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达里奥散文选读后感锦集

达里奥散文选读后感锦集

《达里奥散文选》是一本由[尼加拉瓜] 鲁文·达里奥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2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里奥散文选》读后感(一):蓝色

这本书是一本格调优雅用词华丽的散文选。我不曾了解过达里奥这位诗人,但是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诗人,他爱过自己的表姐,热衷描写神话和传说故事,追求美和爱情,至死不渝。 对于我来说,看一偏篇散文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好在达里奥这本散文选是有点剧情的,每一篇散文都可以看作一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有关于爱情,有关于理想和诗歌。 达里奥很善于描写一些古希腊神话,也能非常巧妙地运用短短的篇幅讲述一个个有意思的传奇。他巧妙地用一个饿死冻死的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仙女,货包,玛布王后的面纱等都是用散文写就的小故事。诗人就是作者的自己,他参与了一个个小故事,也把一个个故事用优美的语言转述给我们。 我很喜欢的一篇中国皇后之死,这是两个爱人的故事。有一点点误会,可是最后还是重归于好,这个故事隽永清新,一下子看完,有种恋爱的感觉,岁月静好。白鸽与苍鹰,我想到路德维希和茜茜公主,诗人爱上了自己的表姐,很可惜最后不能在一起,只能再找了一个初恋。愁绪是有的,但是那种感情也不过是陈年旧事了。 我最爱的一篇是蓝鸟。这是个脆弱的诗人为了爱情自杀的故事,他最后写下的今天,一派春光,我为蓝鸟打开了笼门。 自传里头,达里奥很平易近人地介绍了自己不寻常的少年时期。他几乎张爱玲说的那样,出名趁早。他很早就开始在当地闻名,十四岁就见到了总统,大家一致觉得此公是个可造之才。而他自己看来,诗篇都是从那些叶子做成的拱门上掉下来的。 在达里奥的少年时期,未免有太多太丰富的感情了。也许诗人就是这么多愁善感,多情风流,他喜欢过表姐,一个女演员,初恋。在初恋的前男友病重时,他小心眼地想丧钟快点奏响。 在达里奥的书里,提到最多的颜色就是蓝色。似乎他和玛吉•尼尔森那样,爱上了蓝色。他眼里的蓝色是圣洁美好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蓝色只是蓝色。

《达里奥散文选》读后感(二):一本好书

这本书是一本格调优雅用词华丽的散文选。我不曾了解过达里奥这位诗人,但是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诗人,他爱过自己的表姐,热衷描写神话和传说故事,追求美和爱情,至死不渝。 对于我来说,看一偏篇散文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好在达里奥这本散文选是有点剧情的,每一篇散文都可以看作一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有关于爱情,有关于理想和诗歌。 达里奥很善于描写一些古希腊神话,也能非常巧妙地运用短短的篇幅讲述一个个有意思的传奇。在资产阶级国王里,他巧妙地用一个饿死冻死的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聋子沙蒂罗亦然。仙女,货包,玛布王后的面纱等都是用散文写就的小故事。诗人就是作者的自己,他参与了一个个小故事,也把一个个故事用优美的语言转述给我们。 我很喜欢的一篇中国皇后之死,这是两个爱人的故事。有一点点误会,可是最后还是重归于好,这个故事隽永清新,一下子看完,有种恋爱的感觉,岁月静好。白鸽与苍鹰,我想到路德维希和茜茜公主,诗人爱上了自己的表姐,很可惜最后不能在一起,只能再找了一个初恋。愁绪是有的,但是那种感情也不过是陈年旧事了。 我最爱的一篇是蓝鸟。这是个脆弱的诗人为了爱情自杀的故事,他最后写下的今天,一派春光,我为蓝鸟打开了笼门。 自传里头,达里奥很平易近人地介绍了自己不寻常的少年时期。他几乎张爱玲说的那样,出名趁早。他很早就开始在当地闻名,十四岁就见到了总统,大家一致觉得此公是个可造之才。而他自己看来,诗篇都是从那些叶子做成的拱门上掉下来的。 在达里奥的少年时期,未免有太多太丰富的感情了。也许诗人就是这么多愁善感,多情风流,他喜欢过表姐,一个女演员,初恋。在初恋的前男友病重时,他小心眼地想丧钟快点奏响。 在达里奥的书里,提到最多的颜色就是蓝色。似乎他和玛吉•尼尔森那样,爱上了蓝色。他眼里的蓝色是圣洁美好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蓝色只是蓝色。

《达里奥散文选》读后感(三):蓝......

维克多雨果说“L' art c' est l' azur。艺术是蓝色的。的确,在看到目录的一刹那,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蓝色就一定代表寄情、象征、是字字珠玑,是理想,生活、闪光和运行于斯的昊天?” “艺术是蓝色的”,这同亚里士多德的表述一样,艺术是对大自然的模仿。我们常常会犯这种错误:流行教父,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门类的教父,他们不需要被了解,只需要被追随。更甚者根本就没有内容要让人了解,盛装华丽之下也许只是苍白。而我们也就自然的去追随,不发问,不反抗。这才是最大的错误。达里奥自己说,选择“蓝”作为书名,是因为蓝是梦幻的色彩,是希腊荷马的色彩,海洋和苍穹的色彩,是“coeruleum”,对普林尼来说,那不过是于天空、蓝宝石相近的颜色,可奥维德唱道:“Respice vindicibus pacatum viribus orbem/ qui latam Nereus coerulus ambit humum."

蓝色这种鲜明的色彩会让我联想到左拉。达里奥自己也说很多作品都有巴黎味道。尽管他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巴黎,甚至根本没有出过美洲大陆,所有对法国文学,对巴黎味道的获得都是通过阅读。THAT'S THE POINT。尽管我不喜欢华丽绚丽的法国风格。在这里作者显示了他独特过人的感悟力。我一直认为像巴黎,伦敦,京都这类城市需要切身体验很多年才可以吸收到这个城市的精神。得到一个女人的美丽的容貌很容易,拿到照片就可以,可要保持一个女人的青春却很难。达里奥同很多法国本地作家一样,保留了巴黎自己的味道,混合着肮脏的下水道和华美香水的味道。有点像电影《香水》里的那个主人公,想尽一切办法要留下女人的体香。自然,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但是结果却是惊人的。或许达里奥真的是个天才,没有生活在其中,仅凭着阅读提供的想象就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掩上作者的名字,没有人会怀疑在巴黎繁华的社交界,他竟不是个纵横恣意的老手。艺术,爱情,梦幻,这是只有巴黎的有钱年青人才搞的玩意。

创作《蓝》的时候,据说达里奥还不到25岁,有初恋的美好回忆和神童的光环。在一个似乎没有任何文学史的国家创作出西班牙式的法国风情,这该是个何等放荡妩媚的女人。可是《蓝》中却又充满了柔美的纯真。就像初恋般的甜美,那是贴在贵夫人白皙滚圆的胸口上的坠儿。正如胡安 巴莱拉在《致鲁文达里奥》中所说“这本书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也没有什么主题,同时二者都有。它是艺术作品,消遣作品,纯粹想象的作品。”自然,语言必定会承载意义的,达里奥要传达的意义,他的悲观迷茫不在我的理解之内,我欣赏的只是他笔下福楼拜式的精致。我从不怀疑这种情调下的作品会有精致有余气度不足的嫌疑,自然也不避开。如果博尔赫斯是被需要的,川端康成是被需要的,那么达里奥也同样被需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