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1000字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1000字

《非必要清单》是一本由木卫二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26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一):非必要清单中的必要之事

至今还记得,让自己爱上看电影的一部片,是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那时候智能手机还不普及,和同学捧着一个小小的MP4看完了这部电影。虽然学校组织过不少的室外电影放映活动,但是都是一些主旋律电影。这些电影估计在放映完后,提着凳子放回教室的那一刻就能把剧情忘记的差不多的,不会在心里泛起丝毫涟漪。但是自从看了《我的父亲母亲》后,久久不能平静,原来电影也能发出如此的力量,在不停的敲打你的心脏,缠绕你的思绪。就连睡前闭上眼睛也在想着电影里面的剧情。自此,对看电影这件事有了浓烈的兴趣,接着《入殓师》、《飞跃疯人院》、《霸王别姬》、宫崎骏系列一部也不放过、还有就是汤姆·汉克斯演过的所有电影......那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一部电影(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去哪找资源,上了电影贴吧问了一嘴,才知道80s永远的神),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就如《非必要清单》中第一篇最后一句所说:看完电影,我看懂了,被感动了。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二):你践行仪式感的清单是我非必要的菜单

有感于“非必要”——

口罩时代的“非必要”实际上是暗戳戳的“必要”,是冷冰冰甩锅的强制。后疫情时代,“非必要”成了调侃,而这本“非必要清单”因作者的热爱,成了“倾情推荐”。

有感于清单——

得有多大的阅片量才敢于用电影来标记生活。其中我看过的不超过3部,很多篇因见识不足而不知所云。也是头一次因不知所云而感受到了差距。

惭愧得很,我看电影最集中的时期是小学。我们大院外面隔条街就是文化宫,那时的文化宫是有露天电影院的。个子小小的我搬个小马扎堂而皇之地出入露天电影院是没人收我费的。所以,每天做完作业,我唯一的娱乐就是看露天电影。只恨当年岁数小,看完大多不记得,只记得放得最多的是《少林寺》和《神秘的大佛》。那时的电影于我,是“非必要”的宵夜,美味,非吃不可,不吃想得慌。

再后来的岁月,学业、事业占据了时间,夺走了耐心,看电影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进电影院的次数。彼时的电影于我,是奢侈的大餐,“非必要”不吃,偶尔吃一回会颔首称赞,不吃也不会想。

如今,想回到电影院找寻三倍生命的梦想,却难寻当年宵夜的美味。如同作者在评价《甜蜜蜜》时所说,“当娱乐消解了更多的剩余情感、碎片的时间,组成了更加支离破碎的记忆本身,电影人似乎变得不相信爱情,而去制造一个个浮在半空、披金戴银、闪闪发亮却唯独不包含爱情价值的‘爱情故事’。”

在我不吃还想,吃了还怕的时候,这份清单就成了每次我去饭店,懒得看菜单,上来就问“你家主打菜是什么?”店家把私家菜单奉上:“这都是我们的拿手菜。”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三):电影记忆的奇妙

人生的非必要,其实有时是游离在记忆之外的。但是对于爱电影的人则不一样,在吃喝拉撒的生命必要选项之外,电影是非常重要的“非必要”选项。电影像是一面窗口,在方寸银幕之间看世界看人生。电影也像是记忆的一面镜子,在某一场景某一对白之中,去回忆人生的某一时刻,这一直是我觉得它奇妙的所在。

看木卫二的《非必要清单》之于我最大的感受,是让我见识了通过电影来作人生记忆的奇妙所在。在他仪式感十足的书名与内容编排之中,埋设了自己通过36部电影,所累积出来的人生感受与经历。在每一部代表电影之中,挖掘出了36年来对于人生咀嚼出的不同感悟。

