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100字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100字

《必见辽阔之地》是一本由孙一圣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一):仅仅谈语言:街溜子的快乐

孙一圣的语言乍一读莫名其妙,读进去就会发现,古怪的同时很有意思,很有活力。句子的节奏是施耐庵的,但是修辞非常神经质,就是余华形容的“突兀”。突兀就是天一脚地一脚。因为叙事者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思维完全不集中的、任凭语言旁逸斜出自由发散的少年。有一种游手好闲的街溜子的快乐,通过孙一圣进入了过于规矩的当代小说。我愿意称之为“街溜子主义”。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二):复读班里的大事件,回想起来更加突兀

人们都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错,说的就是高考;而对于作家孙一圣来说,这座独木桥他走了5次。

没错,因为他复读了四次。

经历过高三的人都知道,准备高考是一件多么煎熬的事情,而孙一圣的复读经历,无疑让这份煎熬更加浓重。

笔者朋友中也有复读生,对于复读生活,他们大多不愿谈及,因为这其中牵涉到了很多隐私,以及不想言说的事情。

孙一圣把他的一段复读经历,写成了文字,也就是这本《必见辽阔之地》。

著名作家余华评价说:“《必见辽阔之地》是一部‘突兀’之作,精彩的细节俯拾皆是,它们不是以接力赛的方式,而是以三级跳远的方式组成了故事情节。孙一圣将‘突兀’演绎成了风格。”

“突兀”这个词有如下几个意思:猝然;突然;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突然发生,出乎意料。

如果不明白余华为什么要用这么个词语形容《必见辽阔之地》,那么只要你打开《必见辽阔之地》,就会发现这简直太贴切了。

笔者平时非常喜欢看书,每个月的阅读量都在30+以上,然而拿到这本《必见辽阔之地》,细看一遍发现只有《后记》大概能够看懂,正文部分根本无法理解,思维太跳脱,语句高低不平。

跟时下流行的青春作品不同,《必见辽阔之地》里的叙事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线,跨度将近百年,让人根本没法去直接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差距。

直到看了5遍之后,笔者才算是理清了《必见辽阔之地》的脉络,也对这压抑复读生活的夸张描述,有了更多体会。

书中的主人公是孙一胜和他的同学武松、陈安娜等人,故事不仅涉及三人之间的互动,更有三人各自的生活圈子以及家庭状况。

如果要梳理极致的简单框架,武松是个经常逃课玩乐打架的复读班问题学生,身边有一群混在一起的小伙伴,孙一胜是其中一个;而陈安娜是一个学习好的姑娘,因与孙一胜顺路,经常一起回家。一次孙一胜因故没送陈安娜,结果那晚发生了大事,陈安娜报警,武松被抓。

当时大家都认为是武松欺负了陈安娜,大家的关系变得尴尬尴尬,但在多年后,孙一胜才知道,是陈安娜和武松发生了感情,而陈安娜家庭的特殊情况,让她没办法正视自己的爱,从而造成了这一荒谬的结果。

如果按照正常的叙事来写,这个故事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青春作品,但在孙一圣的笔下,一切行为都变得那么突兀,各种比喻更是天马行空,让人眼界大开。

认真地说,这种实验性的先锋文字,对有些读者来说不够友好,因为根本没办法连续阅读,一气呵成,但惊喜是肯定的,因为那抹青春的亮色,一直在悸动。

随书附赠的一张复古车票书签,充满了怀旧感,恰如《必见辽阔之地》的背景,让人唏嘘,令人沉思。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三):他写的不是故事,是欲望、暴力、恐惧

《必见辽阔之地》,孙一圣

孙一圣写的不是故事,是被压抑的欲望、被规训的暴力、被漠视的恐惧。所谓的辽阔之地上承载的正是欲望本身。

他的小说里有明确的故事,但初读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或者这样说,追究他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轴是费力不讨好的,而且毫无意义。因为作者似乎根本就不想让你关注这些。他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故事本身,而是这些人的情绪和意识,其中包含他们的恐惧,他们的情欲,他们的贪婪和暴力,以及他们渴望自由时遭受的压抑。

故事发生在曹县。但诚如作者所说,这个曹县早已不是真实的曹县。作者无意于书写一部县城史,他只是记录曾经在曹县发生过的情绪。所以,乍读之下,你很可能因叙述者的凌乱和浮夸而受到冒犯。讲述一件事的时候,他故意打破了正常的逻辑,消解你对寻常叙事的期望,让你觉得莫名其妙。比如,他说准备讲武松的事,但紧接着的并不是武松,而是另一个人的事,当你正等待结果的时候,武松的故事才跳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可作为创作谈的“后记”在讲故事灵感的来源。但这对你读懂小说并无多大帮助,而是会让你了解到背后的情绪。记忆是不可靠的,这些情绪才是真实的。

小说中,突兀且浮夸的比喻不胜枚举,多得给人吃撑了嘴腻、腹胀的感觉。比如,“合十祈祷是成年女人情欲枯竭的呻吟”,“之后,我们有一分钟没说话,这一分钟刚好盛满池塘”。看到女人的胸会有比喻,看到路灯会有比喻,看到人手里拿着东西也会有比喻。仿佛作者在追溯几十年前的生活时,很难还原真实的场景,只有借助充满超现实色彩的比喻,才能触碰到那曾在精神和生理上都受到压抑的青春的激情。

