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典植物园2》读后感摘抄

《古典植物园2》读后感摘抄

《古典植物园2》是一本由汤欢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4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典植物园2》读后感(一):《古典植物园2》序

盛夏时节,收到汤欢新著《古典植物园2》清样。读其中《银杏》篇时,思绪飘飞,想起自己大学时一次春游。二十多年前那天下午,我与伙伴们沿鹫峰脚下窄轨铁路迤逦南行,和大觉寺不期而遇。乘兴入寺,便发现了那棵巨大的银杏。它悄无声息生长在无量寿佛殿北,需四五人才能合抱;虽已历千年,仍满树新枝嫩叶,在渐渐昏黄的日光里,绿得优雅,绿得敦厚,沉静中隐隐有生机无穷。大化中自有这样的灵物,阅尽沧桑,仍渊默地生、博大地生,和代代过客适然相逢。

我也是这过客中的一个。在如此相逢的一瞬间,心头温暖,好似得到耆老的抚慰,同时难免浮想联翩——如我一般的游人们,他们在和此树偶遇时,曾有怎样的感发、生出过怎样的故事呢。

随之意识到,在人的生命世界里,草木不可能只是冰冷的物。不用说这历劫犹存的古树,哪怕一株负霜速朽的衰草,都不可能只是冰冷的物。我辈在一花一树前匆匆转身也好,盘桓良久也好,所生之感发,都是会在性灵中留下印记的。这感发或不过是无牵无挂的生命直觉,或浸透着深厚的人生滋味,要之,岂能离草木而孤生。感发既真,则此心中,草木自然美好、自然含情。

这样说来,能与草木共在,于人是何等的幸运。至于如何珍惜这幸运,倒也是因人而异的。

有一种珍惜更在意心物相感的瞬间、更在意美的愉悦。正所谓“相逢何必曾相识”,大觉寺那株古树是叫做银杏还是别的什么,它在人间有哪些故事,于此都不必刻意追索。这样的珍惜,自有一份洒落超卓在其中。

另一种珍惜便并不如此。它以执着地追问为特征。在人的世界里,草木有过哪些名字、性状怎样?它们在何种情境中被人写入诗章、形诸图像?追问这些,看起来不甚超卓,却正开显着此生的滋味。我相信西哲的话:求知乃人的本性。我辈可以并不在乎某棵古树的名字与故事,但一种对所有草木均不知其名、不问其故事的生命状态是否可能?果真有那种状态,生命似乎也会在洒落的同时,变得轻飘飘远离人间意趣了。何况此类追问,本就是与兴发感动“合则双美”的。“求知”与“感发”间,哪里存在什么不可跨越的鸿沟呢。

除开求知,人的本性恐怕另有一端,那便是渴求理解、渴求共鸣。而经追问才有身份可辨、有故事可说的草木,会让这理解、共鸣成为可能。一旦它们成为晤言的内容,我辈或许会和随缘偶遇者倾盖如故,会在良朋相逢时意兴更浓。至于尚友古人时,也是这样。在先贤遗作中与自己熟悉的草木相见,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与感动。那一瞬间,古今界限消失了。那一位位非凡的作者,他们在世间真实地爱过、写过。他们曾因我熟悉的草木生发真切的悲和喜,为我熟悉的草木挥毫造境。念及这些,他们和我就再没有隔阂。

于是可知,多识于草木之名,在活泼的情境中品读草木、领会草木,其义大矣。至于如何去“识”、如何“品读”“领会”,爱草木者自有不同的路。在我眼中,将名物考辨、作品品读、人生情趣融于一炉,打通“认知”与“审美”,在古今中西草木情境中自由驰骋,是汤欢努力在走的路。进入他笔下四季草木的世界,我于植物知识不求甚解的旧病是得到了医治的。他谈及草木与饮食关系的文字,又让我馋虫大动,齿颊生香。而他徵引、玩味的古人诗章,也多有深趣,引人沉思——杨万里咏银杏那句“小苦微甘韵最高”便是佳例之一。

