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和平的作文100(精选10篇)

关于和平的作文100(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和平的作文100(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一片废墟,一抹惨红,满目阴霾,万籁寂静。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站在这天地之间,孤零零的身影,泪盈盈的双眼,稚嫩的脸颊上充满了无助。那身影与眼神,像一把利刃穿过我的心,一滴滴地淌血;那种心酸与痛苦,让我深深地叹息,流泪……这是在日本轰炸南京后的一张照片。血流成河,尸骨堆山。天早已失去了颜色,黯然,阴沉,正如此刻我沉重的心。

看着那战火硝烟之后的南京城,失去了繁华,失去了欢笑,失去了生机。看着看着,小女孩的哭泣声仿佛传入我的耳内。她用童稚的声音呼喊着:“妈妈,妈妈——”那清脆的呼唤穿越了百年,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

那穿越了百年的呼唤,在我的心中久久回响……这时,同样的一声稚嫩的童音也回荡在我的心中,令我久久不能忘怀。那是法西斯侵略俄国的时候,丧心病狂的纳粹将无数无罪的孩子和妇女活埋。那时,无数呼唤声、哭泣声,响彻云霄,天地都为之动容,蔚蓝的天空,霎时阴云密布。这时,只有一个小女孩安静地站着,淡淡地看着。她的妈妈在前几天就被带出了集中营,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同屋子的阿姨告诉她:“妈妈去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那里既没有战争,也没有硝烟……但妈妈会回来找宝宝的。”她天真地相信了,所以当冷血纳粹将土粗暴地洒到她身上时,她说了一句:“叔叔,你能把我埋得浅一些吗?这样妈妈回来的时候可以找到我。”那天真的话语是多么让人震撼啊!但纳粹——无情的侩子手,却丝毫不为之所动。而是粗暴地将那小女孩推进了土堆里,毫不留情地用黑土埋逝了一个生命……但那童稚的声音永远回响在天空之上,我深深的震撼了,泪水随之而下。那是一个才不到七岁的孩子啊!她的生命才过了仅仅七年的光阴,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争!

战争,在侵略者的眼中,是财富与荣誉;但在人民眼中,它就像恶魔般狰狞的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战争,意味着离别,意味着伤痛,意味着死亡!在每一颗子弹背后,在每一声炮鸣之后,在每一轮轰炸之后,留下的都是冰冷的尸体,还有无尽的伤痛与绝望。像那位哭泣的小女孩,她年幼就失去了亲人的庇护,她的生命,她的天空,将失去颜色。在这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她该何去何从?可能只有两种命运:一种是在饥饿中逝去,一种是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每一种命运都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而那位笑着告别人世的小女孩,她天真的话语,又是怎样一种令人落泪的感慨啊!

战争,犹如蒙住蓝天的乌云,犹如漂浮在人们头上的死神。它让无数生命转瞬即逝,永远长眠;它让无数的人们失去亲人,饱受思念之痛;它让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从古至今,战争,它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伤害,太多的痛苦。

战争有罪,生命无罪!为了让天空不再失去色彩,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在这二十一世纪的蓝天下,让我们一起呼吁:远离战争,共同撑起一片和平的蓝天!

第二篇

晋陶渊明装载着世人的梦和希望。我的那一份很大很大,又很小很小,却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心酸与无奈。

当代衣食无忧,何来烦愁苦闷?其实就是因为时代在进步,每个人的利欲也在不知不觉中膨胀。我很困惑,虽然我和哥哥总是三天两头吵来吵去。但让一个孩子真正难以理解的是在父母、长辈、亲戚之间的算计与猜度。

我的妈妈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却得不到应有的偏护和宠爱。她不似姨妈那样懂事、勤快。可能吧,外婆更注重姨妈一些。这一点是在老妈成天的碎碎念中体会到的。

