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聪明的思考者读后感锦集

聪明的思考者读后感锦集

《聪明的思考者》是一本由[英]汤姆·查特菲尔德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聪明的思考者》读后感(一):《聪明的思考者》中提出或提到的精彩观点

1. 当然,拥有开放心态的麻烦在于,人们会坚持到你脑袋里串门,并设法往里面塞点东西。(特里·普拉切特,p7)

2. 如果缺乏批判精神,我们总能发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事情。我们将寻找并找到证实,而对任何可能危及我们所钟爱理论的东西敬而远之或视而不见。(卡尔·波普尔,p3)

3. 在这个世界,凡事并不总是像看上去那样,因此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关键的生存机制。(p4)

4. 确认偏差:这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倾向:运用新的信息只不过是为了确认已有的信念,而不是寻求改善或理清自己的认识。(p12)

5. 人类的每个问题总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法——简洁、看似合理,而实则错误。(H.L.门肯,p50)

6. 只有在引发人们自主思考时,教育才算是成功的。老师自身的想法微不足道。(爱丽丝·穆尔·哈伯德,p87)

7. 逻辑和真理完全是两码事。演绎推理并不直接涉及真实性,它关注的只是有效性。(p83)

8. 一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阅读本身。(莫里斯·森达克,p154)

9. 思想开放并不意味着对任何观点都给予同等重视。(p163)

10. 偏见越强的信息源,其作者越是对获取尽量准确的知识漠不关心,反而对推动某种特定的世界观感兴趣。(p164)

11. 如果没有具体情境和恰当的理解,信息就会显得武断,同时也不可能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p167)

12. 我不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服别人,能说服一个人是因为我运用对方的语言。(理查德·马伦德,p193)

13. 人们之所以会持有某些立场,如果并非出于理智,你也无法通过理智让他们放弃这些立场。(p254,本·戈尔达克)

《聪明的思考者》读后感(二):遇事静下心来想一想,也许批判性思维就在不知不觉间得到锻炼了

刚刚发现,这几年我花在知识付费上的钱少多了。并不是因为我不爱学习了,而是我好像不像以前那样,看到一些吸引我的宣传海报就头脑发热了。要说那种付费课程,这几年也越来越多,但是现在即便是再动心,我都会告诉自己:如果不是马上用得到,就不要为此花钱。 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没有买的课,确实用不到,而两年前买的课,到现在还没有打开过。 人有时候会陷入一个怪圈:这个东西对我有益,我就算现在用不到,也要攥在手里。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的手里攒了一堆实际上根本用不到的东西,拿在手里沉甸甸,扔了又怪可惜的。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聪明的思考者》,作者汤姆·查特菲尔德讲述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有一天,他收到一位朋友发给他的邮件,大意是朋友旅行时遭遇盗窃,情况危急,想要管他借点钱。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对这种诈骗短信都很熟悉。回想我自己曾经有好几次都险些被漂亮的说辞欺骗。作者强调,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展开批判性思考,那就很容易走入骗子的网罗,最后心甘情愿掏钱。 有人会说,这么明显的骗局,我怎么可能受骗?或者说,别跟我提钱,只要让我掏钱,不管你是不是骗子,我都一律拒绝,这样总不会被骗了吧? 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都可以进行求证。 作者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他将邮件内容复制到网上搜索,得到了成百上千条同质信息,最早的要追溯到2010年,基本上都是骗局话术。然后他又给朋友打电话求证,朋友的回答是:你是今天第10位关心我是否遭遇盗窃的人了。 回想自己曾经险些被骗的经历,很多时候是出于情况紧急,自己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思绪一直被牵着走。骗子就是制造出这种焦急的情景,让你无暇静下心来思考,从而一点点落入他们精心编织的网里。 在《聪明的思考者》一书中作者强调:“批判性思维只是要我们学会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局限性,只是要我们懂得何时应该停下来重新思索,并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帮助我们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推理、证据评估,以及对思维过程本身的仔细考察等手段,详细论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步骤,让读者能够通过自身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与判断。 其实最简单的,遇事稍微停下来,根据情境提出几个好的问题,此时的动作就可算作是在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思考,让我们不再把唾手可得的信息,当成所知道的全部,这就很好了。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停下来思考并精心评估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自动相信你读到或是被告知的事情。” 就如同上文提到的知识付费,现在当我看到令我动心的宣传海报,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头脑一热冲动消费,而是稍微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个东西是不是我真正需要的,从而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消费,那我就比以前的自己成熟了很多,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这本书每一章都配备了相应的习题,在读的过程也是让思考循序渐进的过程,读来有趣,读完有用。感性人人都有,理性则需要一点点训练的技巧,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到你。

《聪明的思考者》读后感(三):想要拥有自主思维,批判性思考学习不能少!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某人落入诈骗电话圈套,被骗很多钱;某人轻信网上投资建议,大额投资血本无归;某人出游时被销售人员误导,花费重金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等等……

