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据几曾看读后感100字

据几曾看读后感100字

《据几曾看》是一本由葛康俞著,葛亮编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245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据几曾看》读后感(一):只能说说感受,不敢妄加评论

《据几曾看》是葛康俞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川江津撰写的著作,书中著录并品评自西汉至晚清共一百九十九件书画珍品,全部都是作者亲自过目的名作。

可以说,这是一本根据作者“回忆”写成的书,虽是“回忆”,但书中内容严谨、有根据,经得起推敲和考证。《据几曾看》撰成于江津,离我这里比较近,看的时候瞬间感觉拉进了很多距离。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得到了无数名家的盛赞,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先生在评价这本书时说道:“文采之美,楷法之精,尤令人不忍释手。”

《据几曾看》读后感(二):这本爷孙合著美术史论,值得我们据几常看

一直心醉国画,却只是槛外人,不曾入门。每每看见大师们的书画集册,总要一饱眼福。博物馆四处打卡,也是书画区必到。 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感觉自己眼中的山水花鸟,只是看了个寂寞,并不知书画背后的故事。 幸而有书画家葛康俞先生珠玉制作《据几曾看》再版,其孙葛亮先生作序,爷孙共同编著这本书画品鉴读物,让我在懵懂中,摸得一二精妙,真是幸福。

所谓“据几曾看”,是“在案几上曾经看过”的意思。书中,葛康俞先生以独到的眼光,从书画的传承、画理、行文、意境等方面,品评了从汉到清共199件书画珍品。 他认为绘画蕞重要的是功力和气韵,所谓功力在于表现出人的天性,返璞归真的绘画才是上品。而气韵则是绘画的蕞高成就,人品高则气韵高,气韵高而画生动。中国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正是绘画者内心世界的呈现,气韵的表达和心灵的抒怀。 对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他点评骨力筋丰,而“焦墨行草书、大小舒屈。涂抹点窜,横生肝肠盘错,满幅嗟咄是已。”则写出了对颜真卿作品真情透纸背的敬佩。 同时他也提出,画者的画风与各地的地理、人文很有关系。比如,荆浩、郭熙生活在中州地,了解嵩山、岱山的雄美;李昇、王宰生在四川巴蜀之地,领略岷峨之胜;董源、米芾生活在江南,知晓江南秀丽,这些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造就了不同的创作意境和画风。

葛先生对每一幅山水画、人物画的经 营布置、用笔点墨,都作了精彩分析。

一篇篇点评就是一篇篇艺术小品,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普及了纸张笔墨、创意人文等知识。不仅是对美术小白入门特别友好,对正在学习绘画的人也有着很大的启发。

而原著小楷影印件,放在每件作品介绍前,也让我们得以欣赏他书法的古风神韵。 这本美术史上的精妙之作,虽然已经成作80余年,仍然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老一辈艺术家严谨的治学匠心。如果你也对中国美术史感兴趣,这本据几曾看,很适合你据几常看。

《据几曾看》读后感(三):据几曾看

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说:“如果某些事情本身就成了它自己的目的,那么我们就有权说它是艺术。”

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不仅是美,因为很多美的东西,不是艺术。艺术也不仅是创造力,因为很多有创造力的事情也不是艺术。而那些流传千古的书画作品之所以可以看作艺术的代表,正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

最近我读了《据几曾看》这本书,本书是葛康俞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川江津撰写的著作,凡九万余字,著录古代书画一百九十九件,皆作者经眼之名作。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培养艺术鉴赏能力。作者既精于绘事,亦深具文史修养,故立论切实,行文典雅,或辨析源流,或印证技法,或阐发画理,多具卓见;又以工楷誊写,精微超妙,殊为难得。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也缺乏艺术创作的天分。然而我对于艺术作品往往有一种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会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各种展馆游览。

其实,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既有让人担忧的波折,无法预料的遗憾,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如,齐白石曾给一个朋友画了三片咸鸭蛋,其中一片还是空蛋壳。这求画的人一看,也觉得太寒酸了,说这么着吧,我再掏五个铜板,你给我加一只蝈蝈怎么样? 齐白石说,画蝈蝈那可贵,一只怎么也得十个铜板起步,说这么的吧,我给你加只苍蝇吧。就在前几年,这幅画因为有了这只苍蝇多卖了两百万。

而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诸多文字绘画内容,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上的瑰宝。作者用认真的书写把文字内容抄录下来,这些内容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崦霭清晖,重迭无穷。带燥方润,能密更清。以青赭和墨,渍绿点苔。安氏言乍看以为子久,而不见子久苍老益其秀嫩,如是之绝契自然,无所倚作,一味幽深。”

虽是文言文,在理解上却没有太大的难度,配以部分解析,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曹植有言,“”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载。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息。见媚夫妒妇,莫不测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存乎鉴戒者,图画也。

在最初,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作画更多的是为了记录现实,取材于现实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在创作难度上会小很多。随着人们思绪的开拓,人们也会绘制一些神话传说,或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本书展现了绘画艺术的变化,也汇集了绘画,书法艺术集大成之作,值得一看。