那几个月里,外婆头疼的厉害,来厦门看病。我千方百计说服外婆住在我家里,其实外婆仍三天两头地往姨妈家里跑,却也不忘给我和哥哥洗衣做饭。一个下午,外婆独自坐在床头,微垂下头,盯着脚面,目光呆滞。这一刻我才真正发现了外婆的苍老。“佳,能不能帮我劝劝妈?”外婆空灵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突兀地响起,让我感觉有点压抑。“我知道,妈一直说我偏心,偏你姨妈,对不对?还不就是那个戒指的事……”这个故事就是妈妈耿耿于怀的主要原因:我姨妈的女儿,我表姐和我出去玩时,捡到了一枚戒指,外婆说是真金的,后来就送给姨妈了。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时也就并不在意。后来,妈妈盘问过我不止一次,但因时隔久远,早已记不清了。有许多事忘记了往往会比铭记于心要好很多。“你不知道,在那戒指送给你姨妈后,你外婆平常手上戴得戒指就不见了”妈妈的话再度在耳边响起,“还不是送给你姨妈了,你外婆真偏心,凭什么就没想到我?”我当时对妈妈的话不予理睬,却也不忍打断声辩,即使大人的事会越掺和越乱,但有一个人让你倾诉总好过憋在心里强,对外婆亦是如此。“这种事当面不好说,有时间帮我劝劝妈,她们俩都是一个娘胎出生的有啥好偏的呀!那枚戒指本来就是你姐捡的,送给你姨妈是应该的呀!你不记得了?你和你姐小时候……那戒指好像是在草堆里捡到的……你们还戴在手上玩……”那次的谈话整整持续了一个下午。外婆辛劳一辈子,老了却没有人能理解她。我听着外婆的说话声逐渐变为喃喃的啜泣声,矮胖臃肿的身体不自觉的颤抖着,发黄的手掌摩挲着泪眼。这是一幅凄楚的画面。不经意间看到了外婆花白的所剩无几的头发,依稀可以看到肉色,这是外婆愁的,她愁了一辈子。突然懂得了外婆的心伤。此后,也曾经不止一次地暗示过妈妈,却始终没有完全地表达出外婆的意思,我心里总是有点良心不安。渐渐的,我已淡忘,妈妈提及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正如那句话,很多事情还是忘却的好……

其实妈妈的心理我似懂非懂。有时在不经意间,我也会疑虑爸妈是否更偏爱哥哥。但更多时候,我和哥哥爸妈又是同样公平对待的。谁又能保证时时刻刻一碗水端平呢?

我不知道大人所想,孩子似乎也无法涉入大人的精神境界。时间在越走越远,妈妈心中的芥蒂是永远根深蒂固,还是会渐被风化。而后者才能给予两个人,三个人,一个大家庭真正的平静,幸福和了无遗憾。

第三篇

从呼喊的深渊中,从一切憎恨的深渊中,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罗曼·罗兰《神圣的祭坛》)

在和平主义的温床上培植香菌,那是不需要什么肥料的,一夜之间它们就可以突然茁长起来。——罗曼·罗兰《搏斗》

在春寒料峭的三月,当我们看到初放的花朵时感到无比幸福。现在,当我看到娇嫩而充满活力的人类善良之花冲破欧洲仇恨的冻土南昌怒放的时候,我又感到了这种幸福。它们证明,温暖的生活仍然存在,任何东西都不能把它摧毁。——《罗曼·罗兰传》

国家用兵,是为的正义。如果国家一旦侵犯了正义,那与我们挥斧相向的暴君的巢窟何异。——罗曼·罗兰《狼群》

鲜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雨果戏剧集》

千百年来,人类用牺牲、苦难、坚韧的努力、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信心赢利了自由。我们呼吸它珍贵的气息,我们很自然地享受它,正如我们享受那吹拂大地、充塞在我们肺部的清鲜空气一样……而只要几天,这颗生命的宝石就被人偷去了;几小时内,在全世界,一片窒息的网罗便笼罩在“自由”的颤栗的翅膀上。——罗曼·罗兰《先驱者》

把世界拥抱在整个怀抱之中!战利品太沉重了……——罗曼·罗兰《母与子》

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托尔斯泰《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武力正表现了人类的软弱。——泰戈尔《牺牲》

第四篇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作文400字 废墟中的哭声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上海火车南站有许多乘客正准备上车。他们说说笑笑,一派祥和的画面。“呜——”火车到站了,大家排着队有序不乱地上车。

“嗖——轰”,突然几架日军轰炸机发射的炸弹打破了这美丽的蓝图,火车站顿时哭声四起,轨道被炸毁了,周围的建筑物也被炸毁了。到处是倒下的建筑,到处都是人们悲痛的哭声!一个母亲忍着痛,把正在大哭的儿子抱着送进了一个不会被弹片击中的地方,并嘱咐他不要乱动,才跑远去,吐出一口鲜血,闭上眼睛,来到了九泉之下。

就在瞬间,原本繁华的火车站变成了惨不忍睹的废墟,炸弹炸毁的不仅是建筑、生命,更是一个个家庭的毁灭!也许,这个火车站会变成成千上万的人的坟墓,这将会是人们无法抹去的悲痛的记忆。战争将会是人们谈之色变的词语。