我读完了这本书,我可能无法清晰立刻说出他说的片名或者电影词语,但我却印象深刻他在《龙猫》中,延伸出来小时候对于远山田园的记忆。在《春光乍泄》中,流动的对于人生过客的感怀。在《金城小子》里,对于故去友人的思念。在《综合症与一百年》里,对于医院与人生一景的书写。在《听见涛声》里,对于逃学后躺在草坪看星空的感受。在《36》对于外婆老照片的解读,对于年少冲动送出照片的窘迫。在《我的温伯尼》当中,对于父大当中,亲与家族记忆的点滴.....电影似乎变得不重要,这些因为电影串联在一起的回忆变得深刻和清晰。我觉得这些比电影评论更有感情,当然这些感情都是通过电影的记忆来延伸出来的。

电影记忆真的是一件很奇妙又很有仪式感的事情,记得多年前采访邱礼涛导演,他说自己记性不好,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影来给记忆盖章。在某部电影的时候和谁打交道,在看某部电影的时候,有怎样的奇妙想法。这真的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我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用电影标的生命的记忆。

还记得几年前,我忽然突发奇想,通过电影来标的人生的某些重要的时刻。我列了一个长长的片单,记录下当时三十来岁之前,对于人生的一些重要回忆。单子详细我真的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第一个我印象深刻。我是这样写的,“1981年5月25日,安德烈.祖拉斯基导演的《着魔》正式公映,在六天后吉林长白山下的一个小城,我出生了”。

你看看,非必要清单忽然变得重要了起来。看过木卫二的这本书,你也试试用电影来标的一下自己的人生呗?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四):必须的,必要的,活下去

从《浪迹:电影与旅行》到《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的生命》再到《非必要清单》,装帧从蓝白相间的封套,深灰菱格纹,到浅深绿的爱心,其间的经历就如突如其来的瘟疫,所有的非必要都被降格甚至抹去,所以这本叫《非必要清单》,是自嘲,也是世说新语。

之前借由《独立日》的推荐,看了《登堂入室》、《未来学大会》、《赛德克.巴莱》和《地球之盐》,再次翻看,仍有漏网之鱼,留待捕获。阅读完本书,想看陈凯歌和张艺谋合作的《黄土地》、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补上阿巴斯的《特写》,赫尔佐格的《灰熊人》、滨口龙介的《激情》被纳入片单。

即使不看电影,《我知道那个年轻人想拍什么》的影评,已经把陈凯歌和张艺谋作为后生,初出茅庐攒着的那股劲,那把火描绘得淋漓尽致,还有那时黄土高原人们的愚昧和贫瘠,“农民收成可怜,与不甘心的庄稼一道,将半截身子,插入了土里,动弹不得”,“那刺眼醒目的大红,几乎是这个地方所能拥有的最鲜艳的颜色。它是人类还在苟活和繁衍的证据。”喜事的红,是吞吃人和生命力的红。最后引用《少年凯歌》的一段话,轻飘飘的,却道尽一位真诚文艺工作者的心声,被尘封不再被听见的初心。

许多人都写过溥仪,无论是他帝王的出身,抑或是没落的结局,却没人在电影之外,提一提那块小小的方碑。中国人太忌讳死亡,游览墓园,不失为一个纪念他人的方式,哀悼里容得下一声叹息。爱新觉罗.溥仪底下跟着一串阿拉伯数字,1906-1967,诚实质朴。“再兜转一下,你就会发现,墓碑最终没有放过他。结尾处是这么一段:(同他的一后一妃合葬)象征着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度被埋进了坟墓。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创造了历史!”刻板的现实教科书,是《为历史而活的孩子》最灵的结局。

对金基德的评价十分中肯,隐隐约约有着宿命论的成分,因为做了错事,失了常心,电影也就越发难看起来。在评电影的时候,可以隐喻人,《春夏秋冬又一春》里失了平常心,犯了大错的小和尚,翻山越岭想回的,还是庆尚北道的注山池。客死异乡的金基德,罩在罪犯皮囊里的那颗心,是否有一刻,仍想回忠武路的“家”。

瓦尔达拍了《南特的雅克.德米》,她在《脸庞.村庄》里提到爱人会流泪,写作者坚称,她拍摄的是她自己的电影,是关于爱人用心的描绘,她是主体,她仍是那个被雅克.德米遇见的女导演,不曾放弃表达的女导演。是爱情,是表白,也是最具特色的瓦尔达。