当然,另有一些文意探究,或还有见仁见智的余地。《卫风·木瓜》是否确如《小序》所说,系卫人感齐桓公之恩而作?如何看待诸般花草在《红楼梦》中的寓意?此类问题所涉文本语境每多虚灵,相关可信外围史料又未必足徵,故而有关“本意”的答案就不见得是唯一的。在这些地方,汤欢给出自家观点,读者“疑义相与析”,亦属读书之乐。

不管怎样,汤欢在这条路上的尝试,是让我敬佩的。他曾借用前辈学人的话,把自己的尝试称作“探险”,我觉得颇为恰切。因为从这本书里,我读得出真诚的探究、朴实的感发、可贵的好奇心。它们正是我所理解的探险精神之要质。而且在我心里,一个丰盈、活泼的生命,理应兼容这些品格。

岁月飘忽,转眼间,我和汤欢已相识十三年了。课堂内外的讨论、大洋彼岸的问候、音乐沙龙里的分享、热闹非常的毕业季,诸多往事虽已过去好久,却好像近在眼前。过往三载,世事扰攘。此际读到故人佳作,觉得精神清畅。草木故事能成为我和故人彼此理解、共鸣的新机缘,这在很多年前是不曾想到的。也许他日校园重逢,我们会边走边聊,和熟悉的石榴、腊梅、海棠、梧桐开心相遇。那时候,该生出多少美妙的感发。可能另有某一天,我们会怀着新的期待,一拍即合,同去大觉寺探访那棵古老的银杏。

2023年7月8日

《古典植物园2》读后感(二):发现古典植物世界的诗意(创作谈)

《古典植物园》插图

生长于草木繁茂的乡间,我自幼对身边的一花一木感到好奇,囿于条件有限,彼时尚不知那些自由绚烂的野花野草叫什么名字。大学上《诗经》课,接触到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看到那些精美的插图,才真正认识了荇菜、飞蓬、游龙(红蓼),然后再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这些植物立即浮现眼前。2000多年前,先民怎样发现它们,为何将它们写入诗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流转,它们又寄托了后人怎样的情感,发生过哪些有趣或感人的故事?

《古典植物园》插图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以具体的植物为对象,去探寻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翻阅古籍中与植物相关的各类文献时,我越发觉得,植物是打通古今、连接中西的载体,我们身边寻常可见的一草一木,背后都可能蕴含着无比厚重的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植物就是衣食、医药之源,是先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山中乔木、河畔青草、空谷幽兰,亦是先民寄情寓兴的重要载体。牡丹象征富贵,兰花是君子,梅花有傲骨,折柳赠远别,红豆寄相思,它们出现于文学、绘画之中,是融在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如果植物会说话,讲起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种种遭逢和际遇,可供言说的很多:从本草、农学、园艺,到经学、文学、民俗、掌故,乃至东西文明交流、历史地理气候……可以说,由草木汇集起来的,是一个丰富驳杂、有趣有料、诗意盎然的世界。

《古典植物园2》插图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那么美,与它们相关的诗文典故那么美,画家笔下的花卉、博物插画和本草图谱也是那么美,如此多美丽的事物涌现在我面前,除了将它们写下来,我想不到别的办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动。“写作是内心的需要”,我在中文系课堂上听到的这句话,贯穿了两本《古典植物园》写作的心路历程。

因此,《古典植物园》并不是什么植物都写。美国小说家卡佛说,每个作家都应该写自己熟悉的、能感动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写“应该感动”他的东西。我在选取所要写的植物时,就遵循了这一原则。

《古典植物园2》插图

写哪种植物往往缘于一种契机,或一种缘分。这个契机可能是读书时遇到了问题,有了问题意识,才有了寻找答案的动力。例如,《诗经·郑风·溱洧》里的“勺药”究竟是不是芍药?“蜀葵”是因为产自巴蜀而得名吗?木兰就是玉兰吗?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正是写作的过程。

《古典植物园2》插图

这个契机也可能是日常生活或旅行途中的发现。一年冬天在北京的早市上,我见到了慈姑和荸荠,联想到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和小说,觉得有必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两种植物。之后重读汪先生的文章,竟然有意外的发现。又一年夏天去襄阳,在护城河的桥头被两棵巨大的夹竹桃所震惊,于是就想了解一下这种植物的前世今生。

