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安阳桥样子的作文600字

描写安阳桥样子的作文6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描写安阳桥样子的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离别安阳巳经很久了,我依然怀念着它。它是我生长的故土,是它的水土风情养育我十年,在我心中,安阳就象母亲一样,令人魂牵梦绕。

安阳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它没有杭州的妩媚娇娆,没有苏州的神秘情调,也没有北京的雄浑气势,更比不上广州繁华热闹;古往今来,没有多少名人墨客为它遗诗留画,许多人也许都不曾知道它。可是,安阳是很可爱的,是值得人们留恋的。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从此安定下来,一个古老的民族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中国。“殷”就是现在位于安阳郊外的一个叫“小屯”的村镇。历史给它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遗产:甲骨文,商代大墓、古币.古陶器、祖先的遗骨……四千年的历史证明了安阳的古老和伟大,可以说,它的身上集中了中国远古文化的最迷人的光芒。

盘庚迁殷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殷地的富饶和险要。这片沃土位于豫北平原上,气候温和,一马平川。平静而曲折的漳河在它中部穿过.河水终年缓缓流响,仿佛奏着-支永无间歇的长歌,无数个动荡的吋代就在那似哀似怨的歌声里沉浮。阡陌纵横的原野,从来不会辜负农民的辛劳。因为这富饶,安阳成为历代豪杰争抢的对象.用它屯积粮草,养精蓄税,就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刀枪剑戟自然特别青睐于它,为它刻下深深的疮痕,宠上一层凝重的气氛。

安阳自有它的魅力,“古老”便是它的特色。单看那些景观吧,安阳最著名的去处是博物馆。在清幽高密的树从中,隐着许多靑石雕就的马、虎、狮和人,高颀伟岸;不知是什么朝代的大青铜香炉蹲在红墙碧瓦的高殿前,有时还会冒出缕缕紫烟.氤氲缭绕在树间;高殿里陈列着殷墟文物,有很多世上无以媲美的珍品,体现着古代人民高超的才智。一座文峰塔、上宽下窄,象个倒立的锥,造型极为独特,颇受称道,它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以前,安阳有许多古砖铺砌的小巷,狹窄平坦,两旁林立着翘屋檐的陈年古厝,麻雀、燕子在檐下做窝,满城都有它们快乐的影子。居民的院子里,常常会探出几枝枯老的枝桠,挑着白的紫的花儿,无声无息地开落,花香弥漫每一处角落。一些街道的名字也和“古老”分不开,竞有一条长街叫“老街”,而且再无别名了。

安阳民风很有趣,大家都很崇拜英雄。自己家乡没有足以留芳千古的人物,于是从临近的汤阴县借一位岳飞来敬仰。几世的人们,都传颂着这位英雄的丰功伟绩,仿佛他是自己的乡亲一样。可是对于另一位地道的同乡袁世凯,人们是向来不屑启齿的,虽然也给他筑坟立墓,却始终当他是外乡人在安阳落了户。这样爱憎分明的态度,是安阳人共有的品格,也许就是古老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

已经有八九年没有见到安阳了,从电视上,报刊中我又捕捉到它的影子:如今安阳作为一个交通要地,逐步发展成了一座工业城市、文明城市。高楼大廈代替了陈旧的古屋,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设备先进的工厂鳞次栉比,新古文明在改革的时代交相辉映,再树古城雄风已成为安阳人民的共同目标。

如果再去安阳,我也许会感到陌生,感到惊奇,它的容颜竟改换得那么快!但市,花香一定还在,民风一定未改,安阳一定更加可爱。

第二篇

瑞安的安阳路上有一座学校,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安阳实验小学。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草坪上盛开着各种各样花儿,有黄的、蓝的、紫的等等。同学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把学校打扮得漂亮极了。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叶子,把学校浸在了绿色的海洋里;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着”“知了、知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羽毛球和投篮球,简直玩的热火朝天,给了学校一份火热、一份激情。

秋天,学校的果园里有很多很多的树,树上的果子都成熟了。一屡秋风飘过,不知从哪里捎来阵阵的香味。我们的口水都流下来了,真想去拿几个果子吃啊!