持续买书,是因为写作者对于影评的真诚与坚持,读影评,是因为拔出萝卜带出泥,一部电影,可以牵出其他几部电影。“身体是多么的脆弱,遗忘是如此的危险”,所以要赶忙写下影评集的书评,不然日子连年翻飞,就这么搁置了,忘了。

《非必要清单》读后感(五):5000之于36

初识木卫二在十余年前,我刚转专业,在一普通大学的电影系念着书,看电影是我的课堂内容课后练习。年轻总有过盛的表达欲,还想窃窃搜寻冷门佳作,更想寻找同好,不喜先锋实验,也不爱工厂流水线大片,在千禧年的前十年,木卫二的影评出现在很多我喜欢的电影下,有时甚至一部电影有好几篇。彼时,影评人还不是个职业。

当时的豆瓣氛围真好,分享资源、新建条目豆列、成立同好小组、招募译者......就说影评,想快速查片可以找桃桃林林,想看学院分析就去找大旗虎皮和肥内,很多人介于两者之间,如今他们有的不再是影评人成了制片人,有的忙于各种观影会、有的深居高校,木卫二还一直和十多年前的文青一样,老老实实进电影院,兢兢业业去影展,在没什么电影看的时候,则是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

这本书是个有趣又充满野心的“实验”,5000(阅片量)之于36,而且还要在一些电影大年,比如1994年,1997年,从诸多佳片中只选择一部,充满了木卫二的私人喜好,还好,他的品味不赖。

书中的电影从1984年开始直到2019年,于是其中没有伯格曼费里尼,没有法国新浪潮,没有小津黑泽明,塔可夫斯基拍了遗作,中国第五代初登舞台,阿巴斯金基德们在这些年中去世,离开的还有作者的家人朋友。“这本书,无关碎梦,也无关造梦”,书中的这些电影是记忆、是气味、是穿透树梢的光、是黑白照片中的意气风发、是医院走廊穿梭的脚步。

木卫二给出的这份片单里有《甜蜜蜜》《龙猫》这类大众经典,有《特写》《站台》这种“文青必看”,有《南特的雅克·德米》这样的大师遗珠,还有《激情》这样准大师佳作。其中的影片我看过的不到一半,书到手,先看了看那些被影评人写过无数次,甚至被木卫二自己都写过很多次的电影还能怎么写。

他说《牺牲》是老塔“多重意义上的望乡”,并建议你舒缓焦虑、抛开理论,信赖自己对美的判断,因为老塔的电影“只能去经历,无需去解释”。说《黄土地》让他想起《少年凯歌》,彼时的年轻人分明拍的是这土、这河、这路“迂回”在我们世世代代身体里、血脉中。在竞争异常激烈的1994年,木卫二选的影片是《子弹横飞百老汇》,因为“创作是一个由孤独到幻灭的过程”,伍迪·艾伦的高产或许是因为需要一直躲进摄影机逃离现实,所以千万别问导演他的电影讲了什么。他写《站台》中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对时间从不停留的惆怅,这是“短暂的自由幻梦”。写《甜蜜蜜》是华语文艺爱情片里程碑,因为那是一个“彼此还希望对方过得更好的时代”,最妙的在文章最后,二哥用其他几位华语大导演的作品来类比:《花样年华》里还有男女的较量,《卧虎藏龙》工序繁复,爱情只是其中一道,娄烨作品中的爱情“绵长得自缢”,侯孝贤则总是让你看风景,不言不语。

或许年份接近,或许电影已老,越到近几年这份清单越与我自己的单子重合,比如《星际穿越》比如《大佛普拉斯》比如《燃烧》,如果再继续写下去,不知会不会有《寄生虫》《驾驶我的车》《椒麻堂会》。以前的好电影太多,心头好的标准多元,但是如今却达成悲哀的“共识”。现在很多影评人都出了书,但这本我读完后又想看电影了,还有好多好电影没看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