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秘密笔记读后感100字

秘密笔记读后感100字

《秘密笔记》是一本由[意]阿尔芭·德·塞斯佩德斯 / 阿尔巴·德塞斯佩德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3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秘密笔记》读后感(一):笔记

四十三岁的瓦莱里娅出门为丈夫买烟时,莫名冲动之下为自己买了一个黑色的笔记本,开始秘密写日记。

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这个笔记本成了瓦莱里娅真实欲望的唯一出口。她在其中越来越赤裸地直面自己和一对即将离家的儿女矛盾而疏离的关系,和丈夫米凯莱日渐空洞而可悲的婚姻。与此同时,她逐渐深陷办公室经理圭多的情感纠葛,并重燃了自己沉寂多年的生命热情。

在瓦莱里娅终于有勇气计划期待多年的威尼斯之行时,儿子里卡多突然宣布女朋友玛丽娜怀孕了,一场仓促的婚姻即将铸成,瓦莱里娅在家中本就逼仄的存在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占,她怀着恨意和痛苦决心准备毁灭这个笔记本。

《秘密笔记》读后感(二):这个笔记本里似乎有个妖怪,或者魔鬼。

这个妈妈写的《秘密笔记》揭开了妈妈们不为世人所知的情感,当然了阅读这个笔记要有点心理准备,这段情感是为大多人忽略不计,说起来甚至有点惨无人道。当我们公然的表达喜欢爸爸或者妈妈的时候,可以各种尽情表达,搞得好像有得选就这么有优越感,可是没有那个妈妈敢说选那个孩子喜欢多点,即便是生活里有偏心,可是绝对不敢公然表达,所以,懂得都懂了。书中的妈妈是大清早给家里老公去买香烟的时候,顺带买了个笔记本,反正买都买了就写点啥,但是就写和存放这本笔记都让妈妈绞尽脑汁,妈妈在一翻斗智斗勇中的生活里纠结着,我们却在寡廉鲜耻的享受无尽的母爱,然而我们从来没给妈妈留点独自的空间,可以让她舒缓一下心情,写一点她自己的心里话。而是我们还体面的关爱母亲都是用居然老妈有闲的时候,搞得好像老妈们都是永动机。妈妈们不为我们所知的很多情感其实都被我们忽略了,我们只是按照我们的方式在体会母爱,也是在按照我们的方式在对待母亲。当我们关上我们的房门的时候,母亲却在其他房屋间穿梭,我们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间少年愁,在其他房间的母亲没有一寸地方可以立足,更别说写作和休闲了。当我们留给自己足够多的空间,我们并没有想到母亲无立锥之地的不仅仅在家里在工作岗位也一样,母亲作为地球物种不同于人类,是超人一般的存在。这本笔记记录的内容是FBI级别的,存放也是情报机构一般的缜密,情感更加是人类加密模式般的秘密,这段文字书写的情感代码是妈妈们才会有的,也是我们长期无视的,打开这本书就是打开妈妈们的情感基地,才能体会妈妈们要说,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秘密笔记》读后感(三):日记摘录--有点遗憾,没写完书评,体力跟不上脑力,我是不是也老了?

瓦莱里娅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你审视生活时,生活会发生改变。起初,只是源于对陈英译作的欣赏和热情,当然,漂亮的装祯也是一大亮点,我着手阅读这本书,阿尔芭·德·塞斯佩德斯的《秘密笔记》。 我是带着外部的兴趣开始翻阅它的,很显然,原以为能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事际上是一种深深的隔阂,对于家庭主妇,对于职场女性,对于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或是拥有家庭生活后的朋友的身份,都感到十分的不熟悉,在我看来,只是十分平淡无聊地描述客观事实,我当然也对这些现状和身为女性的不公正感到愤闷,但更多的,是像教科书一样冰冷的理论知识,从我的眼睛里滑了过去,没有获得任何更多的东西,仅此而已。更常见的,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和观念,在如今早已不适用了,是比之1943年更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原因之一。 我觉得这部作品十分普通,相较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成年、中年、老年,我曾担心不能代入角色,没有生活经验而不敢阅读,但事实并非如此,或许更注重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与创造性的工作,我依旧是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命力量,与我同呼吸,共运动,这种精神力量一以贯之从未改变。以至于我都忘了,那是我不曾踏入的人生阶段。但是这本书成功地在我心无旁骛的时候一棒子打出了这个念头,看过书的过程就好像在旁观我父母的生活,我在想,真是一本糟糕的书,要怎么才能读完呢? 后来后来,在我也未发觉的情况下,我又变回了书里的主人公,我不清楚这个身份是如何转变的,也许是她开始允许自己能有另一种生活状态,另一种身份,另一种选择.....不管如何,她又开始拥有自己的意识,重新变回了自己,重新成为那个“瓦莱里娅”。

《秘密笔记》读后感(四):“她的生活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斗争”

这本书的确让我开始理解,母亲的控制欲是从何而来的。不记得从哪里看到的了,但原版我就已经点了“想读”。

让我想起埃莱娜·费兰特的《被遗弃的日子》,同样是女性日记的形式。那是一场婚姻幻象破裂后面对的自我,而这本书是在平静生活的幻象背后重新揭穿的自我。

这完全是一个女性故事。她在给丈夫买烟的路途中,偷偷去买了一本黑色笔记本。在开始写日记了之后,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她,不想让任何人发现这本本子,就像她已经习惯于掩饰自我的家庭生活,她对于这本日记本,对自己所写下的,都“感到羞耻”。

“一切既是好的,也是坏的;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甚至既是短暂的,也是永久的。”

因为这是一个女人真实的内心生活。

“我的生活在令人安心的老传统和新需求之间苦苦挣扎。”

是的,通过她和她女儿的对话,我反思到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如果有自我意识,不论是怎样的母亲,女儿仿佛都在抗争母亲的生活方式;而母亲对儿子的宽容,也会导致对儿媳的打压。

“她不断地反思让我害怕,尤其是让我对她产生了同情。想那么多事没用的,不管你怎么想,日子照旧会过下去。”

“我在想,米雷拉冷冰冰地捍卫自己的人生,同我选择软弱、让自己的生活被吞噬相比,她的方式是否更好。”

我想这是母女之间永远的争执。其实根基在于母亲与女儿之间长久存在着的深刻的共情。

这是一场我的生活与她的生活进行的对比,是母女之间自我意识的抗争;是在家庭这个单位中,想要挣扎摆脱,想要“更好生活”所进行的无止尽的探寻。

“我们因羞耻或恶意隐藏了自己,所有人都把自己伪装起来。”

“在那天以前,我的记忆力一直很差,这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让我忘记生活只是一场漫长而困难的旅行。”

她的探寻是不合社会常规的,是看似“想多了”的后果,是世俗生活里不被承认的部分,家庭生活中大家更是扮演着角色无法去理解彼此,同样,是勇敢的。

写日记是一种坦诚至极的时刻,我们不是任何社会角色,我们只是在写下自己的感受。在日记本中,我们面对的,只有自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