另外还有一种契机,是某个时刻遇到了这种植物,而它勾起了我的过往回忆,植物背后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例如《古典植物园》中的葎草、金银花、茉莉、水杉,是分别写给我的父亲、母亲、中学好友,以及纪念我外婆的。在写这样的文章时,情感自然流露,写起来最为顺畅。

《古典植物园2》插图

《古典植物园》无意向读者做百科全书式的介绍。若是一味罗列文献、面面俱到,与古代类书又有何异?因此,有了写作的契机之后,扎进书堆,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有用的资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这项工作有时无比繁琐,如果遇到植物名实不符需加考辨,写作难度则会更大。

《古典植物园》插图

困难虽有,但在经史子集和东西文化之间寻找答案、挖掘故事,很像探险。因为你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文献资料,不知道会有怎样令人心神荡漾的意外发现。

以《古典植物园2》为例,从杏花写到巴旦杏,才知道梵·高那幅著名的《杏花》是巴旦杏花,与我们江南春雨中的杏花并非一物;在了解荸荠的外形、生存环境和文化特质后,对《受戒》这篇小说的鉴赏又多了一个视角;写冰雪中盛开的款冬,经由“僧房逢着款冬花”这首诗,对晚唐诗人贾岛有了颠覆性的认识;由蜀葵写到向日葵,得知它在传入我国之初曾因形如蜂房而被嫌恶;而探索凤仙花、散沫花这两种可供染色的指甲花,就像在古印度、波斯以及中原文化之间畅意神游……

《古典植物园2》插图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真心认同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这番话:“有时候,一切障碍会一扫而光,一切矛盾会迎刃而解,会发生过去梦想不到的许多事情。这时候,你才会感到,写作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能够带给你“探险”般的乐趣,让你遇见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好事物,这可能是两部《古典植物园》与其他植物文化类图书最大的不同。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1月18日第07版)

《古典植物园2》读后感(三):建一座古典的植物园

〔日〕岩崎灌园《本草图谱》洞庭柑

北京下大雪,江西的同学开始在朋友圈宣传家乡的脐橙。橙子是我最爱吃的水果,赣南脐橙是其中有名的品种。下单,到货,开箱,最上面放了一纸说明:先通风放几天,待糖分沉淀后剥开,剥之前需用力揉搓。以往吃橙子都是拿刀切,为了地道地吃正宗的脐橙,这次我直接上手。揉搓之后果然好剥很多,剥的过程中,橙皮中新鲜饱满的汁液爆破而出,手上、空气中都是它的香味。被这样青芬的香气所笼罩,下意识想到那句“香雾噀人惊半破”,出自苏轼的《浣溪沙·咏橘》,最末一句是“吴姬三日手犹香”,与周邦彦《少年游》中“纤手破新橙”的女子似有同样的情态。原来,宋人正是如此剥橙子的。

〔日〕岩崎灌园《本草图谱》绿橘

由此想开去,橘、橙、柚等柑橘类的水果,不仅味道甘美,而且历史悠久,在我们的文化史上也颇有可说之处。早在先秦,屈原就在《橘颂》中自比志节如橘,以其生于江南而不可移徙,赋予它以不屈的气节和品格。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即是对这一咏物传统的继承。

《古典植物园》插图

吃个橙子,就能联想到这么多古诗词?这实在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寻常的一花一木背后,或许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诗经》的时代开始,草木就用于起兴和借喻,被历代文人赋予各种各样的寓意和象征,并且绵延千年。舒婷之所以写“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是因为早在唐代,白居易就在讽喻诗中写到了凌霄花趋炎附势的形象。戴望舒希望在雨巷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因为唐宋以来的诗词中,丁香花总是以含苞待放的形象出现,以比喻胸中愁思郁结、难以排解。

