜甫说再见。但是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正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也将在无数个少年的心里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4

一年我在四川成都,游杜甫草堂。

开车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杜甫草堂,高架桥盘曲而上,路边的花草都比盆栽的绿萝有精神。

走进杜甫草堂的大门,就能看到一条像镜子一样的小溪,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金鱼,如果你往里面撒一些面包屑,他们就会集中在一起,集中的金鱼里面,你会发现有一些金鱼头上有一个大大的鼓包,那我是他的脑,因为我在别处没见过,我还以为它是个怪物呢。

再往里面走,你会看见大片大片的竹林,一阵微风吹过,竹子上的竹叶像小爪子一样,簌簌的响,好像在摇着小铃铛。

在竹林深处,你会看见一个小亭子,里面有一堆老人在里面下象棋,他们的表情悠然自得,好像一到这里什么心事都没有了,难怪,因为旁边都覆盖着竹林。绿色能让他们放松心情。

走出这片竹林,再往里走,就到了一个长几米的廊子里面,里面有几个蟾蜍,底下是一个装满水的小池子,传说,只要把硬币投到蟾蜍嘴里,就能财源滚滚,可惜,我没有投进去。

到了一个岔路口,右边有一个卖各种关于杜甫的小物件的商店,而往左走就到了杜甫纪念馆,在杜甫纪念馆里面,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杜甫的知识,让我知道了杜甫的经历。

我觉得杜甫草堂太好玩了,下次我还要来成都。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5

国庆节那天,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成都杜甫草堂。

踏进正门,一片绿树映入眼帘,使得眼前一亮。我们穿过一道红墙门,来到了诗史室。

诗史室一派复古风情,连墙壁都是石头做的。墙上挂满了杜甫的诗、词。杜甫在这里写了很多诗,共二百四十余首,我不得不佩服杜甫的毅力,写了这么多诗。人群中有人读了杜甫的诗,不禁拍手叫绝。

出了诗史室,你会看到一条幽幽的小径,小径两旁栽满了竹子,远远望去,一片绿色,显得格外翠绿。小草经过大雨的洗礼之后,仍然顽强的抬着头。静静倾听,风吹草动的声音刷刷地响着,因为刚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猛吸一口气,准会让你闻到一股清香,令你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孩子们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欢乐地嬉戏着。雨后,好多小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一阵清风吹过来,芬芳的花香立刻使人陶醉。

这条小径,时而宽;时而窄;时而弯曲;时而笔直,花儿也随着路程的长短而变换颜色。我们大约行了六七百米的路程,便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停下脚步。

这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慢慢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我站在旁边的大岩石和小河合了影……

天空蓝蓝的,大叔绿绿的,我们踏在回宾馆的路上,还在留恋刚才的景色,真是一言未尽。我不禁感叹了一声:“真美啊!”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6

我推荐的是杜甫草堂,它在成都的草堂路,它里面没有颜色鲜艳的花草,只有挺拔的大树,翠绿茂盛的竹林,大片盛开着粉色、白色的荷花塘,清澈的溪水清清地流过小桥,走廊的广播里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介绍着杜甫的一生,走在里面让人很舒服。

草堂里的景色很美,刚走进去,就会看到许多参天大树和挺拔而翠绿的竹子,沿着大门往前走,就会看见一座石桥,桥的下面有条小溪,里面有成群结队的鱼在游来游去,显的活泼可爱,给园里的景色增添了活力。小溪的两岸不仅有古树名木而且还有斜斜的柳树,柳树的树枝长长的,随风摆动在水面上,好像长发少女在洗头发。

杜甫草堂书香文化味道很浓,杜甫在这里居住期间内共写下了240首诗,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的故事。

我印象很深的是杜甫雕像,园里有好几个不同时期杜甫雕像,但每座雕像给人展现的都是一种感觉,他的身材很单薄,面部有一种忧伤的表情,好像有什么烦心事,这种表情和园里的景色形成了一种对比。

有时间的话,推荐大家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去参观游览。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7

杜甫,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歌千古流传,至今为人民所喜爱,因而他曾居住很久的草堂,自然成为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中秋重游草堂,虽不如古人赞美草堂春色“一夕轻雷落万丝,雾光浮瓦碧参差”那样动人,却也有令人留恋之处。

进得草堂,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的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桂花香气四溢,使人沉醉。这绿的浪潮中,拥有一座古色天香的庭院建筑,这便是“工部祠”。进得一重门,迎面就是一座大殿,庄重而雄伟。殿门上方的门匾上,工工整整书写着三个篆字“工部祠”。门的左右有一副对联:“锦江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曰我归来。”进入祠内,就见堂中杜甫塑像身着锦衣,正襟危坐,双眼炯炯有神,显示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杜甫塑像左右,有黄庭坚和陆游的塑像陪衬。塑像两旁各有一块石碑,介绍杜甫的生平。工部祠外左右各有一个展览室,陈列着各朝杜诗的版本及许多国外译作。吟咏着这些杜甫名诗,感人肺腑。杜诗沉雄·雄浑,以真挚·深沉的感情,凝重·质朴的语言,反映了一个复杂而动荡的年代。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的真实情况。人民吧他的诗称为“诗史”,吧他称作“诗圣”诗很有道理的。

出了“工部祠”,过了“梅园”。便可见一座草亭。朱红的柱子,深黑的亭盖,古朴·自然而雅致。草亭中竖立着一块大碑,上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它不仅是一件历史文物,更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

离别草堂,回首眺望,令人无限遐想。杜甫草堂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游人如织,并不仅仅在于它景色宜人,真正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位“诗圣”有无限崇敬之情。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8

今天,我们全家人去了杜甫草堂!

接下来,我给你们讲杜甫草堂的历史吧!坐落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占地近20万平方米,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来到成都,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有240余首。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纪念遗址。里面还有很多古代有名的诗人的名词佳句,例如:李白、白居易、苏轼、李清照、……

今天的游览,让我既开心,又学习了很多古代文化、知识!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篇9

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们一家来到杜甫草堂游玩。

一进杜甫草堂,我就看到太阳透过茂密的树叶照在地上的斑斑点点,加上周围的花花草草,真是美极了!往前走,就看到一大群可爱的金鱼在一个波光粼粼的湖里游来游去。大树底下,许多老人提着鸟笼来这里放鸟,只见小鸟扑扑翅膀飞向天空。看着周围的景象,我仿佛感受到了杜甫当时在草堂散步,小鸟在天空中跳舞的情景。

接着,我们参观了杜甫以前住的草房。他的房子里面阴凉阴凉的,很朴素。我们还参观了一览亭,里面有很多杜甫以前用过的东西,比如:大缸、瓶子、铜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杜甫好多的诗和石像。看到这些,让我联想起杜甫写的一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真不愧是了不起的诗圣。

离开杜甫草堂,我们坐飞机飞往向往已久的九寨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