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故园惊梦》的读后感大全

《故园惊梦》的读后感大全

《故园惊梦》是一本由贾珺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园惊梦》读后感(一):喜欢作者讲故事的风格,不过。。

其实看到目录时略有一点点失望。。。1.为什么介绍园林的书籍常要把皇家园林放在最开始的位置呢?个人还是相信文人精神或应是中国园林最核心的部分;2.其实中国园林一直不乏各家个性化的解读,然而最缺的是精细的复原性探讨研究,换句话,其实更期待有学者能够沉下心来做出资料性的东西,并给出扎实的辨析,不要让园林史再依赖绘画文学等介质停留在某种想象。。。。不过本书所体现的一种思考方式是很好的,就是把园林放在人物与活动中去讲解,园林终究是人的内在。

《故园惊梦》读后感(二):千古文人园林梦

2022.10.30,收到编辑寄来新书一册,夜读,文字平实,表述客观,冲淡平和。

用纸印刷极好,内页更胜封面。感谢编辑。

读后记,尤其感受到作者治学的沉潜,与平日读过的文字都很不一样。

此书也很启发我,要更细致更系统的收集整理本乡本土的典故轶闻,把历史与现实勾连,这有待于大量阅读,以及走进街巷。

《故园惊梦》读后感(三):去园林里寻一寻他们寄托的梦想吧

《故园惊梦》

作者:贾珺

往往阅读园林相关的书籍,有点过于学术,不是在分类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优缺点,就是在系统化的告诉我们,园林的造景手法。

作为园林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但对于园林的热爱,未曾减退。

作者贾珺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他写的这本关于园林的书,不仅仅只是鉴赏园林之美,更包含了人文历史,读来生趣。

即使是不懂园林的外行人,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欣赏美景。

这本书它并不是教条式的宣贯知识,而像一位艺术造诣极高的老师,带领你见识他眼中的风景。

从皇家园林的掌故,再到介绍北方和南方的名园;

从园林里的奇石名花,再到古人如何在园林里生活,度过新年、端午、七夕和重阳节。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作者非常接地气,在文章开头经常会提起一些熟知的影视剧、诗词、古人等引出话题:

《琅琊榜》的历史参考地应是南北时期的梁朝

“司马光砸缸”的话题者本人在洛阳建造过一座独乐园,在此隐居。

《红楼梦》原型可能是北京的半亩园。

狮子林因乾隆出名,但也为现如今的园林学者所批判,因其后来民国时期重修过程中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等,采用了过多的西洋元素嫁接至古典园林上,导致整体效果像“古装美女戴墨镜穿丝袜”。

……

令我惊奇的是作者并未过多着笔于名园,类似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都只是淡淡一笔,作为举例,比如提到园林里有借景这一说时,只写拙政园也有借景北寺塔,未曾过多描述,更多的是着写那些并非为人所知的园林。

配有大量的摄影作品与古代工艺平面图、画作等,更能“直观领略古人的审美意趣,以及他们寄托在园林中的梦想。”

在后记中了解到,原来作者是江苏淮安人,后到北京学习定居,因此对北方和南方名园都有不同体会与感悟。

这本书非常适合想要感受园林之美的人来阅读,也许待你读完,不再是走马观花式定点打卡,也不需跟在别人的导游后蹭听园林的历史由来,有专业人士带领你见识、解读你未曾发现之美。

《故园惊梦》读后感(四):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早先在江南一带工作的时候,经常有机会造访各种园林,但总不得其门而入,难以领略“游园惊梦”之美。这本《故园惊梦》,对于我这样的园林小白而言,是个很好的入门引导。如其所言,园林是中国人的一个梦,寄托了日常生活之外更高的精神追求。“只要稍稍花点心思,具备一点相关的知识背景,在游赏过程中关注一下细节,就能够充分领略古人艺术创造的魅力。”

以中国之大,历史之久远,古今名园如漫天繁星,遍布于神州大地。遗憾的是,千百年间战乱频仍,人祸不断,这些江山胜迹大多毁于一旦。留存至今的,往往也几经易主,不断翻建,与原貌多有出入。不过,这种历史沿革的痕迹,也正是古典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以圆明园为例,起先不过是康熙时期众多皇子赐园中的一座,胤禛继位为雍正帝后,大加扩建,乾隆时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至嘉庆朝,圆明园达到鼎盛。然而,到了咸丰十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毁,沦为一片废墟。

曾经的“万园之园”,空余残山剩水。与圆明园这样的皇家工程紧密关联的“样式雷”家族,同样也逃不过历史的盛衰周期律。清初时,雷家已是江宁府著名的工匠家族,雍正帝继位后扩建圆明园,当时年逾六旬的雷金玉主持设计了各种建筑图样,对于圆明园工程贡献极大。自此,雷家先后七代人在样式房担任职务,京畿地区诸多重大工程均出自其家族之手。及至清末,山河破碎,雷氏也逐渐落寞。辛亥革命后,家族后人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变卖祖先留存的各种图档,往昔的胜景,早已如过眼云烟。