《古典植物园》插图

文学之外,作为先民衣食和医药的来源,植物又与本草、农学、园艺、民俗乃至文明交流等诸多领域都有关联。蒌蒿传说可解河豚毒,“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其实是一道绝顶美食。“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蓼蓝曾是我国重要的染蓝植物,但它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部民族工商业的兴衰史。“分外一般天水色,此方独许染家知”,鸭跖草染成的颜色既青且轻,所以古人用来画灯,由它制成的胭脂名叫“夜色”。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茉莉其实原产印度,在唐代经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茉莉一名乃是从梵语音译而来,后被用来象征爱情的纯洁与美好……

《古典植物园》插图

如果以某种植物作为考察对象,将它在历代典籍中的资料加以梳理,便会发现身边一株不起眼的野草,也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一首诗,并由此进入传统文化的一个媒介或窗口。你会发现经由植物重新编织起来的,是一个姹紫嫣红、古典诗意、妙趣横生的世界。

《古典植物园》插图

古人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南宋时,陈景沂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史籍中与植物相关的杂录、掌故和诗词歌赋。其《全芳备祖》被誉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明代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记载四百余种植物。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农书,其搜罗的文献资料以典故艺文居多。清代汪灏等人奉康熙帝之命,在其基础上扩编成百卷之巨著《广群芳谱》,收入植物达一千六百种,以汇考、集藻、别录为类搜集文献,而尤其侧重“集藻”,即历代文人歌咏。清人吴其濬编写《植物名实图考》,旨在考订古籍中植物的名与实,但也忍不住在其中加入相关的文化掌故。例如在介绍水生植物“芰”(一种菱角)时,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的篇幅讲述与之有关的历史典故,以及吴越一带自古以来的采菱风俗。

《古典植物园2》插图

因此,与西方的博物学、植物学不同,我国古人对于花草树木的打量,离不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花草果品,其栽种与玩赏,都有文人审美的意识参与其中。这在明清两代尤为突出。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讲玉簪的种植,“宜墙边连种一带,花时一望成雪,若植盆石中,最俗”。

〔清〕董诰《绮序罗芳图册》玉簪花

《遵生八笺》写香橼成熟时,山斋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其采摘回来作为清供:“每盆置橼廿四头,或十二三者,方足香味,满室清芬。”

《古典植物园2》插图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黄图珌《看山阁闲笔》对于如何赏花都有精彩的表述。李渔极爱水仙,将其与春兰、夏莲、秋海棠、冬腊梅并举,视之如命,即便晚年生活困窘,水仙开时,仍执意去当铺抵押首饰换钱购之,家人劝阻,答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古典植物园2》插图

《看山阁闲笔》记载观赏木芙蓉,需“以小船荡桨至秋江之畔,短笛空腔,坐花待月”;赏芍药,则宜将庭砌之落花铺成褥子,然后“团坐于上,传杯剧饮”,直可与《红楼梦》“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的经典情节对读。

《古典植物园2》插图

《红楼梦》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作者对于花木的品评及文化寓意等方面同样熟稔。据统计,前八十回,每一回出现的植物种类都在十种以上。大观园造景,李纨住处稻香村附近有杏花几百株,花开时“如喷火蒸霞一般”。这是因为“杏花无奇,多种成林则佳”。曹雪芹善于以花喻人,这在大观园女子行酒令占花名一回展现得淋漓尽致。宝钗抽到牡丹,湘云抽到海棠,探春是杏花,黛玉是木芙蓉。这些花木与人物的地位、性格、气质乃至命运一一对应,且都能在前代的诗文中找到依据。

《古典植物园2》插图

所以说,经过世代的传承和累积,植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如此,我们在吃橙子的时候,吃的不仅仅是橙子本身,还能通过与之有关的诗文,回到历史的、文学的现场,与古人对话交流、产生共鸣。我国台湾学者潘富俊在台北植物园工作期间,曾特意设置“诗经植物”“成语植物”等专题植物展示区,使观者能够了解植物背后丰富的人文内容。我遐想,我们也可以将那些有历史、有故事的植物都种在一个园子里。如果要给这个园子取个名字,我以为可以是:古典植物园。

《古典植物园2》插图

原载《人民日报》(2024年01月15日第20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