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法意文心——法学写作思维六讲读后感1000字

法意文心——法学写作思维六讲读后感1000字

《法意文心——法学写作思维六讲》是一本由阎天(编)著作,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意文心——法学写作思维六讲》读后感(一):第三章笔记-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第三讲是最有收获的一章,这里附上笔记。其他章节有时间再搬运吧

发现自己本科毕业论文妥妥地写了个说明文,我是要给老师们科普吗!

一、做一个有问题的人,找一个problem而不是issue

二、说明文与议论文之间的区别

三、怎么做一个有问题的人

学会提问,只问一个问题,要问问题,不要阐述观点

(1)怎么提问?首先要学会观察,看到问题要思考【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原因在哪】,而不是【这是个问题,我要去解决它】

(2)问题要有“悬念感”,大家看了你的问题想马上听你的观点

(3)文献综述:对于你提出的问题【而不是话题】有哪些既有回答的综述

《法意文心——法学写作思维六讲》读后感(二):问题在于如何发现问题

六篇里最喜欢的是章老师、左老师和阎老师的。

六篇讲稿实际上都谈的是怎么发现问题,章老师的第一篇在这一点上尤为着重,找到“新奇”的前提是积累对“常态”的理解,这一点提醒我觉得是很深刻的。章老师还提到学术贡献的不同门类,读完之后也觉得很受益。

田老师的一篇也谈到如何寻找问题,但通篇看下来有些太过散碎,使用“田野”之类的概念时,已经脱离概念在社会科学中的本来含义,但是又缺少明确的界定,读了觉得摸不着头脑;还有一些学术写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老师点出来了,却没有回应解决的办法。田老师还谈到写作心态的问题,只是在我个人看来,寻求赞美和安慰,某种程度上也只是治标之法。 刘老师讲不要把议论文写成说明文,并举出了许多“教材体”论文以证明现在的法学写作陷于窠臼。但我以为这种写作方式确有问题,问题却不仅仅在其行文形式。太强调要写“议论文”而不是“说明文”,一方面忽略了法学研究中许多研究本身就是以“说明”现行法如何运作的教义学研究,另一方面也难免有从泥于一种形式到泥于另一种形式的嫌疑。

左老师讲厚积薄发,说研究在成文前,要先在法律规则、历史背景和理论三个方面有所积累,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耳熟能详的,却未必能在研究里真正做到。左老师举的言论自由的例子呈现了具体积累的过程,值得认真仔细去读。另外,左老师提到的“和聪明的领域外人士交流”和“给导师写memo”等等小技巧非常真诚实用。

丁老师讲如何对热点展开学术思考,并且举了数据的法律研究为例,讲得明白晓畅,但是却看不出一个问题“热”与“不热”对法学研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可能因为我在比较法方面一直比较无知茫然,阎老师讲比较法的一篇让我最喜欢。阎老师讲比较法研究有三个阶段,从“普世论”到“例外论”,再到普世论和例外论通过“糅合理念和制度、应然与实然”的一般理论实现合题,读了觉得很受启发。除了老师自己提到关于反就业歧视的研究之外,我自己最近读了一点的《公司法的剖析》也是以建立一般理解为目的的比较法研究。或许之后有机会仔细一点分析一下那个研究是怎么做的,也算是给阎老师虚空交作业了。另外,阎老师还提到要“用美国的方式理解美国,用中国的方式理解中国”,讲到美国法律讲求谱系、鼓励争论,而中国法始终处在古今和中西两种张力之中。我以为这是很中肯的,尽管这其中丰富的含义我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理解。

“在劳动关系下被支配,又在消费主义下被挑拣”的,实际上不只有学者。但结构不是人行动的一切原因,人终究有自己的意志,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选择真诚地对待思想和知识。

《法意文心——法学写作思维六讲》读后感(三):培养问题意识,加强论证说理,进行读者友好型的法学写作

郭导推荐的假期读物,花了三天通读完成。看着平时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诸位老师在书中回想自己写作时的痛苦和挣扎,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身的写作心得体会,不禁让人感慨:法学研究和写作没有捷径可言,唯有勤勤恳恳、努力思考、笔耕不辍,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几位老师谈到了法学研究与写作中许多共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之间又是彼此联系相通的。个人的学习体会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贯彻写作的“冰山原则”,做到厚积薄发。只有扎实基础,夯实冰山下的7/8,才能形成突破,逐渐构建冰山浮在水面之上的1/8。对于法学而言,进入一个问题或领域时,通常面临三类内容:第一类是各种法律和规则;第二类是历史和背景;第三类是理论。就个人而言,在研究生阶段,首要任务应当还是夯实各个部门法的基础,在熟练掌握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梳理问题的前因后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界产生了哪些理论和学派。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明老师给学生提出过20条建议,我十分认可,其中第1条就是:“ 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动态调整的分析框架。应该系统地归纳总结自己学习的课程,把精华内容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加以总结。其实很多课程,其逻辑结构可以用几幅思维导图概括得很清楚。尝试着用自己概括的思维导图来理解现实问题,这其实已经是研究过程的起步。 ”

第二,要培养问题意识。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在学术理论体系中应当具有可定位性,其所对应的回答也应当具有创新性而非重复劳动。换言之,问题意识应当体现为理论和经验事实两端互相参照,往中间走寻找连接点的过程。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应当加强对差异的反思和捕捉,寻找思考中的“惊奇”和“惊喜”。

第三,提出明确观点,加强论证说理,拒绝论文写作的说明文化。刘晗老师这一章的分享让人深省。论文写作中所提出的问题,不是issue(主题、话题),也不是problem(社会的缺陷、弊病),而应该是question(一个从理论和学术的角度有意思、有价值的问题)。不同于说明文,论文应当具备一个核心的、锐利的观点(point),作出明确的判断,例如一个命题是或否、一个说法对或错、一个行为应当或不应当,而非面面俱到地介绍、说明一个事物。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文是上级对下级的指导或者老师给学生的授课,告诉对方就是这样的,而论文则截然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写论文要多写“answer to question”,少写“solution to problem”。

第四,要进行读者友好型的写作,即写作需要预设读者的存在,写作是为了和读者进行交流。写作不应当是作者个人的单向度表达和诉说,而是融合读者参与、反馈、互动的过程,更是对潜在读者开放的表达、议论和交流的过程。特别地,在议论和说服的过程中需要想象读者的反馈——点头、拍案、摇头、质疑、不屑、迷失——这样才能强化写作者遵循逻辑和说服的压力。

最后摘录书中两段话,谨以自勉!一段是赵晓力老师于2010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另一段是王锡锌老师为本书所作的序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