那些流传到市场上的样式雷图档,被朱启钤创立的中国营造学社看中,买下了部分精品,并发动当时的文化机构予以收购。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无需赘述,而朱启钤在创立营造学社前,曾任北洋政府内务部总长,主持了将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工程。中山公园内的不少山石、小品,均是从别处移来的文物,著名的兰亭八柱、青莲朵、青云片等,正是圆明园的遗物。

皇家宫苑如此,私家园林也难逃人事兴废。漕运重镇淮安,明清时期一度富甲东南。淮安城外的河下古镇,先后兴建了一百多座私家园林,有“小扬州”美誉。随着漕运衰微,加上清末的变局,曾经的亭台楼榭,如今都已荡然无存。昔日的兰亭禊赏、曲水流觞,只能从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去寻找了。

当然,古典园林的看点,远不仅仅是一些历史典故。那些建筑、山石、草木,以及匾额、楹联、碑亭等等,造景之工,借景之巧,都值得细细玩味。

时下春光正好,得闲不妨去园林走走。毕竟,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故园惊梦》读后感(五):我的园林

我当然没有园林,那是超级有钱的一方富商豪强才能负担得起的东西。从我学会“园林”这个词开始,园林就是人民的。它一般都有树木和石墩、亭子和水池、太湖石和对联匾额题字。我从小就学会要用“古色古香”四个字形容那些其实已经看得烂熟的风景,但其实心底是不以为然的。一方面是这些园子都大同小异,无非是掩映着几丛竹子、开着几树花,有几道拱门,地上落满了叶子;水总是发绿,房子总是空空如也、入口总是坐着坏脾气的红袖箍大妈,但凡有片空地总是挤满了游人或者抱着花拍照、挥舞丝巾的大妈;水泥和钢筋总是躲在“古色古香”的细节里,木格门里也总是装着很现代的玻璃,挂着俗气的塑料尼龙红宫灯。

当我对园林的认知是从旅游景点开始,园林就不再可爱了。它原本就是为了一种脱离公众的生活而设计的,大多应该静默地提供一种围墙之内的闲逸的生活。又因为江南的园子实在太多,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学校里有,宾馆里有,单位里有,公园里有,也就显得泛滥而无趣了。

我重新开始喜欢园林、把它当做一种日常来和我的生活产生联系,是因为在2022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出于大家都知道却不能说破的原因,再也不能出市、甚至出区;出于大家都知道却不能说破的原因,没有演出可以看、展览可以逛;工位到家两点一线,可是人总得呼吸一下空旷的空气,找个地方晒晒太阳,而放眼望去,整个城市里除了吵吵嚷嚷的网红打卡点、就是不花点钱就不可能坐得下来的消费场所。被逼无奈,我只好找个园子,晒晒太阳,读读书。

把园林当做日常的一部分,而不是走马观花的体验,我才发现园林的好。比如曲径通幽是为了和吵吵嚷嚷的拍照大妈们一墙之隔而互不相见,而院子里的盆景和树比吸音棉更能闹中取静。亭子总是坐落在一个小土坡上,不高,不陡,刚好可以席地而坐在台阶、把书展开在膝头上,于是园林就变成一个淡出的背景落在书页后面。晒得太热了、出汗了,走两步到亭子里,阴凉一下子就驱散了阳光的热辣。困了,就躲在护栏后面半躺一躺,旁边流水潺潺,本来是曲水流觞,看着波纹发发呆,真是惬意好日子。

有了这样的体验,我才明白园林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把它当成旅游景点走马观花,是把它当成日常细节的一部分来经历、作为“在地感”的一份子来培育。博物馆里的一张桌子只是一个古董,而家里的一张桌子却带着个人的历史——这里是那一次磕到、那里是小时候淘气刻了个字。

所以我会需要这样一本《故园惊梦》,来告诉我那些著名却陌生的园林里的生活细节。

比如上林苑里曾经安营扎寨有驻军操练、也曾养着马、开着矿、有空闲的农田租给人种。有了这样的细节,上林苑在我脑海里才具象起来,有了一个具体想象的方向,也有了人声和人迹。

比如黄鹤楼曾经一再烧掉又一再重建,所以历代画作中的样子才和今天的区别这样大。

比如颐和园里如今的样子曾经在一代代帝王的手下如何变化,有些地方起高楼,有些地方楼拆掉,有些地方留着故事,有些地方留着遗憾。

建筑首先是人的空间,被拆去了人的园林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灵魂。所以我们再次和它们相遇的时候才会觉得它们如此空洞、如此冰冷、如此陌生、如此跟自己毫无关系。我们需要细节的讲述和实地的体验,才能再次构筑起人与空间的联系。

于是园林才终于成为我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