除了叙事的不连贯,小说在时空安排上也是错乱镶嵌的。由于叙述者是在追溯几十年前的事情,每一件通向过去的碎片都黏连着其他时空中的画面。我们所体会的当时的情绪中,必然会夹杂着当事人所背负的父辈祖辈的压抑与困顿。

有一点值得玩味,作者在叙事中故意塑造这种逻辑不清晰的感觉,以此证明叙述者的文化程度不高、说话缺少调理以及时间的久远、记忆的模糊。但随着叙事推进,叙事越来越流畅,也就是那种不连贯的叙事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毕竟,我们想要捕捉那飘忽的意识,但我们所操持的只有语言这张捕捉之网,而语言又是意识经由逻辑规范后产生的东西。可见,通过语言来做非逻辑的叙述是很困难,又极有必要探索的。

以上。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四):走进孙一圣小说“突兀”的世界,重塑很傻很天真的青春故事

我的这位山东老乡孙一圣,依然从事着这种最出力不讨好的写作。他的首部长篇《必见辽阔之地》终于和我们相见了,而这是他的首部长篇,虽然篇幅并不是特别长,十几万字的体量,但对于这本书的阅读,依然会给读者提出很大的挑战。

但总的来说,这样的阅读过程还是有乐趣的,即使在最开始的阅读过程中无法理清本书的故事逻辑,但语言的魅力就已经能够把读者牢牢的吸引住。当然这样的语言也不是那种白话似的通俗语言,依然有着哲思的挑战,很多具体的语句都是需要我们深思着。 “我最记得与安娜的第一回说话,也最忘记不得与武松的最后一面。那天落了一夜嘎嘎大雪,却没了雪的味道。武松刚由大狱里出来,精瘦的身板,疲惫的笑。”

这样的一段话,就已经极具震撼力和画面感,而这本小说的三个主人公也就从这一段话中真诚的向我们走来。我、安娜、武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能记住女主角的第一面,而忘记不了的却是男主角的最后一面,男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什么会成为最后一面?他从监狱里出来,这一定又是另外一个精彩的故事了?为什么进监狱?又怎么能够从监狱里出来?这都是需要我们去这本书中破解的谜题。 这些谜题还都是这本小说文本上的、能够明确看到的谜题,小说还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秘密,等待着读者们自行构建。而这本书也就在真实与虚幻,事实与虚假,表面与隐秘等等的碰撞中进行着。这也成了这本书会把读者引向迷惑的根本原因,而把这本小说故事的所有谜底都解开,也就需要花费我们读者大量认真而仔细的精力。

但这本书的背景逻辑却极为简单,这就是一个青春岁月中,那些曾经认为极为重要但从过来人角度去看却又仅仅是过眼云烟的青葱故事。 小说的封面被设计成了一个青苹果,这也就预示着,这本小说、那段时间的故事一定是酸涩的。小说的故事背景也就设置在了高三那段最为悲壮的往事之中。

读着这样的故事,回想我们自己的那段岁月,也就慢慢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真实心境。那是一个会把感情、朋友看的像山一样重要的时代。一切都那么的重要,完全没有利益的瓜葛,只有真情和假意,只有忠诚与背叛,当然也有着青春的热血,这有着不计后果的莽撞。事后回想起来,那就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时代。 而从现在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时期,印象是支离破碎的,情绪是喜忧参半的,而能够回想起来的世界,本身也必然是跳脱的和模糊的,这就是这本小说的叙事结构,在情绪的逃脱中,在故意营造的意识流中带我们走进阅读的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五):记忆碎片拼凑出的青春伤痕

在此之前,从未了解过孙一圣的作品。

对《必见辽阔之地》感兴趣,是因为“余华推荐”,书还没读完,就明白了余华所说的“三级跳远”是何种叙述方式了。

初读这本书,有些不适应。

这类似于,我习惯了“跑”到终点,在跑的过程中一点点将周边的风景尽收眼底;而《必见辽阔之地》这本书,更像是前前后后有N个跳跃点,他们不再一个水平线上,也不是按顺序逐个跳跃的。

因此,一开始费了不少时间去适应这种叙事方式。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书中的很多小句子很值得深究。

......

如果不是因为不适应作者的文风,需要反复读,怕是也不会仔细琢磨这些句子。

《必见辽阔之地》是校园类的悬疑类小说,讲述的就是我曾经的那个年代的故事,带着MP3,跟着耳机里的音乐摇头晃脑,心里偷偷的装着一个人。

大约是《乘风破浪的姐姐》看多了,最近真的很喜欢回忆杀。

但剧情中,又有太多惊险与刺激,可谓是涉及了太多惊险与惊讶。

在《必见辽阔之地》这本书里的男生,没有偶像剧中那般美好,但脑海中就是会出现那么一个特定的人,也许学生时期并不熟识,但就觉得描述的就是他。

而这本书中的女生,表面虽是一副乖巧的样子,但内心其实是叛逆的、反叛的,在某些时刻,我觉得自己就是她。

书中的很多场景,都会让我回到自己校园生活的某个回忆之中。在我们的青春年华之中,都会有默默喜欢的一个人,都会对人人闭口不谈的事情感到好奇,都会在好奇之中感到羞耻,羞耻中又带着一丝突破禁忌的兴奋感......

但这本书中又有太多情节,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青春。

通读完整本书,突然明白,记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我们在回忆某件事的时候,都是将碎片逐个拼接起来的,而有些细节,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模糊,也有可能越来越清晰。

而整本书中的跳跃感,不就是记忆碎片的一种体现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