日本侵略者的军队走了,可是永远回不来的是那些惨遭不幸的长眠地下的人们。唯一的幸存者是那个小男孩。他确定侵略者走后,发疯般地挖呀挖,终于找到了他的爸爸妈妈的尸体,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在了尸体上,可是爸爸妈妈醒不过来了。

和平是每一个国家都需要的,只有和平才能让人们安宁。

第五篇

关于和平的作文500字 呼吁和平

“叽叽喳喳”——1937男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人满为患。这天,有许多人准备回家。

他们有的站在黄线后等火车,有的在各色商店中购物,还有的则在大厅里睡觉消磨等火车的漫长时光。这儿有一个幸福的一家三口,年轻的妈妈抱着大约二三岁的小男孩,憨厚的爸爸就背着大包小包准备上车。但全火车展的人都没有想到,今天快乐的回家之旅竟是无比悲痛的。

在年轻妈妈的脚尖刚踏上车厢的那一刻,“轰”——一个不知名的黑色物体从天而降,屁股上烧着火,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灰尾巴。

“炸弹!”一个以前当过兵的旅客惊慌地叫道。顿时,所有人手忙脚乱地四处乱窜。有的尖叫着,有的狂奔着,还有的慌乱地整理自己的随身财物……那一家三口呢?妈妈抱着孩子发了疯似的站外跑去,爸爸扔弃了行李,只留了最贵重的包裹奋力地向前跑。眼看炸弹就要爆炸了。说时迟那时快,年轻的妈妈想也不想就将孩子往远处抛去。炸弹爆炸了,喧闹的火车站立刻变得如死一般的寂静。美丽的火车站不见了,慌乱的人群不见了,孩子的爸妈也不见了。灾难过后,惊惧过后,死寂过后,偌大的一个火车站只剩下了孩子的哭声。——那哭声中国人听见了,外国人听见了,全球人都听见了。他们知道,刚刚还无比幸福的孩子此时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了。他伤痕累累,衣服破烂。他的哭声让所有人觉得心碎。他仿佛在呼喊着:让世界和平,让世界安详。

让全世界一起呼吁:和平!和平!和平!

第六篇

废墟中的哭声

七十多年了,很久了吗?不,好像就在昨天,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

啊!多么悲惨的景象。火车被毁,到处尸横遍野。多少无辜的生命一瞬间就消失了。许多人坐在火车上,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个个手足无措。现在,只能看见一片片废墟;一缕缕硝烟从空中升起。真是惨不忍睹啊!

我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说不是很宽容,但爸爸妈妈给予了我许多爱。可是,战争的到来让许多人牺牲了。啊!我该怎么办?我还小啊!我只能大声痛哭。我哭得声嘶力竭,远看一座座房屋倒塌,我惶恐不已。心里更害怕了,心里想:“爸爸妈妈您在哪里?我好害怕,快来救救我!我好想你们。”可是,没人回应我,身边只有刺耳的爆炸声,我显得多么无助呀!

我饿呀!没有人给我食物吃。

我冷呀!没有人给我衣服穿。

我渴呀!没有人给我水喝。是什么造成儿子失去父亲;妻子失去丈夫;爸妈失去儿女。是战争!战争!战争!

可喜的是,我被一家好心人给收养了,如今已是七十多岁的我还健步如飞,我永远也忘不了1937年8月28日的那个日子,忘不了我的爸妈是怎么死的,忘不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场景。

和平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和平是一朵娇嫩的鲜花,和平是一张可爱的笑脸,和平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小孩能拥有幸福的童年,为了让中国千秋万代不再受欺凌,为了让世界充满爱。我们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之花”永驻人间。

第七篇

玛丽·雷蒙,美国作家,今天,我有幸读到了他的作品——《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地牺牲了,他的儿子雷棣化悲痛为力量,他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此,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

当父亲在世时,雷棣本来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他淘气开心地生活着。但是不幸的是父亲为了执行任务不幸牺牲了,雷棣知道后伤心欲绝,高烧不退,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世界上那些饱受战争苦难的人牺牲了,他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他关心、体贴妈妈,他关心国家政治,他发奋图书学习,他下决心要去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雷棣的这些具体表现,我们足以看出雷棣不仅没有被不幸的生活所打败,相反之他还是一个自强不息、懂事、善良的好孩子!