如果问当下社会人们最需要的技能是什么?批判性思维肯定会是答案之一; 如果问当今社会人们最缺乏的技能是什么?批判性思维肯定也在其中之列。

为什么我们需要批判性思维? 我们每天都会接收来自不同渠道的海量信息,处理各类纷繁的事务,以及应对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我们则将会失去独立思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被人欺骗、利用和愚弄。小到生活日常,大到工作决策、项目谈判,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聪明的思考者》是一部科学思维养成工具包,让你10天完成认知升级。作者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认知偏差和思维错误、论证的方法和逻辑、以及思维工具包运用等内容的讲解,教授大众读者学会如何确立一个坚实的论点,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评估证据,识别谬误;如何甄别和避免存在偏见或缺陷的思维;如何成为一个有洞察力的技术使用者,从网上的海量信息中找出真正有价值的讯息。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内容重点阐述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他人的论述,同时如何自信地将推理原则应用到自己的论述中。下篇内容将审视我们所有的思维都会如何倾向于以可以预测的方式出现偏差,以及身处21世纪信息技术大行其道的环境中,允许这些偏差存在有何意义。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带着批判性思维去思考时,就意味着我们正在积极主动地运用推理、证据评估,以及对思维过程本身的仔细考察等手段,去理解事情的真相。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是两种相互关联的原则:怀疑主义和客观性。方法是通过刻意练习和运用工具来杜绝思维偏差的影响,从而更客观、清晰地认知事物。

批判性思维的五项关键技能: 理解和评估推理的过程;理解和评估证据;理解偏差并解释原因;通过技术方法进行批判性思考;运用批判性思考阅读、表达和写作。

对比其他批判性思维的书籍,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和系统,从概念、原理、方法、技巧,到案例、练习、应用场景联想,有数据、有工具、有教学。非常适合批判性思维的初学者阅读和学习。

《聪明的思考者》读后感(四):“今天的主要困境不是信息不够,而是判断力不够”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60岁生日的梁济问25岁的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这个问题始终回荡在无数人的心中。以至于在我们当下,依旧有许多人为此迷惑不已。

毋庸置疑,和梁济发出疑问的世界相比,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发生了极其重要,但又往往被人忽略的变化。

在当下,这个世界会好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首先回答另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换言之,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从未有任何一个世界会比当下更复杂。

甚至在早几百年前,大多数人根本用不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万物互联之前,他们终其一生可能都走不出他们生活的村庄,外面的世界也压根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但当下的世界已然不同,互联网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甚至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有时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视角。换言之,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可能只是他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世界。

因此要想回答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确保,自己能看到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被局限于世界的正面或者背面。

英国作家汤姆·查特菲尔德在其著作《聪明的思考者》中企图帮助读者解决这个问题,帮助读者寻求关于这个世界的理智思考。

总的来看,《聪明的思考者》是一本既简单又复杂的工具书。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批判性思考;说它复杂,是因为批判性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早在两百多年前的启蒙时代,康德就号召人们“不经别人引导去运用自己的理智”,但一直到今天,独立思考依旧是一种稀缺而宝贵的能力。

看起来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但实际上却符合人的本能。恰如查特菲尔德在本书中所说,人类首先是生物,其次是思考者,最后才是理性的、自我批判的思考者。

换言之,独立思考并非是人类的本能,甚至它往往是反本能的。但为了适应当下的信息社会,我们不得不训练出这项能力。

哲学家陈嘉映曾告诫我们,“今天的主要困境不是信息不够,而是判断力不够。”

我们判断事实的能力远远跟不上网络社会信息爆炸的速度,因此可以想见,人类在面对海量信息轰炸时的窘境,将越来越严重。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习得“批判性思考”的重要原因。

《聪明的思考者》用整本书的篇幅来为读者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看完这本书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面对海量信息,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聪明的思考者》真正想要做到的是,告诉读者如何保持控制感和理解力,如何制定策略来辨别信息与知识,而非将自己置身于技术洪流中随波逐流。

作者汤姆·查特菲尔德在完成这本书的时候采用了一种教科书的写作方式(事实上,根据介绍,这本书也确实被许多学校用作了教材),这一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书中条理清晰的结构,细致准确的名词解释,甚至还有练习题和例子,完全是教科书写法。

同时这种细致的解释在让本书变得更严谨的同时,也更方便读者理解。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书中对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原始数据指的是待处理的原始资料或统计数字;

信息指的是在一个语境中经过处理、整理或结构化而变得有意义的数据;

知识指的是经过验证的信息。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三者的可靠性是层层递增的。同时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就可以直白地理解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提出的那个观点:观念到处都是,知识却是稀少的。

这正是信息时代给我们出的难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但却很难确保这些信息是确凿的知识。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坚信批判性思考。《聪明的思考者》中指出,在进行批判性思考时,我们展开了一种根植于怀疑主义的推理过程,即认为自身知道的东西可能是不准确的,而通过积极寻求驳斥和反对意见,对话双方的认识可以提升。

这有利于打破我们所处的充满“偏差、人为操纵和误解”的信息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