《据几曾看》读后感(四):《据几曾看》,看字看画看人生

看书,也是看人。 他给你讲故事,他带你走一程。 《据几曾看》,不敢谓读完,置于案头,常翻常新。 也就慢慢的成了“据”“几”“曾”“看”了。 中国书画,博大精深。非业者,不敢妄断。看画者,莫成了笑话。好在,突发奇想,如果葛老在现代,让书画再动起来,那就是凿凿一本影评集。 通了,通了。 兴趣爱好当然轻松,升为治学则需严谨。 要有量,从汉至清,上百件。还有质,悉心考据,巨细呈现。 更要特,“我”说。 避人云亦云,则更难。接受只需复述,质疑则需理由。葛老辩证观,也提示我们,独立思考。 凡继承的,经验证,才能发扬。 真实,人如其字,字亦如其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问画者,我们则问他。这轴,连上了。 所以启功、宗白华、王世襄等大家皆称赞,言不过其实。 前前后后读葛老生平,人活了,再看他的“据”,特别是200页的《中国绘画回顾与前瞻》,咂摸,最后再经他的小楷,涨点鉴识。 书画纷涌,属山水居多,更印证先生对中西方绘画之看法,各有精妙。意境,看不进去,只是一个定式,看得进去,则是一场醉梦。 宛如一部电影,或更甚之。 哪天惊起,看了一辈子的画,竟越看越不懂了。 更赌运气,葛老以可见为所见,非穷中国艺术史之尽,而做校经籍典藏之实,真,一家之言,较,百家争鸣。 交个朋友,不亏。 说回书,更像一本手册,外封雅黄之下的苍蓝硬面,护着得来不易的手稿之影。文、字、图交互,从看到听至观,层层递进。随便翻到一个朝代,与古人对话,字字珠玑。其间更有横拉页,一览全貌。到处可见的留白,充满了呼吸感。图之外也采用多重的底色,清晰布局,有一种淡泊的雅。做书也取了作画的精髓,品,尚佳。 于闹市中取静,于尘世中逍遥。艺术带给我们的是现实之外的空间,不受时间所困。或疯,或痴,或癫,或狂,九天云外,自有所引。品鉴,像开胃菜,刺激了你的觉,察身与心的灵,感万物的玄,妙不可言。 指引,则是开路者,或跟随,或另辟,总之,是先导。值得,敬! 最后,想象一个画面: 夜,秋意浓,虫鸣之声不绝,小屋,烛光下,一老者,静观,席前一画,爱不释手。眼波动,逐行扫描,停,圆睁。眉锁,阖眼,万物停。 鸟儿停在空中,江水不再翻涌,月不走,云不动。 突然,老者睁眼,厉目充满神之色。击案大呼:妙哉!妙哉! 余音绕梁。 然后,云飘走,露出月华,江湍急,惊走飞鸟。 老者笑,奋笔疾书。不知道,世上已千年。 再放下,再拿起,陋室中,泛出韬光。 案上,墙侧,箱中,一幅幅,飞升,如蛟龙,穿越境,虚也,实也,寻一归处。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不知不觉,于白处显现。 云山得意,群峰雪霁。 “人间犹有展生笔,事物苍茫烟景寒。”

《据几曾看》读后感(五):重版出来

8月16日,做书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别高价求了,这15本书再版了”的文章,其中列出了15部绝版的书籍,如今在某些二手书网站价格十分高昂。在这15本书中,就有《据几曾看》。

关于这本书的来龙去脉,做书公众号介绍道,上世纪四十年代,葛康俞先生为避战乱入蜀,日书数百字,记平生清赏,终成《据几曾看》,共九万余字,著录古代书画一百九十九件。启功先生从邓以蛰先生处得见此稿,借阅数月“不忍释手”,宗白华先生令人抄录全稿“据几常看”。书稿经王世襄等诸位先生力荐,2003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影印出版,精装一函三册,2009年推出了平装单行本。时隔十余年,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再版这本书,并对它进行了全新的打磨。例如,新版在正文间加入了葛康俞先生的手迹,让读者可窥原稿文采之美、楷法之精,同时还选配了其传世佳作六十余幅。

在葛康俞的孙辈葛亮为本书所写的导言中,又对此进行了些许补充,“此书新版,付梓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由吾同辈出版人操刀,既是薪传,又可见锐进之意。祖父笔下,以丹青为引,可见中国艺术史如大水浩汤。且进且行,而终归于海。”

而葛康俞先生又何许人也?他是我国著名书画家和美术史家。早年求学于杭州国立艺专,师承潘天寿等人。历任安徽大学、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其文史学养精深,工书善画,造诣甚高,与叶恭绰、黄宾虹、邓以蛰、启功并称近代五大鉴赏家。

在这部著作中,葛康俞先生点评古代书画,“既精于绘事,亦深具文史修养,故立论切实,行文典雅,或辨析源流,或印证技法,或阐发画理,多具卓见;又以工楷誊写,精微超妙,殊为难得。”如评价苏子瞻书翰时说道,“宋人书翰多行狎,魏晋之人以书相见,皆以此也。苏文忠公晚岁自儋身北归,挟海上风涛之气,为书尤纵浪不凡。余所见《三司》《少致》二帖,早年书也,精楷端美,如花枝含荑之意。戒庵老人谓李北海学王而飘逸者也,东坡学颜而飘逸者也,视二帖初非颜法,犹飘逸如故。”

总之,读这本书时还是比较吃力的,大量的古文言,再加上对艺术品的生疏,会造成很大的阅读障碍,不过只要用心阅读,沉浸其中,定当有很大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