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人间自在客》读后感摘抄

《我是人间自在客》读后感摘抄

《我是人间自在客》是一本由叶楚桥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人间自在客》读后感(一):我是人间自在客

历史可以这样读!作者的思路逻辑都非常清晰,文字用语十分贴合年轻人的阅读视角。作者对于文字用语非常考究,用简单幽默的而文字传达厚重的历史,利于读者理解阅读。

花了一周读完了,喜欢作者的简短流畅的文字,以及逗趣的人物经历故事,,喜欢《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朋友可以读下~

诗词和历史融为一体,整体上有趣有料,了解古人折腾的人生故事,对于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是人间自在客》读后感(二):我是人间

这本书有趣有料,里面的很多经典人物和典故描写的都很到位。最喜欢描写嵇康的章节,嵇康的帅气在古代评价也非常之高,《晋书》评价的“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莫名磕到了哈哈哈哈[憨笑] 就是这样帅气会弹琴的人竟然爱好打铁!当然帅气的人打铁打也帅,众人都分分围观的地步,果然看颜值爱帅哥重才华不分时代~

还有钟会粉嵇康被冷漠后,逐渐“黑化”报复嵇康的那段,作者三言两语就描绘出了俩人间的产生牵绊的来龙去脉,每个故事都非常顺畅,读下来酣畅淋漓。

《我是人间自在客》读后感(三):不从闲书进,难从正书出。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看别人的人生,感慨感慨。

先标记一下,看这书明显是那种乐子文学,应该能挺有趣,适合打发时间。 —— 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盛况空前。他好喜欢四个字啊。 —— 不行,看这种二手文学打发时间是可以,但我会忍不住怀疑真实性,还是想看严谨的尽量保留第一手史料的书……要死,我到底是想娱乐还是想看严肃的东西…… —— 嵇康和钟会这么搞笑的吗?嵇康这么喜欢打铁倒是我没想到的,一个世人传颂的文学家结果是个打铁大汉?淦,毁我想象。 —— 李泌的人生好强啊。四朝元老,出为高士,入为卿相。绝了。 —— 白居易主张,感人心者,莫外乎情。 —— 罗隐比我想象得更有铮铮铁骨。 —— 林逋,真的是太君子和隐士了吧,怎么会有这样严于律己而又宽以待人,同时不矫情豁达,不会看不起别人的人啊,他真的是由内而外的底气和自洽还有豁达。 —— 宋濂那么小心谨慎伺候皇帝,被夸是君子,贤者,最后还是没落得好下场。权力这东西真的是……

——

于谦这个角色的分析,太牛逼了吧。

知道要死自愿赴死,全为家国。我真的是服气啊。

这种角色写进小说里,tm的绝对赚一大票眼泪好吗?

《我是人间自在客》读后感(四):像林逋和李泌那样,完成自洽

不完美的人生才是人生真相。 这是所有伟大诗人的用血泪和欢笑告诉世人的一个事实。 可惜能够系统地读诗的人,读诗的机会已经太少太少了。 我不否认少年时期人应该多度优秀的作品。毕竟青春宝贵,应该读有质感的东西。 可现在回想自己的读诗经历,印象深刻的却是那些和自己的生命节拍有合奏的诗。 比如《小荷》,到现在我都记得第一次学它时那种清新和好奇。 那些厚重的,有明显个人风格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诗,我也知道他们好,有时也能触动自己,但却都是在自己成人经历世事之后才有的。 所以我觉得学校之外,家长未尝不可以尝试根据孩子的生命状态,生活情况去让他学诗。看看同等情况下,古人是如何做的。这才是增加生命的厚重感,才是给孩子提供了有效的面对生活的方案。 天热了,看看古人如何解暑。 下雪了,看看雪中古人都在想什么。 诗也好,书也好,触及人的生活,就不可能不感动人。 所以书里最喜欢的诗人是林逋。 早早看透了自己与青山绿水相宜,也就早早完成了人生的自洽。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我们仰慕的是一类人,比如天才李白地才杜甫,但真正能帮我们把乱麻一般的生活找到线头的人却是另一类人,比如林逋,比如李泌。 人生得意,能自我满足而已。

《我是人间自在客》读后感(五):你是人间自在客

你是人间自在客。我们有多少人能活的自在而从容?大多数,我们都为营营利利所累,总想着在这红尘大潮中,能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于此之外能拥有更多便是更好。为形体所役便成了自定的宿命。可我们终究是普通人,即为普通人当然也会有普通人的需求及其抱怨。当我们心为形役时,我们抱怨着辛苦,抱怨着劳累,抱怨着自己的付出,哪怕有所得也停不下来叨唠的埋怨。如若我们能坦然一些,如陶渊明一样,在纠结徘徊于困顿中,最终选择安贫乐道,释怀内心苦楚;如若我们能泰然些,如嵇康别于尘世间盈盈累累,功名利禄,敢于树下打铁,也许人生的不如意也能随风而逝。可人生哪能那般如意,如意的人生毕竟是少数。哪怕老者贺知章,在人生得以圆满之际,不也在耄耋之年惨遭命运的捉弄,深陷困顿?

读品《我是人间自在客》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了各大诗人才子。大半生的跌沛流离磨尽了少年杜甫的意气风发,只愿拥有树下打铁的嵇康也难逃奸逆小人的构陷,寻求出路的孟夫子也只能一次次的黯然神伤,于山水中寄托满心的宏愿。文人墨客们的满腹才华却终究无法被君王所识,于各自注定的命运中消逝。在阅读品味中,你渐渐的会发现,在作者幽默风趣的笔锋里,诗情画意的表达中,我们并不难以理解,我们往往为他们的不幸鸣冤呐喊,为他们遭遇担惊受怕,于他们不幸的遭遇感同身受。我想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给予我最大的礼物与魅力吧,能够实现与诗人的共情,这是多么难得的相遇,必将珍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