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读后感100字

《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读后感100字

《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是一本由相澤沙呼著作,悅知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99.00,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读后感(一):“无忌啊,你要记住……”

因为之前看过相泽沙呼写的大腿侦探,所以在前三个案子里我对翡翠的形象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即使作者不断写翡翠是美女,写她虽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但迷迷糊糊平地摔,写她明明跟男主没认识多久就低头红脸从上往下瞟男主角,我也没较真这些——他以前写书塑造的女主角不就是这样吗。大腿侦探比这油腻猥琐多了,这本书克制到第三章才没绷住渗出来点油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结果到最后一章,女主角亲自下场说女生看到这么做作的行为会恶心到吐。绝了不光是本书的前三章你以前写的书里也有这么塑造的女主角啊,我感觉好像作者亲自现身抽了我两巴掌之后指着我说傻逼。确实现实生活中平地摔的迷糊灵媒混血美女肯定是不正常,但是按看你之前写的书形成的刻板印象(或者说默认不较真的设定)来看没什么好在意的——要是这么在意现实性能看下去你写的大腿侦探?我感觉不止是被这本书里前3个案子误导了,好像从以前开始读相泽沙呼的几本书开始就被误导了。就好像假面骑士一直默认变身期间无敌,结果战兔打E总时决定的胜利法则是阻止变身一样。你的书你想这么写当然没问题,但是作为读过你写的几本书的人产生了比往常更强烈的上当感。结尾作者好像是觉得上一章对一直以来作为读者视角的角色嘲讽的太狠了,又安排了个念念不忘的细节,相泽老师差不多得了,这回我是绝对不会再上当了。

本书带给了我强烈的“被骗到了”的感觉,而且女主角也让我久违的感受到了福尔摩斯式名侦探的那种气场,非常不错。

《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读后感(二):厉害的作家,是会合理地推翻自己的设定

故事中的三起案本身件中规中矩,诡计不算惊艳,剧情传统老套,可以说是柯南剧场里出现N遍的桥段。不过从轻小说的角度来看,剧情完整合理,案件布局通畅,再加上有趣的主角人设,就算删掉最后一章,这部作品也是一部成功的轻小说推理。 而全书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无疑就是最后一章长达整个篇章幅度的反转,且反转的并不只是案件本身,还有作者前三章的故事及人物设定,相当于把一种类型的推理小说,改写成另一种了。且这种改写方式,并不突兀,既合理,又使前三章的案件提升一个档次。如同一份蛋炒饭,炒到一半,炒得不错,但没用隔夜饭,这时突然倒入水,做成烫饭,反而香气扑鼻,可能比隔夜蛋炒饭还好吃。把一部尚可一看的作品变成了惊艳之作。 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开创了轻小说的一种新设定模式,那就是反转设定本身。不像很多同类型作品太过纠结于人设及故事设定,而忽视了故事本身发展的合理性。 翻译方面,只能说罗亚星版也不差,但个人更喜欢李彦桦的译版。尤其是修饰词汇更加生动形象些,前者有些地方过于省略,欠缺了不少联想感。比如: 罗亚星版:被翡翠的体重压着,香月感到自己的身体愈发僵硬。他想换个姿势,微微一动,波浪般的黑发如瀑布落在了香月的胳膊上。那粉嫩而饱含光泽的双唇微启,露出洁白的牙齿,散发着一种诱人的光泽。一个吻的距离。 李彦桦版:香月感受到了翡翠身体的重量,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僵硬。每当香月微微移动身体,那波浪般的乌黑秀发就会轻轻飘下一些,落在香月的手腕上。带着湿润光泽的粉红色双唇微微张开,隐约可看见里头的白皙玉齿。那是仿佛具有某种吸引力的艳丽双唇,两人的距离近得嘴唇几乎快要碰在一起。

《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读后感(三):《灵媒侦探》 观后感(涉剧透)纯粹个人主观见解

顶着日本榜单五冠王的头衔,我一开始的期待是很高的,但是到后面有点大失所望,前三篇完全是硬着头皮看完的。

第一案哭丧妇杀人事件,那颗水滴一直留存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被蒸发掉,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诡计也是十分的老套,平平无奇,不过第一案剧情最后降灵的时候,翡翠扮演结花所说的那些话,还是有些触动的,虽然这个桥段在一些催泪番里挺常见的

第二案水镜庄杀人事件,在真解答里,不得不说咱们的翡翠眼力是相当的好,仅仅看了眼,就能推断出开关橱柜的顺序以及每人开关的具体次数,实在是厉害,第二案的剧情里,完全被开关橱柜的顺序给吸引过去了,在真解答里突然以一本失踪的书作为切入点,个人感觉有点太突兀了,也可能是本人蠢没有注意到吧。

第三案女高中生连续绞杀事件,这篇唯一想吐槽的就是凶手动机,个人认为实在是有点离谱,本人比较愚笨,到了第三案才发现翡翠以及香月的身份,剧情里推断樱和琴音所在地的时候,翡翠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通过她的“特异功能”推断出那个地点的,这时才明白翡翠的“特异功能”是不存在的,我那时候也没想到竟然是高科技,在最后审讯琴音的时候,暗示了香月可能和琴音一样都是心理变态,我也是由此联想到了香月可能就是那个连环杀人魔。

总结

前三篇案件个人认为是没有什么发光点的,甚至有点枯燥,阅读到最后的反转里也并没有”竟然是这样“的感觉,剧情里翡翠在伪装自己和香月相处时,个人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绿茶味,在最后也是推翻了灵异的设定,那么问题来了在水镜庄镜子里看到的那个女人究竟是什么呢,都是幻想吗?特别想吐槽的是在真解答里,初次见面以及第三章各种高科技出来的时候,差点笑出了声,如此精湛的窃听定位技术以及堪称影后级别的演戏水准,不当个间谍是真的可惜了,也不知道当时钟场警部听到的时候是作何感想。