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小鸟们不得不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可是还有些小鸟会被我们朗朗的书声牵住,久久不肯离去。

这就是在安阳路上的一座美丽的学校,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

第三篇

今年的国庆小长假,我跟随爸爸妈妈一同驱车到文字的家园——安阳文字博物馆参观游览。

我们走到大门口,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式房屋,这就是文字博物馆;门前有一块长近10米,宽2米的石碑,上面刻着红色大字“安阳国家文字博物馆。”显得十分威武。

文字博物馆共分为:甲骨文和“汉字源流义古今”。

先说甲骨文。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前身。安阳殷墟,这被称为“大邑商”的古代都邑遗址,是我国甲骨文的最早发现地,百余年来出土了约13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占我国出土的刻辞甲骨总数的90%以上。

我还知道有一个小故事:河南安阳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做“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北京官员王懿荣得了病,在中药店买药,发现龙骨都刻有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全都买了下来。最后确认了这是甲骨文。

再说“汉字源绎古今。”汉字是华夏先民的伟大发明,是传承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文明精神的纽带,是一笔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和财富。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影响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系统之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汉字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次参观文字家园——安阳国家文字博物馆之旅,我的感受十分多:汉字是我们的华夏先民创造的;我们古代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我们的汉字还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很骄傲,也很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生活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

第四篇

今天我们去了安阳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

刚来到那里,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殷墟那高大的红门。接着我们就看到了司母戊大方鼎,是母大方鼎旁边就有一棵看似非常古老的树。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看我过历史上最早的以为女将军,她的墓葬有六层最低层放的才是她的尸体。第一层离得面只有0.5厘米,这个棺材是一层放东西、一层垫着木头、一层用石板铺着,这些一层接一层。将讲解员阿姨说只有像皇帝一样尊贵的人的坟墓才会这么精致,普通老百姓的坟墓做成这个样子的。

参观文字博物馆的时候,我对讲解员阿姨讲的甲骨文比较感兴趣,因为在殷墟甲骨文发掘的比较

多。而且人们最用的字也是甲骨文,讲解员阿姨说:我们现在的考古学家翻译出来的甲骨文才只有2000多个,还有好多个他们都翻译不出来。

今天的收获真丰富,对于甲骨文我肯定会在了解更多。

第五篇

无锡境内有座小山,名曰“安阳山”。

安阳山海拔187米,方圆约两平方公里。它在当地原称“瘌痢头阳山”,据说原来山上几乎没有树,处处裸露着黄石,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丘。经过十几年的养护和修缮,现在的安阳山,山下桃红柳绿,山上绿树成荫,水山相映,风光旖旎,已成了当地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从安阳山的东面上山,首先要经过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环绕。从湖边或走山路,或拾级而上约五十米,有个“朝阳洞”。这个洞是安阳山上最大的洞,因洞口朝着太阳而得名,现已改建成一个很大的寺庙,许多善男信女都在这儿虔诚地求神拜佛。再往上,又到一洞——“蝙蝠洞”,据说原来这个深深的洞里有很多蝙蝠,因此而得名,不过现在里面连一只蝙蝠的踪影也看不见了。

穿越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沿着崎岖的山路再往上,累了,在路旁的长椅上歇歇脚,在崖边的亭子里喘口气,继续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安阳山的山顶是三四个较平整的山头,很开阔,除了一块约五六米高的岩石——“文笔峰”外,一棵树也没有。站在这个开阔的山头上,你顿时会有一种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四周的景象尽收眼底——人们有的正在爬山;有的一家大小在树下席地而坐;哟,还有一队大哥哥大姐姐骑着山地自行车下山呢!咦,老火山口旁边的人都在围观什么?哇!竟然还有人敢在这么高这么陡峭的断崖上玩攀岩!……若是农历二月底,站在山头放眼望去,山下四周是一望无垠的红色的海洋——那是阳山水蜜桃树开花了,那么灿烂、那么壮观!若在秋天,秋高气爽,站在山顶向南极目远眺,还能看到远处的一方太湖哩!