从雷润民为了捍卫和平不幸牺牲,从他的儿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战争给人们百姓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让无数人失去了生命,还摧毁了无数的家园。有数不清的妻子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有数不清的父母因为战争失去了孩子,又有数不清的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战争妻离子散、骨肉分离,这是数也不数清的事。战争是罪恶的,战争为我们带来的只有不幸和悲哀,所以我们应该呼吁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应该全世界统一战线,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我们的世界永远成为充满阳光、快乐和爱的人类家园!

第八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冀教版《和平的希望》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地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冀教版《和平的希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当我们从祖国各地汇聚到厦门这块美丽的土地时,感受着清新的海风拂过面庞,聆听着海浪声声滑过心田,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宁静与祥和,您是否会想到这样的情景:仇恨的火光、倒下的亲人以及在霎那间凝成永恒的悲哀的眼神!于是,人类历史上亘古不变的传唱着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永恒旋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8课《和平的希望》。(点)

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北军上尉龙德只身战胜了南军士兵罗杰、厄尔兄弟,罗杰被杀死在战场上,厄尔身负重伤。故事会怎样发展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龙德不仅全力救活了厄尔,而且还让罗杰的妻子萨莉重新鼓起了生活的信心!本是战场上的对手,本是杀死丈夫的仇人,却演绎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邪恶的战争,善良的人性,进行着震撼人心的较量。字里行间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讯息:战争让人们彼此仇恨,互相残杀,可永远毁灭不了人们对和平的希望。基于对文章的理解 ,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在自己对课文的复述中用到文中的好词佳句;以情朗读, 并把心中的情感转化成文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积极开拓课堂空间,学生们通过看、读、论、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由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去体会龙德在矛盾冲突中行为上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刻理解和平的希望是人性中的善良,是人与人之间高尚的宽容和无私,更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由于故事产生的特殊背景及人物关系,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通过理解北军上尉龙德怎样由仇恨屠杀到救护帮助这些行为上的变化,体会在残酷战争的特定环境中显示出的至善至美的人性。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遵循反馈教学法的“反馈——调控”基本原理,(点)根据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首先,(点)“创设情境,直观激情”。对于战争,大家都是陌生的。于是我准备了一组战争场面的视频影像,(点)让学生通过屏幕直观地感受战争,这样设计不仅使孩子们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且体会到人民憎恶战争、企盼和平和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为学习课文做好了心理和情感上的铺垫。

第九篇

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上,成群的鸽子在绿草坪中觅食,在蓝天下飞翔。这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今年元旦,恰逢奶奶六十大寿。只见叔叔一手擎着一只盆,一手擎着一只鸽子,来到草地边。看到此景,我想:他大概是要给鸽子洗澡吧!我赶紧跑过去看。原来他不是在给鸽子洗澡,而是要“残害”它。一把刀毫不留情地刺向它的躯体。可怜的小东西那洁白的羽翼被鲜血染红了,身体抽搐着,红宝石般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在乞求我救它一命。我实在不忍心看这悲惨的一幕,大声说:“叔叔,您不能杀它!”“为什么?”叔叔奇怪地问:“这是我买来给奶奶补身体的呀!”“可它是人类和平的象征啊!”听了这话,叔叔怔了怔,迟疑了一下又对我说:“这只鸽子翅膀受了重伤,难逃一死。”这时小鸽子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似的,挣扎着站了起来,扑闪着眼睛好像在说:“我能活下去!我能活下去!”我赶紧说:“没关系,你看,它还能站起来,而且我妈妈是医生,会给它治好的。”看着我激动的样子,叔叔只好捧起那只鸽子送给了我。包扎好的小“伤员”用清澈的眼睛看着我,尽管我们语言不通,但我知道它是在向我表示感谢呢!几个月后,这只可爱的鸽子已经能扑棱着翅膀来迎接我了。细心的我发现了发它翅尖的灰点,从此就爱怜地称它“小点点”。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发现“小点点”变得焦躁不安。我想它是想念自己的小伙伴了。恰逢此时,电视台播放人民广场将增添广场鸽一景的消息。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小点点”送到了绿草如茵、百花吐艳的人民广场。广场上每一只鸽子长得都差不多,流线型的身体,矫健的翅膀,充满灵气的眼睛……我不得不承认我已经认不出那只是被我救活的鸽子了。但在“咕噜咕噜”的鸽鸣声中,我总觉得每一只鸽子都仿佛是我的“小点点”,是我的好朋友。它们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谢谢你救活了我们的伙伴,更谢谢你为上海的广场鸽风景线增姿添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