最后只想说,感谢相泽老师带来《当影帝遇上影后会发生什么呢》

《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读后感(四):抓住了读者心理的反转佳作

用一个下午看完了,前三篇确实比较普通,但最后把前面的案子翻出来再讨论的部分确实出彩。

看了一眼豆瓣上的评论,感觉对这本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和阅读量相关。前三案大概或多或少都是以前的作品涉及过的题材,比如冰咖啡一案“眼镜碎片混在玻璃中”的手法,如果没记错好像有哪部漫画也用过这个手法来着。

所以这种一般的案子见过得越多越会觉得前面的部分无聊。不过我大概是沾了阅读量不高的光,看前面的部分的时候觉得也算挺有意思。

这本(表面上)把“灵媒”作为设定,那么这个“设定”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值得思考一下的。

一般的推理故事,都是“①发生案件→②搜查关于案件的线索→③根据搜查到的线索得出结论”三部分。不过这本则不一样,“①发生案件→(②翡翠注意到线索→③翡翠推理出答案→)④香月获得翡翠的“灵媒”提示和警方的线索→⑤香月得出答案”五部分。也就是,这作的特色就在于被隐藏起来的,也就是翡翠提前得出答案的部分。

冰咖啡案与绞杀案中,嫌疑人的范围并不特定,翡翠是通过现场的某处线索(玻璃碎片和领巾)推理出凶手的特征(③阶段),并且通过“灵媒”直接提供给④阶段的香月(凶手是结花的朋友且戴眼镜/凶手是高三学生)。

黑书案中,嫌疑人的范围是特定的,所以翡翠可以直接通过排除法找到谁是凶手。虽说结尾翡翠提到“究明真相的逻辑竟然有两种”,不过实际上她是先注意到黑书失踪(②),在已知凶手的前提下(③),看见玻璃镜指纹,然后再编出一个变成镜子的梦,把这个梦当作谜面告诉香月(④)的。所以这个案子真正的逻辑链还是在黑书失踪那里,“灵媒”得到的镜子线索是翡翠出的另一道题。

(黑书案这个结构,之前是不是也有人写过呢......反正我是第一次见到所以还觉得挺新颖的)

其实这本最后的翻转,三案都是从某个东西出发经过一大圈推理得到结论,让我想到了里染天马......体育馆的伞,水族馆的拖布,图书馆的刀片。某种程度上这作也有一点逻辑流的成分吧(x

(翡翠自己都吐槽“埃勒里·奎因总看过吧”)了

虽然这作的逻辑能不能经得起细盘我也没试过,有位同好说翡翠出的题(黑书案的镜子逻辑)有问题,我看了一眼。

很多人都说这作的写法用不了第二次,不过其实在我看来,“先写好几个看上去解决得平平无奇的短篇,在最后一口气全部反转”这种写法是能用很多次的;只不过如果没有本作“灵媒”→“科学”的反差,也就无法震撼读者了。

本作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利用了读者对于某一类故事先入为主的观念,制造前后反差。我读前三案的时候,看着相泽沙呼刻意给翡翠添了那么多外貌描写,以为这作也是很常见的那种“破案过程中boy meets girl然后一边解开案子一边解开她的心结”的套路。这种直觉在香月带着翡翠到自己别墅的时候最为明显,我一度以为接下来就算不r18也会发生很galgame的情节(

前面一大半情节看上去孤独无助期待被拯救的翡翠,实际上却洞察一切把香月玩弄于股掌之中,带有这类反差的人物应该也不算少见;但之所以读者(至少,我自己)在前面不容易起疑心,是因为预设了这个故事的氛围然后沉浸进去了吧。

不过,因为这个反转需要读者先认为男女主之间会发生恋爱故事,而恋爱故事是【两个人】的,所以这个反转也建立在【两个】人物的反差之上。翡翠的反差很讨读者喜欢,也很合理;但香月的反差我个人觉得略显突兀。虽然只要“主视角是凶手”那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突兀吧......再回过头去看,绞杀案的凶手那句“香月老师,你也想看看吧?”倒也算是合理的暗示了,所以也还好。

其实本来“主视角是凶手”这种就很难写,因为除了要选择性隐藏主视角人物的见闻,隐藏ta的行动,以外,最重要的是选择性隐藏ta的想法。

前面藏得太浅了读者容易猜出来;前面藏得太深了反转太突兀读者又觉得耍赖。我个人觉得本作有点偏向后者。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毕竟就算看过再多叙述性诡计,我们还是会下意识认为主视角人物的所见所闻是可靠的......

灵媒与科学的反差,bmg与变态杀人的反差......大概本作的魅力就在于前后两部分这样的反转吧,所以才说没全看等于全没看。

不过其实,我还是更希望死后世界存在的。看着菜月的灵魂微笑着附在翡翠身上时,我一度真的以为她去了温暖的,没有痛苦的地方,并且深深祝福她......尽管知道似乎这和一开始的“世界观”相悖,我也不愿意细细思考这其中的内容。所以最后翡翠明确说出死后世界不存在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中了一刀(

毕竟我是对现世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人了嘛(

我仍然觉得,人在临终的最后一刻相信自己死后会前往何处,往生后就真的会前往何处。这也是我认为宗教意义重大的原因之一。有时候感觉唯物主义真的很让人绝望,生前无法实现任何愿望,到死后也只剩一片虚无,那么到底还剩下些什么呢(望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