沿着石级从山西而下一会儿,又有一个口儿扁扁浅浅的洞——扁洞,也比较平坦,洞内却有点大,约可容纳十辆轿车!接着再往下走几十米,你就会进入安阳山上最有名的洞——清水洞。清水洞里长年滴着水,这些水汇聚到一个池子里,水面始终保持着同一高度,池水清得都可以看到池底的各种硬币!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池底会有硬币呢?可能是游人们都想看看池水到底有多清,纷纷投下硬币来探个究竟的吧?小心地伸手入水,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下得山来,山脚旁又有一个小小的湖滨公园,你还可以再在这儿歇息片刻,舒缓一下兴奋的情绪……

啊,美丽的阳山,你真令人流连忘返……

第六篇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家乡的春天处处绿意,春意盎然,翠绿与花香交织,垂柳与喜鹊结结伴,美极了!

家乡的迎春花真艳!雍容华贵的牡丹、五彩缤纷的月季虽很好看,但却没有家乡的迎春花迎风绽放,一簇簇、一朵朵、一层层、一浪浪,黄色的花海近在眼前,怎能不惊叹这春天的美丽?

家乡的草坪真绿啊!绿得使人陶醉,绿色的毯子一望无边,一直接到蓝天深处,素有南国风情的翠竹也难抵家乡此时浸出的绿意。

家乡的景色真美卡!古老庄重的少林寺我曾去过,却没有春天的殷墟神秘而幽雅。苍松翠柏、垂柳高杨、碧草红花、蓝天绿水,行人游于此地,怎能不被安阳美丽的春色而陶醉。

春天的家乡真漂亮卡,大家都换成了鲜艳的衣服,大姑娘桃花满面,小伙子喜笑颜开,脸上洋溢着春天的笑容。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袓国的希望,安阳的自豪!

我爱安阳这美丽的春天,我爱安阳!

第七篇

描写安静的公园

一走进公园,一股静谧的感觉油然而生。

小路是静的。穿梭在鹅卵石小路上的平底鞋有序的走着,不仔细听,好像没有一点声音。就连活蹦乱跳的小孩子也担心踩疼了小路似的,轻轻的走在小路上,不愿发出响亮的声音。小狗好像也受了感染,也轻轻地跟在主人后面,把长长的毛拖到地上没有一点声音。仿佛一切都生怕打破这静谧的氛围。

凉亭是静的。品茶的人们轻轻走上台阶,坐到石凳上。把他们带来的茶具一一摆开,还没听到声音,茶水好像就坐着滑梯轻轻溜到茶杯里。轻轻端起茶杯,小小喝上一口,品一品,点点头,开心笑一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告诉人们‘‘好茶好茶。’’

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是静的。秋千停了,上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的女孩,他掏出一本书,仔细地看了起来。调皮的蝴蝶也来瞧瞧她在看什么书。男孩子们做在足球上闭目养神。不懂事的小孩子坐在花坛边上,静静地看着他们。

大家都喜欢这公园的静,大家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静谧的快乐。

第八篇

桥的说明文700字 游洛阳桥

大年初一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著名的洛阳桥。同行的还有晓晓一家。

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市近郊,与赵州桥、卢沟桥和广济桥齐名,是我国的四大名桥。因为它的构造独特,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顺济桥都是仿造它的。

我们坐车从城里来到洛阳桥。到了桥边,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石像,走近一看,雕刻的是蔡襄。这座石像有四层楼高,他身着一副古代高官的行头,远望着西方。洛阳桥的整体呈南北走向,石像正处北边。

我们走上石桥,发现桥头两端各有两个小亭子,里面是石将军雕像,石将军守护着洛阳桥,小亭子则为将军遮风挡雨。洛阳桥的桥墩构造特别,朝向上游的那一边是三角形的,用来减少水的冲击力;朝海的另一边是长方形的,用来挡涨潮。

过去洛阳桥建立在汪洋大海上,现在湖泊、水库抽走了这里的大部分水源,这里已然成了小河。桥两旁都是泥沼,中有穿行在中间弯弯曲曲的小河慢慢扩大,通向大海。在泥地上生长了许多灌木丛,像小小的森林。

洛阳桥建于汉代,又叫万安桥,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海石桥,曾被反复修建过十七次。其中最著名的修建数蔡襄主持的那一次。北宋1053~1059年,蔡襄担任泉州知府,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固基法——种蛎固基法。所谓种蛎固基法,就是把牡蛎种在桥墩的地基上,用牡蛎的粘性给桥墩的地基加固。

洛阳桥共有834米长,7米宽,它的一块石条就有十米长。洛阳桥上行走,很容易看见海鸟,我拿着照相机不停地拍摄海鸟,侧飞、滑行、点水等等,我都拍了。

到了对岸,我看见了许多石碑,上面都在写洛阳桥。因为对于福建人来说,这时古代去北京的必经之路。我还看见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这块牌,在我踏上桥的那一刻就在寻找呢。

走进南岸的村子,我看见有许多村民在挖牡蛎肉,据说这边有道名菜叫“海蛎煎”。继续走了不久,我们就来到了蔡襄祠,这时我想到了只要为老百姓做事,帮助老百姓,就一定会有人记着你!

第九篇

淯阳桥

河南省南阳市的城边,清澈的白河上有一座美丽的大桥叫淯阳桥。它像一道彩虹,所以又叫它彩虹桥。它是我们南阳人的骄傲。

淯阳桥非常雄伟。是由我市的一设计师自行设计的。它采用先进的上供式结构,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减少了对河水的阻挡,为每年汛期白河行水提供了方便。淯阳桥的先进之处吸引了大批外地学者前来参观学习。桥长三百多米有八米多宽,中间行车辆两边。这么长的桥是用混凝土建成,下面有灵巧的桥墩,横跨在几百米宽的河面上,河面上荡着几条小船,微风一吹,河水荡起笑脸,像仙女舞动的飘带。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上的行人川流不息,车辆来来往往。映着清澈的河水更显得美丽动人。桥上有各式各样的彩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还有用霓虹灯组成的造型,有孔雀开屏,有二龙戏珠,还有一只活波可爱的猴子。夜幕降临时,彩灯把桥装扮成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河两岸,路边,桥上,水中,彩灯闪烁,一派华光。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驱车,或举步,或携家带小向白河潮涌而来,呈现出悦人耳目,清新惬意的景象。直到夜阑更深,人们仍游不思归。淯阳桥——镶嵌在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它独特的美丽风光欢迎着大批中外人士前来游览观光。

指导教师:薛强

第十篇

你知道吗,泉州十八景之一的洛阳桥,是全国闻名的四大古桥之一,它和北京的卢沟桥、广州的广济桥、和河北的赵州桥并称为古代四大名桥,是世界筏型基础的开端,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用心血和汗水建造出来的。

五一长假里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慕名已久的洛阳桥。它位于洛阳江上,长73.24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型桥墩,645个护栏,104只石狮。看着脚底下的花岗岩铺成的青石板路,它足有7、8米长,这让我十分的震撼:“以前的科技并不发达,没有起重机,没有电力,没有先进的技术,要在波涛汹涌的洛阳江上铺几吨重的青石板路,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智慧,需要多少的财力和人力啊!”

妈妈望着洛阳江,兴致勃勃,给我讲了一个动人的传说:“以前有一条小白龙,他经常在村子里兴风作浪、为非作歹,无数生灵被小白龙掀起的海啸所吞噬,村庄也被海啸冲毁。这件事让东海龙王知道了,一怒之下就把他逐出龙宫。有一天,走投无路的小白龙来到了泉州,热情好客的泉州人们接纳了无家可归他。慢慢的,小白龙被泉州人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的心给打动了,于是他决定留在泉州,并在清源山上潜心修行。后来,一只乌龟精和一条蛇妖来到泉州,他们无恶不作,洛阳江两岸生灵涂炭,已经改邪归正的小白龙这时挺身而出,与龟蛇二精对战,此仗打得可谓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后,蛇妖和乌龟精是被镇住了,而小白龙也筋疲力尽,最后躺在洛阳江上,幻化成了洛阳桥,保护着过江人民从此不再遭受风浪的侵害。”

爸爸听了,笑了笑说:“其实洛阳桥的策划与建造者是北宋的太守蔡襄,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一千年前的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过江靠的就是渡船,每当遇到大风或者海潮的袭击,常常发生船翻人亡的惨剧。当时身为父母官的蔡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决定在洛阳江上建一座桥。回到家里他就和母亲进行了一番商议,最后蔡襄的母亲决定卖掉了160亩的田产,来资助洛阳桥的修建。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都纷纷慷慨解囊,凑足大量的资金后,蔡襄请来了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他们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来抵御海潮的冲击,还因地制宜地利用海蛎自然繁殖、凝结来保护桥墩,让桥墩穿上永葆青春的抗腐锦衣,最后巧妙的利用潮汐涨退的规律,用船把巨大的石条准确地安置在桥墩之间位置上,堪称当时桥梁建造工艺一绝。”

仰望着洛阳桥前的蔡襄石像,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对爸爸说:“我们一起给蔡襄鞠个躬吧!”爸爸感叹地说:“是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使是过了千年,百姓仍然记着他的好,他的功绩依然是值得后人缅怀与感恩的!”

了解完了洛阳桥的历史,贪玩的我拉着爸爸妈妈到滩涂边上去。其实此行最让我期待的是捉螃蟹和跳跳鱼了。许多的螃蟹在滩涂上栖息着。我本以为搞一次偷袭,捉住他们根本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事,谁知,螃蟹们跑得比兔子还快,我刚下去,刚才满滩涂的螃蟹,现在连影子都看不到。爸爸说我后面有一只,可是我一转身它就跑进了洞里,我一走开,螃蟹就探出头来,我再走回去,螃蟹又“嗖”的一下缩回去,如此几次,搞得我累得半死,这些螃蟹真是狡猾啊。

突然,我灵机一动:如果我把洞挖开,一定能把螃蟹揪出来。于是我就拼命地挖,但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我怎么挖都看不到螃蟹呢?

这时百科全书大王——爸爸告诉我:“这些洞都是相通的,你即使是挖个底朝天也是找不到螃蟹的。”原来如此啊!螃蟹们和我打地道战呢!

螃蟹太难抓了,我还是转战去抓跳跳鱼吧。抓跳跳鱼果然是没有什么挑战性,我一下子就抓到了,正当我得意洋洋打算和爸爸妈妈们炫耀时,跳跳鱼却“咻”的一下的从我手上溜走了。唉,别人是到手的鸭子飞走了,我呢,是到手的跳跳鱼就这样溜走了。瞧我那傻样,逗得爸爸妈妈都乐了,开心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洛阳江畔,一家子其乐融融,真好!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易逝的,不知不觉,太阳都快下山了,当滩涂被夕阳熏染成一片金碧辉煌,家乡诗画般的美总是这般令人陶醉,可我们也只能依依不舍的告别美丽的洛阳桥。

啊!我爱泉州的洛阳桥,更爱我美丽的家乡——蓝蓝的泉州湾!我愿意将所有的爱与希冀倾注于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为心中美好的家园更加富庶、神奇而毕生努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